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03 09:11: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汇总[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音。

  2、大胆的想象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学习变换自己的角色称呼。

  3、感受故事蕴涵的幽默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老鼠米皮皮头饰一个,五彩小棍。

  【活动重点】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

  【活动难点】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字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米皮皮头饰,引出课题。

  师:“谁来了?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小老鼠,它有一件神奇的宝贝叫‘敲敲长’它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敲敲长”是一根什么样的小棍?

  “敲敲长”让谁长大了?米皮皮是怎么说的?

  “敲敲长”又让谁缩小了?米皮皮是怎么说的?

  二、学习游戏:《米皮皮的“敲敲长”》练习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字音。

  教师扮米皮皮带领全体幼儿游戏2“3次,然后请1”2名幼儿做米皮皮带领大家学说句型。

  三、迁移游戏经验,引导幼儿进一步开展游戏活动。

  1、教师:“‘敲敲长’真神奇,如果你也有这么一根神奇的‘敲敲长’你想让什么东西变大(变小)?为什么?”

  2、幼儿两两游戏:一人做米皮皮,一人做被变的东西进行游戏然后互换角色。

  3、幼儿集体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一人手拿小棍戴上米皮皮的头饰,指向谁谁说:““╳╳,╳╳,长!长!长!(或缩!缩!缩!)”他就要站起来举手说:“啊哈!我长!长!长!”(或蹲下来说:“啊哈!我缩!缩!缩!)如果说对了,所有幼儿就给他拍手说:“对,对,对,说的对!”然后此幼儿就接着做米皮皮;如果说错,幼儿拍手说:“错,错,错,说错了!”此幼儿不能做米皮皮。(教师先做米皮皮,引导幼儿游戏。)

  四、游戏结束:

  米皮皮玩了这么长时间,它得回家了,我们唱首歌送送它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能让自己暖和。

  2、做个不怕冷、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磁带。

  2、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2、师:"冬天天气怎么样啊?"

  3、师:"冬季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呼呼的北风吹着,河里结冰了,还会下大雪呢!那这么冷的天气,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冷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取暖方法)

  4、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不错。可是小白兔呢?它怕冷吗?但是我听说她姥姥家有件不怕冷的大衣,穿在身上可暖和了,还冒汗呢?小朋友你们猜猜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样的大衣呢?(幼儿回答)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二、理解故事。

  1、出示挂图,师分段讲述故事。

  2、提问,理解故事。

  (1)小白兔为什么不肯起床?

  (2)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

  (3)小白兔去姥姥家时穿得什么衣服?

  (3)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4)小白兔怎么会这么热的呀?

  (5)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吗?

  (6)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3、小结:原来运动会使身体暖和,在冬天,我们要多做运动,这样就不怕冷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做个不怕冷,勇敢地好孩子,对吧!再冷的天我们也不要怕,早早起床,多做运动,这样我们也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4、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

  三、结束部分。

  师:你们知道吗?故事里的小兔来到了我们中二班了,出示小兔布偶:小朋友们好!我以前特别怕冷,喜欢睡懒觉,现在我可爱运动了,每天都能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你们平时爱运动吗?(幼儿回答)。小兔:你们都很棒,和我一样是个不怕冷。爱运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一起出去做运动吧!(播放"兔子舞"音乐)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们总喜欢粘在暖暖的被窝里迟迟的不肯起床,宁愿呆在室内而不愿去室外活动。本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故事,了解运动能让人暖和,从而产生不怕冷的意念,了解不怕冷的方法,锻炼和培养不怕冷的意志,努力争取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我先是设置了悬念,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去听故事,加上我利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基本上都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但当我问到"什么是不怕冷的大衣啊?"孩子的回答是"棉袄",一连问了几个,答案都差不多。这时我意识到了,也许对于中班的孩子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深奥,孩子可能理解不过来。于是我适时地进行了启发,通过做出各种动作举出了孩子们平时喜欢的活动,并让他们一起做,谈谈感受(身体变暖了)。然后总结出这些活动都可以称为运动,所以让他们理解"不怕冷的大衣"其实就是运动已经很容易了。尤其结尾处小兔布偶出现时更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随着"兔子舞"的音乐,孩子们跳得可高兴啦!总的来说,这节活动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变得爱运动了,而且早晨也没有小朋友迟到了!

中班教案 篇3

  一、出示马手偶导入

  1、你见过奔跑的大马吗?马跑步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学一学,幼儿模仿马蹄声:(说哒哒哒哒或边说边做动作)。

  2、骑马的人用什么方法让马跑得更快?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驾!驾!驾!等)

  二、听音乐,配语言

  1、今天了小朋友认真的听一段音乐,从音乐里你会听到熟悉的声音。

  2、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马告诉我”,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的什么地方像马跑的声音;什么地方象骑马人在喊的声音,如果听出来可用动作或语言来跟音乐模仿。

  3、将幼儿模仿动作或语言转化成图谱(出示图谱),幼儿集体随乐边看边说图谱:

  哒哒 哒哒蜻者 哒蚣 驾蚣—颉

  4、幼儿看指挥分声部练习:一组幼儿发出马蹄声,一组发出骑马人在喊的“驾”声。

  三、用乐器演奏

  1、教师敲击各种乐器,引导幼儿探索什么乐器象马蹄声,什么乐器象马脖子上的铃声,哪些乐器的.声音可以来代替骑马人喊的“驾驾驾”声呢?

  2、幼儿讨论好后教师将相应的标记贴到图谱下。

  3、幼儿学习演奏:

  (1)从椅子下拿出乐器,整齐的将乐器放在腿上。

  (2)看图谱练习打击。

  (3)教师做指挥,要求幼儿看指挥跟随音乐演奏。

  (4)交换位置,幼儿练习演奏。

  四、结束活动

  小乐器累了,它该休息了,我们一起把小乐器送回家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在我们班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如今天的语言活动《诗歌:摇篮》孩子们是被这首诗歌给迷住了。当然我自己也感觉这堂课,比我想象的要顺。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述说、表演也都比较到位,这些都令我非常开心。《摇篮》这首诗歌是个很美妙的儿童诗,诗歌中清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温馨宁静的画面,诗的前三段,分别把蓝天、大海、花园比作是摇篮,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各睡其中,这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诗歌一般都是以精炼、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一般都有含蓄的特点,诗歌往往是抓住事物中容易打动人心的一点或几点集中而概括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孩子对此较为陌生;而幼儿对如何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的不同变化来表达诗歌内容,也不够熟悉,所以我把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作为本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意识思维理解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对理解诗歌的意境存在困难,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意境。

  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许是我的引导、提示做得不够充分,幼儿的动作、表演形式都过于单一;创编诗歌环节,幼儿的想象力还没有完全的被我激发出来;延伸活动的选择上还有些不恰当。

  课后我仔细的想了想,目前我觉得自己上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组织。不管是引导、提问,还是小小的鼓励,都需要教师在语言上简短、精确的表达出来。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教师总结也要很精确,可以让幼儿马上理解。

  问题之二,激情!我自认为我上课还缺乏一点激情,这是我每次上课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如何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如何与幼儿打成一片···诗歌朗诵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需要激情的,一位有激情的老师是会被感动得!

  这几点是我接下来要一直研究思考的问题,我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弯路、直路各有各的用处。

  2.初步了解弯绕的立交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作用。

  二、活动准备

  1.立交桥、弯绕山路的图片

  2.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每天都要走路,有的路是直的,有的路是弯的,你觉得直的路好还是弯的路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弯路好,有的.小朋友说直路好。现在,有两个专门喜欢修路的人,一个喜欢修直路,一个喜欢修弯路,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2.分段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1—12段,幼儿回答问题

  师:听了故事之后,你现在喜欢弯路还是喜欢直路呢?为什么?

  (幼儿发表各自的意见)

  师:每一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弯路好,有人觉得直路好,可是,故事中,汽车从山脚到山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山路太陡了,汽车开上去会像做滑梯一样往下滑。

  师:这个时候你喜欢哪一条路呢?为什么呢?

  幼:我喜欢弯弯的路,因为弯弯的路上去很方便。

  师:现在大家都喜欢弯弯的路了,弯弯到城市里面修了一条怎样了的路?大家还喜欢他吗?为什么呢?

  幼:修了一条像迷宫一样的路,大家不喜欢他了,因为迷宫的路走起来太麻烦了。

  师:现在人们也不喜欢弯弯了,后来直直来帮忙,但是又遇到了什么麻烦啊?

  幼:汽车都堵在路口了。

  师:那现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让弯弯和直直一起去修路……

  师:大家想了很多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弯弯和直直想了什么办法。

  (2)欣赏故事13—17段,幼儿回答问题

  师:他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啊?

  幼:弯弯和直直一起动手修路,平的地方修上笔直笔直的路,到了路口,修弯弯的路。

  师:弯弯和直直给它起了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

  幼:立交桥。

  师:原来他们两个人合作起来一起修路,平的地方修直路,路口的地方修绕上饶下的立交桥,有了直直个弯弯一起修的路,汽车开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说,在修路的时候要看看在什么地方修路,根据不同的地方来修路。

  3.完整欣赏一遍故事,幼儿总结

  4.延伸活动—走迷宫

  师:刚才,我们听了弯弯和直直的故事,你想不想走一走他们修的路?

  幼:想。

  师: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迷宫的图,现在小朋友可以一起走一走,看看能不能走到自己的家,图片只有一张,我们在玩的时候要怎么样呢?

  幼:不要抢。

  师:那我们开始吧。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折纸,学会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等方法折飞机。

  2、培养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空间的知觉,引导幼儿养成有条理认真做事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的技能。

  2、每人一张正方形纸。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教师出示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飞机造型,与幼儿一起欣赏。

  2、引出主题:教师拿出范例纸飞机,引起大家想学的兴趣。

  3、教师示范折法,教折纸飞机。

  教师指导语:

  (1)长方形纸一张,长边和长边找朋友,对齐压平;

  (2)展开找到中线,它像一条小河在中间

  (3)找到一条短边上的两个角,向中线折

  (4)找到飞机尖尖的一个角,向它对面的一条边弯弯腰,压压平,露出一个尖尖小角

  (5)找到这个尖尖角,回头再点点头,压压平,还是露出一个尖尖小角

  (6)找到中线,对折,飞机的翅膀合上了

  (7)用手捏着飞机的尖头,两个翅膀扑下来,向下折压压平,飞机折好了。

  4、户外游戏:鼓励幼儿飞一飞自己的纸飞机,比一比谁得飞机飞得高。

  四、活动延伸:

  1、纸飞机比赛:比一比谁会折的飞机种类多,谁折的飞机飞得最远。

  2、其他折纸活动。————周妙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看数字涂颜色。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6、7,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字6、7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果树(每棵树上分别有3串香蕉、5串枇杷、5只梨、7只橘子),数字3、4、5、6、7。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看数字拍手”

  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并说出:数字几,我拍了几下。

  二、认识数字6、7

  1.回忆数字3、4、5

  师:小朋友们,黄老师发现了一片好大的果园,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师:请你来数一数,每棵果树上分别有几个水果。

  3串香蕉用数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数字5表示,4只梨用数字4表示。

  2.认识数字6

  师:咦,这里还藏了一棵大树呢,会是什么数呢?(出示有6个橘子的橘子树。)

  师:原来是一棵橘子树呀!快来数一数,树上有几个橘子呢?(6个)

  师:6个橘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6)

  师:6像什么呀?(口哨)

  师:数字6可以表示这棵树上的6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6张桌子、6块糖果等等)

  小结:数字6可以表示这么多东西呢!但是呀黄老师发现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6个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我说的对不对呀?

  3.认识数字7

  师:看看,现在树上又多出来一个橘子了,那是几个了?还是6个吗?

  师:7个橘子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了?(数字7)

  师:7像什么?(镰刀)

  师:7可以表示什么?(7个小朋友、7把调羹等等)

  小结:数字7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的数量是7,都可以用7来表示。

  三、操作活动

  1.巩固数字6、7的认识

  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方格中的数字6、7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2.看数字涂格子

  老师巡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读出数字,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四、活动评析

  师幼一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6和7,请小朋友回家以后在家里找找:你家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手指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表述6可以表示什么时大多选择了水果 ,应适时的加以引导。

  幼儿操作时可以选择油画棒让幼儿使用,方便涂格子。或者适当减少两个数字。操作环节时间稍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

  2、能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同伴好的测量方法。

  3、学习用首尾相连排列量具的方法测量“花布”的大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3页《自然测量工具》的材料数字印章;

  2、幼儿人手2张(红色纸长16。5cm,宽6cm;蓝色纸长30cm、宽2cm)。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熊猫缝纫店”开业。

  1、教师出示两块“布”和若干条“围巾”。

  2、教师讲述故事:熊妈妈有两块漂亮的“布”,它想用这些布给熊宝宝们做“围巾”,每块“布”能做几条“围巾”?哪块“布”做得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呢?请小朋友们帮帮它吧。

  二、探索测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蓝色纸,引导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2、教师演示测量的方法。(将“围巾”平铺在“布”上,边对边,角对角,既不要重叠,也不要留空隙。)

  3、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测量(一个是对的,一个是不够精确的),并引导幼儿明白正确测量的方法。

  师:“他们量的对吗?为什么?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否一个接一个的摆列量具。

  四、展示与交流。

  1、教师展示作业单,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

  2、比较测量的方法。

  师:同样的“布”和“围巾”,大家量出来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你们是怎么量出来的?

  3、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上台进行测量,其他幼儿进行验证看哪种测量的方法最正确。

  4、教师小结。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精选】中班教案10-04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精选】11-02

(经典)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0-30

中班教案(精选)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