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8 08:48:06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

  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

  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二、例文示范

  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

  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

  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

  三、方法点拨

  1、约请时要有礼貌;

  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

  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3、能体会黑子心路历程的变化。

  重点难点:

  1、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2、能体会黑子心路历程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狗又被称为(犬),在军队中执行特殊任务的犬又被称为(军犬)。军犬被官兵视作“无言的战友”,被看成他们的“第二生命”,可见军犬与官兵有些非同一般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深入《军犬黑子》故事。

  二、复习回顾

  1、首先我们复习一下生字,(开小火车读、齐读)

  2、接下来是词语,谁还记得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3、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那么,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的故事内容完整,语言清晰流畅,谢谢你,请坐!)

  三、激发兴趣,研读课文

  1、XXX 同学刚刚给我们复述了黑子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组黑子的图片。

  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黑子?

  生1(形容地真贴切)

  生2(独到的.见解)

  生3(这个词用的好不好啊)

  师: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也有一个词形容这条军犬,谁找到了?

  生:神情萎靡(找得又快又准)

  师:看着黑子由威风凛凛到神情萎靡,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任务(ppt展示)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边画,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换一下答案。(师巡视)

  3、汇报

  老师刚刚在下面看到大家都画记得差不多了,那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答案吧。训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

  生:四次

  师:那他每一次都是这么否定的呢?谁先来说说第一次他是怎么否定黑子的?第二次呢?那第三次又是怎么否定的呢?第四次又是怎么否定的,和前三次一样吗?

  生(看来同学们都找对了)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训导员的话,。不着急,给大家三十秒钟先练一练。

  生(四个同学,师适时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发现训导员有什么变化没有/

  生(训导员的语气越来越强烈了)

  师:那黑子接收这一次比比一次强烈的否定了吗?他接受了吗?

  生:因为他对训导员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

  师:什么是绝对?

  生:一定

  师:一贯呢?

  生:一向以来,一直。

  师:没错,正是因为黑子对训导员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所以他确信自己没有找错的情况下,面对“不”字,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找了。那么黑子每次都是这么找小偷的呢?谁要来读一读第一次的?

  生(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如果能带上感情就更好了)

  师:从这里我们看出,黑子是靠什么来寻找小偷的?

  生:嗅觉

  师:聪明的同学们立即找出了答案,那它在找的过程当中表现如何呢?谁能用一个词来说??

  生:(评价)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黑子很有灵性,大家说这个词用得贴不贴切?(板书:充满灵性)

  师:同学们刚刚也说了,黑子在第一次找小偷的过程中变现的相当自信,那第二次呢?有没有什么变化?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二次黑子是怎么找小偷的? 生

  师:谁来说一说黑子有什么变化?

  生:

  师:那变得谨慎、变得不那么自信的黑子第三次是怎么找小偷的? 生:

  师:这一次黑子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

  师:黑子变得不再自信了,那它第四次又怎么找小偷的呢?

  生

  师:谁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一次黑子与前三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提示学生找的方式变了)

  师:你们同意黑子用眼色来找小偷吗?为什么?

  生:

  师:可黑子还是这么做了,可想而知,这一次它

  生:找错了

  师: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生:

  师:为什么黑子找错了,训导员却哈哈大笑呢?他难道不生气吗? 生:因为这是一场骗局

  师:当黑子明白这一切都一场骗局的时候,它有什么反应?

  生

  师:看来你们也体会到了黑子的痛苦,然而你,黑子毕竟只是一条军犬,它那么那么地痛苦,却只能用一个“磝”字来表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这声“嗷”字包含了多少情感啊!有谁来想说一说这声“嗷”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生:(看来你们都是黑子的知音,都能够体会黑子的痛苦)

  师:从你们的口中,老师仿佛看到黑子的精神已经(崩溃沉沦)了,着这一切都是由于训导员的(戏弄否定)。同学们,如果你们最信赖的朋友一次次地戏弄你们,否定你们,你们能忍受吗?黑子也不能,所以黑子走了,让我们跟随黑子的脚步声,听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4、读12-17自然段,体会黑子和训导员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师:从刚刚几位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发现,训导员非常的(悔恨自责),那黑子原谅他了吗?为什么黑子不肯原谅他?

  生:哪怕是一只狗,也是要尊严的!

  四、回顾课文,引发思考

  师:读完了黑子的故事,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

  师:听了这么多人的想法,老师很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一定会好好尊重和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的,对吧?

  五、作业

  1、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的内心肯定很不平静,请把你想对黑子或者想对训导员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

  2、想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分享黑子的故事,宣传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ㄥ”,认识2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第一、二小节,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各动物尾巴的特征,添画尾巴。

  4、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第一、二小节,读好问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ㄥ”,认识2个偏旁“八”和“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今天,邬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组拼音:wěiba

  请看,你能来拼一拼吗?(指名2、3名学生读)

  拼读正确,注意“巴”是轻声。

  评价:哦,我听出来了,“巴”是轻声,读的时候要注意。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瞧,生字宝宝也出来了!

  出示词语:尾巴

  看一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两个字记住?加一加,减一减。

  评价:你真会动脑筋,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和字来记生字,真是个好办法。

  2、什么动物有尾巴?生答:猴子、兔子、小鸟┅┅

  是呀,好多好多动物都有它们的尾巴。

  今天,这么多动物都聚在一起比尾巴呢。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尾巴”这一课。

  让我们一起响亮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参赛选手

  1、比赛到底进行得怎么样,就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第83页,自己轻轻地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把生字宝宝读准了。

  小朋友读得挺带劲的,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

  2、你瞧,生字宝宝在84页后面开会呢,开完会想回家了,请你把生

  字宝宝圈一圈,再叫一叫它们的名字。

  3、老师把生字宝宝也找出来了,谁能帮我们不拼一拼?

  你来读,其他孩子可要听仔细了,当好小评委。

  指出缺点,正音:短扁

  评价:你真能干!这么多的字都能读正确。老师真佩服你。

  4、那么到底有哪些小选手呢?你瞧,他们来了!

  图片依次出示:猴子、兔子、鸭子、松鼠、公鸡、孔雀。

  5、你能把参赛选手的名字响亮地来报一报吗?

  指名读。正音:松鼠“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猴子、鸭子、兔子大家,这三个词后面的“子”,都念轻声,我们可要注意了。

  6、动物们都到后台去准备了,只剩下这些词语宝宝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1)齐读。

  (2)拼音朋友也走了,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哦,谁能来说说它们的名字吗?

  7、动物们都等不及了,想快些参加比赛呢,都说:“比赛快开始吧。”别急,别急,谁来当当小主持人,把参赛选手来介绍一下呢。

  自己先轻轻地说一遍。

  指名说。谁愿意来当这次比尾巴大赛的小主持人?

  评价:这位小主持真有水平!真是一位好主持!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时候,声音可是很响亮的哦。

  生如果有困难,就给予提示:

  今天参加比赛的有()、()、()、()、()和()。(在最后两个动物之间加上“和”就更好了。)

  ()、()、()、()、()和()都来参加比赛。

  参加比赛的有(),有(),有(),有(),有(),还有()。

  8、现在小朋友再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老师发现小朋友在读的时候,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的。

  三、、朗读儿歌,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儿歌的情趣。

  (一)读好问句

  1、比尾巴大赛马上开始了!比赛的内容有:

  出示第一小节的话。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长——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自由读第一小节,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标点符号叫问号。)

  3、读好问句

  师:问别人的时候,就要加上问号。加上问号的句子该怎么说?

  谁来说说第一个问句:谁的尾巴长?

  (根据学情的不同,分两种情况。)

  A师:谁来读读这个问句?(指两、三名学生读,学生读得较好。)

  指名读,评价:(我们问别人的时候是这样问的吗?你这样是在问别人吗?你感觉到他是在问别人吗?我感觉你在问我了?)

  师:那就让这位同学当小老师带我们大家说一说。

  B(指名的几名学生没有读出问句的语气)

  师:老师也想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老师问得怎么样?

  谁能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谁说得好,就让他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4、你能把三个问句说好吗?

  自己试试吧。

  学生个别说。

  5、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三个问句。

  (二)读第二小节-

  1、小朋友们,结果出来了,现在谁来公布结果?

  出示句子: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咦,松鼠的尾巴是怎么样的?(链接图片)

  松鼠的尾巴好大啊。不对,是上面好大,下面小,看着好像一把伞。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个降落伞,从树上跳下来时,可以平稳地到达地面。

  师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自己试着当当小评委,来公布一下比赛的答案吧。

  指名朗读。

  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评委,读一读。

  (三)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朗读第一、二小节。

  1、读得真不错。我们看了小动物的比赛,知道了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师问生答

  3、女生问男生答。

  4、和你的同桌互相问一问,答一答。

  5、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把一、二两个小节来读一遍。

  6、哪些小朋友已经把它记住了,来背一背,也可以加上动作。

  (四)添画尾巴

  经过一场比赛,小动物有些累了,小朋友们也一定累了吧。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

  在《两只老虎》的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唱歌跳舞。

  1、多奇怪的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现在小猴子、小兔子的尾巴也不见了,多可怜呀,让我们来帮他们吧。

  请小朋友有把书翻到85页,给猴子、兔子加上尾巴。

  2、添画尾巴,投影仪展示。它们的尾巴画好了吗?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3、小猴子、小兔子又有尾巴了,多高兴呀。

  老师现在把两只老虎改编成另一首儿歌,大家喜欢听吗?

  一只猴子,一只兔子,真可爱,真可爱!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真高兴,真高兴!

  大家和我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四、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1、这些生字朋友还认识吗?

  2、书写练习:云、公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到人类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播放《生日歌》,学生拍手跟唱。

  (师戴头饰):今天是我——纸奶奶1898岁的生日。我生于东汉时期,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我。我的诞生结束了龟板、竹简、丝帛等笨重、昂贵的用纸年代。从此,我的名字在世界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知道我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今天,我的子孙们都会来为我祝寿,可我不要蛋糕,也不要礼物,你们猜猜我要什么?(要他们汇报自己学到的本领)

  2、(摘下头饰):你们想去参加纸奶奶这个特殊的生日会吗?(点击出示:11*

  纸奶奶的生日)齐读课题。

  3、不过,纸奶奶有一个要求,要通过了两关考试,才能去。

  二、实践体验,闯关感悟

  (一)、词语关

  读下面的词语。(齐读、小组开火车读)

  蔡伦

  水煮

  恭恭敬敬

  消毒

  书刊

  纸壶

  速溶纸

  搅拌

  手帕

  祝贺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进入第二关。点击出示:

  (二)、填表关

  认真读课文,按要求填表。

  1、你们会填吗?(会或不会,如果“会!”可让会的试填,发现问题后师指导填表。)

  ①请同学们翻开P51,齐读第三自然段,这段介绍什么纸?(点击出示避水纸)

  ②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请划出最能反映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词语回答。(不怕水、浸、泡、煮)

  (雨衣、游泳衣)师点击。

  ③小结学法。

  刚才用先读课文,看介绍什么纸,再划出最能体现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词语的'方法填表。

  2、自主阅读,感悟体验

  ①现在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选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读,边读边想边划,找出纸的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同学议一议,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学生汇报,师点击出示表格内容。

  你喜欢什么纸?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段落,再说出最能体现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重点词。

  (师注意表扬:并从学生回答中引导、归纳、升华)

  ③孩子们,你们看,纸奶奶的子孙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各自有各自的作用,纸奶奶和它的子孙比,谁的本领大?点击出示:在比中理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的意思。

  再次祝贺你们顺利过关,走!咱们一起去参加纸奶奶的生日聚会吧。(点击,播放生日歌)同学们,你们愿意上来演一演吗?

  三、角色体验,升华情感

  1、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各种纸和纸奶奶,其余同学当评委。

  演得真棒(带头鼓掌)

  2、同学评议谁演得好,好在哪?

  四、大胆想象,激发创新

  1、(师戴上头饰):今天的生日,奶奶太高兴了。刚才我的子孙还说明年要学到更大的本领来向我汇报呢!你们说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能)(点击课件)出示:那么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你们还能发明什么纸呢?仿照《纸奶奶的生日》一文,把它的特点和作用讲清楚!

  2、学生汇报。

  3、小结:还有这么多人要说,真是一个比一个棒,一代比一代强。奶奶太高兴了,这真是(点击课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五、拓展训练,体验创造

  孩子们,请回去把你们的想法模仿书上的介绍方法写下来,明天再寄给纸奶奶好吗?(点击音乐《难忘今宵》,在歌声中下课)

  板书设计: 避水纸 耐热纸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要明白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教学准备:

  1.小鸡、小猫的头饰。

  2.准备一些不同样子的精致的贺年卡。

  3.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四)写字。

  1、读要求会写字卡片。

  2、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老师指导书写。

  3、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运笔方法。

  5、学生先描写一个,再写两个。(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

  (五)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要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一、复习巩固。

  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阅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 第一段有几句话?什么时候谁给谁写贺年卡?理解“新年”、“城里”、“乡下”。

  ② 教师引读:小猫是怎样给小鸡写贺年卡的`?找出描写小猫动作的词。

  ③ 第二段有几句话?小鸡在什么时候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收到贺年卡小鸡是什

  么样的心情?该怎么读?

  3、用学习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自然段,交流讨论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鸡小猫的友情。

  三、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总结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森林 茁壮成长

  蓝天 飞翔

  29 贺年卡 大海 迎风破浪

  太阳 智慧献祖国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大自然早春的美。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晴朗、明净、鲜艳、远方”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或校外所看到的景色。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10个生字,知道小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2、难点:背诵课文。能用几句话说说校园或校外所看到春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是一条明亮、快乐的小河。

  2、学会“朗、净、灿、换、鲜、艳、瓣”等10个生字。

  3、理解“鲜艳、金灿灿、明净、山坡”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画后揭题。

  1、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

  2、这是一条什么(小河)小河作了,所以课文的题目是:我是一条小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2、听完后指名回答:(这是一条明亮的小河。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3、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这是一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

  4、这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一路往前流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不要求回答)

  三、自学生字。

  1、边读课文,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

  2、自己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想想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抽生读生字卡片。注意哪几个生字是后鼻音(晴、朗、净、杏)

  重点指导:瓣的结构和书写。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板书:

  晴朗明净衣服换上鲜艳金灿灿散发

  洒水山坡

  (1)指名读词语

  (2)理解

  (3)选择任2-3个词语进行口头造句。

  4、指名分节读课文,吨正确,读通顺。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段。

  2、能按要求写词语。(怎么样的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鲜、晴、服、散、净

  3、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我是一条明亮的小河?

  (1)读后完成填空题。

  我是一条()的小河。我不停地()。()的()映照在明净的小河里,像给我穿上了一件()。我跑过田野,()的()、()的()映照在明净的小河里,像给我穿上一件()的()。

  (2)指名汇报填空结果。

  (3)蓝衣服、花衣服各指什么?(蓝衣服:蓝天的倒映。“花衣服”:花草树木美丽的倒映。)

  (4)看天空。回答(1)的'思考题。

  2、用欢快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评论--齐读

  3、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自然段。

  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2段。

  1、填空:

  我是一条()的小河。我跑过果园,看见果园里()

  开了,()开了,()也开了。春风把()洒了我一身。我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散发着()。

  2、汇报填空结果。

  3、为什么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4、用高兴、开心的语气自由读。

  5、练习背诵。

  四、齐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小河一路向前奔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春天麦苗绿油油,迎春花金灿灿,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五、齐背课文1-2自然段。

  六、作业。课后练习4、按课文内容天空。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的第3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段。

  2、说说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头填空()的()

  2、完成课后练习3、选合适的词填到()里。

  3、齐背1-2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跑过哪些地方,一直跑到哪里呢?

  (1)完成填空

  我跑过(),跑过(),跑过(),跑过(),到处都听到()。我又带着歌声奔向()。()拉起手来,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

  (2)指名汇报填空结果。

  (3)这里歌声指什么声音?(青蛙、小鸟的叫声、流水声等)

  (4)我带着歌声奔向哪里?(远方)什么叫远方?(很远的地方)最后奔向哪里?(一直奔向大海)我们手拉着手向前跑,这里“我们”这谁?(许多小河)从哪里看出由许多条小河呢?(齐读第3句)

  (5)为什么说“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散发着花香,带着歌声跑来了”?(其他许多小河和我一样,流过田野、果园、树林、山坡、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春天的景色。)

  三、自由读,齐背这一段。(自由背、齐背)

  四、作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