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6 09:21:3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5篇[精]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5篇[精]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 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老师帮助小朋友切好)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科学教案 篇2

  小班科学:

  小青蛙乘船(选自建构课程小班《冷和热》主题区角活动)

  活动目标:

  ⒈ 比较长短,能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⒉ 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展示台

  幼儿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三条长短不同的小船、三队数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5只

  活动过程:

  一、小船排队——学习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⒈ PPT导入,发现小船的不同。

  ① 池塘里开来了什么?有几条?两条什么颜色的船? 蓝色的船和黑色的船长短一样吗?哪条船长,哪条船短?(手势)蓝色的船短,黑色的船长,我们根据它们长短不同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蓝色的船短,我们叫他短的船。黑色的船长我们叫它什么?手势。黑色的船叫什么船?蓝色的船呢?

  ② 看,又开来一条什么颜色的船?现在池塘里哪条船最长?我们叫它最长的船。那我们和三条不一样长短的船打打招呼。

  :池塘里的三条船颜色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分别是最长的船、长的船和短的船。

  ⒉ 为小船排队,根据长短探索排队方法。

  ⑴ 现在最长的船、长的船和短的船要停靠到岸边等待客人上船,我们来帮它们根据长短不同有规律地停靠在岸边,停船时请将船的一头紧紧地靠在红旗下面直直的河岸上,一条波浪上停一条船,哪条船停在最上面?接下来停哪条?最后排哪一条比较整齐。在你们的桌上老师准备了小河图和三条长短不同的小船,请你为小船有规律的排队。

  ⑵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关注好从长到短与从短到长排队各一张)

  ⑶ 交流:

  ①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给小船排队的?你把那一条小船排在了最上面,为什么要把它排在最上面呢?接下来排的是那条船?(长的)后面又接着谁?(短的)原来你先找出三条船中最长的船排在第一,再找出长的,最后排短的,这种排队的方法叫从长到短,从长到短的方法小船从最长的开始,越来越短,越来越短,看上去很有规律。看,这些小船是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的吗?他有没有把最长的排在最上面?那么他把上面排在了最上面。接下来是?(长的)最(最长的)。他找出三条当中最短的船,把最短的排在最上面,接下来是长的,最最长的`,这种方法叫做从短到长,从短到长的排列方法,小船从最短的开始越来越长,看上去也很有规律。

  ②除了从长到短和从短到长的排队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看它们排的有规律吗?这种排序的方法小船一会是最长的,一会是短的,又是长的,看上去有规律吗?谁来帮他改一下?

  ③原来按照长短给小船排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长到短,一种是从短到长。

  如果你刚才没有按照从长到短或者从短到长这两种方法给小船排队,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排队方法给小船有规律的排一排。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⒈ 青蛙来了,初步感知青蛙数量与队伍长短

  ⑴(PPT结合青蛙叫声)小船在岸边有规律的排好了队,听!谁来乘船啦?几只青蛙排着队来啦?3只。看,又有排小青蛙也来了,它们有几只呢?猜猜还会有青蛙排着队过来吗?一起叫叫看,小青蛙快出来,哟,真的还有,这一次来了几只?这几排青蛙的数量不一样,队伍的长短一样吗?

  ⒉ 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⑴ 今天这三排长短不同的青蛙要乘上三条长短不同的小船去旅行,想一想,那排青蛙乘哪条船最合适,请你赶快帮小青蛙乘船吧!

  ⑵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⑶ 交流:最长的船上坐了几只青蛙?为什么要让五只青蛙乘到最长的船上呢?三只青蛙乘到了哪条船上呢?

  ⑷ :青蛙数量多,队伍长,适合乘长长的船,青蛙数量少,队伍短,适合乘短短的船。

  三、乘船游戏——巩固长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数量与船长短的关系。

  ⒈小青蛙们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条自制船)这里有几条船,你们觉得哪条船乘的人最多?那条船乘的人最少?为什么?

  ⒉请幼儿根据船舱数量乘船,注意一个船舱乘一个。

  ⒊我们出发去旅游咯!根据指令(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开船离开。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变化,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2、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风筝、塑料袋、幼儿自己制作风车的材料(彩纸、图钉、高粱杆、小剪刀)。

  活动准备:

  2、关于风的图片(风的作用与危害)。

  3、幼儿用书大班上2第10页。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

  谈话:今天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一看,你认识它吗?(展示风筝让幼儿看,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老师带来这件礼物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问题:怎样让它飞上天?

  2、想一想,看一看:

  (1)一年四季的风有什么不同?(春天的风柔柔的、暖暖的,夏天的`风热热的,秋天的风凉凉的,冬天的风冷冷的)

  (2)你知道人们利用风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想一想,大胆发言,老师可作适当提示)

  展示图片,让幼儿看一看,老师小结:人们利用风发电、风可以把我们的湿衣服吹干、庄稼可以借助风传播花粉、小朋友们利用风把风筝送让天、风还能吹响风铃……

  老师: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有时却能造成很大危害。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台风、飓风的危害:引发海啸、吹倒大树房屋、翻船等,它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类有信心有一天能征服它。

  3、试一试,做一做:

  风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风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戏?

  指导幼儿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风车(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玩一玩,找一找:

  让幼儿玩风车,感受风速、风向变化对风车的影响。

  (1)让幼儿站在原地,观察风车,说一说它的转动速度。

  (2)让幼儿试着慢慢走,观察风车的变化。

  (3)跑起来,让幼儿再观察风车的变化。(幼儿跑动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不要让风车正对小朋友的脸)

  教师小结:风车转动的快慢和风速、风向有关,风速越大风车转动的越快、迎着风转动的快。

  5、听一听,学一学:

  秋风起来了,树叶在慢慢地落下来,有时它在院子里到处飞,是谁让它飞起来的?(风)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除了树叶会被风吹起来,还有什么东西会让风吹起来?(塑料袋、纸)

  如果让这些垃圾消失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培养幼儿不随地扔垃圾、见到纸屑捡起的好习惯)

  6、课堂延伸:

  小朋友们制作一个风铃,试一试,挂到房间的哪一个位置,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活动遵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说一说,在知道风筝上天需要风的基础上,了解风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也知道过大的风带来的危害,不过随后给幼儿提示不要对风产生恐惧,风还是我们的朋友。指导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让他们去感受风的“趣”。同时也让他们在尝试中探索风的秘密。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

  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幼儿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幼儿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变色龙的特性,尝试选择与场景相同的颜色给变色龙涂色,学习涂色的正确方法。

  2、在和变色龙说说玩玩游戏的情景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园背景图一幅、变色龙人手一份、和场景颜色相同的各色炫彩棒(红色、绿色、黄色、咖啡色、兰色、橘黄色)、透明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它躲到哪里去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听过变色龙的故事吗?为什么叫他变色龙呢?(变色龙有一种其他小动物都没有的本领,是什么呢?)莎莉的变色龙今天就在我们的教室里,看谁能把它找出来?

  教师可以数123让幼儿找,如果幼儿找不到可以稍加提示。

  师:找到了!变色龙躲在窗上,它变成了什么颜色?要是眼睛不尖就找不到了。(做惊奇状)咦?窗子上有一个什么东西啊?让我把它请过来看一看,哦,原来是莎莉的变色龙。

  2、游戏《躲猫猫》,了解变色龙会变色的特性。

  变色龙说“我来到小二班真开心,也想请宝宝们一起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瞧。这里就有一个大花园,揭开布:我们来告诉变色龙花园里有什么?我真想去花园玩一玩。

  演示变色龙躲在红色的苹果中“头变红了,身体变红了,尾巴变红了,最后脚也变红了”

  提问:我的变色龙躲到了哪里去了?它变成了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讲述:变色龙藏到红色的苹果里,就变成了红颜色的变色龙。

  提问:你们还想让变色龙变成什么颜色?根据幼儿的想法演示变色龙变色。(可以让小朋友藏变色龙后让老师来找)

  二、邀请变色龙,激发幼儿同变色龙同乐的兴趣。

  听说甜甜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变色龙请了他的许多朋友一起来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做条变色龙,和它玩躲猫猫的游戏呢?带他到花园里去玩一玩?现在有很多的变色龙都躲到了你们白色的盆子里,你们看它们都变成了什么颜色?(白)你想让你的变色龙躲到什么地方就把变色龙变成那个地方的颜色。

  1、幼儿邀请变色龙。

  在画之前要先让孩子说我要带变色龙去哪里玩?如幼儿说草地上:教师追问:躲在草地里变色龙应该变成什么颜色呢?该选什么炫彩棒呢?

  2、幼儿讲述:我想让我的变色龙躲到xx地方,变成xx颜色。

  3、师生共同示范:我是一条变色龙,样样颜色都会变,头变了,身体变了,尾巴变了,脚变了,快快变,变成一条红色龙。

  三、幼儿制作变色龙,用涂色的方法大胆表现和场景对应的颜色。

  1、幼儿根据自己喜爱来选择相应炫彩棒颜色。

  2、指导幼儿涂色,颜色要均匀,如果有小白点就会一下子让别人找到了。

  四、交流分享,增进幼儿对变色龙的喜欢。找一找哪里的变色龙最多

  1、幼儿将涂好色的变色龙放置场景中。

  “请你带着你的变色龙一起来躲猫猫,123躲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色龙都藏到哪里去了?哪里藏的变色龙最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数哪里呢?请幼儿提示如果幼儿有兴趣可以玩两次。换个地方玩一玩。

  2、带领幼儿一起寻找,一起数。

  变色龙玩累了,想要休息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精选]科学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