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

时间:2024-04-06 18:29:37 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

  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课件同时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 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 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 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 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应用

  1.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

  专家评析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一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能准确进行简单的角、分之间的换算。

  (三)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讲究卫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元、角、分的进率关系,并能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壹元以内各种面值人民币若干张和硬币各若干枚,学具卡片上的人民币。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复习:

  (1)2里面有()个1;5里面有()个1;10里面有()个1。

  (2)10个10是()。

二、探究求知

  1、导入:教师拿出一些不同种类的钱。

  你们知道钱在中国又叫什么吗?

  让学生明确:钱又叫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2、认识“分”。

  (1)教学例1

  出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引导学生看,并提问:这三枚硬

  币面值各是多少?再启发同学们想一想:1分、2分、5分这三种人民币。

  用的单位都是什么?

  教师板书:分

  (2)教师说,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想,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个1分是几分?可以用哪个面值的硬币代替?拿出来看一看。

  5个1分是几分?可以用哪个面值的.硬币代替?拿出来看一看。

  学生汇报:1个1分是1分。

  2个1分是2分,可以用面值是2分的硬币代替。

  5个1分是5分,可以用面值是5分的硬币代替。

  (3)反馈练习:

  投影填空:

  游戏:“看哪一组摆的最好”,同学们可以以组为单位,互相商量:

  3分有几种摆法?6分有几种摆法?

  教师总结摆法:

  把教科书例1填充完整。

  3、认识“角”。

  (1)教学例2

  ①引导学生一分一分地数,数出10分时,问:10分可以换哪一张人民

  币?是多少?(1角)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10个1分可以换成1角。

  1张1角可以换成10个1分。

  1角=10分。(板书)

  ②游戏,认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1角钱换成2分的硬币,怎样换?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回答,要

  是换成5分的呢?

  学生操作后汇报:1角钱可以换成5个2分的硬币;可以换成2个5分

  的硬币。

  教师:还有什么换法吗?同桌间可以做互换游戏,讨论一下。

  如:可换成1个5分、2个2分、1个1分。

  可换成2个2分、6个1分。

  ③教师总结:不管怎样把1角钱换成硬币,都要把硬币凑成10分。

  (2)探讨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教学例4。

  ①出示2角、5角纸币各一张,学生指出各是几角钱。

  启发学生想一想:1角、2角、5角这三种人民币的单位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角也是人民币的一种计量单位。

  教师板书:角。

  ②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1角、2角和5角钱之间可以怎样互换。

  ③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2角可以换成2张1角。5角可以换成5张1角。5角可以换成2张2角

  和1张1角或1张2角和3张1角。

  ④把教科书上例3填充完整。

  4、教学认识“元”。

  (1)教学例5

  ①拿出1角的人民币,一张一张地数:1角、2角。一直数到10角。

  问:谁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10角可以换成1元一张的人民币。元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

  1元可以换成10张1角的人民币。

  1元=10角(板书)

  ②让学生再摆一摆、说一说,1元可以换成几个2角?几个5角?

  加深元、角之间关系的认识。

  (2)探究“元”与“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角=10分、1元=10角(指板书叙述)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让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动脑筋,只要是对的想法就给予肯定。

  ①10分是1角、20分是2角、30分是3角。一直数到100分是10角,即1元,所以1元=100分。

  ②1元=10角、1角=10分、1元就是10个10分,即100分,所以1元

  =100分。

  5、反馈练习: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先让学生看书直接填充后集体订正,再让学生用卡片人民币拿出4角2分,把不同的拿法展示给学生。

  (2)第二题教师出示实物并报价,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卡片人民币,通报不同的拿法。

  (3)教师先指导学生做前两组题:

  1角=()分2角=()分

  10分=()角20分=()角

  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指导学生明确:

  1角=10分2角就是2个10分,即20分;

  10分=1角20分就是2个1角,即2角;

  其他题学生自己填充,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试着说如何想的。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的第1题,让学生填书,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摆一摆。

  2、比大小:1角()9分10角()1元。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1角=10分、1元=10角)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是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纸币上乱画,不能乱折,另外,由于人民币是在全国流通使用的货币,一张纸币、一枚硬币常经过无数人的手,所以不要把钱币和直接入口的食品放在一起,摸过钱的手吃东西前必须要清洗,防止传染疾病。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仍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做到不乱花钱。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题。

  六、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我叫聪聪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叫明明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二、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2. 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幼儿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各1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

  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请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币的颜色、图案和大小的不同。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纸币的大小、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面值的不同,将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并进行纠正。

  三、认识钱币的作用

  请幼儿说一说人民币的.用途,如: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会用到它;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它,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师:这些都是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钱币可以用来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四、“超市购物”游戏

  幼儿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请幼儿根据商品价格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购买,然后说一说买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币使用情况如何。 (骆月)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学情分析: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3.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课前准备:

  每组两袋人民币、教学多媒体课件。

  实物:各种文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看一看,想一想。

  师:同学们在家里写完作业后最喜欢做什么?

  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课件演示“明明当家”的动画故事:妈妈不在家,明明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老师还听三毛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发现,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汇报认识情况。

  2.再看一看,说一说

  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结认识方法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值、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观察各种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新发现?

  3.课件展示整套人民币,以游戏的方法再次辨认人民币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4.分一分,理一理。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

  师:请大家按照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理一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5.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同学们要注意,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6.认识教材上没有的新版的5元和5角

  师: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哪种人民币书上没有介绍。

  7.课间休息:唱《一分钱》

  要像歌中的小朋友一样,学习他拾金不昧的精神。

  师(小结):通过整理人民币,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师:会买东西吗?

  生:会。

  8.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枝铅笔。

  师:同学们用的铅笔都是多少钱的?

  师:请每个组的1号选手用人民币摆出铅笔的价格(学生活动,摆价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汇报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都摆对了,1个2角和2个1角都是2角。

  (2)出示转笔刀。

  师:这个转笔刀是5角钱,请每组的2号选手用人民币摆出转笔刀的价格。(学生活动)课件演示,激发兴趣

  (3)出示格尺。

  师:这把尺子是1元的,猜猜我会怎么付钱?(展示不同的拿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精彩了,老师都忍不住为你们鼓掌了。从上面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老师也听明白了,原来1元和10角是一样多的。(板书1元=10角,齐读。)

  9.合作交流—换钱游戏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整钱,有时需要零钱,小组内两人之间互相公平、准确的进行换钱游戏。如: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九的1、2题。

  四、应用拓展

  1.算一算,买一买。(出示文具:摸拟购物)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招聘售货员(作为营业员应注意什么?作为一名顾客应注意什么?文明礼貌教育)

  师: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你打算买哪几样物品?想一想你的钱够用吗?买完后有没有剩下的?(组长发给每个组员一元钱,开始购物)

  师:看来小朋友们不只是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用人民币买东西,真了不起!

  2.师:1元钱还可以买哪些物品(做一做第2题)

  (1元钱能买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五、小结全课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

  2.总结全课:收获真是挺大的,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1元=10角。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爱护人民币,还要节约用钱。

  六、课外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元=10角,那么1角=()分呢?课下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9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设想

  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

  小结: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1)1元=()角1角=()分

  生口答,齐读。

  (2)1元=()分

  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3)想一想: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教后反思录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2)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2)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三)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课前分析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计算。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本课主要在识别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预习作业设计在家长的帮助下认一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问:这些是我们常用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学生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

  (2)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类吗?学生分类,并汇报交流分类的依据。

  (3)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3、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出示例1。学生观察情境图,提问: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分别是多少钱?红红想买1本练习本,她可以怎样付钱?学生汇报付1元钱的不同方法。红红没有1张一元的人民币,只有10张1角的人民币,可以买吗?

  引导学生建立“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1元=()角1角=()分

  4、出示例2。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枚一分的硬币可以换1枚1角的硬币?同桌互换。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边起来。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看图说一说是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3、想想做做第3题。小明想买1元2角的邮票,可以怎么样付钱?同桌互相说一说,用学具拿一拿。

  4、想想做做第4题。哪两种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学生独立用线连一连,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放学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一元。

  纸笔训练设计想想做做1-4题。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2

  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3

  [使用教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商店购物、寄贺卡、义卖等三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采取分组活动教学,6-8个同学分为一组,分为6组。

  [教学准备]

  1. 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装着人民币;

  2. 每个组准备一个存钱罐,每个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几张外币;

  3.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套;

  4. 每个学生准备好3元钱,用信封装好;

  5. 货架及价格分别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种;

  6. 表格,每个学生两张(表1,表2);

  7. 动画mtv《一分钱》;

  8. 义卖活动记录表,每个参加义卖的小组两张,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样(表3);

  9. 根据3个义卖点义卖的内容准备物品,每个点准备8种,用塑料篮装好,8张工作牌及3个义卖店的店牌;

  10. flash课件,视频展示台,电脑,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出示一个盒子),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1:糖。

  生2:纸斤。

  师:到底是什么呢?请个小朋友来摸摸看。这是什么?

  生1:钱。

  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看来你们对钱还是挺熟悉的。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2:我们把所有是1的钱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把不认识的钱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组同学分的,他们把我们平时常用的钱分到了一类,把没有见过的钱分到了一类。分地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做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呢?(出示课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币,见图一)

  生1:我认识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认识1角和5角的;

  生3:我认识2角和1分的。

  生4:我认识5分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出示课件,小面值人民币,见图二)

  二、 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知

  师:我们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人民币,那么你们会不会区别它们呢?会不会把10元的当成1元来用呢?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区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分组讨论)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人民币了。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

  生:1元。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为上面有阿拉伯数字1,还有汉字圆。

  生2:上面有1元的拼音。

  师:那么这张是多少面值呢?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

  生1:上面有伍角两个字。

  生2:还有5角的拼音。

  生3:还有阿拉伯数字5。

  师: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一元的左下脚有一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元的纸币)

  生:这是盲点,就是说盲人摸到这个点,就知道是1元钱了。

  师:说的太好了!这个点是为了盲人使用的,盲人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

  生1:不能把它丢在地上乱踩。

  生2:不能在上面乱画。

  生3:不能乱花钱,要节约。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知道怎样爱护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师:(课件为背景,见图,可配上轻松音乐)今天正好是福华商场新开张,老师是售货员。这里有很多优惠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

  生:想。

  师:购买之前请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购买。每个小组买一种商品,讨论好了以后,派一个代表上来买,请准备好零钱,老师这里没有零钱找。(出示货架)

  (分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讨论好了,愿意上来买?

  生1:我们组想买一把扇子。扇子的价格是5角5分,我给你一张5角的,一张5分的。

  生2:我们组想买一个文具盒,它的价格是2元1角,我给你一张纸币1元,一个硬币1元和一张1角的。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出示特惠商品)

  生1:老师,我们组想要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可是老师不想卖给你。除了给一张1元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1:老师,我给你两张2角的,7张1角的,一共1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一共是11角。对吗?

  生1:不对,应该是10角才对。

  师:对了,10角才是1元。我们也可以说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跟老师一遍,1元=10角。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生:20角。

  师:那40角等于多少元呢?

  生:40角等于4元。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根据回答板书:1角=10分)

  师:请跟老师读,1角=10分

  (让学生边记边读)

  师:在人民币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

  实践活动二:

  师: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见图)

  师:票价1元5角,可以怎样投币呢?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答案填在表1里。

  (每个学生尽量想出不同的投币方式,然后选几个代表到视频展示台展示)

  学生最可能出现的投币方式: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投了两个1元吗?

  生:因为没有零钱,所以我只好投了两个1元。

  师:这样投币也可以。不过记得下次坐车的时候要带够零钱哦!

  师:(出示课件,见图)豆豆来到邮局,邮局的阿姨告诉她,寄一张生日贺卡要8角,人民币里有5角,2角,1角,可是没有8角,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他呢?请把你们的想法填在表2里。看看谁能想出最多的办法。

  师:老师发现有人给了一张1元的,可以吗?为什么这样给呢?

  生:我给阿姨一张1元的,阿姨应该找我2角,我一共给了8角。

  师:原来是这样!回答得真好!

  课间休息: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累不累?

  生:不累!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好吗?(放mtv《一分钱》)小朋友你们会唱吗?

  生:会!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唱一唱。同桌同学一个当警察,一个当小朋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演得最好。

  (学生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都非常好!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生:是说一个小朋友在路边捡到了一分钱,把它叫给了警察叔叔。

  师:说得真好!那么如果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捡到钱,应该怎样做呢?

  生1:我会把它交给警察叔叔。

  生2:我会把它交给老师。

  师: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朋友不这么想。他们想,一分钱又干不了啥事,丢了就丢了,你们说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没有一分钱就没有一角,也就没有一元了。

  师:对!一分钱虽然少,但是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不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吗?所以,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

  实践活动三:

  师: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参加了福田区组织的义卖活动,哪个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被老师选中参加义卖的?看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被选中。没有关系,今天我们班再来一次义卖,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得更多的钱。好吗?

  生:好!

  师:老师在前面3个组设3个义卖点,一个水果店,一个文具店,一个玩具店。这3个小组里推选两名售货员,两名记录员,和两名促销员。售货员负责收钱,记录员负责把售货员所收的钱记下来。怎样记呢?请看老师师范。(在视频展示台示范填表3)促销员负责接待顾客和招揽顾客。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最多的商品。其余的小朋友来当顾客,用你们准备好的3元钱去这些义卖点购物。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师:刚才老师发现文具店卖得最多,我们请文具店的记录员上来说说,他们都卖出了哪些物品。

  生1:我们组卖出了一个夹子,收到一张5角;一支铅笔,收到一张2角和一张1角;卖出一本本子,收到一张1元;还卖出了1个卷笔刀,收到了4张2角。一共收到1张1元,1张5角,5张2角,1张1角。

  三、 课堂小结与质疑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了些什么知识?

  生1:认识了人民币。

  生2:要爱护人民币。

  生3: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师:那么你们还想认识哪些钱币呢?

  生1:老师,我想认识美金。

  生2:老师,我想认识泰国的钱。

  师:这些钱币,我们以后都有可能会用到,以后我们再慢慢认识。小朋友们,生活中关于人民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你们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新见解呢??

  生1:老师,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一分钱呢?

  生2:老师,我有一次去买东西,应该是6元钱,我给了他10元钱后,他却没有找钱给我,为什么呢?

  师:那有可能是老板忘记了。所以以后小朋友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看清楚找的钱对不对,千万不能弄错了哦!

  生3:老师,为什么要有钱呢?

  师:这个说起来很长了,老师简单给你们解释一下。在很久以前,是没有钱的,那个时候,人们如果要买其他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换。后来,慢慢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公平,就出现了钱。

  四、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5元到8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评析: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和义卖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钱币分类,组织义卖活动,买贺卡,猜物品的价格等,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通过教学,把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面值在1元以下(包括1元)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到超市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人民币)。

  [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认识元、角、分

  1、认识1元。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2、认识1角和1分。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

  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

  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谈话:每个小组的盆里,除了有1元和1角的人民币,还有1分的人民币呢。你能拿出1分的人民币吗?

  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上面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认识1元、1角和1分的方法,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

  3、分一分。

  谈话: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再拿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很快地认出它们吗?

  课件分别出示5角、2角和5分、2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说明:通过分类活动,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了人民币的单位。]

  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人民币去逛逛超市了。(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瞧,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啊!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

  谈话: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你应该付多少钱给营业员阿姨呢?请小朋友用盆里的钱付一付。

  学生活动后,反馈不同的付钱方法。

  提问:同样是1元的笔记本,怎么可以用1元来付,也可以用10角来付呢?(10角就是1元)

  谈话:10角就是1元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角、2角、3角……10角(1元)。10角就是1元,也就是说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启发:我们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那1角等于几分呢?一起来数一数。(板书:1角=10分)

  [说明:创设去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在购物时付钱的经验。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1元钱,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并由此类推出“1角=10分”,从而使学生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师生一起数出10角、数出10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邻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印象。]

  5、教学“试一试”。

  谈话:(拿出1元)老师这里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零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想一想,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谁最先想好了,就拿着钱到老师这儿来换。

  师生示范换钱,并让学生说一说换钱的过程:1张1元可以换成2张5角(或2张5角可以换1张1元)。

  提问:再请小朋友想一想,几张2角可以换1张1元呢?

  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换一换,并说一说换钱的过程。

  [说明:换钱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又能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学会根据口袋里钱的情况灵活付钱。]

三、应用拓展

  1、提问:(出示一块橡皮)这块橡皮5角钱,从下面的钱中,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拿1张5角;拿2张2角和1张1角;拿1张2角和3张1角;拿5张1角。

  2、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小超市”开到我们教室里来啦!(展示课前布置好的“小小超市”,主要是1元及1元以下的小商品)小朋友们愿意到超市来买东西吗?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些什么?

  提示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要想想怎样付钱,营业员需不需要找钱等等。

  师生共同活动。

  先指名交流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买了什么?你是怎样付钱的?找回了多少钱?

  [说明:认识人民币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人民币。本环节的实际购物活动,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购物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教案12-16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08-31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05-09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02-14

《认识人民币》教案14篇02-07

《认识人民币》教案15篇03-27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04-20

《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1篇)03-01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