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28 09:38: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大全(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诗歌,讲的是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课文小中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灵。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三、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生字识记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认识“平、搭”

  1、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

  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1、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2、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1)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爷爷很爱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同桌读)

  四、学习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

  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关心别人。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指导朗读。(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平平真热心。)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四、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

  3、范写。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当个小小的建筑师,建设美丽的家园吗?

  我们知道,造房子之前要先选材料。瞧!老师这里的.材料真不少,如果你能叫出名字,那它就是你的了!

  二、复习生字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哪些话是奶奶说的?哪些是平平说的话?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四、谈话

  你知道平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你喜欢他吗?

  全班分角色朗读

  五、写字指导

  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业”的笔顺。)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说话练习,扩展延伸

  六、结合画面,配乐朗读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绿很绿的树

  看画面天空

  很红很红的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

  看画面说句子,用上下面的短语

  很美很美的花很长很长的火车

  很绿很绿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

  七、说话练习

  以“我长大了干什么”为题进行说话比赛。

  教学反思:

  本课语句浅显易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含义,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读好课文。

  1.从插图上看,平平正在和奶奶对话。启发学生回忆长辈平时是怎么和自己说话的,练习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第二和第四节。读平平的话时,先让学生自读,体会意思,要表达出喜悦、自豪的心情。最后一节中的“很多很多”和“大家”要突出,表达出平平的美好心愿。通过讨论“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你想对平平说些什么?”来感悟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

  2.“呢”是助词,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你怎么不去洗澡呢?”“你是写字还是画画呢?”“啊”也是助词,一般用在句末表示赞叹的语气。本课“还有一间啊”,是将“啊”用在句中作停顿,让人注意听下面的话。通过读带有“呢、啊”的句子,体会助词的用法。基础较好的班级,可指导学生用“呢、啊”练习说话。

  教学本课要重视朗读指导。从插图上看,平平是在和奶奶对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平时是怎么和奶奶说话的,指导学生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第二和第四节。要怀着喜悦、自豪的心情朗读平平说的话。最后一节中的“很多很多”“大家”要重读,表达出平平的美好心愿。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味民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时间风俗习惯4.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结束(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儿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有声有光地玩耍。)

  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用来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正月十五,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说说自己的体会。(充足、丰盛。)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庙会,元宵节逛灯会。体会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8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受,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彻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2.收集各地春节习俗。

语文教案 篇3

  能说会写

  要是有了它……

  教材简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训练项目。本次训练意在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想象出一种自己最理想的东西来,并为此作了4点提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敢想,特别是敢说的能力。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积极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初步使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开动脑筋思维,敢想、敢说,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

  3.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想象到的东西介绍清楚,并能说出特点和用途。

  教学准备

  1.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或科学幻想的图书、资料。

  2.“一家三口因看电视而争吵的情境”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龙龙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可今天这一家人却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屏幕。(播放课件:龙龙一家人为看电视争执起来,妈妈要看电视剧,爸爸要看球赛,龙龙要看动画片。)

  2.龙龙想请大家来帮忙,帮他解决一下家里的矛盾。怎么解决?请大家想一想。(生想后自由发言)

  3.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假如有那样一种东西不就好了吗?现在,我们就以“要是有了它”为话题,请同学们来个奇思妙想,想象出一种你最理想的东西来怎么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看看书里都提出了哪些要求。

  2.生读完后指名汇报。

  三、介绍资料,引出话题

  1.老师前几天已经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发明创造或科学幻想的书籍、资料,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资料介绍?(指名介绍)

  2.这些资料给了你什么启示?谁愿意说一说?(指名说)

  3.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科学发明都是发明者先有了奇思妙想,再去动手实践才创造出来的。也有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先从科学幻想开始的。

  四、开动脑筋,奇思妙想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小发明家吗?那就请你们开动脑筋去想象,让想象插上翅膀去飞翔吧!把你最想要的东西想象出来,它也许就会成为你明天的发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各成员的创意,准备汇报。

  五、再创情境,表达创新

  1.同学们,现在老师就是某发明公司的'负责人,现场招聘一位小发明家,你们愿意帮老师做小评委吗?看谁能成为我们班的小发明家。(交待口语交际要求:说清发明物品的名称、特点、用途,如果能配图说明就更好了。)

  2.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推荐的发明,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师相机引导、点拨,注意肯定有独到之处的想法。

  3.评选出小发明家,颁发证书。

  4.老师真为你高兴!不过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只要你们善于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相信你们都会成为小发明家的。

  六、拓展延伸,课外练笔

  由于课堂内时间有限,许多同学的奇思妙想都没有机会说听。那么就让我们课后动笔把自己的创意写一写好吗?(得到回答后)那就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你的发明想法写在里,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发明”带来的快乐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标题的双重含义。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面对逆境时乐观、坚韧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间的真情。

  3、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坚韧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应具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品格。

  一、由题导入、析题:

  1、老师让同学们猜个谜语:有位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却很大,如有字词不认识,你就快去请教他。(谜底:辞典)

  2、从这个谜面,你能发现辞典有些什么特点吗?

  3、“辞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4、针对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释疑:

  课题为“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指谁?“我”又是指谁?

  三、理解“你是我的辞典”的双重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儿是父亲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1、为什么你认为女儿是父亲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父亲为什么要让女儿做他的辞典?

  4、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5、师小结。

  (二)理解“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1、为什么你认为父亲是女儿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各有什么品质特点?

  4、讨论:父亲突然阻止我上大学,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5、师小节。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这位父亲一样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辞典”,如你的.父母、老师甚或陌生人,他们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学习的人,那让我们翻开这些厚重的“辞典”,去看看这些“辞典”都教会或让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课题,重释课题

  六、作业:随笔:读《你是我的辞典》有感

  附板书:

  你是我的辞典

  女儿父亲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父亲女儿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善良、宽容自尊心强、

  乐观、坚韧刻苦好学、

  刻苦、爱女儿爱父亲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要求

  1?学会“沙、发、报、纸、台、灯、电、视”八个汉字。

  2?认识“氵扌火纟礻”五个偏旁。

  3?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用品,并能将它们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4?在识字中,培养口头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并能将实物与表示它们名称的词语相联系。

  教学准备

  物品模型、吹塑纸底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1?课前给每张课桌发一个“宝盒”,盒子里装着“电视”“沙发”等物品的模型。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课前老师给你们发了“宝盒”,快打开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3?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察、交流,初步认识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

  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那些物品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可以由一个同学出示物品,另一个同学认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方法。)

  3?反馈:

  A?谈话:谁能把自己认识的物品大声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B?学生到讲台前举着模型大声读或领读。

  C?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点击出示相应的汉字及图片。

  评价并表扬学生的自学情况。

  4?齐读屏幕上的词语。

  三、师生合作,学习偏旁

  1?多媒体出示“发”“沙”,引导学生比较两字在字型上有什么不同。

  A?同桌讨论。

  B?学生自由发言。

  C?教师小结:“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偏旁,叫“三点水旁”。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偏旁。

  A?教师引导:你们还认识哪些偏旁?(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偏旁及一些相应的汉字。)

  B?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偏旁的?(从父母、书上、电视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C?教师小结引导: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很多,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生没有说出的偏旁,教师介绍。

  4?巩固练习。游戏方法:发给学生带字的头饰,根据老师的口令,同偏旁的字迅速排队,看哪队排得又对又快。

  四、自主探究,识记字形

  1?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2?反馈: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自编顺口溜、编儿歌等方法识记字形。(奖励识记方法好,记得多的同学。)

  五、联系生活,了解特征

  1?多媒体演示一组录像。

  内容:在整洁美观的房间里,小朋友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书,在台灯下专心地做作业,在电视前观看精彩的节目……

  2?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电视、电话等用品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3?全班交流。引导用“(什么)能(怎么样)”的句式练习说话,也可以请学生讲讲关于这些物品的小故事。

  六、自选物品,训练表达

  1?过渡谈话:电视、电话等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2?从所给模型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件,说一段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习

  1?在“智慧迷宫”里识字。(多媒体课件)

  2?小制作:设计我的家。

  方法:每人发一张吹塑纸底板,按底板上的文字提示贴图(每张底板的提示不同)。

  选取贴得又快又好的,放到前面展示。

  八、作业

  材料制作:用所给的模型进行创造性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并在作品后附文字或拼音说明,下节课开展览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