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时间:2024-03-08 12:27: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多样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4.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这四首古诗词的作者、写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月夜忆舍弟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一)文本知识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谁吗?

  预设:杜甫(出示课件4)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等。

  2.诗歌背景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吧。

  预设:(出示课件6)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客居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

  朗读提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7)

  月夜忆舍(shè)弟①

  杜甫

  戍(shù)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

  预设: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8)

  (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

  预设: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

  1.首联(出示课件9)

  诗句展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学生讨论赏析,教师适时指正。)

  学生1: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学生2:“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

  学生3:“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

  2.颔联(出示课件10)

  诗句展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学生讨论赏析,教师适时指正。)

  教师: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

  学生1:“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

  学生2:“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师追问: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3: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

  教师补充:本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3.颈联(出示课件11)

  诗句展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学生讨论赏析,教师适时指正。)

  教师: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学生: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4.尾联(出示课件12)

  诗句展示: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学生讨论赏析,教师适时指正。)

  教师: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

  学生: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13)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而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长沙过贾谊宅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2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学家、哲学家是谁呢?

  预设:韩愈(出示课件27)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诗歌背景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28)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廷供奉,韩愈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求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韩湘跟上来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听读诗歌范读,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出示课件29)

  朗读提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zhāo)奏/九重(chóng)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bì)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zhàng)江边。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30)

  左迁①至蓝关②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③朝奏④九重天⑤,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⑥除弊事⑦,肯⑧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⑨,好收吾骨瘴江边⑩。

  预设:①左迁:贬官。

  ②蓝田: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③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④朝奏:早晨上奏。

  ⑤九重天:这里指皇帝。

  ⑥圣明:指皇帝。

  ⑦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⑧肯:岂肯、哪能。

  ⑨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⑩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

  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31)

  (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

  预设: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

  1.首联(出示课件32)

  诗句展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教师:“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1:“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

  学生2: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颔联(出示课件33)

  诗句展示: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教师:颔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学生: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3.颈联(出示课件34)

  诗句展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教师:“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学生1:“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诗人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学生2: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辞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4.尾联(出示课件35)

  诗句展示: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预设:尾联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36)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诗作者通过叙写自己上书进谏而遭贬一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商山早行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3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哪位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的诗人是谁呢?

  预设:温庭筠(出示课件38)

  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是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他也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代表作有《梦江南》《望江南》等。

  2.诗歌背景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39)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被贬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记载,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当年温庭筠58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六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的心绪,去国怀乡之情在所难免。

  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听读诗歌范读,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出示课件40)

  朗读提示:

  商山早行

  温庭筠(yún)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yì)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41)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④梦,凫⑤雁满回塘⑥ 。

  预设: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铎:大铃。

  ②槲:一种落叶乔木。

  ③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④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⑤凫:野鸭。

  ⑥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

  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42)

  (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

  预设: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

  1.首联(出示课件43)

  诗句展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教师: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

  学生:首联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

  教师追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颔联(出示课件44)

  诗句展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教师: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学生1: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

  学生2: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颈联(出示课件45)

  诗句展示: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教师:“明”字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学生:“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4.尾联(出示课件46)

  诗句展示: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教师: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1:内容上,表达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学生2: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47)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诗中,“客行”蕴含着自己漂泊在外的悲伤;“早行”突出前路的艰难与愁苦;梦中家乡“凫雁满回塘”的情境永远是梦中的常客,表达了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附录: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四首课外古诗基本按照“知背景——多样诵读——析文眼——感悟情感”的方法来教学,呈现给学生学习课外诗歌的基本思路和常规方法,便于学生生成自主学习课外古诗的能力。同时四首诗都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风格;又采取了拓展阅读法,从对诗人不同诗歌的品读中使学生习得诗人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进而提高学生鉴赏诗人诗情、诗风的能力。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疏通第15课《故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扫清学习障碍。

  2.理清文章情节,文章每一部分又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归纳。

  3.分析闰土、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王维、李白、岑参、韩愈,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结合旁批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每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四首诗歌

  教学方法:

  知(知作者)、诵(诵古诗)、解(解诗意)、悟(悟情感)、背(背古诗)、练(做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自读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王维、李白、岑参、韩愈,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结合旁批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每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授新课:

  (一)知:知作者完成下列有关作家的填空:

  1、王维(701年-761年)字,号摩诘居士,时期的著名、。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外号“诗佛”。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

  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李白,中国伟大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

  3、岑参(约715~770)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中进士。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4、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杰出的_______。

  (二)学习《竹里馆》

  1、读:读古诗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学读,指名读

  2、解:解诗意

  参照课文旁批,理解诗意

  译诗: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里。

  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竹林很深,没有人知道,

  只有那天晚上的月亮将我相照。

  3、悟:悟情感

  思考:1、诗人独自生活在这里,他每天都做什么事?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他是个什么人?作者写了哪些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传达出诗人怎样的的心境?

  明确: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小结: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4、背:背古诗

  一分钟快速背诗,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抽查)

  (三)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解题: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情。

  学习方法同《竹里馆》

  译诗: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思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歌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时被夜晚的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

  一分钟速背古诗,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抽查)

  (四)学习《逢入京使》

  学习方法同《竹里馆》

  译诗: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歌描写诗人远涉边塞,路遇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慰藉家人的场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怎么理解“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确: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速背本诗。选择抽查。

  (五)学习《晚春》

  学习方法同(竹里馆)

  译诗: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荚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各自竞相展颜,挽留春天,就连那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片片飞舞的雪花,加入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感情,同时也提醒人们抓住时机,乘势而为,创造美好的未来。

  速背本诗,抽查。

  四:当堂反馈

  1、《竹里馆》里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竹里馆》里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竹里馆》里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_________来反衬。

  4、《晚春》里运用拟人、比喻手法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夜洛城闻笛》里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春夜洛城闻笛》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逢入京使》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逢入京使》里表现诗人既渴望建功立业又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课外古诗诵读指导课,课堂容量比较大,既然是指导课,就只对诗歌的情感和诗意做一个指导,学生因为事先已经背会,所以在背诗时没有怎么耽误时间,但是学生在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这里费时有点多,不过总体感觉这节课书声朗朗,达到了诵读的目的。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课外古诗并理解其意境和主旨

  2、掌握初一课外古诗并可以准确默写

  3、能轻松默对理解性课外古诗提问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学习诗歌的方法

  诗歌的`理解、情感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指导学习诗歌

  1、回顾提问:诗歌赏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明确:1、背景(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景物、关键词(组)

  2、指导学习诗歌《晚春》

  (1)背景: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49岁)。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

  (2)景物:草树、杨花榆荚

  (3)关键词语:知、斗、无才思、惟解

  (4)情感归纳:不得志、惜时、不放弃

  (5)有情感诵读

  3、指导学习诗歌《春夜洛城闻笛》

  (1)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2)景物:

  (3)关键词语

  (4)情感归纳:

  (5)有情感诵读

  二、合作学习,赏析诗歌《竹里馆》

  先按照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准备,然后交流,明确诗歌情感。

  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三、当堂训练

  1、靠自己,按照方法赏析《逢入京使》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2、熟读成诵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6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品读诗句,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大家齐读王维的《竹里馆》,一起来欣赏和品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屏幕显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设计意图:简洁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语境和情境。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识画。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画出节奏并自由朗读。读后教师从词意、节奏、情感及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解答导入之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师明确: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时而抚琴,时而吟唱,以抒寂寞的情怀,感情基调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

  2.深读入画。

  齐读,男、女生分別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情,补充“竹”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

  竹:

  (1)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2)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3)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写作背景: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

  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思考: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教师明确:诗人通过“幽”“深”“明”几个形容词来营造出月光普照大地的幽深空旷的审美境界,并通过“坐”“弹”“啸”几个动词来描写人物活动,从而把诗人脱离尘世、隐居山林所具有的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美读赏画。

  古筝配乐,师生齐读,学生个读。这首短诗仅仅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屏幕显示王维所处时代的文献及诗歌资料)

  思考: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明确: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锺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教学技能,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有节奏地吟咏,抑扬顿挫,寓情于声,以声传情,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三、拓展延伸

  1.教师范读《江雪》《山居秋暝》《鹿柴》等诗歌,学生欣赏品味,感悟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

  2.学生配乐诵读《竹里馆》,在低缓而有韵味的朗读声中结束第一首诗的教学。

  设计意图:朗读不同的诗歌,品味文人高雅之情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识,揭开面纱,感受朗读魅力;温,重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秀,争相竞放,品味那时花开。

  四、硏读《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话导入,做教学铺垫。

  春夜,不知何人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了大诗人李白无尽的乡思。

  李白二十多岁就离开四川老家游历,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等地。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本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设计意图:以抒情的话语创设诗中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为学生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意做好铺垫。

  2.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一:朗读,感受诗中美句。

  屏幕显示: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节奏。

  (2)朗读之后教师释义,学生再朗读。

  (3)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诗后的感受。

  教师将教学视点引导到诗歌的最后两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生对话,做好如下内容的准备:

  结合注释解题:

  教师明确: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以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翻译诗句:

  教师明确: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初识乡情: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间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亲近古诗,引起情感共鸣。

  学生活动二:朗读,解说诗中难句。

  (1)读诗歌,看注释,自读自讲句子意思。

  (2)讲句子,悟乡情。

  (3)提出问题:说说你对课文中句意的理解。

  师生交流的内容有:

  扣住“暗”让学生展开想象。

  教师明确: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此“暗”字,十分恰当。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理解《折杨柳》。

  教师明确:“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像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別时的情态。在古典诗歌中,“杨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

  交流赏析表达故园情系列的诗句。

  教师准备: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样韻。

  ——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拓展阅读相关诗句,可使学生更易读中入境,理解诗句之意;境中体情,体味诗中之情。

  学生活动三:朗读,熟读成诵。

  (1)读诗歌,话李白。

  (2)悟乡情,诵经典。

  教师明确: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设计意图:深入朗读,走近作者,领悟诗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外古诗词诵读》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属于课外自读古诗词。

  二、学情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读古诗词的一些经验,可以自己简单的读一读古诗词,但是可能还在没有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诵读古诗词。

  2、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备课的时候,感觉这节课要读的这四首古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写作的方法多样,可读的角度较多,我就有点纠结,要从哪些角度带领你们读呢?不好选择,只好来寻求你们的帮助,你们来和我说说,你们平日里是从哪些角度来读古诗词的?

  (二)自由批注

  师:我们上学期在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了批注阅读的方法,本单元在名著阅读中也提出了批注的'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以往阅读古诗词的经验,从四首古诗中自选一首,自选角度做一个批注。

  生:批注

  (三)发言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做的批注。

  2、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

  (四)呈现老师批注

  1、怎样理解“诗中有画”?

  2、第二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怎么传达出来的?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五)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读古诗

  (六)我们一起来有情感的朗读四首古诗词

  (七)学生任选一首诗一个角度,动笔写一写赏析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赏析;

  2、教师进行相关语言表述的指导。

  (八)作业:积累背诵四首古诗词,并继续完成其它三首诗的赏析。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8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一个“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的诗人是谁呢?

  预设:刘长卿(出示课件15、16)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为官两度遭贬,最后官职是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诗多写官场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风格简淡。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重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

  2.诗歌背景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17)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七言律诗。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听读诗歌范读,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出示课件18)

  朗读提示: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zhé huàn)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19)

  长沙过①贾谊②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③此栖迟④,万古惟⑤留楚客⑥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⑦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⑧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预设:①过:拜访。

  ②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③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④栖迟:停留,居留。

  ⑤惟:只,仅仅。

  ⑥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⑦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⑧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20)

  (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

  预设: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

  1.首联(出示课件21)

  诗句展示: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教师:首联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学生:作者在此联借贾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2.颔联(出示课件22)

  诗句展示: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教师: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

  学生1:“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

  学生2: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之情,油然而生。

  3.颈联(出示课件23)

  诗句展示: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教师: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学生1: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

  学生2: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了。

  教师补充: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反语和双关的巧妙运用,极尽诗人的'感伤之情。

  4.尾联(出示课件24)

  诗句展示: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教师:尾联刻画出诗人好像就站在读者面前。

  学生1: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

  教师追问:这两句隐含作者的什么意思?

  学生2:尾句有意设问,自怜之意溢于言表。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25)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诗中,作者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诵读教案03-05

小学生课外教案02-24

中华经典诵读《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09-12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02-18

经典诵读的教学反思01-11

诵读活动总结01-16

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03-05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3-05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