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25 09:33:25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精选6篇】

美术教案 篇1

  ①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记号笔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及动态。

  2、通过观察白板课件和同伴肢体动作,知道线条的变化可以表现人物的不同造型动作。

  3、能够大胆的想象,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② 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重点: 在指纹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小人们不同的形象和动态。

  难点: 难点: 把握五官及四肢的比例,学会在有“大朋友”的画纸上合理布局画面。 ③ 教学对象分析;

  《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进入中班后,对人物画有了很大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画出人物的基本特征,有的幼儿还能想象创编出新的人物动态、造型。在这段期间们一直在探索身体的秘密,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小手的本领,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

  ④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普罗米修斯电子交互白板软件 “链接”、“容器”、“音效”, “文件链接功能”隐藏功能“圆形聚光灯”,书写(钢笔)功能.

  ⑤ 教学过程;

  一、场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展示白板:今天,请来了一些新朋友到们班来作客,猜猜他们是谁?(白板出示小人)

  2、通过对比感知小人的大小

  胖胖和瘦瘦都是从小人国来的哦!想知道它们有多小吗?让它们站在手里的苹果旁你们就知道了!

  二、范画小人,了解小人作画方法。

  1.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印画并添画小人。

  这么有趣的小人,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吗?

  (用大拇指印的;上面黑色的线条是记号笔画的)

  儿歌:

  手指轻轻蘸印泥,用点力气竖着点(横着点),点出指印是脸蛋,然后拿笔画一画:两颗葡萄是眼睛,弯弯船儿是嘴巴,两根小棒是双手,两把小勺是双腿。,猜猜变成谁?(感知手指印画时不同的'方位可以画出胖瘦不同的小人)

  2、学习用简单线条变换小人动态

  小人动一动:请个别幼儿模仿简单动作,教师拖动小人四肢线条变换不同动态。

  3.请个别幼儿尝试在白板上添画小人。

  鼓励幼儿添画不同造型(你画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它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三、引出朋友,鼓励幼儿自由想象。

  1.播放课件,演示小人爬到大苹果上的有趣事情。引导幼儿想象小人在大苹果旁游戏的情节。 (帮助幼儿学会在有“大朋友”的画纸上合理布局画面。)

  四、自由创作,表现小人不同动态。

  1启发幼儿思考:你想不想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人国》故事?

  2.出示其他大朋友,提出幼儿作画要求

  (1)添画小人步骤;

  (2)贴好大朋友后先印出许多小人头(方向不一样),在印之前,要先想好小人站到大朋友的哪里?注意不要太空、也不要太挤。太挤小人会不舒服的。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象的指纹画小人,使画面丰富有情趣。

  4、及时拍摄作品

  五、欣赏评价,师幼分享创作快乐。

  1.幼儿介绍作品。教师:们来看看你们的小人国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拿个别幼儿作品进行评价,请他们学一学上面的动作。)

  2.共同评价作品。

  把你们的故事说给同伴们听听。(请幼儿自己说一说)

  六、经验延伸

  展示几幅丰富有趣的指纹画形象,将“指纹添画”的绘画方法再一次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幼儿. ⑥ 教学反思;

  本课为造型、表现类课目,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并不仅仅是引导幼儿进行绘画表现,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快乐、神奇的的情境,引导幼儿打破常规充分的发挥想象,进行大胆的表现,要让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感受到画画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根据这一重要思路,本课教学环节上做了如下安排:图片导入——欣赏感知——绘画指导——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创作表现——欣赏交流。整节课上下来感觉课堂流程、环节设置都还是比较合理、紧凑的,但还时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在语言引导、语言变化与表情变化还要更童趣一些。总之,电子白板课让感受到与传统课堂迥然不同的境界。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使丰富的主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使师生生命相互交融,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蔬果变化多样的形状和鲜艳多彩的色泽。

  2.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3.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用将收集到的若干蔬果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有趣的蔬果形象。体验设计、运用的'乐趣。难点:让学生针对性地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课件、示范作品、蔬果、刻刀等。学具准备:参考教科书设想自己想要的造型去寻找合适的蔬果。牙签、切刀、彩纸及一些废弃物品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所带的材料有限.在制作的时候会把桌子自己的衣服地上弄脏。

  教学建议可以四人小组一起制作,并每组发一张卫生表,做完后检查小组里的卫生情况,并一起清理干净。这样既解决了材料问题,有解决了卫生问题。

  课后反思

  1.关于学生制作的能力

  (1)你能说说这些作品中用到的蔬菜瓜果的名称及造型的巧妙之处吗?(说一说名称、形状和颜色特点)

  (2)揭示课题。

  2.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外形有什么特征,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2)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蔬果展示出来,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3.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结合教科书上兔子造型的制作步骤,指导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做出作品的大致造型。(或教师现场制作一个范作,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切、割、挖等)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刀具。(注意用刀安全)

  (3)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4.欣赏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5.教学评价(创编故事)

  (1)学生互相合作,根据制作的物品创作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

  (2)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

  (3)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观察星星、月亮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强烈对比的美

  2、学习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星空的灿烂,感受色彩涂抹带来的快乐

  3、尝试与同伴共同使用绘画材料,共享操作空间

  活动准备:

  1.图片"星空"

  2.画纸每组一张,蜡笔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图片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师:"有个叫梵高的老爷爷喜欢看晚上的天空,还很喜欢画晚上的`天空,我们一起来看看梵高老爷爷的画吧!""美吗?你觉得它美在哪儿?你看到了什么?"

  2、师:"那画上什么最亮呢?

  二、引导幼儿从颜色、线条上欣赏作品

  1、从颜色上观察作品师:"这幅画上有哪些颜色呢?什么颜色用的最多?你看到这些颜色有什么感觉?

  梵高老爷爷用了深蓝色、蓝色、黄色等,色彩很美,对比也很强烈,给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觉。

  2、从线条上观察作品师:"这幅画里有哪些线条呢?哪儿用了波浪线呢?还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三、引导幼儿整体感受作品师:"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四、 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星空。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梵高老爷爷画的星空,接下来我也请小朋友们来画画你想象中的星空

  1、小组合作的方法师:"老师今天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纸,这么多小朋友怎么在一张纸上画画呢?人多怎么办呢?

  师:"对了,找空的地方画,一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这幅画,看看哪一组的星空最美。"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师带领幼儿展示每组小朋友的作品并请个别幼儿说说画中有什么。

美术教案 篇4

  花 卉 装 饰 画

  教材分析: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 ,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

  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

  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

  课后反思:

  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结合单元歌曲,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结合歌曲,加强对旋律发展守法的'认识.

  3、复习小节线,小节,终止,和拍子,拍号

  教学重点:

  1、歌唱

  2、体会4/3拍的节拍。

  3、巩固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1、3/4拍的节拍表示力

  2、重复、模进的守法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风琴 竖笛 放音器材.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复习

  一、《我们大家跳起来》──重复、模进

  二、拍子 ──节拍单位

  记号───拍号──2/4

  3/4

  小节线.小拍。中止线

  三、《我们在一起》───重复

  教后记: 设计严谨,合理 达标度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二、导学达标:

  〈1〉复听我们大家跳起来

  1、复听拍子,拍号。 1、导语: 什模是拍子

  2、复习拍子。

  A 进行学案练习之二.

  B 教材定义

  C 表示的方法──拍号.

  3、复听拍号:

  A 计写形式.名称

  B 读法含义

  C 节拍规律.

  2、体会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1、教师指挥同学竖笛练习

  2、局部同学演奏,

  局部同学舞步,并交换

  3、歌唱 :

  1、 拍手唱.

  2、边唱,边用拍腿,击掌

  动作表示三拍子节拍.

  4、认识重复手法:

  1、分两组唱统一守歌.

  讨论前后有什模关系?

  ──重复

  2、完成学案练习之三.

  3、间介,除此,尚有模进之法

  5、回扣目标之一.

  〈2〉复习乐理知识:

  1、概念.

  1、自读教材。

  2、完成学案练习之四矫正。

  2、回扣目标之二。

  〈3〉复习《我们在一起》

  1、复听歌曲,了结基本动机。 边听边考虑:全曲是从那个乐句为原形. 采用什模守法发展而形成的?

  2、赏析发展守法:

  板演讨论:

  1 3|5.6 54|3 1 1|2 5 5|3 1 为音乐动机,发展成四个乐句

  3`重复守法的运用练习:

  完成学案练习五,矫正

  4、回扣目标之三

  5、读格言,唱歌曲.

  三、目标达标总结

  四、目标达成度测试

  1、测试.

美术教案 篇6

  类别:绘画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卡通画的历史,分析卡通画的特点。通过学习和观赏,自己设计一个卡通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认识和了解卡通画,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环境画面的构成,以及学生对进一步创作卡通画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以提问法进入课堂教学

  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

  请同学们分析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与真实生活当中的动物形象有没有区别?(引入课题:卡通画的特点)

  2、讲解卡通画的历史以及卡通画的`特点

  讲解卡通画的历史、来源。

  分析卡通画的特点:夸张、变形、抓特点、拟人化。(重点)

  3、播放各国动画片,激励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从各学科都能受到教育)

  4、教师演示如何画卡通画

  5、布置学生作业:对自己喜爱的形象来进行创作。(包括动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

  6、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点评同学的作业,促进相互间的交流。

  7、播放2段具有教育意义的卡通片,来结束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动画片不仅只是起到娱乐的作用,同时也能受到教育。

  四、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卡通,同时也创作出自己的卡通形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精选]美术教案09-03

(精选)美术教案09-16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精选)美术教案08-31

美术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