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27 11:05:4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同月亮、太阳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运行情况。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环境与材料】

  1、幼儿搜集相关的信息。

  2、手电筒、乒乓球每组1份。

  3、《科学》下P.28。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启发幼儿自由讨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上有什么?地球是怎样转动的?

  二、认识太阳以"太阳的本领"为话题进行交流。

  三、认识月亮

  1、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月亮会发光吗?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

  2、教师给幼儿介绍一些有关月亮的传说。

  四、看画册《地球和它的伙伴》,进一步感受地球与伙伴们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科学活动:《瓶子和盖子》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作用,会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2、积极探索瓶盖的开关方法。教学准备1、设置“小熊的家”场景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瓶盖(不同大小,形状,开启方法)与瓶子,小筐。

  3、白板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瓶盖的作用,通过探索的'方法根据瓶口特征找到合适的瓶盖。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教学法,探索操作法,练习巩固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做情景游戏

  1、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到熊妈 妈家做客。

  2、师:“熊妈 妈正在家着急呢!你们看,她一不小心把瓶盖子全弄乱了。”

  二、师生共同讨论,了解瓶盖的作用。

  1、老师:你们猜一猜,没有瓶盖会怎么样?

  2、幼儿猜想,相互讨论。

  3、小结:没有盖子,瓶里的东西会跑出来,会被弄脏,吃的东西会变得不卫生,小朋友吃的要肚子痛,生病。去熊妈 妈家做客,听老师讲述情况。

  幼儿思考猜测没有瓶盖会发生什么事创设情景,引起兴趣,通过讨论,不仅是对已有经验的回顾,而且还了解瓶盖的作用

  三、提出要求,幼儿探索尝试。

  1、老师:“谁来帮助熊妈 妈?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个小筐。”

  2、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给瓶子选择瓶盖的。

  3、讲盖好的瓶子送给熊妈 妈。教师检查幼儿是否盖紧瓶盖。

  4、幼儿相互交流是怎样找到合适的盖子的。幼儿尝试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瓶盖,拧紧。

  交流成功的经验。引导幼儿能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通过分享经验增进幼儿的交流能力,同时能帮助没成功的幼儿。

  四、再次尝试,巩固练习。

  1、老师:“这里还有瓶子没有找到盖子呢!”

  2、幼儿用拧,按的方法盖瓶盖,教师重点帮助未成功的幼儿仔细观察瓶口后再选择。幼儿再次尝试巩固练习,给没有成功的孩子进行指导。五、运用情景游戏的方法结束活动。

  老师:“熊妈 妈说,谢谢你们帮我把盖子找到了合适的瓶子,再见。”和熊妈 妈说再见情景结束活动,首尾呼应。

科学教案 篇3

  一、林奈与生物分类

  分类学之父---林奈

  分类方式:界、门、纲、目、科、属 、种。

  二、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进化学说改变了神创论。

  小结:

  练习:导航第七页1-4

  教师指导

  分组讨论

  学生讲述,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小 结这部分内容有些同学可能在CCTV10或DISCOUVER节目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应以共同交流,教师补充为主

  这些知识易于理解,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SQ3R法:

  1、S:浏 览,即快读或略读一节课文。

  2、Q:注意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些什么问题。注意标题或黑体字等所提供的信息,作者往往用这种方法来强调主要概念或主要词汇。

  3、R仔细阅读这节课文。

  4、背诵有关问题的答案。

  5、R:复习这段课文,找出先前忽 略的问题。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18世纪之前,世界上成等待中上万的植物没有统一 的'名称,往往同一种植物有几个名称,或几种植物用同一个名称,这给研究植物带来很大困难。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 778)改变了这一混乱状况。他创立的“双名制命名法”(简称“双名法”),给每种植物起两个名称,一个是属名,一个是种名,连起来就是这种植物的学名,好像人有了姓和名一样,这个命名法直到现在仍在使用。从1732年起,林奈留 学荷兰,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周游了荷兰、英、法等国,系统整理了自己多年的考察资料,发表了许多著作,包括划时代巨著《自然系统》。在这部书中,他阐述了矿物的形成,植物的生长和生活,动物的生长、生活的感觉。“双名法”在书中首次出现,从此驰名世界。在上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且给学生讲述了有关达尔文和林奈的小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大屏幕,否则,向学生展示的资料更多。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牵牛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发现牵牛花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园地、塑料杯、牵牛花种子、工具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育苗

  1、请幼儿观察牵牛花的种子。讨论种植牵牛花的方法。

  2、发给每个幼儿2~3粒种子,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种植牵牛花。

  并将自己的名字标签插在杯子里。然后将杯子放到阳光下或背阴处(暂不要纠正幼儿的错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行为对否)。

  3、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讨论:为什么有的.种子发了芽,有的种子不发芽?

  活动(二)移植

  1、请幼儿挑选较壮的小苗,移植到园地里。并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边插上姓名标签。

  2、教师在适当时帮助幼儿给小苗搭上架子。并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

  活动(三)管理

  1、幼儿自己给牵牛花浇水、施肥,并做好观察记录。

  2、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的变化。

  讨论:

  牵牛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能直立起来吗?

  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像什么?

  牵牛花都在什么时候开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牵牛花有什么不同?

  牵牛花凋谢以后变成什么了?花籽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四)自然角

  1、将收获的牵牛花种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贴好画有牵牛花的标签,放到自然角。

  2、让幼儿把观察日记画册,放到自然角展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创设条件,鼓励幼儿主动观察,积极探索。

  2、要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扩展种植活动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篇课文上了三个课时,加上写字。明显,超标了。不过值!课文还是采用的随文识字教学,朗读训练也比较到位,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朗读,也知道怎样朗读了,心里很高兴。可是学习的过程中总有新东西不断的出现,这堂课就要处理一个“祈使句”的问题。首先,我请孩子们反复读“牵牛花,请你快快长大发芽,让王奶奶也能看到鲜花吧!”这句话,在带着他们到现实中去体会,孩子们说到了“有礼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铺垫,在告诉他们这句话是祈使句,并且再板书一句祈使句,观察特点,总结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请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后,让孩子仿写、拓展,加深了他们对于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这个地方耗时较多,但是效果还不错。

  另一个耗时的地方就是写字的指导。指导模式:请小老师来教,自己选字,先说结构,再说笔顺、笔画,接着观察压线的笔画,最后是试着到黑板上来写。通过孩子自主参与来提高他们在写字环节中的兴趣,效果不错,就是费时。不是特别难的字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从进口走向出口;遇到岔路口选路线;遇到死胡同回岔路口换条路线走等),学会反向检查(即从出口走向进口)。

  2、喜欢走迷宫,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会认读数字1—10,知道数序。

  2、教具:走迷宫图片(大鱼迷宫、数字迷宫)

  3、学具:数字迷宫、点子迷宫、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了解。

  1、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迷宫王国。今天,我们要在迷宫王国里玩闯关游戏,大家有没有信心获胜?

  2、引导幼儿了解走迷宫的方法。

  (1)出示图。

  A、感知线条迷宫的结构,了解走迷宫的方法。

  师:这是什么迷宫?这个箭头表示什么?(迷宫的进口。)那个箭头又表示迷宫的什么?(出口。)师:谁知道迷宫一般是怎么走的?(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迷宫图,拿到手,先找进口和出口中,沿着进口通道走,最后顺利到出口。

  B、个别幼儿尝试。

  师:谁会走?(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行走”,然后师幼一起分析如何很快找到出口和进口,最后请一位幼儿用笔在迷宫上画出路线。)

  C、验证路线是否正确。

  师:迷宫中进口与出口的路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检查走的路线对不对,即从出口走到进口。如果能走通就是对的,如果不能走通就要仔细检查哪里走错了,这个方法叫反向检查。反向检查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忘。

  师:那我们一起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检查一下,幼儿集体用手比划,进行反向检查。

  (2)出示“数字迷宫”图。

  A、了解走数字迷宫的要求。

  师:第二关是“数字迷宫”。要顺利闯关,第一步该怎么做?(先找进口和出口)进口在哪里?出口呢?这次必须按照从1—10的顺序走过迷宫,才能得到红旗。

  B、个别幼儿尝试。

  师:谁会走?(请个别幼儿上来“行走”一遍)

  C、分析遇到岔路口如何选择路线。

  师:到了岔路口,该选哪条路走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分析)

  师小结:岔路口,停一停,找找哪条是正路。死胡同,走不通,调头回到岔路口,换个方向继续走,顺顺利利到出口。

  D、请一位幼儿上来在迷宫图上画出路线。

  E、验证路线是否正确。

  师:这个数字迷宫是按照从1到10的顺序走的,我们进行反向检查应该按什么顺序呢?(幼儿集体边数边用手比划,进行反向检查)

  二、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活动内容,讲解玩法。

  师:现在进入我们的第三关——自由挑战关。闯关要求是:小朋友拿出迷宫图,先找到进口和出口,接着空手走一次,再画出路线,最后进行反向检查。画错了可用橡皮擦掉重新画。好,迷宫大闯关,等你来挑战!你准备好了吗?开始!

  2、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归纳

  1、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走的迷宫图?

  2、幼儿互相交流、检查。

  (1)请个别幼儿上前介绍。

  (2)集体反向检查,发现错误,讨论修正。

  3、讨论、归纳:怎样才能又快又顺利地从进口走到出口?幼儿交流。

  4、师:老师也将小朋友说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教师念《走迷宫》,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形成策略。

  四、结束师:请小朋友记住我们今天学会的方法,去我们的区角游戏中玩好吗?

  教学反思:

  迷宫以其弯弯曲曲的通道、富有挑战的情景性任务吸引着幼儿,能满足幼儿好玩好探究的心理需要。本活动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巧妙地将数学学习融入走迷宫游戏中,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智能。以下几点是该活动设计的亮点: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把幼儿带入“迷宫王国”闯关的游戏情境,自然地引导幼儿认识迷宫的进口和出口,学习走线条迷宫、数字迷宫,并进行自我检查。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游戏情景中,幼儿走迷宫的欲望更强,学习也更加投入。

  2、通过分组操作提高幼儿的活动效率。在分组操作中,幼儿自主选择,逐一尝试,走完一个迷宫就夹上操作单,直至闯过五关。如此形式,恰似游园活动,幼儿既能更为自由地活动,又能充分操作,尝试不同难度的任务。胸夹上的操作单可清晰地反映出每个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便于教师检查和幼儿互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扣数概念也得到了发展。

  3、利用儿歌提升幼儿走迷宫的经验。教师以一首自己创编的儿歌《走迷宫》,生动简洁地概括了走迷宫的要领。儿歌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幼儿乐于接受。

  4、借助反向检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向检查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检查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幼儿自身的观察、纠错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幼儿如能从小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

  4、故事PPT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

  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宝宝开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

  3、师把幼儿猜想的结果表示出来: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步骤:

  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吗?

  三、搅:用勺子搅一搅

  四、再看:看糖还在吗?

  要求:

  (1)、慢慢地做实验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细的看一看

  (4)、说一说你的发现

  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4、师问:还看得见糖吗?糖哪儿去了?

  5、师幼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2、师解释"溶解"。问: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什么味道了?

  3、幼儿亲自尝一尝。师:糖真甜,能不能多吃?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

  1、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

  4、请孩子们在品尝自己的实验成果中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7

  一、教材简析: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制作饮料”。

  “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帮助学生从整个单元的高度去把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学习方法:从观察现象开始,通过提出假设,寻求证据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是通过列举的方法进行讲述的,列举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制作饮料”,是本课的动手制作内容,它既体现了物质变化和我们的生活,又是一项体验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定高涨,应希望学生课后继续探索。

  二、教学背景: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习的重点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从观察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开始,通过寻求证据,证明产生了新物质,进而确定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

  本课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的形式、物质变化的种类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概念。同时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课题完整的表述应该是“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均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

  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科学方法:概括整理 阅读 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核心价值观:热爱科学,学好科学,提升生活质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难点:

  1。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2。理解人类所有生产活动和生活,都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

  简单(应包括茶叶溶解在水中的视频材料;烟花爆竹的生产与燃放)。学生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

  小组准备:糖、1—2种新鲜水果、柠檬酸、小苏打、杯子、开水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把家里的简易榨汁机带进课堂。

  教 学 流 程

  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个 性 设 计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请罗列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填表:

  物质的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变化类型及特点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3。交流表格填写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1)小组汇报填写结果;

  (2)综合分析:

  A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B物理变化改变了物体的什么?

  C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随机完成板书:

  物理变化→特点:不产生新物质物质 (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大小)的 化学变化→特点:产生了新物质变化 (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物、发光发热等)

  (3)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1。活动:观察:做茶叶溶解在水中的活动,观察物质溶解扩散的过程。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2。录像: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3。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物质变化的资料。

  (通过收集、汇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物质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4。小结,板书: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板书课题:8 物质变化与我们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同学们爱喝的饮料有哪些?你觉得它们是怎样做成的呢?

  想不想在今天的课堂上尝试自己制作饮料?

  2。打开课本第41页,阅读两种饮料的制作方法。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尝试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建议:也可以尝试制作草莓饮料、苹果饮料等其它水果饮料。

  3。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

  回家制作课堂上没有制作过的饮料,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板书设计

  物质变化与我们

  物理变化→特点:不产生新物质

  物质 (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 化学变化→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物、发光发热等)课外活动回家自制饮料,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成预见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罗列本单元研究了哪些物质变化,有些小组可能感到困难,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可以边翻阅课本资料,边整理。

  课堂评估能积极投入到整理概括单元内容的活动中来;

  能为收集资料付出努力,并乐意把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精选]科学教案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经典)科学教案09-10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