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09 07:23:2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正确对待换牙现象。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丁丁担心啥?

  师:我们嘴巴里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呀?

  师:嗯,是牙齿。牙齿有什么作用?

  师:嗯,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咀嚼食物,帮助我们消化。但是,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

  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提问(从开头到“……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

  1、丁丁的牙齿摇动了,他以为牙齿怎么样了?

  2、丁丁为什么以为牙齿烂掉了?

  3、丁丁为啥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师:丁丁的牙齿烂掉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提问(从“这时,老师看见了……”到结束)

  1、老师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换牙是好事吗?为什么?

  2、我们在换牙的时候,为什么牙齿会摇动?要让新牙不长得歪歪扭扭,应该怎么办?

  师:新长的牙齿叫做恒牙,原来的牙齿叫做乳牙。六到八岁的时候呢,乳牙开始脱落,要长恒牙了,老师的牙齿是恒牙,你们的还没有掉的'牙齿是乳牙。

  三、乳牙和恒牙。

  我们再来听一听恒牙和乳牙之间的故事,教师讲述故事《老朋友和新朋友》

  1、为什么恒牙要来替换乳牙?

  2、恒牙长出来的时候,乳牙会怎么样?

  3、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助我们吃东西,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

  附故事:

  《换牙》

  一天早上,丁丁醒过来,忽然发现自己的牙齿有点摇动了。丁丁担心地想:“坏了,一定是昨天晚上我偷偷吃了糖,又没有刷牙。这牙齿是不是烂掉了?”到了幼儿园,他也不敢大声说话,就怕牙齿掉下来,他捂着嘴巴轻轻叫了声:“老师早——”中午吃饭的时候,丁丁也不敢张大嘴吃饭。那么好吃的饭菜,他一口也不敢吃。老师走过来问:“丁丁今天怎么了?为啥不吃饭?生病了吗?”“唔……”丁丁赶紧摇摇头。午睡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丁丁睡不着,他觉得牙齿好痛,好像还有一点痒,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

  这时,老师看见了。老师让丁丁张开嘴,看了看,说:“丁丁别害怕,你在换牙。下面的牙齿慢慢长出来,顶着原来的牙齿,它就开始摇动了。新牙齿全部长出来,原来的牙齿就会掉下来。不过你要记住哦,自己不能用手去扳它,不然,新的牙齿就会长得歪歪扭扭!”

  老师又接着说:“长新牙是好事呀!这是你长大了。”“是这样啊!原来长大了,要换牙呀!”丁丁这下再也不担心了,他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

  《老朋友和新朋友》

  我是乳牙,小朋友还在吃奶的时候,我就长出来了。现在,小朋友长大了,吃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硬。我有点咬不动,嚼不烂了。不过,没关系,我的好朋友恒牙来帮忙了。恒牙就在我的下面,它慢慢地长出来,把我顶得摇摇晃晃。

  我掉了以后,恒牙很快就会长上来。恒牙本领比我大,我咬不动、嚼不烂的东西,它可不怕。恒牙会一直来帮你吃东西。可是,它要是掉了,就再也没有牙齿来帮忙了。有了恒牙这个新朋友,你会忘了我这个老朋友吗?

  嘿!说了半天,你还不知道恒牙是什么模样。没关系,你瞧瞧老师和爸爸、妈妈的牙齿,就明白了。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根据幼儿喜欢游戏这个特点,我精心的设计了传帽子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使幼儿获得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并在游戏中磨练自己,充分体会来自于班集体的力量和融入集体的那份温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游戏动作的敏捷性。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哨子一个,大红苹果卡片若干

  2、自制帽子若干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慢跑一圈,指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它的名字叫"传帽子",我们今天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现最好,今天老师就奖励给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给幼儿出示大苹果卡片。你们可要好好的参与啊!!

  2、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和部分幼儿一起模拟表演其他幼儿认真看。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头的`幼儿前面有10顶帽子,游戏开始后,各行派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头上把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以此传下去。当第一名幼儿帽子被摘下后,他马上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顶帽子,同样依次传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完为止,传得快的小组为胜。

  3、开始游戏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以老师的口令为信号,游戏开始。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看到帽子快速而紧张的在幼儿手中传递着,孩子们也充斥在游戏的氛围中。

  活动反思幼儿都非常喜欢传帽子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感受了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氛围,并且都在为本小组的胜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学会了集体合作,理解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获取了游戏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活动准备

  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

  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

  3、幼儿已经有过擀泥的经验;

  4、幻灯设备,电视机。

  活动指导

  一、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幼儿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幼儿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幼儿正确擀泥: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2、要求幼儿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

  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幼儿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幼儿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幼儿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幼儿的作品,组织欣赏幼儿的作品,并集体。

  1、出示幻灯机,放映幼儿的成品,并请幼儿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儿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3、将幼儿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幼儿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计算活动:学习二等分(一)

  一、活动目标:

  ⒈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⒉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⒈材料:苹果,绳子,

  纸(正方形、三角形等),吸管,若干几何图形。

  ⒉工具:笔,剪刀

  三、活动过程:

  ㈠讲解演示

  ⒈教师出示一只苹果,问幼儿:把这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让他们吃到一样多的苹果?

  ⒉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把一个苹果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通过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让幼儿开动脑筋,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初步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㈡操作探索

  ⒈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

  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㈢讨论理解

  ⒈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⒉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

  ⒊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⑴师: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⑵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二等分的折法与分法,让

  幼儿充分得到锻炼与发挥。并且运用比较与判断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㈣巩固提高:游戏(找朋友)

  游戏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参加游戏的幼儿手中。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⒈教师讲评幼儿的活动结果

  ⒉幼儿展示自己拼贴的图形

  最后以游戏找朋友的形式结束活动,将二等分的知识再次得到巩固,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

  四、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把各种材料等分成一样大小的二份,可以把它们等分成四份,八份吗?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分一分。

大班教案 篇6

  相关知识:

  生活在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野外长颈鹿能活27年左右,动物园里的能活超过29年。是南非的国兽。

  活动目标:

  1、创意各种形状的长颈鹿身体。

  2、尝试搓圆、压扁,用刻刀切开装饰脖子。

  指导重点:

  能够搓圆、压扁,用刻刀切开装饰脖子。

  活动准备:

  长颈鹿图片、各色泥、刻刀。

活动过程:

  一、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长颈鹿。

  你们看,这是什么?它生活在哪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泥塑:长颈鹿

  长颈鹿是怎么做的呢?它的身体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二、教师示范做鹿的步骤,幼儿自由操作。

  1、引导幼儿创意各种形状的长颈鹿身体。

  脖子上的装饰先搓圆压扁用刻刀切开。

  2、幼儿自由操作捏长颈鹿。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幼儿)

  三、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效果:

  在老师的引导和要求下所有幼儿完成创意长颈鹿。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车轮表面花纹的实际意义。

  2、体验车轮印画的游戏趣味。

  【活动准备】

  1、课件《轮子的花外衣》。

  2、各种模型汽车。

  3、幼儿用书。

  4、颜料、油泥、白纸、圆柱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开汽车”,初步感知车轮留下的痕迹。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玩具,看看是什么?(出示汽车)现在,我请几位小朋友把这几辆汽车开到刷有水粉颜料的纸上,仔细看看纸上会有什么变化?

  二、探讨车轮图案的意义。

  1、播放课件【轮子轨迹】,观察各种车轮表面的花纹,了解它们的特点。

  师:车轮表面的花纹是一样的吗?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花纹的粗细、深浅不同的特点。

  2、播放课件【花纹的作用】,了解车轮图案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师:为什么车轮的`表面都要有这些花纹呢?

  3、教师播放课件【作用大不同】并结合幼儿用书,了解车轮花纹的实际用途,并知道为什么它们的花纹都不同。

  教师小结:虽然这些轮子的花纹都不一样,不过,它们都增加了轮子表面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让车子行驶地时候更加安全。

  4、小实验帮助幼儿理解。

  师:现在,老师来做个小实验,请大家看看,哪块圆柱形积木滚得快?为什么?

  (教师可用两个圆柱形积木,在其中一个表面缠上绳子,在斜坡上使两块积木同时向前滑,比较谁的惯性要小一些)。

  5、拓展对车轮花纹的认识。

  师:你还知道哪些与车轮表面花纹有关的事或现象?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忆下雪天,人们为车轮拴上铁链的用意等。

  三、车轮印画

  播放课件【花纹秀】,鼓励幼儿在车轮上沾上水粉颜料,然后在纸面上开来开去,创造出奇特的花纹效果。

  活动延伸:可以开个车轮绘画展。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火车简单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2、知道火车是在铁轨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乘火车的感受。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师:小朋友,你们坐过火车吗?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火车?

  在火车上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火车吗?为什么?

  2、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进入教室的?(开火车)

  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师: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最前面是什么?它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后面是什么?火车车厢和车头下面有什么?为什么车头下面的轮子特别大?火车在哪里开的?

  幼儿回答

  师小结:火车最前面是火车头,火车头上有驾驶室。火车头后面是一节一节的车厢,它靠自动挂钩连接起来。火车车厢和车头下面有许多车轮。车头下面的车轮特别大,因为它们要带动火车后面的许多车厢。火车是在铁轨上开的。

  3、了解火车的用途

  师:火车除了载人外,还有什么用?

  幼儿回答:载物和载人,给人带来方便。

  4、比较客车和货车

  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认一认火车,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火车是什么样子的?火车在什么地方行使?客车是什么样子的?货车是什么样子的?

  5、请幼儿谈论自己坐火车的经历

  师:你们谁坐过火车?在火车上你有什么感觉?喜欢坐火车吗?为什么?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经典]大班教案10-28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经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教案(精选)11-16

大班教案(经典)09-04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04-18

大班教案04-18

大班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