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3 09:24:5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优秀(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4、师评:

  五、结语: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在画与诗、诗与画之间走了个来回,感受到极平常极普通的字词,带给我们的无穷新意、无穷妙趣,课后把你创作的诗歌与你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好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人们为什么要合作?

  怎样才能与别人合作成功?

  初读指导

  (1)出示词语。

  钥匙嘴唇倾泻协作瓶子牺牲一幢顾名思义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一段。

  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想想: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五、作业

  练习演讲

  学写一篇演讲稿。并在班里进行演讲。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背诵古诗大比拼

  1、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师说诗题,学生背诗。

  3、师说诗句,学生说诗题和作者。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它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初读诗题。

  二、【新授】

  1、读懂诗题。

  A、出示生词卡片“孟浩然”“广陵”,谁来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B、题目共有10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重读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

  C、介绍写作背景,带着自己各自的的感受再读诗题。(教师板书:读懂诗题)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款待了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再读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读明诗句。

  A、读通诗句。

  出示朗读的阶梯等次表,请学生自己对照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认为自己读到第三阶梯的水平了,就可停下。

  指名朗读,请学生相互评价。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现在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古诗,好吗?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

  好,现在换过来,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

  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读整首的诗,老师只读诗题和作者,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四三节奏读整首诗,听明白了吗?——读

  B、理解诗意。

  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读懂古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结合书上的注释,把自己读懂的句子说给其他同学听;不懂的句子互相讨论。

  C、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教师板书:读明诗意)

  3、品悟诗情。

  A、出示课文插图,请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相机用ppt出示课件:(说话练习)

  B、引读:

  那离别的惆怅啊,全都凝结在那了李白那目驻神驰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无尽的不舍啊,全都凝聚在了那渐行渐远的孤帆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深厚的情谊,那样真挚的情感啊,全都托付给了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板书:品悟诗情)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师板书:品悟诗情)

  同学们,离情别愁是每个人固有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离别。所以,古今中外,写离别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老师从中选出了几篇,我们一起来看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是的`,孩子们,一样是送别,却因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懂诗题——读明诗句——品悟诗情”这样的方法读懂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们也可以尝试着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品读王勃的、高适的或者是其他诗人的离情别愁。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诗题——读诗句——悟诗情”,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出处:高中>总结归纳能力。

  (1)实事求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

  (2)小结几个文言虚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四 总析课文脉络。根据板书分析课文脉络,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五达标测评:指导学生作达标测评题并加以订正(附达标测评题)。学生做完以后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发现共同问题请测评题作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略)

  (附达标测评与板书设计)

  前提测评:

  一、注音:宿( )根; 黯( )恶;愆( )伏。并( )汾乔木

  二、课文关于采草药的时间否定了什么观点,证明了什么观点?

  三、解释:

  (1)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2)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答案略)

  达标测评:

  1、 指出下列文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1)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光芽。

  (2) 诸越则桃李冬实。

  (3) 深山则四月花。

  2、 解释加点词:

  (1) 则津泽皆归其根。

  (2)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3)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3、 作者如何论证“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课文从哪些方面论证采草药“不可限以时月”的?

  作者:殷利强

  地址:甘肃省安西中学

语文教案 篇5

  1.目标导航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2.知识小词典

  ①.字音。

  贫jí(瘠) mù(募)集 卫shù(戍)区 wù xū(戊)(戌)变法

  diāo(凋)零 祈(qí)祷 捂(wǔ) 挟(xié)持 惩(chéng)罚

  眷(juàn)恋 卓(zhuō)越 萌(méng)发 诬(wū)陷 月笼(l?ng)沙

  寂寥(liáo) 造诣(yì) 倔(jué)强

  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

  蹊跷:qī qiāo奇怪。

  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泛舟:乘船游玩。泛,漂浮。

  汗青:史册。

  寥落:稀少。

  瞭望:登高远望。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

  3.名句解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4.文学常识备考

  ① 萧乾,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②都德,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③刘敬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科技部原党支部书记,因心脏病突发,于20xx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⑤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⑥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⑦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5.古诗词鉴赏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鉴赏〕

  这两句诗,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祥 《过零丁洋》) 〔鉴赏〕

  原诗的零丁洋:珠江口的海面。起一经:指本诗作者精通一种经书,经过考试(文天祥二十岁时考取状元)出来做官。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全句是说:在惨淡的战争环境中过了四个年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是说:山河破碎得像柳絮被风吹散一样;自己一生在动荡不安中,像被雨打的水上浮萍一样。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是赣江十八个险滩之一。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曾从惶恐滩撤退到福建。”惶恐滩头说惶恐”,这句的”说惶恐”,是指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之叹,非指害怕敌人。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第二年头被迫随船去宋帝呙,船过零丁洋。这句中的”说零丁”,是指感到自身孤苦。汗青:史册。照汗青:光耀史册。

  文天祥抗元不幸被俘,汉奸张弘范当元军元帅,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正在海上抗战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就拿这首诗给他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义正辞严,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在中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文天祥那种忠贞不贰的伟大情操,更是使他得以名垂千古,留芳万世。

  6.仿写演练

  例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仿句:改了 ,而且 。

  7.语文实践活动指南

  本单元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阅读感受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爱国、认识爱国、从而真正地学会爱国。

  8活动步骤:

  (1)了解信息,收集有关背景资料。

  (2)小组讨论,制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安排。

  (3)仔细参观,摘抄重要的文字资料;认真听取介绍或报告。

  (4)访问与基地相关的人员,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5)整理资料,写出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6)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祖国母亲,我爱你”专题汇报会

  (7)就专题汇报会的情况,写一篇通讯,在校内外有关媒体上报道。

  (8)学习、活动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认识部首足字旁。描摹和临写2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运、送,2个左右结构的字:挑、担。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的语气。

  3.展开想像说一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话后的想法和做法。

  4.懂得只有劳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

  1.图上画着谁?(出示课题:小白兔和小灰兔)

  2.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

  1.听录音,思考: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里去玩。老山羊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它们。它们都要了吗?

  2.交流,读通句子: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块儿到老山羊家里去玩。老山羊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它们。小灰兔要了白菜,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一包菜子。

  3.结果,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学课文。

  三、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第3、4节。思考:小白兔拿了菜子,心情怎样?

  2.蹦蹦跳跳。认识足字旁,积累足字旁的字。

  3.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为什么?(勤劳的小白兔、好吃懒做的小灰兔)

  (1)出示句子:

  a)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白菜很快地长大了。

  b)小灰兔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白菜一天比一天少了。

  (2)学习生字:嫩、施、除、运、饿。

  4.小白兔的白菜长大了,小灰兔的白菜吃完了。后来又怎样了呢?

  5.指名读第5节。思考:小灰兔为什么疑惑?小白兔为什么自豪?

  6.出示句子,体会“疑惑”、“自豪”的含义,指出不同的语气。

  (1)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

  (2)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7.分角色朗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9.读句子:只有劳动最光荣。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说话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样想,怎么做呢?同桌讨论,交流。

  2.抽读生字。

  3.读词语:嫩绿施肥除草搬运

  饥饿挑担疑惑自豪

  怀疑迷惑运气消除

  捉虫实施蹦蹦跳跳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运、送、挑、担。

  2.词语:蹦蹦跳跳、嫩绿、饥饿、疑惑、自豪

  教师的导学地位,我觉得应该是在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上,在这里我体验到一些教学细节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多么重要。本课我抓住小白兔种菜的辛苦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苦,学生在我的范读中,在几个人表演常常种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的细节中,我强调常常所表现出小白兔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才能收获。然后让学生写写划划,学生看到这个勤劳的小白兔想对他说写什么,学生在回答中也体验着劳动并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乐园》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