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30 07:48:4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合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公园基本的游览规则,在游戏中懂得遵守公园的游览规则。

  2、能明辨是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找“茬”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挂图一张。

  2、图片若干张、棋谱(1——20)、队标2个、点数骰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中找茬,了解在公园里游玩的规则。

  1、师:小朋友,玩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吗?就是把不对的地方找出来。我上次去公园玩的可开心啦,可是我拍了一张照片,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请大家帮帮忙,帮我来找茬。

  2、幼儿观察,在图中找茬。

  师:现在一会儿时间,请大家先自己来找,把你认为不对的对方找出来,先放在心里。

  3、交流讨论挂图中的错误之处,了解公园里的规则。

  (1)提问: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应该是怎样做?请幼儿分别讲述。

  (2)(不分前后顺序):

  ①踩摘花草、攀爬树木:公园里有了它们的打扮,才有美好的环境,要爱护花草树木。

  ②游乐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还要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③给动物乱吃东西: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随便给动物们吃东西,会让他们生病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④乱扔垃圾:公园里的管理员把公园打扮的漂漂亮亮、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要爱惜他们的劳动,一起保护环境。

  (二)游戏下棋:介绍棋谱,设置游戏规则。

  1、介绍棋谱、设置游戏规则。

  (1)师:在刚才的找茬游戏中,大家知道了在公园里游玩的规则了瞧,我设计了一张棋谱,我把在公园里看到的照片放在棋谱中,(边摆放公园里图片,边确认规则)当照片上的事情做的不对,棋就要往后退2格,照片上做的对的,就可以往前跳跃2格,看哪队先到达终点就获胜。

  (2)谁来告诉我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2、分组、分配队标、游戏。

  师:小朋友要分成两个队,一个是红队,队棋就是红色,另一个队是蓝色,队棋就是蓝色。确认自己的队,为自己队加油。(分完队后,把队棋同时放到起点准备)决胜负后轮流投掷骰子

  (三)结束游戏,离场。

  决出胜负,为胜利队加油。

  师:刚才下了一局,xx队输了,他们有点不服气,那我们带着棋谱回教室再下一局吧。

中班教案 篇2

  主题名称:

  主题四 神奇的翅膀主题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八个活动包括:美丽的孔雀、丑小鸭、小孔雀穿花衣、小苹果树请医生、、小鸽子、小鸟和牵牛花、大飞机小飞机、如果我能飞。

  主题内容:

  当幼儿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常常喜欢用眼睛捕捉着鸟儿飞来飞去的样子。他们还经常地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自己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在吸引着幼儿去了解、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围绕着"鸟儿""飞机""飞人"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鸟类和飞行的资料,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飞禽馆、飞机场,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还可以感受鸟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飞机的神奇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们还将展开想象,想象着自己有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美丽的孔雀活动目标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活动准备1、挂图《美丽的孔雀》,幼儿用书第2册第26页。

  2、《金孔雀轻轻跳》歌曲碟片3、孔雀头饰活动建议1、出示挂图导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引导幼儿观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样子。

  (2)请幼儿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动作。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

  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演唱。

  (2)幼儿学唱。

  4、创编动作师生一起戴头饰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启发幼儿自由模仿孔雀动作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部动作冠形活动反思: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 借助图谱理解买菜的歌词,能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 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和老师的提示下推出相应的歌词。

  3、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 能大胆表现歌曲买菜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难点:幼儿能掌握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 根据歌词画的图谱一张

  2、 节奏卡

  3、 菜市场图片一张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去买菜》

  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菜市场。(音乐:买菜)

  师:今天我们玩个办家家的游戏,现在我们就去买菜好吗?

  1、发声练习(这是什么菜)

  卖菜的“阿姨”说:你们认识这些菜吗?

  1 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师: 这 是 什 么 菜 幼: 黄 瓜 黄 瓜 这 是 黄 瓜

  2、游戏(买菜)

  买菜“阿姨”说:我这的菜又多又好,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其他人好吗?(出示节奏卡)

  幼儿用接诵的方式说出菜名。

  二、歌唱《买菜》

  (1) 出示图三

  巩固幼儿掌握好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2) 教师示范唱歌曲《买菜》

  示范唱第一次提问:歌曲中还买了哪些菜?

  示范唱第二次 (幼儿带着问题听:买的菜的顺序) 出示图二

  示范唱第三次(幼儿带着问题听:这些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推出相应的歌词。

  示范唱第四次(幼儿带着问题听:才买多了会出现什么事?)。出示图四

  幼儿小声的和老师跟唱(是谁买了这么多的菜?)。出示图一

  三、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幼儿跟着琴声一起唱。

  老师遮挡一种菜,幼儿学唱。

  幼儿遮挡2-3种菜,幼儿回忆唱。

  完全遮挡,幼儿记忆唱。

  四、唱《买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现在我的肚子都饿了,我们把今天买的菜带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让大家都来品尝,好吗?

  教学反思

  1、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此次活动比较感兴趣,在活动结束时大多数幼儿能进行哼唱。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教幼儿念一句歌词,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过游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教学形式新颖。

  3、幼儿对 歌曲中的说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会带幼儿去真正的菜市场,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蔬菜,观察买菜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

中班教案 篇4

  目的:

  主要让幼儿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准备:

  谜语,蚊子的叫声,图片

  过程:

  1,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2,引活动内容

  出谜语让幼儿猜,放蚊子的叫声。来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的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出示图片提问幼儿

  让幼儿通过图片和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师生讨论驱蚊的方法。请各别幼儿找一找灭蚊的东西。(准备好的相关图片)

  4,小结一下驱蚊,灭蚊的方法和东西。

  5,听传播疾病的蚊子,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如何传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6,游戏:灭蚊子来结束活动

  延伸:

  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相关蚊子的知识,相互交流增长内容。

  分析: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已有经验和图片来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经过相互讨论和引导来掌握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互相观察和相互讨论,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懂得讲卫生,会和身边的人分享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认识自己的手指甲。

  2、指甲钳一把、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教师用手捂着肚子,脸上表情痛苦的样子,问:哎呦,好痛啊,宝贝们知道我怎么了吗?我为什么会肚子痛呢?(一只手指放在嘴巴边)我这是在干嘛啊?指甲里面有很多脏东西,那那些脏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讨论指甲的作用。

  1、用你们的眼睛看下自己的小手上,有指甲吗?那你们知道指甲它是用来干嘛的吗?如果你把指甲剪得太短了会怎么样呢?

  2、讨论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

  (1)大家知道了指甲有那么多作用,那你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2)师:如果你的指甲长长了,没有及时剪会怎么样呢?让幼儿自由讨论。

  3、看一看,说一说

  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周围宝宝的手指甲长不长,脏不脏,及时表扬观察仔细的`孩子,手指甲很干净,长度刚刚好的宝宝,让指甲偏长的宝宝回家后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帮忙剪。

  三、结束部分

  我们一起去隔壁班做客吧,看看他们的指甲怎么样?我们也教教他们怎样爱护指甲吧!

  活动延伸:

  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安装电池的活动,了解一些电池和安装电池的基本常识。

  2、培养幼儿的动手、发现能力,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究过程。

  3、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型号的电池若干;

  2、钟表、手电、电动玩具、录音机、手机等;

  3、 记录单;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活动任务要求:

  * 第一个任务是;用老师准备的电池,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 第二个任务是: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让幼儿发现、观察、思考:电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样安装电池的?找一找看安装电池有没有小窍门,好办法。

  2、介绍记录单,鼓励幼儿把安装电池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

  提示:记录表上有个X,√?幼儿也可以自己画笑脸、哭脸等。

  3、介绍活动一共分四桌,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物品去操作。

  4、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幼儿活动情况。

  指导重点:

  (1)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电池两头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安装时电池鼓的一端顶在哪儿?平的一端放在哪儿?

  (3)小钟表、手电筒、电动玩具等在安装电池的地方有什么标记?有没有和电池一样的标记?

  (4)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电池?你知道你装的是几号电池吗?

  (5)幼儿的记录情况。

  5、帮助幼儿总结归纳电池的一般常识和安装电池的一些方法。

  (1)老师检查幼儿第一项任务完成的情况: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2) 老师引导幼儿把操作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步:归纳有关电池的一般常识。

  * 提问: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符号?知道电池上有“+”正极、“-”负极。

  * 电池的两端一样吗?知道鼓出来的一端是正极,平的一端是负极。

  * 电池都是一样大小的吗?知道电池的大小不同,型号也不同。常用电池有1号、2号、5号、7号电池等。

  第二步:引导、归纳安装电池的方法。

  * 引导幼儿归纳安装电池槽中的`弹簧和电池安装时的关系。知道把电池平的一端(负极)放在弹簧上,鼓的一端(正极)放在没有弹簧的一端。

  * 引导幼儿归纳双向电池排列方法。知道虽然是两排,但仍然是电池平的一端(负极)放在弹簧上,鼓的一端(正极)放在没有弹簧的一端。

  * 引导幼儿归纳单向两节电池的安装方向。知道电池是正级负级、正级负级相连。

  * 引导幼儿发现说出:电池上正负极的标记,和电池槽中正负极标记的关系和作用。知道这些标记是告诉人们安装电池的方法;

  6、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结束:

  幼儿可以到其他组去尝试,让别的玩具也亮起来、动起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经验。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合拍地用语音和身体动作表现马跑和挥鞭。

  3、引导幼儿学会看指挥表演。

  活动重点: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幼儿学会看指挥表演。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律动:《学做解放军》、《摘果子》。

  练声:《小树叶》、《鞋匠舞》

  《小鸟醒来了》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见过大马吗?

  (幼儿回答)

  那你们知道马儿奔跑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吗?请知道的小朋友学听听吧。

  教师:那大马怎么样才会跑的很快?(骑马的人)骑马的人要用什么办法使马跑得更快?嘴里又要发出什么声音?

  (马鞭,发出“驾、驾、驾”的声音)

  教师:今天呀,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关于大马的歌曲,名字叫做《大马告诉我》,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吧。

  2、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教师提问: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呢?

  你们听到乐曲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回答)

  教师:那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拍着手打节奏,我要看看听听谁的声音跟上了琴声的节拍。

  (幼儿打节奏)

  3、学唱歌曲。

  教师:我们现在来听一听歌曲里面都会唱些什么吧。

  (教师示范清唱歌曲一遍。)

  教师:歌里唱了什么?小朋友问大马什么事情?大马是怎么回答的?

  (幼儿回答)

  教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吧。

  (幼儿学唱)

  4、听音乐,配语音。

  教师:音乐的什么地方像马跑?什么地方像骑马的叔叔在喊“驾、驾、驾”呢?

  5、再次聆听音乐并出示图谱。

  教师:哪一部分是跑?哪一部分是喊的声音?

  (幼儿回答。)

  教师:前面部分是跑,后面是驾驾、驾。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骑马吧,请小朋友们轻轻的站起来。

  6、听音乐表演身体动作.

  (1)教师哼唱旋律带领幼儿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骑马、挥鞭的动作。

  (2)教师哼唱旋律,打着节奏,幼儿用身体动作表演歌曲。

  (3)教师弹奏乐曲,幼儿表演。

  三、活动结束。

  复习歌曲《小雪花》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抛抛乐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布质材料——长方形的

  彩色布块和用布缝制的沙包,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

  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体能;

  2、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难点: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替大家着想。

  活动准备:

  1、课件《路上有个小土坑》。

  2、有关幼儿在园中的环境和生活照片。

  3、有关的区域环境。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提问:路上有个小土坑,假如你看到,会怎样做?从幼儿回答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2、演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1)边出示课件边提问:A看看路过这儿的小熊是怎样做的?B小羊是怎样做的?C小熊、小羊为什么看到土坑要绕过去?它们是怎么想的?D小猪是怎样过土坑的?他是怎样做、怎样想的?

  (2)完整欣赏一遍故事,出示小熊、小羊、小猪的形象。展开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喜欢小猪的做法,虽然摔疼了自己,但它怕再摔疼别人,就想办法把土坑填平了,这样别人不会再摔疼了。心中想着自己,更想着别人。)不喜欢谁的做法,讲出理由。让幼儿教育小熊和小羊向小猪学习。最后三只小动物成为替别人着想的好朋友,高兴得跳起舞来。

  3、引导幼儿观察环境和生活照片,回忆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做法,引导幼儿要做一位有责任心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大型玩具乱扔乱放的照片;图书室中,摆放乱的图书;)

  4、引导幼儿观察为幼儿创设的环境,辨别不妥的环境布置,请幼儿帮忙纠正,在实践中萌发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目标上看出是通过一个故事的阐述,从中为孩子提取想要的知识内容。设计方案中的目标有多个知识点,教师在设计目标时把活动重点定位在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并自主选者角色进行故事情景表演,也就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组织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幼儿的自主选择。由于前一环节的不深入,因显得重点不突出,流程无法紧紧围绕目标而进行,活动不能层层推进,向深度发展。这一活动设计中目标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给幼儿的思路引向深入,它只成为了设计方案中的一个摆设内容,没有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随着新课程不断的深入,其教学形式也相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的唯一载体,如果不重视每个活动的目标和环节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将是一句空话。为此,每位教师应引起警觉,活动前对教学目标和环节的设计应做深入推敲。

中班教案 篇10

  目的:

  1. 了解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对虫类感兴趣。

  2. 区别益虫和害虫,初步形成概念。

  准备:

  1. 环境创设:“虫虫乐园” 自制PPT课件。

  2. 虫子图片若干,灭蚊器3---4个。

  过程:

  一.情景导入“虫虫大聚会”。

  师带领幼儿围绕教室四周边走边观察,有哪些虫子来聚会。

  二.复习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三.提问:问幼儿喜欢什么虫子?不喜欢什么虫子?为什么?

  初步形成益虫,害虫的`概念。

  四.看课件,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五.带领幼儿小结:对人类和农作物有帮助的是益虫,有危害的是害虫。

  六.游戏“消灭害虫”,巩固认知。

  玩法:教师请几名幼儿手拿灭蚊器,请部分幼儿到主题墙面,捉一只虫子,并扮演虫子。灭蚊的人将灭蚊器对准虫子,嘴里发出“丝丝丝”的声音,是害虫的幼儿假装蹲下来,表示已被消灭。是益虫的则赶紧跑开。

  七.游戏“送虫子回家”

  益虫送一边,害虫送另一边。

  八.活动小结 ,延伸。

  师小结,带领幼儿到室外捉虫虫进行观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精选】中班教案10-04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精选)中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