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

时间:2024-04-03 08:49: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

  活动名称:

  送大乌龟回家(故事)

  活动目标:

  通过孩子自己亲身体验,感受为别人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想象

  1、师带领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做游戏。(听音乐做小动物的动作)

  2、(录音机发出声音:谁来帮帮我啊!)

  3、师:哎呀,是谁需要我们的帮助呀?(和幼儿一起找找,并出示大乌龟)

  4、师:哦!原来是乌龟摔跤了,它四脚朝天爬不起来,这可怎么办?(引导幼儿想办法)

  二、故事讲述,讨论理解

  1、师:看看是谁来帮助大乌龟了?(分别出示小蚱蜢、小老鼠、小刺猬、小白兔)

  2、引导幼儿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大乌龟的?

  3、师生一起学说小动物的对话(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用语言、动作表示)

  三、延伸活动,内化迁移

  1、我们看看最后大乌龟是怎样爬起来的?(在小动物的帮助下自己翻过身来的。)

  2、小结:以后如果我们小朋友摔跤了,要像大乌龟一样自己爬起来。

  教学反思:

  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

  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

  2、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集体的力量大。

  在活动开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乌龟,引出今天的故事与大乌龟有关。接着播放课件,以分段的形式播放故事,一共分为三段,每段播放完毕之后,对刚才的内容进行提问,巩固幼儿所听到的内容。在小蚱蜢求救后,让幼儿模仿小蚱蜢的求救声,想让幼儿通过语言体验小动物的对话。但是在提问阶段,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幼儿没有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回答略显生硬。为了使幼儿懂得故事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集体的力量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体验一人搬积木力气小,但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够使力量加大。通过行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体验,无法让全体幼儿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活动的创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对已有经验把握不足。对于本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动中有所改善。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07-19

小班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05-05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01-16

《送大乌龟回家》小班教案04-13

小班送大乌龟回家教案04-30

送大乌龟回家小班教案05-08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送大乌龟回家11-03

《送大乌龟回家》教案01-14

送大乌龟回家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4-18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送大乌龟回家2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