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

时间:2022-05-09 07:30:4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绘本中的“蓝狐狸”名字越变越长的有趣过程。

  2、能仔细观察画面,关注并借助“云朵般符号”里提供的画面信息,推测画面中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3、知道名字是用来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动准备:

  1、波波蛙、红叶鼠、桂花獾、蓝狐狸的动物图片以及绘本中出现的代表动物名字的标记图片。

  2、故事ppt

  3、经验准备:事先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我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幼儿交流自己名字。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你的名字有什么意义吗?为什么你的爸爸妈妈们要给你起这个名字呢?(请幼儿交流)

  师:恩,刚刚你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你们的名字都很好听也很独特,那现在有一些小动物也想要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二、猜一猜“我叫什么名字”,为幼儿自主阅读画面作经验准备。

  1、出示图片“波波蛙”

  师以波波蛙的口吻:嗨,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能猜出来吗?请你仔细看看这个云朵标记里的图画,是什么?

  师介绍:我叫波波蛙,因为我住在河边,我喜欢河里的水波,水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所以我给自己取名叫波波蛙。

  2、出示图片“红叶鼠”

  师:谁来了?(小松鼠)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引导幼儿你关注标记里的红叶标记)

  师:我叫红叶鼠,你知道为什么我叫红叶鼠吗?

  3、出示图片“桂花獾”

  师:夷~这是谁呀?(介绍动物獾)我叫什么名字呢?看看这是什么?(标记里的桂花)恩,那我的名字叫…(桂花獾)

  4、出示图片“蓝狐狸”

  师:嗨,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瞧我身上是什么颜色的?那你们能猜到我叫什么名字吗?(蓝狐狸)

  三、阅读绘本《好长好长的名字》,鼓励幼儿自主观察阅读画面。

  1、师:小朋友真聪明,那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拥有好听的名字,藏在一个好听的故事里,这是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故事中的蓝狐狸总是喜欢别人的名字,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逐页出示ppt,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

  3、交流讨论,梳理画面内容。

  师:你觉得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教师逐页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讲出画面内容)

  师:蓝狐狸遇到了谁?他们在说什么呢?蓝狐狸会怎样呢?波波蛙把名字给了蓝狐狸,蓝狐狸现在的名字变成什么了?又遇到了谁?又会发生什么呢?(教师边引导边出示蓝狐狸名字变长的标记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4、小结:蓝狐狸一共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呀?它的名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能叫出它的长名字吗?蓝狐狸后来的名字又怎么了?

  师:这是一个关于蓝狐狸名字越变越长的故事,所以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好长好长的名字》。

  四、完整阅读绘本

  师:现在我们看着这些画面和图片,再来完整的讲讲这个故事吧!

  五、明白“名字是用来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师:故事里的小动物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你们觉得他们的名字好听吗?可是蓝狐狸把其他小动物的名字都要了过来,变成了自己的名字,你们觉得那么长的名字好听吗?师: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那如果把其他人的好名字变成你的名字,你觉得会好听吗?所以,名字是用来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们觉得对吗?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蓝狐狸特殊名字的由来。

  2、知道名字是区别他人和自己的特殊符号。

  3、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蓝狐狸图片,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由图片引出故事。

  1、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呢?(蓝狐狸)

  2、你们觉得蓝狐狸这个名字好听吗?(好听)

  3、这么好听的名字,可是蓝狐狸还想要有别的名字,于是他的名字就变成好长好长的名字。一会儿老师就把好长好长的名字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你们认真听,听一听蓝狐狸的名字为什么会变的好长好长?(讲清楚幼儿听故事的要求)

  二、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故事后提问:

  1、故事讲完了,问一问小朋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故事的名字叫好长好长的名字)

  2、故事里有些谁呢?(蓝狐狸、波波娃、红叶鼠、)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手指)

  3、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蓝狐狸的名字会变的好长好长呢?(因为别的小动物的名字都送给了蓝狐狸)

  4、原来是小动物把自己好听的名字送给了蓝狐狸,那他们都送给蓝狐狸什么名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书。

  三、教师结合图片,分两部分讲述故事。

  (一)、教师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

  1、蓝狐狸碰到了谁?他们对蓝狐狸说了什么呢?(教师随机应变,提出辅助性的问题,让幼儿完整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那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变成什么了呢?(波波红叶,蓝狐狸)

  3、你们觉得蓝狐狸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因为蓝狐狸把别人的名字变成了自己的,别的小动物就会没有名字了)

  小结:蓝狐狸把别人的名字变成自己的名字,别的小动物就没有了名字,那这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1、小动物没有了好听的名字,所以所有的山羊都叫山羊。(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讲述)

  2、那这样会发生什么样的麻烦呢?(小一声青蛙。)

  3、蓝狐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是怎么样做的呢?(他会把名字送给大家)他是怎么样说的呢?

  4、蓝狐狸都把名字还给了大家,最后小动物们又有自己的好听的名字了?那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教师结合图片让幼儿自己说出的小动物的名字)

  四、说说我们的名字。

  小动物的名字都不一样,一个名字就代表一只小动物。而且他们的名字都有不同的意思,小松鼠因为喜欢红叶所以就叫红叶鼠,小青蛙因为喜欢河里的水波对以就叫波波蛙。我们小朋友除了一个共同的名叫小朋友外,你们每个人都自己的名字,那你能告诉大家你的名字叫什么吗?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呢?(引导幼儿讨论)

  五、结束活动。

  结束语:还有很多的小朋友想要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不过我们现在不讲了,下了课后你们再告诉老师或者是小朋友你的名字,现在请小朋友休息一下吧。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3

  一、设计意图: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大商场,超市纷纷在橱窗、门廊,极其一切可能的地方装点,增添新年的气氛,孩子们也敏感的发现了新的变化,怎么样让今年的新年过得与众不同呢?在与孩子的讨论中我们生成了“新年DIY”,让孩子们在完完全全的自我“动手”中过新年。

  二、主题目标

  环境知识

  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习俗

  知道新年的意义

  认识猴子,知道属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数年方式,萌生民族自豪感

  不跟陌生人走,知道自己保护自己的简单方式。

  情感态度

  感受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知道自己长大了,新的一年里要有新的进步

  乐意与同伴、家人进行情感交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力

  巩固建构能力,体会进一步搭高搭牢的技巧

  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和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制作

  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活动的的感受

  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猴子的特征。

  行为习惯

  会认真的收拾活动材料

  与同伴一起友好的进行活动,不争抢。

  三、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班级环境,创造温暖热闹的节日气氛。

  小墙饰:

  1、倒计时,能正确的感知距离新年的天数。

  2、十二属相图

  四、家园配合:

  1、给幼儿讲讲家人的属相,初步了解可以通过属相来记住年龄。

  2、知道猴子是中国有名的'标志物,如西游记,x奥运会的吉祥物

  3、幼儿找找看看节日的环境,感受节日的气氛,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4、与孩子交谈,表扬其进步,提出猴的新愿望和新要求

  五、主要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新年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制作、游戏等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幼儿体验到了新年来临的喜庆。幼儿与伙伴交流,互相祝福,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幼儿自己回忆以往新年是怎么过的,使幼儿对新年在脑海里有了整体的概念,但在本课的活动中还要注意细节问题,如在幼儿制作贺卡和画画的环节,时间比较紧,应当注意活动的时间,教师和幼儿配合不是很默契,因为幼儿对新年的祝愿词语都比较缺乏,在这方面还应多引导。音乐方面应先教会幼儿动作,使幼儿一听到歌曲就能载歌载舞。活动的材料还应该更丰富多彩一些。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注意细节问题,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成功的上好每一节课。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4

  设计意图:

  最近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年龄的孩子,对活动区用来装玩具的大塑料筐特别有兴趣,一会儿将大筐当房子躲在里面,一会儿将大筐当大树,一会儿又将大筐当成了小推车……于是,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已感知了数量1个和2个)和幼儿对大筐的兴趣的基础上,整合出《运送甜蜜》的活动。在此活动中,我巧妙、自然地整合了颜色、数量、交通规则等常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进行活动。另外、针对小班孩子胆小、娇气、缺乏勇敢精神的共性,我将“不怕困难”也作为一个隐性目标渗透于整个活动之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塑料大筐铺成小路,并勇敢地走过去。

  2、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量1个和2个。

  教学准备:

  1、大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塑料小筐2个;

  2、积塑若干

  3、熊妹妹,熊哥哥图片各一

  4、点卡两张:

  教学过程:

  一、小动物出来玩。

  今天天气真好,你们想想有哪些小动物会出来玩呢?(引导幼儿说说哪些小动物会出来玩。根据幼儿说的名称一起念儿歌做该动物的模仿动作。例:小兔小兔跳跳,绕着房子跳,绕着大树跳……)

  (老狼的音乐响起):哇,谁来了,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幼儿利用筐躲)。老狼出来东看看西看看,离开。(师:老狼这儿找找,那儿找找,咦,小动物都到哪里去了呢?这里只有石头,没有小动物,老狼只好慢慢的走了。)大灰狼终于走了,幸亏我们躲起来了呢。

  二、小熊运饼干

  “太阳越升越高,熊妈妈也带着熊宝宝出来了,这怎么一条路也没有?”

  ㈠、铺路:引导幼儿将大筐摆成三条路。

  ⑴、我们一起来用石头造路吧,熊妹妹帮忙造一条低低的路。(大筐的口朝上放)

  ⑵、熊哥哥帮忙造一条高高的路(大筐的口朝下放)

  ⑶、共同造一条高低高低的路。(出要求:每条路都用5块石头来搭,剩下的石头让幼儿搬走。)

  ㈡、让幼儿尝试练习走不同的`路,并提问:那条路走起来最舒服,哪条路走起来最困难,我们该怎么走呢?“

  ㈢、让幼儿练习运饼干,提出要求:请幼儿自己选一条路线到指定处捡饼干,跑回并按颜色摆放。

  ⑴、看点卡捡饼干

  ⑵、看手势捡饼干

  ㈣、引出小推车:“这么多饼干,拿也拿不下,还好,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小推车”

  ⑴、先练习小推车,试试看灵不灵(刹车、推车)

  ⑵、出示两张图片,一个是熊妹妹,一个是熊弟弟,分两处摆放。

  ⑶、运饼干。提出要求:

  ①听清运几块饼干

  ②送到指定的地点。

  三、把小车叠起来放好吃饼干。

  ㈠、吃饼干(把车停好,吃饼干)

  ㈡、今天真累,(听音乐)我们互相敲敲背,敲敲腿吧。

  ㈢、一起抬着饼干回家。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好长好长的名字》是大班早期阅读绘本中的一个内容,主要角色是蓝狐狸,里面还有波波蛙、红叶鼠、绿草蛇、桂花獾等故事角色,画面清晰、情节简单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关注到绘本的主要内容,比如说: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结果;但如何让幼儿能够将绘本内容表达得完整、生动,特别是在云朵样的符号中出现的信息,如何引导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它所要传达的信息,自主地阅读,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有序阅读绘本,关注并借助“云朵般符号”里提供的画面信息,了解故事角色人物所想所说,理解蓝狐狸好长好长名字的由来,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能大胆地阅读想象、清楚地表达蓝狐狸和动物间的对话与心理活动,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清楚表达蓝狐狸和动物间的对话与心理活动,将绘本内容表达得完整、生动。

  难点:引导幼儿关注、准确掌握“云朵般符号”里提供的画面信息,自主地阅读。

  活动准备

  绘本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讨论名字,引题激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书里就发生了关于名字的有趣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题目)你看到了什么?好长好长的名字,听到这个故事名字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简略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师:这个好长好长的名字到底会有多长?会是谁的呢?它怎么会有这个好长好长的名字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师:如果你们有不明白地方等一会儿请你提出来。(提出阅读要求:正确的阅读姿势;有序地翻阅,教师巡回观察。)

  活动二:师幼共读,问题引领

  师:你看懂了哪几页?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引导幼儿仔细阅读画面细节,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个别讲述,其他幼儿作补充。)

  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明白?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对于不能完全理解的图片,教师问题引领,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必要时请其他幼儿协助讲述。)

  (1)图1:蓝狐狸听到波波蛙的名字会怎么想?为什么它叫波波蛙?

  图2:蓝狐狸会怎么对波波蛙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蓝狐狸得到名字后,心里可能怎么想的?

  画面中犹如云朵般的符号表示什么?(代表角色人物说的、想的事或物。)

  请幼儿完整地说一说前面两张图。

  (2)图3、4: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想象一下它们的想法和对话。

  (3)图5、6、7:请你和旁边小朋友一起说说这几张图,要把画面看仔细,把意思说清楚。

  (4)图8:现在的蓝狐狸叫什么?它的名字怎么样?为什么会有那么长的名字?蓝狐狸得到这么多的名字,它的心情怎么样?你喜欢它的名字吗?

  如果你是它的朋友,请你来邀请它来玩,你会怎么叫它呢?感觉怎么样?

  (5)略读图9:蓝狐狸的朋友也觉得好奇怪。

  (6)图10、11:再来看看那些送掉名字的动物吧,它们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果怎么样?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的事呢?

  (7)图12、13蓝狐狸明白这个道理吗?(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呢?)从哪儿看出来的?最后怎么样了?为什么决定把名字还给大家了?

  请幼儿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活动三:再次阅读,正确表述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导幼儿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与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能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绘本教学中对幼儿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突出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创造思维的激发。教师的提问有效,能形成及时适当的应答,合作探究地互动,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绘本中出现了一些幼儿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阅读符号(犹如云朵般的符号:代表角色人物说的、想的事或物)用何种方式引起幼儿关注兴趣并习得相关信息。(从自由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从师幼共读中实现“提升式学习”、从幼儿再次阅读中实现“感受性学习”。)阅读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阅读活动中我让幼儿去看看讲讲、再看看再讲讲,从看图讲述到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将语言游戏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目的不仅在于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很奇特,很幽默,还让幼儿在脱离成人能够自主独立阅读。大班的语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组织并完整的表达一件事情。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个体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通过同伴分享、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方式是幼儿所喜欢的,这样有助于带动语言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幼儿。从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充分让幼儿与图书、与教师、与同伴对话和互动,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6

  设计思路:

  这个故事构思很特别,它借用了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儿阶段的一个典型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会羡慕他人拥有的东西,如同故事里的小狐狸一样,但是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多而全才是最好的,故事的结尾正是告诉了我们:不要求多求全,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独特。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关注到绘本的主要内容,比如说: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结果;但如何让幼儿能够将绘本内容表达得完整、生动,特别是在云朵样的符号中出现的信息,如何引导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它所要传达的信息,自主地阅读,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阅读想象、清楚地表达蓝狐狸和动物间的对话与心理活动,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

  2、关注并借助“云记号”里提供的画面信息,了解动物们名字的由来,并知道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知道自己名字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名字,引题激趣。

  师:看看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能不能很快地找出你的名字在哪儿?并告诉我们,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简略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特殊的含义,代表你是独一无二的。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关于名字的有趣故事和你们分享。(出示题目)你看到了什么?好长好长的名字,听到这个故事名字,请你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理解故事,感受动物们的心理活动。

  1、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猜猜叫什么?(蓝狐狸)他为什么叫蓝狐狸?

  小结:原来它有一身漂亮的'蓝色的狐狸毛,是其他狐狸没有的,所以他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蓝狐狸”,是一个代表他的、独一无二的名字。

  2、第一幅图:

  (1)师:蓝狐狸到河边去玩,碰到了一只青蛙。他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波波蛙。(出示放大的云朵标记)他的名字为什么叫波波蛙呢?

  青蛙说:“我的名字叫波波蛙,因为我喜欢河里的水波。”

  教师小结:水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像有一千片碎银子落在上面,好看极了。所以他给自己取名叫波波蛙。那我们知道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师:蓝狐狸听了这么好听的名字,很羡慕波波蛙,他会怎么说?

  小结:“你的名字真好听,我希望有一个和你一样好听的名字。”

  (3)师:听了蓝狐狸的话,波波蛙会怎么说?怎么做?

  小结:波波蛙大方地说:“如果你喜欢,我把波波的名字送给你吧。”(让幼儿重复对话)

  (4)出示标记(让幼儿理解标记的含义),蓝狐狸很高兴,他会说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根据标记说一说)说:“太好了,我就叫波波蓝狐狸。”

  3、第二至五副图: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PPT说说他们的名字,感受其中的幽默。

  4、第五副图:

  师:现在,他的朋友见了蓝狐狸叫他什么名字啊?(波波红叶绿草桂花高山白云长空……蓝狐狸。)

  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变得怎么样了?(好长好长)

  小结:大家都觉得蓝狐狸的名字特别奇怪,特别不好听。

  师:小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小结:名字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符号,没有符号会分不清。

  师:那蓝狐狸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发故事里的蓝狐狸是不是这样做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师:最后蓝狐狸的名字又变得怎么样了?(变短了)

  为什么会变短?(辅助提问:最后蓝狐狸为什么决定把名字还给大家了呢?)

  小结:每一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都代表了与众不同的含义,就如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名字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评价:

  总的来说,这个活动还是很顺利,和孩子们互动也不错,环节也连接的很好。

  在细节方面,先听故事再提问,这个方式有些老套,提问的形式也比较笼统,老师提问幼儿回答,答案也比较单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学习对话完全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蓝狐狸对波波蛙的对话后就可以让幼儿模仿学习对话了。

  反思:

  1、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还是很顺利的,目标也达成了,结合《我自己》主题,正好是孩子们正在关注议论的话题,很有意义也很有趣。

  2、导入时间有点长,可以直接换成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

  3、课件的声音不是很清楚,孩子们听了3遍都没听清楚,可以直接口述出来,让孩子们听清楚。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7

  设计意图

  故事《好长好长的名字》构思特别,借助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儿阶段一个很典型的心理特点:常常羡慕他人拥有的东西,并且求多求全。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接纳独特。

  在大班阶段,阅读教育更加注重提高幼儿对图画符号的理解能力。《好长好长的名字》绘本中几乎每一幅图片都有一些值得解读的符号,而要完全读懂,不仅需要仔细观察画面,还要积极调动联想能力,甚至需要结合书中的文字,这些对提高大班幼儿独立阅读能力特别有帮助。我在设计绘本阅读活动“好长好长的名字”时,尝试借助“图示支架”来帮助幼儿接受并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书中出现的各种特殊符号,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能合理推断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并准确、完整地表述画面内容。

  2.了解小狐狸特殊名字的由来,知道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学会欣赏、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多媒体课件,人手一本《好长好长的名字》,演示图片(云朵、波波蛙、红叶鼠等),小组操作教具(名字图卡、云朵图),个体操作教具(小图卡、插入式学具)。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名字,引题激趣——确定支点

  1.幼儿说说自己的名字。

  2.导入图书《好长好长的名字》。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书里也发生了关于名字的有趣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环节解析:组织关于名字的谈话,可以让幼儿建立起“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这一经验支架,为下一环节支架点的确立奠定基础)

  二、师幼共读,问题引领——搭建支架

  1.教师导读故事的前半部分(1页~4页)。

  预设提问:

  (1)你看到书里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名字?

  (2)为什么它叫波波蛙(红叶鼠)?——揭示名字与动物生活环境的关系。

  (3)蓝狐狸听到波波蛙(红叶鼠)的名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波波蛙(红叶鼠)为什么愿意把名字送给蓝狐狸?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云朵符号图示卡,按照故事顺序排列。

  预设提问:

  (1)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2)蓝狐狸得到名字后,心里可能怎么想?从哪里看出来的?

  3.情节猜想(5页)。

  预设提问:蓝狐狸遇到了绿草蛇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环节解析:教师采用导思式的层层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让幼儿合理推断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并准确、大胆表达,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出示云朵图示卡意在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提示性线索,猜想、推测故事的发展,接受并理解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完成整个图示支架的搭建)

  三、自主阅读,小组建构——再现支架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中间部分(6页~8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阅读姿势正确,有序地翻阅。

  预设提问:蓝狐狸又遇到了哪些动物?蓝狐狸的.名字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回忆情节,小组合作用图卡排序,将蓝狐狸好长好长的名字排出来。

  预设提问:

  (1)蓝狐狸的名字最后变得怎么样了?(好长好长)

  (2)蓝狐狸得到这么长的名字,他的心里可能会怎么想呢?

  (3)小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名字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符号,没有符号会分不清。

  (环节解析:让幼儿从自主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不仅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还要积极调动联想能力从书中获得相关信息。运用小组建构策略,幼儿阅读后的思维成果在小组中碰撞,支架在共同的排序操作中再现,并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最终完成了对好长好长名字的建构)

  四、完整阅读,经验梳理——撤离支架

  1.幼儿阅读图书的后半部分(9页~13页),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提问:

  (1)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或觉得特别好玩的地方?

  (2)最后蓝狐狸的名字又变得怎么样了?

  (3)为什么会变短?(辅助提问:最后蓝狐狸为什么决定把名字还给大家呢)

  2.图片配对:为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图片进行名字配对。

  预设提问:你还记得这些动物的名字吗?请你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名字。

  3.完整阅读。

  预设提问:小动物们的名字都是特定的符号,都有独特的意义,你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环节解析:设置质疑环节,同时采用倒叙推理的提问,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达到真正有效的阅读。通过图片配对,培养了幼儿独立理解、记忆的能力,让幼儿从依赖图式支架到最终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

  活动反思

  1.注重支架的支持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一种“后面扶持.前面引导”的搭建方式来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既实现幼儿与环境、材料(图书、图片等)的互动作用,又实现幼儿与他人(同伴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2.科学把握支架的撤离。支架在搭建之后必须有撤离的环节,教师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判断,巧妙应用支架撤离的策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用夹子这一辅助工具将幼儿阅读的每本小图书分隔成三部分,引导幼儿逐次阅读,使支架不断变化,而在最后环节中的图片配对就是教师撤离支架,让幼儿进行自我建构。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8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自身动作幅度(大小轻重急缓)、节奏位体(前后左右)的感知觉能力。

  2、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折叠垫2块、棍子一根、拳击手套1个、哨子1个、放松音乐《暖暖》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一)教师带领幼儿成一路纵队跑步进场;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上、下、左、右、前、后,并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让幼儿感知节奏体位。

  师:全体都友,听我口令: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后看齐……(教师可逐遍加快速度,也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发展幼儿的反应灵敏性)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8人,合力完成以下动作:

  1、将垫子抬置腹部,做转圈、跳跃、下蹲、起立、移动换位;

  2、将垫子举过头顶,做转圈、跳跃、下蹲、起立;

  3、幼儿手举垫子,教师推垫子,让幼儿及时移动方向;

  4、将垫子竖起来,让幼儿站在垫子后,用双手扶住垫子的上端,教师带上拳击手套进行击打、用脚踢、用手使劲推、用棍子敲,幼儿必须紧紧抓牢垫子,不能让教师将垫子打倒或拽走。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幼儿互相协作,及时移动方向、控制力量轻重和运动轨迹长短;同时还要提示幼儿要坚持、努力战胜一切困难)

  (二)打擂台

  教师将幼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8人,坐在垫子的左右两端,教师及配课教师一人带一组进行角力大赛。

  1、每组派一位队员出赛,两人站在垫子上,教师向两人介绍比赛规则:发令后,双方幼儿尽力将其对手推出垫子外,但禁止使用拳打脚踢牙咬等不良手段;

  2、各队选送队员出赛,教师适当调整队员,形成合理实力分配,鼓励幼儿用顽强意志取胜;

  3、如果两队无法分出胜负,则由两队队长(教师及配课教师)进行比赛,分出胜负。

  三、活动结束

  放松游戏:比赛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围着垫子站成圆形或者半圆形,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互相拥抱、亲吻脸颊,并告诉幼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教学反思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发展其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教育课程,它包含了一个对幼儿进行多重心理素质和个性培养的过程。我们应在每次体育活动中都提供幼儿身体均衡发展的机会。同时,应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其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平衡、跳跃的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已逐渐减弱,他们喜欢有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因此我设计的本次活动《预备:冲》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对自身动作幅度(大小轻重急缓)、节奏位体(前后左右)的感知觉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也让幼儿体验了团队协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很高,都非常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但是仍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到其中,原因是他们的胆子小,自己没有信心,对稍具危险性的游戏会害怕,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增强孩子们的勇敢精神。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活动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一、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二、再思考

  1、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

  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

  2、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

  3、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导幼儿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与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能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绘本教学中对幼儿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突出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创造思维的激发。教师的提问有效,能形成及时适当的应答,合作探究地互动,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绘本中出现了一些幼儿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阅读符号(犹如云朵般的符号:代表角色人物说的、想的事或物)用何种方式引起幼儿关注兴趣并习得相关信息。(从自由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从师幼共读中实现“提升式学习”、从幼儿再次阅读中实现“感受性学习”。)阅读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阅读活动中我让幼儿去看看讲讲、再看看再讲讲,从看图讲述到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将语言游戏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目的不仅在于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很奇特,很幽默,还让幼儿在脱离成人能够自主独立阅读。大班的语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组织并完整的表达一件事情。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个体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通过同伴分享、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方式是幼儿所喜欢的,这样有助于带动语言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幼儿。从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充分让幼儿与图书、与教师、与同伴对话和互动,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10

  设计背景

  不乱吐口香糖残渣是一种社会准则行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有环境保护意识,发现人们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是大班教育的重要内容。

  结合日常生活和幼儿一起做调查作为切入点,让幼儿观察实地拍摄的口香糖污染环境的场景,引导幼儿体验乱吐口香糖带来的烦恼。了解个人行为对环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学习正确行为,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从小做起,为美化环境,建设美丽绵阳做出自己的努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乱吐口香糖带来的烦恼,感知口香糖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装上的环保标志的含义,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重点、难点

  1.让幼儿认识环保环保图标,懂得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

  2.组织情景操作,集体讨论分组辩论,幼儿对口香糖黏处理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进行口香糖的调查《大一班口香糖调查表》

  2.课件

  《1》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的照片

  《2》清理口香糖残渣的照片

  《3》口香糖外包装的环保标志

  3.各种口香糖外包装若干。

  活动过程

  1.交流调查情况

  《1》自由结伴交流调查情况

  《2》集体交流老师幼儿共同记录调查结果。

  2.观看口香糖污染的课件,了解口香糖污染对人们的影响。

  3.讨论清除口香糖烦恼的办法。

  4.提问: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美化我们的家乡做些什么?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5清理园内的口香糖残渣和垃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因此选取“口香糖”设计了一个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知道乱吐口香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烦恼,从而“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也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内容。

  由于“口香糖”是孩子经常可以接触或是吃过的,因此活动刚开始我出示口香糖的包装纸并提问“这是什么?”时孩子们脱口而出“口香糖“,只有一位离我比较近的孩子说是“包口香糖的.壳”,说明该孩子观察得很仔细,我给予其一定的表扬后开始和孩子们讨论口香糖,引导孩子们说了口香糖的一些特点和吃口香糖的好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大概的答案如口香糖是甜甜的、有点清凉的、各种口味的、粘粘的等,口香糖对牙齿有好处,可以清新口气等,这个环节中我重点提问了“口香糖能像别的糖一样吃到肚子里去吗?”孩子们立刻说不能,并说出了很多“不能“的原因,有的说口香糖吃进肚子会肚子疼的,有的说口香糖吃进肚子会拉肚子,甚至有孩子说口香糖吃进肚子会死掉的……或许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孩子的家长传输给孩子的信息,活动中也没有必要去深究这些“原因”是否科学,我只在最后强调“口香糖不能吃到肚子里”此环节最后我总结性的提问“大家喜不喜欢吃口香糖”,几乎所有孩子都兴奋地喊“喜欢……”就在孩子们处于兴奋状态时,我用疑问的表情说:“因为口香糖不能咽下去,所以它也有很多的烦恼呢!”孩子们立刻对口香糖的烦恼产生了兴趣,在教师的带领下看了几张错误处理口香糖的图片,孩子们边看边说,边说边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强烈表示自己绝不会学图片上的小朋友那样处理口香糖。

  2.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是让孩子寻找发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秘密,这个环节我让个别孩子体验了一番“环保小卫士”,即帮我把包装纸发到每个孩子的手里,并要求孩子边发边说“请保护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3.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缺乏亲身感受乱吐口香糖所带来的烦恼的机会,也没能让孩子实际去操作如何处理口香糖,有可能的话在延伸活动中应该让孩子照着包装纸上的“秘密”去亲身体验。这样就不会只是课堂上的“泛泛而谈”了!

  4.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先让幼儿体验嚼完口香糖后和幼儿一起处理残渣口香糖。如;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后扔进垃圾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