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3 08:45: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通用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什么地方。

  2、能力目标:

  ①、理解文意,提高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阅读能力;(重点)

  ②、品味本文优美有情味的语言以及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较具作者个性色彩的句子,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进行感悟理解,锻炼表达能力。(难点)

  3、情感目标: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突破: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聚集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多年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要让一个审美趣味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体验画家积淀多年的审美经验,感受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绝非易事。初读课文,感觉语言很美,情趣高雅,但内容较散,初中学生不好把握。再读课文,研究教法,我觉得不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探求美的欲望。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蕴涵的审美特色。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力求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座桥吗?(出示分水当地桥的图片)……同学们能告诉老师,桥的附近有些什么呢?你觉得它美吗?(生谈师结引入)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明确作者对桥之“美”的认识。(学生自读思考,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关键)

  三、研读赏析:

  学生选读赏析自己喜爱的描写“桥之美”的`句、段或最有情味的句子。

  (教师指导方法,给出示例,让学生立足文本,尽情畅谈。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入理解并形之成文。)

  结合预习表格,展示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展示——点评、补充——修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手法鉴赏。

  讨论品评,结合学生的展示评价,总结赏析方法(明确规范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小结语言特色

  明确: 形象生动 描写细致 情景交融

  五、布置作业

  20xx年10月15日起,大师吴冠中的艺术展“沧桑入画”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展。如果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请你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用艺术家的眼光来向吴老先生说说我们家乡的桥之美。

  注意: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屏幕显示:

  以大海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的母亲》——老舍,右下方是老舍图像。左边字幕:母爱、生命的乐章。

  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颂母爱,怀念母亲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书写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

  (二)审美阅读,情感体验

  1、母亲的形象美

  老舍的母亲并不识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但她毕竟又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她为中华民族生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给他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那么,在老舍的眼中,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呢?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跟着作者走进他贫寒的家,去认识那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阅读思考、概括,屏幕显示:

  母亲的形象美 勤俭诚实

  吃苦耐劳

  热情好客

  谦让随和

  善良坚强

  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

  学生阅读思考:文中哪些饱含深情的议论抒发了老舍对母亲的崇敬和缅怀。

  明确:正如课文第12段中写到“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17段也有这段话:“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

  2、母亲的情感美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言语,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流泪的细节描写。

  明确: ①哥哥外出学徒,做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②为了让“我”读师范,母亲四处筹来“巨款”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③“我”毕业,“我”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④当“我”违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结婚的意愿时,尽管多有不满和失望,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选择,“含泪点了头”。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上片段。

  让学生在母亲的莹莹泪光中体验到:母亲那宽容的心和无私的爱。

  作者的笔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在于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在叙写时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作者在概括性的叙述中间,以简练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传达对儿女的关爱。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再找出本文中几处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体验母亲的真挚情感。

  例①:(三姐出嫁时)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例②: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内心情感:

  ①作者以简洁的神态、动作描写,在极短的篇幅内将母亲内心对儿女难舍难分,又怕儿女为自己担心而强抑悲痛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笑”、“愣”、“叹”、“递”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画出了母亲此时此刻心潮的起伏线:由高兴的巅峰跌入失望的谷底,再强忍失望之情“平静”让“我”离开,读者不得不叹服于母亲那颗宽容慈爱的心。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母亲的情感美宽容

  无私

  坚忍

  (三)情感表达

  听老舍先生追忆逝去的岁月和永恒的母爱,让读者与他一起体味人间这弥足珍贵的真情。此刻,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这时,要求同学们搜索记忆的点滴,展现生动的细节,抒发真情。

  教师补充:

  “儿女各奔东西后,对母亲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也许母亲老了,走不动了,但你还是把儿女的照片和音讯当成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信物……”

  “娘的脚冬天也是裂很大的血口子的,娘用塑料布扎上,一瘸一拐的去挑水,一想到这,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我小时候闹蛀牙,疼得哇哇大哭……睡着了牙就不疼了。有一夜是这样的,我枕着母亲的胳膊哭着闹着就睡着了,就那样的一个姿势母亲竟坚持了一夜,母亲说不敢动,怕我醒了牙疼……”

  “母亲的话却有些颤抖:‘孩子!妈与你天各一方,看不见摸不着,突然间电话不通了,我能不担心吗?’母亲一再嘱咐我别在手机快没电时给家里挂电话。”

  ……

  (四)拓展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

  补充资料: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永恒之光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

  岳母刺字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

  (五)总结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她们的至亲至爱,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断,然后屏幕显示:

  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她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

  1、认知特征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帮助规范。

  2、基础分析:

  (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

  1、猜铃铛。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

  (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教师板书“líng dāng”,学生同时书空。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

  1、 学生自由读儿歌。在充足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

  3、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自己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

  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

  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读,随机请学生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可重复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个在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帮助纠正。

  2、指名读,整体感知儿歌。

  课件展示:整篇课文。

  (1)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读后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的要求: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听后评价。

  (2)再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听的要求有两个:①继续做小评委。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课前准备:

  自制PPT、各色粉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山村美景图)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乡,作者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交流展示: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检测并指导。

  3.勾画批注:把你认为能回答同学们刚才的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还可以写下批注。

  三.紧扣质疑,解决疑问。

  1.回忆质疑。预设:什么是搭石?没有搭石,人们会怎样过小溪?搭石有什么用?选搭石、摆搭石有什么要求?……

  2.抽生自主选疑释疑。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暴”、“猛”的书写。

  四.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裤子 暴雨 凶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配乐出示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深情讲解:

  同学们,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吗?(板书课题)作者刘章爷爷离开家乡已多年,是什么让他对家乡的搭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图)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师: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师: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他人着想美、声音美、画面美、谦让美、尊老美……

  3.重点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动作美、画面美。

  (1)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板书。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3)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抽生配乐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问: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觉得在刘章爷爷的家乡还有什么事也会被人们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5.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6.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师: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课件播放《爱的奉献》)教师小结,升华情感:美是清洁工佝偻的身影;美是老师沾满粉笔灰的双手;美是妈妈鬓间的白发;美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姐姐的笑脸……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六.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一、整体感知,导入新课。

  1、学生小声读歌谣

  《青字族》

  柳丝绿,草地青,黑黑头发大眼睛。

  天气睛,河水清。请来一群小伙伴,

  风儿轻轻吹,蹦蹦跳跳真精神。

  山村多幽静。顽皮球,捉蜻蜓,

  跑出两个小姑娘,草地一片欢乐情。

  问:读文中黑字,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件:丁丁冬冬拉着手走出来,并引出课题“丁丁冬冬学识字(一)”。(齐读课题)

  二、观察特点,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第一组字词,学生自由读。

  2、学生讨论带“肖”的生字,弄懂字义。

  3、小组汇报,提出不明白的词语,全班交流。

  4、在交流中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5、根据带有“肖”的字词,课件出示第一组句子,学生自己读一读。

  6、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组字词和句子。

  7、开火车朗读带“包”的字词。

  三、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出示2首儿歌,是根据本课学习的'带有“肖”和“包”的字编的,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包”字族“肖”字族

  元宵节,放花炮,大街小巷春意闹。冰化雪消,春来静悄悄。

  百花园里花含苞,动物园中虎咆哮。峭壁悬崖,几树寒梅花枝俏。

  各族同胞看花灯,精神饱满兴致高。庆元宵,春意闹,市场繁荣货畅销。

  有的着短装,有的穿长袍,开创改革路,壮志冲云霄。

  有的背相机,有的挎提包。削根紫竹当乐管,横吹笛,竖吹箫。

  弟弟年纪小,妈妈怀中抱,

  口含泡泡糖,张眼四处瞧。

  人们跟着龙灯跑,满城春风满城笑。

  2、做“摆花瓣”的游戏:每个小组给花心里的“肖”和“包”字加上不同偏旁变成新字当花瓣,比比哪个小组的花瓣多。

  四、分析字形,自主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讨论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2、教师范写“削”,学生书空。

  3、学生每个字练写2个,全班进行讲评。

  五、总结方法,找出规律。

  1、让学生谈谈学完本课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认识了几个字,汉字有什么特点等方面去谈)

  2、出示“金钥匙”内容,指名朗读,引起学生注意。

  六、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识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认识很多字。你能用这种方法多找几个例子吗?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积累起来。

  (可以让学生编儿歌、画画、制表格等)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读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能用课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2、品读词句,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有关草原的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或是见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书中写的一样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生谈自己的见闻)

  2、师简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掌握情况:检查读音、字形、组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激趣:如果让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行吗?

  三、再读课文,准备介绍材料。

  1、把自己想向别人的景物作上标记,要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小组里介绍,然后选代表上台介绍(可让学生利用挂图)

  景物分为:自然风光

  民族风情

  要求:先说你想介绍什么?再作具体介绍,还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介绍的情况,相机作板书:(板书附后)

  3、教师过渡总结:

  听了他的介绍,你认为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吗?(很美)美在哪呢?我们来仔细体味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样描写的。(读第一自然段)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着重体会作者的心情)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喻句的妙处)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理解、品味句子意思)

  (5)在这种境界里无限的乐趣。(联系生活谈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时,在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以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进一步领略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这一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刚才我们听了小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美美的读读一读,享受一下这美丽的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我们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民族风情也很有趣。谁来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读2至5自然段,讨论交流后,请一个学生介绍民族风情,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板书。(板书附后)

  1、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里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热情好客)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有关句子,仔细体味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

  (3)许多人从几十里外来看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

  (5)姑娘、小伙子为客人们表演。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2、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比喻句的用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让学生谈谈它的好处。

  (2)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气特点。(要求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四、拓展训练

  1、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里的语言,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会走路的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小鸟树小驯鹿)

  过渡:让我们跟随可爱的小动物们一同走进这个美妙的故事吧!

  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4小节。

  二、品读第1~4小节,体会小树和小鸟间的美好交往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好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1、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春天的早晨)。

  2、你瞧,(媒体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师: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彩的阳光洒向幽静的树林,雾气渐渐散去,树林从一夜的沉睡中醒过来了。你听,(媒体播放鸟叫声)树林里的鸟儿叫得多欢快;你看,小溪流哗哗地唱得多开心啊!咦,——(媒体出示会走路的树)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4、(媒体出示)有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金色的而且会走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好奇,它想问什么?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5、哪棵会走路的'树来回答可爱的小鸟?

  6、金色的小树已经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小鸟们,你们还等什么,让我们赶紧去和小树交个朋友吧!

  7、分角色读第1~2小节。

  (二)引读过渡,指导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的美好交往

  引读:这一天,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安全地送回家,而且,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提问: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过渡: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善,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它们天天在一起,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处得多么快乐呀!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它不得不与小树告别,此时此刻,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三、精读第5~9小节,感受小驯鹿和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

  过渡: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往了远方。在分别的日子里,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树,你瞧,春天一到,小鸟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这时,它遇见了谁?(小驯鹿)它们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接着往下读一读第5~9小节。

  1、提问:它们说了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吗?先找一找,再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看看哪对同桌第一个读好这段对话。

  2、哪对同桌有这个自信第一个来读好这段对话?

  其他小朋友一边仔细听,一边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看看谁能第一个发现这段对话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对话的不同之处。(两生试读)

  3、(媒体出示文字)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示语出现在话的后面或是中间)

  4、明白了这一点,相信小朋友们就能把这段对话读得更好了,谁来读小鸟的话,谁来做小驯鹿,谁来代替我读好剩下的话?

  其他小朋友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驯鹿父子)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6、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时,小鸟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叫?你能读出小鸟当时的心情吗?

  7、听了小鸟的话,小驯鹿连连说道——(是的!是的!)见到爸爸一直牵挂的小鸟,此时此刻的小驯鹿怎能不激动呢?于是,你瞧,(媒体播放回家情景)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8、是呀,遇到久别重逢的好朋友,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高兴!谁愿意来分角色读好这段对话?

  四、感情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故事,感受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的友好与快乐。想不想把这个故事永远记在脑海里?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故事,会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

  五、拓展训练

  (媒体播放)小鸟来到小驯鹿家,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还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

  “树”

  驯鹿(父)

  23、会走路的树

  小鸟

  小驯鹿(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精选】语文教案08-02

(精选)语文教案08-15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