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08 08:32: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6篇【合集】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玩水、玩喷泉,初步了解水注喷高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较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探索结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大胆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水盆、水、自制喷泉材料(可乐瓶、软管)、毛巾、短吸管(用娃哈哈果奶吸管截取而成)

  1、从可乐瓶(或雪碧瓶,两升装)下部8cm或15cm处截断,做成大小不同的小碗,并将底部钻一小孔(小孔与软管大小相同),当做喷泉盛水器。2、将医用点滴针管的软部截取,并连接一起,做喷泉管(长短不一);将点滴针管通气的硬塑头儿截取,插在软管的一头当做喷泉的喷头儿(为安全起见,请将硬塑头的尖部剪下一点)

  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五部分:

  1.幼儿自由玩。

  2.探索水向上喷的方法。

  3.发现喷泉喷高的原因。

  4.利用经验制作喷的更高的喷泉。

  5.延伸活动:寻求其它喷水的方法。

  [具体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1.教师出示一个小碗和一个软管请幼儿用它们玩水。

  2.教师巡回观察并记录幼儿玩水方法。

  (幼儿可能出现的儿种玩法:将软管从碗内部向下插玩水;将尖头儿插入碗底小口;用小碗舀水往小管里倒;将软管放入水中,用嘴吹另一头;将软管与小碗底部相连,水从软管中流出)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水的方法。

  4.请将软管与小碗底部相连的幼儿把自己的玩法示范给大家,并请幼儿观察:水向什么地方流(向下)

  (二)幼儿探索玩喷泉的方法,找到不喷水的原因

  1.教师设疑:刚才小朋友看到水向下流了,水能向上喷吗?

  2.幼儿将软管与小碗儿底部连接,尝试探索使水向上喷。

  3.教师巡回观察,记录幼儿第一次探索的结果:

  (有的幼儿将盛水的小碗举的比喷头高,水向上喷;有的幼儿盛水的小碗比喷头低,水始终喷不出来;有的幼儿盛水的小碗时高时低,水有时能喷出,有时喷不出)。

  4.请能使喷泉出水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使他们的喷泉也能喷出水来。(帮助别人的幼儿会不停的告诉大家:把小碗举高,把小碗举高!)

  5.提问起初喷泉喷不出水的幼儿:刚才你的喷泉为什么喷不出水来。(帮助幼儿总结喷泉喷水的关系:盛水的小碗必须高于喷头。)

  (三)比一比,喷泉比赛:

  1.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人一组进行喷泉比赛,看谁的喷泉喷的高,并讲出自己喷泉喷的高的原因。比赛规则:比赛双方幼儿喷头要放的一样高。

  (比赛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幼儿软管长,因此比同伴的喷泉喷的高;有的幼儿盛水小碗大,喷泉也会喷的高)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比赛结果及喷泉喷高的`原因。(盛水的小碗举的高,或盛水的小碗大,盛的水多,因此喷泉喷的高)。

  (四)做出更高的喷泉

  1.请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喷泉喷的更高?

  2.为幼儿提供更大的碗、很多软管及能够连接软管的吸管,请幼儿两两结伴,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喷的更高的喷泉。

  (幼儿可将软管接的很长很长,站在椅子上或楼上,由一幼儿将喷头竖起,会使水喷的很高很高。)

  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同父母共同想出其它做喷泉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次中班健康《摘果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2、 练习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3、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不怕困难都摘到了果子,都特别的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幼儿随音乐“健康歌”做放松运动并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健康活动《摘果子》,活动重点主要是指导幼儿练习纵跳触物。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社会《做个诚实的孩子》

  本次活动以1分钟的简短故事视频《狼来了》直奔主题,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放羊小孩的言行进行是非、原因判断。懂得不能说谎,说谎的孩子没人信,后果很严重,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并了解“诚实”的第一层含义,“诚实就是不说谎”。

  环节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谁打翻了番茄酱》中布奇是不是个诚实的孩子,懂得知错能改、勇敢认错、不推脱责任也是诚实的品质。这一环节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置身情境、迁移经验推测布奇的所思所想为主旨,“你做错了事妈妈会怎样(态度、行动及惩罚方式)进行推测、模仿布奇说谎时的语气感受布奇的害怕,从而理解布奇是因害怕而说谎,引出知错就改、勇敢认错还是诚实的孩子。

  环节3选择班级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引导幼儿判断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对幼儿进行诚实行为的明确与导向。

  环节4共同制定诚实公约,孩子们共同参与,剪贴心形许下诚实的约定,制定诚实公约,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遇到问题遵守诚实约定。旨在体现社会活动的社会延伸性。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未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看完《狼来了》故事视频,问孩子们喜欢故事里的小孩吗?为什么?有孩子提到“因为他恶作剧”。在活动预设时,曾思考如何引出“放羊小孩故意说谎”。后应试教时孩子们的'回应不积极,以老师为主又找不到合适的导出方式而放弃。但这次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契机,如能抓住这个球“什么是恶作剧?”就能引出“故意说谎,失去信任”这个点,与后面布奇因害怕而说谎形成对比。

  挖掘花花狗的情节。教学中预设“布奇该怎么做?”会有两种答案:承认错误、不承认错误。不过今天孩子们很进入怕的情境,竟然没人说承认错误,导致下面预设的“勇敢认错”的启发变成了说教。而花花狗肚子饿的情节却引起了孩子们的同情“不是它”,这给我一个提示,可以在这里挖掘,顺势“花花狗好可怜呐!”引导幼儿由同情花花狗而生出承认错误的建议,如此“不推脱责任”的点也能得到进一步感悟“把责任推给别人会伤害别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欣赏和倾听能力,能找出并模仿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头饰或图片若干、辣椒头饰或图片若干。

  2.一段小老鼠吃辣椒的情景剧。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请幼儿表演事先准备好了的情景剧,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老鼠在干什么?

  二.欣赏诗歌,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小老鼠看见了什么?

  2.看见了红红的辣椒,小老鼠是什么表情?请你模仿这样的表情吧!

  3.尝到辣椒的小老鼠又怎么了?请你也来做一做它的样子吧?

  4.辣椒好吃吗?为什么小老鼠会捂着嘴巴吱吱叫呢?

  三.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示范有表情、有节奏地念儿歌。

  2.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3.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儿歌。

  四.游戏活动。

  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一部分幼儿扮演红辣椒,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当念到“伸手拽下尝一尝”时,“小老鼠”抱着“小辣椒”,在其脸上亲一亲,然后嘴巴做出吃的动作。当念到’ 捂着嘴巴吱吱叫”时,“小老鼠”做捂嘴转一圈的动作,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评析:

  首先,动物头饰和情景剧的准备增加了幼儿学习诗歌的'趣味性。其次,提问的形式和内容细致恰当,幼儿通过问题充分理解了诗歌内容。最后,本教案最大的特点就是角色游戏活动,既让幼儿学会了动作表演,又让幼儿通过游戏理解了诗歌的特点。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造成烫伤的原因,知道生活中简单的防烫知识和措施。

  2.不歧视被烫伤的孩子,乐意与他们做朋友。

  活动准备:

  ppt、相关图片,一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杯热开水,让幼儿感受烫烫的感觉。

  (2)讨论身边哪些东西是烫烫的。

  今天王老师带来一份神秘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谁来摸摸看?感觉怎么样?

  师:原来呀!在这烫水里藏了一个名叫"烫烫"的小魔鬼,(出示小魔鬼图片),你一不注意,他就会把你烫伤了。

  师:孩子们,你们还发现过烫烫小魔鬼躲在那些烫烫的东西里吗?

  幼:锅里(佷烫的锅里),热汤里,热开水里,……

  二、了解哪些东西是烫烫的,学会保护自己

  1、师:你们说的可真好,有一只熊宝宝在外面玩的好开心呀,满头大汗,回到家就跑进浴室准备洗澡了,你们看浴缸里的水正冒着热气,熊宝宝能直接就进去去洗澡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熊宝宝进去会被烫伤师:那你们帮熊宝宝想个办法好吗?

  幼:等水冷一冷 加点热水… 师: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洗澡的时候要先开冷水再开热水最后用手试试水温,水温正好就可以进去洗澡了,你们看小熊洗得多舒服多开心那(出示场景),让我们和他一起来洗个澡吧(左擦擦,右擦擦,上擦擦,下擦擦…)

  2、师: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熊宝宝就去客厅玩了。我们来看看他玩了那些东西?(出示场景)

  幼:打火机,鞭炮,火柴,蜡烛幼:这些都是有火的东西师:嗯,你发现了,熊宝宝玩的这些东西呀都跟火有关系

  三、让幼儿知道烫伤后的处理方法

  1、初步了解处理的方法师:这个淘气的熊宝宝把妈妈刚烧的一锅热汤给端出来了,一不小心洒在了身上,幸亏熊爸爸发现的及时把熊宝宝抱到水龙头上用冷水冲洗伤口(冲),然后在水中把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脱不掉的要用剪刀剪掉(脱),并在水中泡上半个小时(泡),泡好后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布(盖),可是因为熊宝宝的伤口很大,熊爸爸只能赶紧把他送医院(送)分别出示师:还好熊爸爸应付得宜,熊宝宝的.伤口只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康复回家了师:熊爸爸先是怎样把熊宝宝处理伤口的啊?

  幼:冲洗伤口,在水中脱点烫伤部位的衣服,在水里泡,用干净的布盖在上面,送医院师:你听到真仔细,老师完整的讲一遍烫伤后的处理办法

  2、引导幼儿情景表演,巩固烫伤后的处理方法四、不歧视被烫伤的孩子,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师:如果见到这些被烫烫小魔鬼伤害过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幼: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和他做朋友师: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小天使,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识了谁呀?

  幼:烫烫小魔鬼师:烫烫小魔鬼他躲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要时刻注意,提高警惕别让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受伤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防烫小英雄!走吧,让我们去提醒更多的好朋友当心烫烫小魔鬼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爸爸的本领,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2、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爸爸的本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爸爸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物质准备:爸爸调查表(姓名、属相、爱好、本领)、几位幼儿的爸爸等。

  活动过程:

  一、爸爸调查表:

  1、“前几天请宝宝们回家对爸爸进行了采访,你们知道了爸爸的哪些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幼儿共同收集的调查表。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

  3、小结:“宝宝们真厉害,你们知道了爸爸的'许多事情,有的知道爸爸的生肖,有的知道了爸爸的年龄,还有的知道了爸爸的职业。”

  二、爸爸的本领:

  1、“今天我们班级请来了几位爸爸,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待会你们就会知道啦”

  2、鼓掌欢迎爸爸上场

  3、请爸爸做自我介绍

  4、观看爸爸的歌曲表演、做手工表演、变魔术等。

  5、“宝宝们观看了爸爸的表演,喜欢吗?觉得爸爸怎么样?

  小结:我们如果要像爸爸一样本领大,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每一个本领,将来才能像爸爸一样

  三、散文欣赏:《爸爸的手》

  1、“宝宝有一双小手,爸爸呢有一双大手,爸爸的大手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欣赏散文《爸爸的手》

  (交流散文中爸爸的手的本领)

  3、“想一想爸爸的手,还会有那些本领呢?”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交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精选】中班教案10-04

中班教案【精选】11-02

中班教案【经典】10-30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精选)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