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教案

时间:2023-12-22 15:37:37 教案 我要投稿

《西湖》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湖》教案

《西湖》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三、自学课文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听课文朗读录音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七、板书设计:

《西湖》教案2

  设计理念:

  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

  设计特色:

  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

  2. 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 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课件展示,整体感知。

  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

  1. 师生共赏西湖美景。 (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

  2. 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 (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

  1.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西湖的“绿”)

  2. 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

  3. 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4. 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 请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 强调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重点教学“隐”“径”“缝”“旷”“职”“港”等字)

  (3) 强调“幽”字的笔顺。

  幽: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4)“参”是多音字。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ci}不齐)

  (5)重点词解析

  蜿(wān)蜒(yán):蛇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延伸。

  苍翠: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

  鲜嫩:新鲜,娇嫩。

  心旷神怡: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幽静:沉静而安闲。

  布局:做出安排。

  蓬勃:茂盛,旺盛。

  漫步:随意的,漫不经心的散步。很悠闲。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课件出示要求:读通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不添字,不断不破句)

  2. 交流检查通读情况。

  (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师生穿插评议)

  3. 快速读文,理清层次。

  (1) 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西湖的“绿”?

  (观景顺序)

  (2) 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雨中灵隐的“绿”

  第二自然段:苏堤的“绿”

  第三自然段:花港观鱼的“绿”

  第四自然段:整体印象

  五、抓重点,延伸下文。

  过渡:几遍读文,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的确确是“绿意扑眼而来”,因而一个什么字就能概括西湖的特点?(“绿”)

  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下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读、准备,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 齐读课题

  2. 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 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

  二、抓住“绿”,整体感知。

  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

  1. 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

  (1) 老舍《草原》

  (2) 刘国林《可爱的草塘》

  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

  三、突破“绿”,研读全文。

  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

  1. 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 移情入文,激趣质疑。

  (1) 仔细读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

  (2) 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感受。 (点拨:“心旷神怡”、“莽莽苍苍”等词语的意思)

  3. 充分朗读,在读中品味文字与景物的双重美。

  (1) 请同学们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

  (2)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

  4. 集体研读,交流成果。

  (1) 自由选择方法

  ①读一读,想一想。

  (认为最能体现“绿”的`部分)

  ②圈一圈,划一划。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③画一画,说一说。

  (想象画面,大胆表述)

  学生交流可能不按课文顺序,教师相机调控策略。

  (2) 预设学案及策略

  ① 雨中灵隐的“绿”

  多彩{

  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 苏堤的“绿”

  多姿{

  古怪,莽莽苍苍

  鲜嫩可爱,如如如如

  坚忍不拔

  ③ 花港观鱼的“绿”

  ( 可能学生说的与预设的不一样,但不管说什么,只要是读中所悟,都应积极鼓励。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强调语速宜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

  四、品味“绿”,积累运用。

  过渡:作为一名导游,请选一处景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风情的“绿”,夸耀一下西湖的美丽。

  1﹒学生准备解说词。 (可以配动作,加表情)

  2﹒解说时,师生作为游客可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西湖“绿”的与众不同,感悟“绿”的美丽。

  五、创造“绿”,升华延伸。

  1﹒想想作者是怎样抓“绿”的,学习写法。

  2﹒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上完这节课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这个词了。我和我的学生们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当中,陶醉在这优美的词句当中。读着读着,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着碧澄澄的水哗哗地流着,有一种惊奇自在心中。

  在这节课当中,我的教学手段只是朗读加想像。让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韵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着自已已置身于这独特的美景当中,那可爱的古怪的树绿得发光,绿得发亮,真是一种沉醉,一种迷恋。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笔下的西湖的绿。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语文教学本身应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能否在这简单当中让学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们的内心发中,连同自已也被这种情景所感动,跟着他们一起来享受这神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我想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这学习当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西湖》教案3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近义词;

  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西湖》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并了解西湖的美;知道张家界的自然风光。知道我国一些著名的文化古迹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能力:培养学生查寻收集,分析处理有关社会信息资料的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教育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西湖的美

  教学难点:

  合理把握教材,分配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计述:在感受了长江三峡的雄伟壮观,桂林山水的美丽俊秀之后,我们旅游的最后驿站是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与张家界。

  二、新课讲授。

  (一)学习西湖的美。

  1.教师讲述:西湖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杭州,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这里是“人间天堂”。(板书:人间天堂)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又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因而使杭州名闻天下,而杭州的.美誉要归功于西湖,它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2.讲述提问:杭州西湖这样美丽闻名,那么西湖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动人而美丽的传说。

  ①学生完成第108页读一读。

  ②学生看课文第108页正文第二段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板书:浅海弯演变而成)起动课件。

  3.播放录像美丽的西湖风光,学生看录像回答西湖美在哪里?(教师板书:四季皆宜)。

  4.教师计述:西湖三面环山,水平如镜,碧波盈盈,春天西湖翠柳,桃花相映,夏天荷叶如浪,荷花飘香,秋天,天水双月,湖水晶莹,冬天,远山银白,水山呼应,这美景使人感叹留恋,宋代诗人苏东坡游历西湖之后,留下了千古绝诵。

  ①学生朗读全诗

  ②学生讨论这诗说明西湖美在哪里?诗词创意之美在哪里?

  5.教师讲述:西湖的魅力远不止如此,精致的亭台楼阁,鬼斧神工的石窟造像,繁花似锦的园林艺术,流芳千古的历史遗迹,这些与自然山水的相合,形成美丽的景观,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湖十景,(板书:西湖十景)

  此外,西湖边的岳王庙,秋瑾墓等历史古迹,引发游客多种瑕想和感叹,再有西湖水中盛产莲藕、菱、鱼、所产藕粉称西湖藕粉,山中多泉,虎跑泉、龙井泉、玉泉并称西湖三大泉,而“龙井茶叶虎跑水”又称为西湖双绝。

  建国后,党和政府又对西湖进行了重修和整治,对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艺术珍品进行了保护,最近又重修了雷峰塔,又增建了新景点,在完善西湖十景的同时,杭州西湖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区而誉满中外。(板书:誉满中外)

  (二)自学学习张家界。

  三、小结巩固

  教师讲述:杭州的西湖和张家界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有28处被子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目录,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些旅游胜地将迎接八方游客,表现我们民族的风情与特色。

  板书设计:

  杭州西湖和张家界

  人间天堂

  浅海弯演变而成

  四季皆宜

  西湖十景

  誉满中外

《西湖》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文中生字词多且易读错,是教学难点。

  朗读好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课前准备:

  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天堂知道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作“天堂”吗?(景色优美,生活幸福美好的地方)

  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示句子),这“杭”就是指杭州(板书:杭州“杭”是生字,跟读),而西湖(板书: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2、从题目看,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感知

  过渡: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呢?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一次文中游西湖!

  1、先请小朋友拿好书,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这一课的生字特别多,特别难读,注意听清楚老师是怎么读的。

  2、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有些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来读了,那就读吧,读的时候要做到: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碰到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并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轻轻用铅笔打个问号;(3)读完后标好小节。

  3、检查自学效果: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1)出示词语(带拼音):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素有连绵起伏淡犹如格外

  漂浮掩映一般令人心旷神怡夜幕初垂

  ①重点指导:前鼻音:绵、淡、掩、般翘舌音:初后鼻音:令

  ②去掉拼音读。

  4、了解大意:小朋友都很聪明。现在请4个小朋友来读课文,边读(听)边想: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山峦湖水

  湖堤小岛

  华灯)

  5、教师描述引读,初步学习第1节: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①学习生字“素”,理解“素有”的意思:

  字典上共有种解释:abc这里选第种。

  ②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为什么西湖会被称为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下节课再学习。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换一换:绵——棉犹——优、忧浮——乳掩——淹

  加一加:令——铃、岭、冷、领

  2、如何把字写漂亮?

  重点提醒:掩:左窄右宽,“大”要舒展,盖住“电”;

  般:注意“舟”的笔顺;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几”;

  初:左右部分的起笔一样高。

  四、作业

  1、钢笔生字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西湖》教案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为杭州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2、课件展示西湖远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西湖之美。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

  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第一句:山峦(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平静)

  (3)第三句:白鸥(掠过)

  2、交流。(指导朗读自己最喜欢哪一句)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评析】阅读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建力去填补文本空白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接纳文本。这一环节中,先让同学们看图,通过优美的图片把同学们带入情境。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给每个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读读课文,说说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使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体验。这样设计让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描绘的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要求:

  (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笔圈出。

  2。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2)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3)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4)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5)“仿佛”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仿佛”,说一说好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7)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组织而又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它营造了一种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地读书,尽情地说话,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晚的西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5、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6、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能读一读吗?

  【评析】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月光下西湖的美,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总结全课: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评析】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西湖》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疑难字

  2、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中关键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了解并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理清写景顺序

  4、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的美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杭州西湖,它的美,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诗和文章来赞美。同学们能否回忆一下古人咏赞西湖的诗词: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二)解释游记

  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文字优美,风格迥异。一般先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点,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陶冶。

  (三)分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这篇游记按时间先后和游踪,记叙了哪几个景点?写出了西湖的什么特点?

  2、正音

  璞(pú)

  潋(liàn)滟(yàn)蜿(wān)蜒(yán)

  琤(chēng)

  袂(mèi)

  3、分析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简要交代了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点明是第四次游湖了(正以为如此,作者才能尽拨繁冗,深入精微)作者先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说明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读者看到这里,内心自然会产生一丝隐隐的憾意:来的不巧。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和嗅觉这两个角度写出了西湖初夏风光的别具一格。

  (1)六月的西湖给人一种什么印象?作者怎么会发现西湖一种特有的.美?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六月的西湖在烟雨笼罩中有一种特有的空灵清丽之美。要了解西湖,“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启发读者如何去鉴赏美。

  (2)作者通过“仔细领略观赏”,发现了六月西湖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点来写?

  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来写。原因:

  一是六月春光已老,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尚早,“绿”正是此时西湖的主宰,

  二是前人关于西湖的诗文早已汗牛充栋,作者另辟蹊径,引导读者探求西湖内在美。

  4、分析第二段

  指名朗读,思考:作者写了灵隐哪些处所的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形成板书)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绿的广漠无际,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先虚写对绿的感受,“绿意扑眼而来”,似乎“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再实写绿的景物,道旁古木,飞来峰上树木,峰下小径,亭旁溪水,无一不是绿的天地。作者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次第写来,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绿的世界。

  灵隐绿“扑眼而来”,连“雨丝儿也都是绿的”,“直绿到了石头逢里”,亭下溪水也流淌在“一片绿色的景中”,无处不绿,触眼皆绿,具有一种逼人的气势。

  地点

  景物

  特点

《西湖》教案8

  一、教师的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重在西湖。西湖景美,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览,

  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苏轼就曾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么西湖最美是何时呢?宋朝诗人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而我们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却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二、作者简介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三袁”。他的文章“不

  拘一格,独抒性灵”,重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29岁那年他曾到杭州西湖游览,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的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其中的两则。熟读这两则游记,疏通文意,并体会作者的心境,是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步骤

  (一)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二)正音

  wùzhàojiáhānēyu

  突兀棹颊目酣神醉东阿王丁酉

  lánlèkuìshuòwánchōng

  夕岚勒石篑数罗纨夕舂

  (三)再读挝?br>(四)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注:重点词解

  棹——船桨,这里指划船。名词作动词。

  去——1、离开

  2、距离

  为——1、是

  2、被

  3、对,向

  始——1、开始

  2、刚刚

  3、才

  “去”、“为”、“始”都是多义词。

  (五)赏析课文

  1、文中“从武林门而西……则已心飞湖上”,写出了作者非常想见西湖的迫切心情。“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写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划小舟入湖以后,作者便急不

  可待地描写了西湖的.全景。“山色如娥……波纹如绫”用四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写出了西湖秀美的风姿。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才一举头……初遇洛神时也”,这几句便写出了作者初游时的心情,并且反衬出了西湖的美丽。

  2、西湖景美,那么何时最美呢?袁宏道认为“西湖最盛……为夕岚”,这几句其实是全文的“纲”,下面的语段都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3、西湖最美丽的时候是春天,而今年的春天尤其美丽。因为雪大,梅花被寒气所抑制,故而形成了梅花、杏花、桃花相继开放的局面。这为下文作者不去看梅而留在西湖观赏

  景色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留在西湖观赏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艳冶极矣”这几句写出了西湖美丽的景色,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春”。

  4、白天花开得艳丽,游人也很多,然而作者认为杭州人只知西湖白天的景色美丽,却不知西湖早晨、黄昏、月下的景色更美。于是作者说“其实湖光染翠……始极其浓媚”,照应了开头的“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而“月景尤不可言……一种趣味”则照应了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月”,月下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然而这样的景物并不是人人都能领略到的。文章结尾句“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满含讥讽之意。那么这里与“俗士”相照应的“山僧游客”有指谁呢?当然便是指作者本人及其同道中人了。

  小结:欣赏完这一课,也许我们会有许多启发,也许以后观赏景物时会有许多别样的感受:远山近水皆有情!

  (六)、欣赏完了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课后练习二。

  提示:要比较二者写景方式的不同,首先要明确两位作者各自的写景目的。白居易写景是为了表现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袁宏道在此处写景是为了说明“西湖最盛,为春”,因此白居易便抓住那些让他心情愉悦的景物:初生的湖水、早莺新燕、春花春草和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而袁宏道不仅写了优美的景物,还写了被景色吸引的众多游人,并且自然景物只是作为画面的背景。

  这道题重点在于引起同学们探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多读、多品味,有自己的独到理解。

《西湖》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风光之美堪称国内之最。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

  (二)范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受课文。

  (三)自学课文(出示阅读提示)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本就很绿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自由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感受语言文字美

  1.本文优美的词汇十分丰富,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词句。

  (七)听课文朗读录音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八)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九)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该教学设计很注重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对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很有帮助。

  探究活动

  “北京的绿”

  探究目的:

  学习《西湖的“绿”》你来想一想、说一说地处北方的北京,怎样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能让人看到满眼的绿。

  探究方法:

  1.学生设计方案。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2.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设计方案及理由。

  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西湖》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配乐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山峦湖水

  湖堤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四、总结: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作业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西湖》教案11

  一、复习(说句练习)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板书:山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朗读

  思考:你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的?

  2、交流刚才的问题:

  3、同时板书: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请个别学生读。

  集体配音朗读。

  5、(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指着画面讲述第三自然段。(电脑出示画面)

  2、学生可自由说说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介绍有送景点的介绍。

  学生需准备:孤山白堤苏堤(可以是图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听了同学的介绍,我觉得西湖真美。不过,课文也写得也很美,有几词用得特别好,你能读一读把它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好吗?待会儿,我要你们来做小导游介绍西湖。

  4、谁愿意当个小导游来介绍西湖的几个景点。

  学生自由准备

  请个别学生来介绍

  过渡:

  刚才听了小导游的介绍,觉得西湖特别美,真让我看到了人间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下一节课我就带同学们去观赏西湖秋色。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配音朗读。(电脑出示画面)

  2、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

  3、学生自由朗读。

  五、总结: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背诵你喜欢的一段、

  板书:    青山  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西湖  湖水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景点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东升 华灯倒映

《西湖》教案12

  1.两则文章都是写西湖,可放在一堂课内来教学,了解作者的游踪。

  2.此堂课以教学常用文言词语为主。

  3。采用多媒体教学。

  4.教学时数:—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又以西湖为最,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

  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三、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并用多媒体设备打出生字词,学生在书中画记。

  ①突兀:高耸的样子。②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③勒:抑制。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次:按顺序排列。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⑥数:屡次。⑦去:离开。⑧弥漫:满,遍。⑨歌吹:唱歌奏乐。这里是说歌妓很多。吹,管乐器的演奏。⑩罗纨:精细的织品。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⑩艳冶:美丽,妖艳。⑩染翠:变成绿色。⑩岚:山气。⑩设色:用颜色描画。⑩夕舂 :夕阳。⑩尤:更。⑩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⑩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意思是一切景物。

  2.学生自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试着翻译。

  3.教师答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安排

  打开多媒体,展示画片。

  1.学生根据画面了解作者游踪。

  “西湖一”:武林门一保叔塔一昭庆寺一西湖

  “西湖二”:断桥—苏堤(全在湖上)

  指名学生在文中找出写景部分与画面一致的语句,并齐读这些语句。

  这一过程可灵活安排,主要使学生对西湖有更形象的认识。

  五、作业

《西湖》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感受学校的绿,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图片,文字说明。

  1、导入新课:

  西湖,是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多少人赞叹她,歌咏她,为她梳妆,为她打扮。当年,白居易修筑了白堤,留下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苏东坡修筑了苏堤,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2、朗读体会:

  齐读第1、5自然段,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思考:游览了哪些地方?而后讨论明确。

  1.赏析第2~4自然段:

  a)第2、3、4自然段,各着重描写了西湖的哪一处的“绿”?

  b)灵隐山的“绿”:逼人的气势。

  道旁苍翠欲滴

  飞来峰上发黑发蓝

  扑眼而来:峰下小径布满绿到……

  冷泉亭遍体生凉

  亭旁碧澄澄飞珠滚玉

  细细体味,而后遐想片刻,齐声朗读。

  第3句,总写灵隐之绿逼人的气势;第4~8句,具体写灵隐深浓逼人的绿;第1、2 句呢、是单写灵隐之绿吗?不,是总写游湖,“领略了一个'绿'字”,是第二部分的总领。

  c)灵隐之绿,深浓,气势逼人,苏堤之绿呢?

  第1句,总写西湖之绿各有不同的意趣。第2句,概括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绿的意趣。“幽”,幽深,千回百折,曲径通幽,颇具水帘洞、瑶琳仙境之神韵;“野”,浪漫奔放,无拘无束,是奔驰草原的野马,是疯疯巅巅的村姑,随心所欲,令人神思飞扬!“闲”,悠闲,是林中泉水,叮叮咚咚,是漫步湖边绿草地的淑女,信步所至,如行云流水。

  哪苏堤之绿呢?

  漫步烟、微雨

  走着走着莽莽苍苍

  绿茸茸、绿荫荫(色彩)

  耕牛、牧人、树木、云霞(形状)

  走近看时青苔青绿山水画(布局)

  坚忍不拔(印象)

  烟雨迷蒙,绿意悠悠,“如在画中”,是披着轻纱的少女,还是香烟缭绕的仙姑?令人心动,令人回味,真是意趣盎然!这段,写出了西湖之绿的意趣美。

  指名朗诵,点评。

  d)灵隐之绿,深浓逼人;苏堤之绿,意趣盎然;哪花港之绿呢?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这“绿”,是什么绿?(满池的新荷之绿)

  西湖之绿,深沉逼人;西湖之绿,意趣盎然;西湖之绿,充满生命的伟力!缘何有此幸遇,有此发现呢?

  2.欣赏开头:

  指名女同学朗读。

  第1、2句,交代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第四次”,九年四度游西湖,说明了什么?(西湖,是祖国锦绣河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美景百赏不厌,每次欣赏,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次一游西湖,幸运吗?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

  满湖烟雨,栀子香弥漫:六月西湖烟雨迷蒙、栀子飘香的特有风光。

  “没有……,没有……,没有……”,似是“不幸”,实乃大幸:两千年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一大胜事;一千年前,杜甫烟雨中来到泰山,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岂不快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西湖风光四季如画,能在迷蒙的烟雨中、在清幽的栀子香中,遐想西湖美景,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吗?

  面对这一派特有的风光,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以为雨中西湖怎样?(“奇”)“奇”在哪里呢?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这样就开启了下文。

  3、欣赏结尾:

  简要说说,从哪个角度道出雨中西湖之奇的?

  西湖,真令人流连忘返!但千里送友总有一别,迷醉山水总有一回,作者是怎样结束这次游览的呢?

  i.游时,烟雨迷蒙;游罢,已是晴光熹微。见到了怎样的美景?能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来描绘吗?(山色空蒙雨方好,水光潋滟晴亦奇)

  ii.归途,发生了一件什么趣事?“一摸”、“欢蹦乱跳”,绘出了无限情趣。西湖醋鱼,名闻遐迩,能美味一番否?

  iii. 上岸回眺,“真是个神奇的湖!”

  难怪,九年四度来到西湖,,以后也许会有五度。六度……

  4、总结:

  “山外青山楼外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愧为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西湖之绿,足以显现河山之秀美、河山之多姿!本文就是通过描写西湖之绿,赞美……。

  说一说:引导从苗苗常青园、眼镜湖、植物园,让学生分别来说一说学校的绿

  5、布置作业:

  游览学校某一景点,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游记。

《西湖》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4、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2、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教学准备:电脑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吗?

  2、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3、学习生字:堤镶嵌

  4、读一读这句话,你去过西湖吗?西湖怎么样?有哪些美景?

  5、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有关西湖的诗,其中有一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的就是西湖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再去领略西湖的美丽,去看看那里的“名堤”

  6、(出示课题)西湖名堤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说说课文中介绍了哪两座“名堤”?(白堤和苏堤)

  2、自学课文的生字。

  3、交流:拆字的方法:硕苏

  换部首的方法:拂眺掠锦淡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男女声分别读第二小节。

  (2)比赛读。

  (3)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

  (4)出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5)请你在这两小节中找出三句比喻句,并用直线划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6)你能看着图试着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背出来吗?

  (7)学生背诵优美语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1)朗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2)思考:为什么把苏堤和白堤称为是“名堤”(因为它们的来历与我国历有名的诗人有关;因为两堤景色优美,世界闻名;还因为这是白居易和苏东坡为解除当地人民疾苦,兴修水利。)

  (3)齐读这三小节。

  四、说话练习:

  开展“小导游”活动,各自介绍西湖美景,名堤传说、西湖的其他景观和传说。比一比看谁介绍得清楚、有趣。

  五、作业布置。

  A:1、抄写字词。2、了解有关西湖的景观和传说。

  B:1、抄写字词。2、背诵有关西湖的诗句。

《西湖》教案1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生字“叠、峦、优、硕、掠、苏、凡、犯、锦、绽” ;理解“层层叠叠、硕大、锦带”词意。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优、掠、苏、凡、犯”。

  2 能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描写苏堤和白堤的句子,体会描写同一种景色的不同写法。背诵课文第2节。

  3 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描写苏堤和白堤的句子,体会描写同一种景色的不同写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2节。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西湖、苏堤和白堤景色录象。

  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查找杭州西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二课《西湖名堤》,走进这美丽的人间仙境。

  板书课题,“堤”注音,解释:沿湖的防水建筑。

  齐读课题。

  2 出示句子: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指名读。

  (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指“杭州,因此课文里说: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素有”就是——一直有,向来有。而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就是西湖。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你认为西湖什么景色最美?

  2 学生交流。

  西湖

  板书:山水 名堤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读了课文以后,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再读课文,一起体会西湖的美。让我们先来领略西湖的山和水。

  (1)教师配乐朗读句子: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只见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

  你能把这句句子读好吗?

  学生自由读。

  (2)学习生字:die luan you shuo lue

  层层叠叠 山峦 优美 硕大 掠过

  指名读。

  (3)教师边引读边画图:是呀,远处是 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 ,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板书:山水画)

  指名读句子。

  教师边引读边画图:眼前平静的西湖,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

  (4)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根据黑板上的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西湖。

  学生个别交流。

  集体交流:学着刚才同学的样子,和同桌一起说一说。

  (5)再读句子。要求背诵。

  (6)手指板书,说话练习:

  西湖的山真美啊,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西湖的水真静啊,真象一面硕大的银镜。

  2西湖的山和水另人留恋往返,西湖的名堤也另人回味无穷。西湖的名堤是指——白堤和苏堤。

  (1)指名读。思考:你知道哪些和西湖名堤有关的信息?

  (2)默读3-5节,完成表格。

  名称 名字由来 摘录描写堤上景色的句子

  白堤 纪念白居易

  一到春天,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

  苏堤 纪念苏东坡

  春天的早晨,在苏堤上漫步,晨雾像轻纱笼罩着水面,堤上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真是美妙极了。

  (3)指导朗读

  引读:春天的早晨,我们在西湖边,你看,那边不是有名的白堤吗?

  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

  学习生字:锦jin带。观看图片,锦带和白堤有什么相同地方?(美丽、色彩鲜艳)谁能读好这句句子。

  指名读。

  引读:堤上桃红柳绿,犹如一条锦带。

  堤上桃红柳绿,就像一条锦带。

  你看,换上不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却没有改变。自己读一读,体会句子的不同。

  引读:我们又来到了苏堤,在苏堤上漫步,晨雾像轻纱笼罩着水面,晨雾如同轻纱笼罩着水面,堤上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真是美妙极了。

  一样是桃花,一样是柳树,刚才写了它们的颜色,用了一个词语——桃红柳绿,而在这里却写了它们的样子,桃花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那景色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谁能把这句句子读好?

  指名读句子。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2句。

  同桌互相读。

  齐读。

  (四)总结全文

  美丽的长堤有很多,可西湖边的长堤却是独一无二的,那是因为——(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有关。)因此,他们为西湖更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所以,课题取名为《西湖名堤》。

  你能不能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告诉大家为什么杭州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指名交流。

  教学效果反馈 这篇课文作者写得很美。所以学生的读在这堂课上显得特别重要。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都架设在读的基础之上。我们班的孩子比较适合读童话、寓言,读此类的文章我实在没有太大的把握。可当我全身心地读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听得很认真,后来读得也很投入、很动情。那时,我说我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吸引,我陶醉在了这绮丽的风光中。其实,我是被孩子们全神贯注的神情深深吸引,我陶醉在了孩子们的读书声中。

  整堂课我仅仅抓住这篇课文层次清晰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西湖美景,第四、第五小节对白堤、苏堤的介绍,构成了本课的重点段落。第二小节我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比如 “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我让他们试着用手比画一下。几十双小手在“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气势也颇为壮观。从他们得意的表情上,我知道他们确实懂得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基本能在课堂中达到背诵第二小节的教学目标。

  在35分钟之内,我对这篇课文有太多的舍不得,可是我又不得不舍得“丢”掉一点。在第四、第五小节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两节中对白堤和苏堤的描写,对于它们的来历就只能通过学生的读“轻轻掠过”了。我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学生而设计的。从白堤这一小结我让学生寻找描写白堤的句子,到我让学生概括划线句子的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概括能力和对句子的基本分析能力。我再乘胜追击,把描写苏堤和白堤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这两道名堤不同的韵味。

【《西湖》教案】相关文章:

《西湖龙井茶》中班教案03-25

三年级《西湖》教案02-16

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瘦西湖教案04-08

西湖游玩攻略05-11

《西湖》教学反思04-06

西湖导游词09-18

西湖的导游词02-09

西湖龙井怎么泡04-12

西湖龙井是绿茶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