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案

时间:2022-03-29 19:06:33 教案 我要投稿

《年、月、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月、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教案1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能比较熟练地判断大月、小月和平年、闰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九第4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

  2、揭示课题。

  猜谜:小宝宝,真稀奇,身穿12件衣,每月它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谜底:挂历。

  提问:日历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各是几月几日?每天一张,撕完一本日历要多长时间?一年里有多少月,是多少天?

  说明:这些知识都是上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这节课就进一步练习年、月、日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

  二、整理知识

  1、出示下表:

  世纪

  年

  月

  日

  31天( )

  30天( )

  29天( )

  28天( )

  2、提问整理。

  1个世纪是多长时间?(板书:100年)

  说明:1901-20xx年是20世纪,20xx-2100年是21世纪。

  1年是多少个月?(板书: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大月是哪几个?(板书: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是30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小月是哪几个?(板书:四、六、九、十一)

  是29天或28天的是哪个月?哪个年份二月是29天,哪个年份是28天?

  (板书:闰年二月 平年二月)

  你是怎样记住大月和小月的?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平年全年多少天?闰年全年多少天?

  3、介绍上旬、中旬和下旬。

  我们习惯上还把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每个月1-10日是上旬,11-20日是中旬,21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下旬。

  提问:每个月的`上旬或者中旬都是多少天?一月下旬是多少天?四月下旬多少天?二月下旬多少天?

  三、组织练习

  1、口答。

  (1)一年中有( )个月,分成( )个季度。

  (2)一年中有( )个大月,( )个小月。

  (3)3月1日前一天是( )月( )日或( )日。

  (4)1988年是( )年,1998年是( )年。

  (5)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6)平年第一季度有( )天,闰年第一季度有( )天,第二季度有( )天,第三季度有( )天,第四季度有( )天。

  2、练习九第5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书上。

  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板书,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3、补充判断题让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1)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

  (2)每年都是365天。…………………………( )

  (3)头一年2月29日爸爸去了一次北京,第二年2月29日记他又去了北京。………………………………………………( )

  (4)1998年是闰年。………………………………( )

  4、练习九第6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看题目要求,说明要怎样做。

  第(1)题:第一个答案经过了8个月对吗?为什么?第二个答案经过了5个月对吗?为什么?第三个答案,经过了4个月对吗?为什么?

  括号里该填哪个答案?

  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提问:你选择的第几个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

  5、练习九第7题。

  学生填在书上,口答核对。结合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6、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如有困难,老师提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对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

  猜谜:

  我们已经知道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许多知识,猜猜这个谜语是什么:最短又最长,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

  学生猜出是“时间”后,结合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9、10题

《年、月、日》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9页例1和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蓖ü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

  3.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法。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并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109页有关年、月、日的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信息都与年、月、日有关。

  揭示并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弊橹交流课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课前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苯萄1(认识年、月、日)

  (1)观察、思考、统计。

  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各种不同年份的年历,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现在请你们观察手中的年历,解决以下问题:

  ②把各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月)123456789101112合计

  天数(天)

  ③有31天的月份是(),有30天的月份是(),2月有()天。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认识大月、小月。

  指名口答下列问题,教师适时板书:

  ①1年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

  ②1年中有30天的是哪几个月?

  ③请你猜一猜:31天的月份叫什么?30天的月份叫什么?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

  ④还有一个月份,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你们知道是哪个月吗?追问:2月有多少天?(为什么有28天和29天的区别呢?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4)巧记年、月、日

  大月和小月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我们怎样来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

  ①指名交流。

  ②介绍“拳头记忆法”: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教师还可以以下儿歌让学生选择记忆。

  如:“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114页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交流,指名口答。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科书115页第1题。

《年、月、日》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也,知道xxxx年全年有365天。

  2、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年是xxxx年,说一说这一年我们中国有什么重大的.活动?

  生集体说:奥运会。

  师追问: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几几年的几月几日吗?

  生xxx年8月8日。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认识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师:你觉得这一年还有哪些日子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生回答(3~4人)

  问:是几月几日,假如不是特殊的,问:为什么?

  师:你能快速在xxxx的年历上找出这个日子吗?(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巡视,找一个同学完整说说。

  你找的是几月几日?为什么这么快?

  生:只要找准那个月,在其中找那一天就行了。

  再找两个同学找一找。

  2、在这张xxxx年的年历上你有什么发现?告诉你的同桌。(认识大月、小月)

  生1:一年有12个月。(师板书)

  生2:(31天):1、3、5、7、8、10、12。(师板书)

  生3:(30天):4、6、9、11。(师板书)

  生4:(xxxx年)二月:29天。(师板书)

  师明确:我们把31天的这些月称为大月。(板书)

  我们把30天的这些月称为小月。(板书)

  因为这年二月只有29天称为特殊月。(板书)

  师:全班齐说大月有哪几个月,小月有哪几个月。

  3、师迅速擦掉大月、小月的月份(记忆大月、小月)

  指名问:你能马上说出大月、小月分别有几个月吗?(大月有哪些,小月呢?)

  师:谁有好方法能快速地记住大月、小月呢?(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介绍拳头记忆法。

  指名上台演示。

  师: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生可以边模仿,边一起念)

  师:会了吗?好,和老师一起来练一练。

  师:念给你的同桌听听。

  生:1~7月中单数是大月,8~12月中双数是大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也能协助同学们来记住大月、小月。

  补:师略介绍平年、闰年。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记的牢吗?介绍游戏。

  报大、小月:报到大月的男生站起来;报到小月的女生站起来。(最后一个报二月)

  师: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大月有哪几个月?小月有哪几个月?(板书)

  4、计算全年的天数

  师:你们能快速计算出xxxx年有多少天吗?(那我们计算一下)

  生1: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生2:317+304+29=366(天)

  生3:365+1=366(天)

  师:二月有29天,闰年时全年有366天,二月有28天时,平年全年有365年。(提问生答)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识?(论述知识要点)

《年、月、日》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而准确地判定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对策: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讨论,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年历片,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12个月,有3l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吗?

  小明说: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过生日呢,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可20xx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二、主动建构

  1、探究活动一。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馈: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小结:20xx年2月的天数和20xx年2月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2月只有28天.没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xx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揭示课题:认识平年、闰年)

  谁来说一说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

  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是不一样的,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午这样的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肯定"365一l=366天”的算法)

  2、探究活动二。

  拿出年历表观察1997—20xx年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先和同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2)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馈:谁来汇报一下,从1997—20xx年2月的天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提问:那么公历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各小组在1997-20xx年这12个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和本组的发现。

  归纳:除以4没有余数的数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3、知识链接:你知道吗?

  录音配音乐解说: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为一年。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每年就大约比365天多6小时,4年累计下来大约就多了24小时,将多出的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们把这一年称为闰年。

  三、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提问:他们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谈话:你还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一些值得纪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吗?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有可能说到整百年)

《年、月、日》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指导描红“佳”、“倍”。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大意。

  4、了解文包诗的题材特点,以及大致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正确区分多音字,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时间已经进入12月了,我们很快就要迎接好几个节日的到来,圣诞节、元旦还有春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节日如此美好,难怪被人们称为“佳节”呢。(板书:佳节),指导书写“佳”。 不过,唐朝有位诗人在节日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来读一读?指导正音。

  2、这句话出自——(出示诗)指导朗读

  3、你能读懂这句话吗?(“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指导感情朗读。

  二、了解文包诗,通过读文,理解诗句意思

  1、你是怎么知道的?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1)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重阳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的?(指名读)

  (2)“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3)“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笑颜开)

  (4)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

  2、大街上这么热闹,王维应该开心才对,他为什么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独在异乡为异客

  (1)指名读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2)前两句都能从文章中找到意思,后两句,能不能找到呢?课文哪里说了他们的意思?

  3)发现有没有课文和诗句的关系啊?简单介绍文包诗以及阅读方法

  3、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异乡指的是——?(板书:异)

  (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

  (3)体会:“独”。(板书:独)独仅仅是指独自一人吗?

  你考试得了100分,最想告诉谁?受了委屈呢?作为孩子,我们的喜怒哀乐最想的就是和爸爸妈妈分享,王维离开家时,也才15岁,还是个孩子呢,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他是多么的——孤独啊!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指导读)

  (再出示第二段)体会:”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的“又”。 别人欢欢喜喜,而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他当然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板书:倍)

  4、他会想些什么呢?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1)指名读句谈体会

  (2)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

  (3)他“思亲”思的仅仅是兄弟吗?也许,他还会思念——

  他思念的其实是他所有的亲人,和他的家乡啊!

  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

  (2)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独”、“忆”。

  2、学生描红。

  板书: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佳节 倍 思亲

  异 独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包诗”,而且是学生初次接触到“文包诗”这种体裁的课文,课文中生字比较简单,学生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所以我在本课设计时,尝试使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教学以检查为主,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老师帮一帮、扶一扶,明白“文包诗”的体裁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这样以后遇到“文包诗”体裁文章时,学生就掌握来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愿望是美好的,不过由于推翻了已经定稿的教案,时间紧迫下,新的教案思考并不完善,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1、随文识字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段落的生字忘记了强调。

  2、作为了解“文包诗”体裁特点的一种手段,对诗句的理解应该点到为止,我挖掘过深,一方面失去了本意,二来也使得耗时过长,使得后面的写字任务没有了时间完成。

《年、月、日》教案6

  【教学内容】

  年、月、日(教材第76~78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包括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20xx年年历卡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播放视频。20xx年10日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些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个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xx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儿童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人手一张20xx年年历卡)学生汇报。

  生1:春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生2:五月一日劳动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课件出示教材第76、77页年历卡:

  (1)观察20xx年、20xx年的年历,记录每月的天数。

  (2)一年有()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月份是小月。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5.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让知道的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6.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课堂作业】

  1.教材第78页做一做。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2、3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出来吗?

  【课后作业】

  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年、月、日的认识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366天。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小月:四、六、九、十一月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却又模糊不清,感觉很容易,却又不简单的一节课。年、月、日是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事情,他们可以从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上,直接接触年、月、日。还会在身边的亲人、同伴那里,获得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通过创设情境,播放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视频,从而让学生找到相关数学信息。这时老师紧接着问学生:20xx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为新课学习创设情境,为后面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年、月、日》教案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平闰年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对策: 尽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积累同学的生活经验,便于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教学准备: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对年月日的知识你了解了多少?

  2、 基本练习:

  (1)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有( )天,相差的天数出现在( )月。

  (2)今年是20( )年,是( )年,我国将在( )年召开奥运会,这一年是( )年。

  二、计算经过时间

  1、胜利小学从7月1日开始放暑假,到9月1日正式开学,胜利小学放暑假一共放了( )天。

  同学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明确:7月1日也是算在放暑假之中的,7月份一共放了31天,8月份也是31天,9月1日已开学,不能算在放暑假中,所以暑假一共放了31+31=62天。

  假如从7月5日开始放暑假,到8月29日开学,一共放了( )天。

  2、妈妈所在的班组从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装,这个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装?

  重点理解:3月22日到4月10日在计算时两头都要算,共20天。

  3、出示:第21页考虑题

  引导同学理解:计算农作物的生长期,计算的方法各地不同,可以两头的天数都算在内,也可只算一头的。

  假如两头的天数都算在内,那么这三样农作物的生长期分别是几天呢?

  先独立算。

  交流计算方法。

  4、今年几岁了?(9岁还是10岁)

  引导同学理解:周岁与虚岁不同算法,周岁只算一头时间,虚岁两头时间都算,所以虚岁比周岁要大1岁。

  5、小结:我们在计算经过时间时,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经过的时间是算一头还是算两头。

  6、练习:(1)从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的`2月1日,经过了( 4 )个月。

  (2)从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2月,经过了( 4或5 )个月。

  板书设计:

  补充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

  (1)两头都算

  (2)一头算一头不算

  (3)两头都不算

  补充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

  (1)两头都算

  (2)一头算一头不算

  (3)两头都不算

《年、月、日》教案8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数学考虑: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 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身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同学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xx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同学们逐月观察,提问同学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大月(7个)

  1年 12个月 30天:四、六、九、十一 小月(4个)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 记忆大、小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电脑显示:左手拳头图。全班齐数一次。

  (2)师: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同学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一年有( )个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4、你的生日是( )月( )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四、总结竞猜:

  1、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 猜谜语。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廉价又最珍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

《年、月、日》教案9

  一、 教材:苏教版数学第6册P17-18。

  二、 课题:认识年、月、日(新授)

  三、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年历卡片等

  六、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Calendar),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T:同学们,我们学习一天、生活一天,我们就会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Day)字。

  (2)T: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Month)字。

  (3)T: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Year)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年、月、日》教案10

  一、我会写

  日rì(今日、日月、日子)

  田tián(田地、田里、大田)

  禾hé(禾苗、禾田)

  huǒ(大火、火力、火花)

  二、我会认

  月yuè(月亮、月光)

  水shuǐ(开水、大水、水田)

  山shān(土山、上山、下山)

  石shí(石头、石山、大石)

  三、认识笔画和笔顺规则

  捺(乀)点(丶)

  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四、推荐阅读

  日月水火

  红日圆圆,

  月牙弯弯,

  河水清清,

  火苗红红。

《年、月、日》教案11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几乎天天在与时间打交道;说它陌生,是因为它非常抽象,尤其对儿童来讲,它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是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变化现象,而不是反映儿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征,如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可以借助于各种常见的立体纸盒,通过拆拼与组合进行活动。教材尊重这一客观事实,以“走进天文馆”为线索,通过买票与观看科幻片两个活动进行学习,实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事实的有机结合。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一年级下册:下雨了——学看钟表(会认读整十、半时,知道“快几时了”“几时刚过”)

  二年级下册: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会认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用两种方式表示钟面上是几时几分)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钟表认识的继续;

  是年月日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

  是今后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不仅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中问题的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2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二十四时计时法;

  信息窗2:年月日知识的学习。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走进天文馆的第一个活动,教材选择从买票活动入手,通过天文馆售票口呈现出的时间信息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的学习,符合生活中的的实际状况。

  2、情景图中的信息。情景中呈现了天文馆一天放映节目的时间表信息及天文馆每天开馆时间的信息。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例题。

  例题一:15:00是几时?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

  例题二: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学习时间的计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对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认真分析。除了上述所说的知识基础以外,学生在运用时间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好多经验,也从中获得了一些知识,如在收听广播节目预告及观看电视节目预告中知道了19点是通常所说的晚上7点等,这些是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也是分析学生所不可或缺的。

  (2)要帮助学生梳理数学语言,如:15:00是下午3时,晚上7:30是19:30。

  (3)学习材料准备:钟表或钟表模型。

  (4)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24时计时法;为什么——时针每天转两圈,每天转24小时;怎么做——明确什么时候加12,什么时候减12。

  (5)要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如“开馆”既:每天打开天文馆门的时间是8:30,每天关闭天文馆门的时间是16:30。

  (6)语言的梳理:24时计时法:在用24时计时法来表述全天的所有时间,不用再说明是早上、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几时);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晚上几时等。

  (7)建立二十四时计时法的表象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教学向深层次发展、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表象建立目标的体现,不是通常所说的能够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这只是学习知识性目标的体现,而是在此基础上能够把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述的时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看到或听到16:30,马上就能联想到是下午4:30,马上就能想到是下午放学的时间。另外,表象建立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性目标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表象的建立过程,要实现知识性目标,就只能靠大量的练习来实现,这一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与理解,否则就可能使教学陷入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之中。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例题一:15:00是几时?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

  猜想——探究——梳理——应用。

  猜想:猜想既引导学生知道情景中的8:30、9:00、10:30都是上午的时刻;15:00、15:45、16:30都是下午的时刻,并会用下午几时几分来表述出来,既把下午的时间也既学生生疏的二十四时计时法用学生熟悉的普通计时法来表述出来,也就是知道15:00、15:45、16:30在一天中的位置。

  探究:利用钟表帮助学生完成从8:30——16:30的拨针操作活动。

  注意:考虑到例题只进行一个时刻的探究就来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的总结与梳理是不行的,所以把情景中的所有时刻都让学生来表述。另外要及时进行板书,用它作为总结梳理的原材料:

  开始

  今日放映

  结束

  24时计时法

  8:30

  9:00

  10:30

  15:00

  15:45

  16:30

  普通计时法

  上午

  8:30

  上午

  9:00

  上午

  10:30

  下午

  3:00

  下午

  3:45

  下午

  4:30

  梳理:一是给出两种计时方法的名称,既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二是梳理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可以再指导学生进行拨针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下午时刻的表述,不再是0、1、2......时这样来计时,而是从12时开始往后计时的,既13、14......这样来计时,也既每天的时间的计时,是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像这样的计时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通俗地来讲,普通计时法是采用从0时到12时、然后又从0时到12时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是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二十四时计时法的模型可以用下面的钟表来抽象:

  以上教学要把握的目标是:初步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知道每天时刻的表述在钟表上是怎样转动的。既初步给学生一个24时计时法的表象。至于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是下一个环节要做的工作。

  应用:进行专项训练,既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梳理:一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时间,在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加上12,反之就要减去12;二是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时间时,不用再说是下午还是晚上,在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时,要说明是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

  例题二: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学习时间的计算。

  猜想——探究——拓展——升华。

  猜想: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答案,8时与9时。9时是从8:30作为起点,把它看作1开始数的,这种数的方法与数天数的方法混在一起;8时是正确答案,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时刻之间的间隔就是时间”的观念。这个阶段不能要求学生都能回答正确。

  探究:活动一:拨一拨:引导学生在钟表上从8:30开始拨起,一直拨到16:30。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从8:30到9:30经过了1时,既发现了经过了1、2、3......11、12个大格,经过了60个小格,时间是60分钟,也就是1时,这个阶段是探究的关键;有了这个基础,下面的探究就会顺利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拨动钟表上的表针发现:从9:30到10:30是1时,从10:30到11:30是1时......所以从8:30——16:30经过了8时。

  活动二:画一画:画一画既“变曲为直”,引导学生把时针在钟表上的转动转变为直线,既课本上的表述方式。

  拓展:把情景中几个节目之间的放映时间进行探究,同样也要经历估算、拨一拨、画一画的探究过程。

  升华:既用数学算式的计算方式进行升华,引导学生发现:16:30—8:30=8时等。可以用竖式表示: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联系上一个信息窗及本信息窗呈现出的情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是在观看《奇妙的星空》科教片。以我们人类生活的太阳系为模型,通过情景中呈现的公转与自转的时间信息来抽象年月日的时间规律。

  2、情景图中的信息。

  公转:绕太阳化转一周的时间,水星约是88天,地球约是一年,天王星约是84年......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例题。

  例题一:一年有多长?学平年、闰年。

  例题二: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学习月的知识。

  例题三:你知道哪些有关日的知识?学习1日=24时。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尊重学生已有的年月日知识。虽然年月日的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这是学习的重要经验基础。如果学生不具有这样的经验,教学只能是灌输式,所以教师要在正确估计的基础上提前布置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关的经验。

  (2)教学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年月日作为计量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间单位,这方面的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通过年月日时间规律的归纳与探究,梳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探究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对比辨析进行归纳,这就是归纳法。

  (3)教材分析:“合作探索”部分的三个例题,分别是学习一年有多长、学习月的知识、学习有关日的知识,从中不难发现,它是延着年、月、日的知识体系而编排的。其中,例题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学习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整个内容的学习质量。

  在例题二的探究过程中,教材分别用了四块内容,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面的两部分属于探究,而下面的两部分其实是总结与梳理的内容。

  (4)教学的层次性: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三个例题虽然都属于“合作探索”,但这里的探索必须划分层次,否则就会使教学陷入无序的状态之中。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例题一:一年有多长?学平年、闰年。

  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既概括: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366天。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一年有365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是闰年。

  例题二: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学习月的知识。

  按照“猜想——探究(验证)——反思——升华”的程序进行教学。

  猜想:引导学生把了解到的有关月的知识进行表述: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这其实就是教材例题二中左上角部分的教学。

  探究(验证):为学生准备不少于5年的相邻年份年历卡,如果考虑到年历卡准备不方便,可以用挂历或年历来替代。教师要准备如下所示的表格,以备学生汇报交流时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卡,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伴随着学生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把学生发现的各个年份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完整。

  年份

  天数

  月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1

  2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66

  366

  366

  闰年

  闰年

  闰年

  反思:利用上述的表格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其中的规律,既:

  (1)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2)每年天数的计算: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年份,计算每年的天数是多少。通过数据说明:闰年的2月是29天。并引导发现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

  (3)闰年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二月的天数的判断;二是根据每年的天数来判断。

  (4)引导发现公历年份与数字4的关系,既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并补充: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升华: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例题三:你知道哪些有关日的知识?

  教学中要注意:一是要利用钟表帮助学生梳理“时针走两圈,正好是1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帮助学生建立1日的表象的过程,是把1日的定性的描述与钟表的定量的刻画联系起来;二是要利用表针的拨动给学生清晰的“一日”的概念,既“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1日”;三是1日与1时之间的关系,既“1日是24时”。

《年、月、日》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深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感受课题,课前铺垫

  在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来细细地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揭示课题,初读古诗

  齐读课题

  1、从题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忆,兄弟,感觉到一种思念亲人的感情;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山东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

  2、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遍。

  3、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可是有一个人在这一天却是闷闷不乐的,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学了这首诗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4、下面我们就来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诗,学生自读,并画出生字

  5、指名读,纠正读音,节奏

  了解诗人。

  你们说得真棒,看到大家掌握的这样好,我们就来仔细的品读这首诗吧。

  三、抓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

  1.谁来汇报你读后的感受?(诗人很孤独)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2.重点体会:异乡异客。

  ①同学们,哪个字给你感受最深?(异)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远离家乡、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3.重点体会“独”。

  ①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生畅所欲言)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象:先自己说一说

  ②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

  ③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怎么能读出作者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寂寞心情呢?指导朗读。(生读后总结)有孤独的感觉,很孤独,特别孤独??

  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你觉得这句诗哪个字写得好?(倍)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是啊,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对重阳佳节,往事历历在目,此时此刻王维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____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平日里常常___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___

  2.引诵:的确,这诗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勾起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往事的点点回忆!同学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至今仅仅是指重阳节思念亲人吗?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对着空中高挂的明月),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远在异国的海外游子,抱着对家人的无尽思念,用诗句来道出他心底的肺腑之言:“____” 小结语:千百年来,这诗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一最美的语言,让生活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哀伤,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感受兄弟情深。

  1.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从哪里看出来?

  2.朗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理解诗句“遥”字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说“少一人”?

  4.出示重阳节的风俗,触景生情的王维心中该是多么难过啊!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思念着我呢。而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回忆之中,重阳是别人的,团聚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那支茱萸,又在哪里呢?同学们,愿意和王维一起追忆一下那久违的画面吗?让我们闭上眼边读边想。读这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积累背诵

  1.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

  2、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王维。再次深深地想念山东的兄弟吧!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结束语:同学们,短短的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的铺展在我们的面前,历经12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株儒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远离家乡。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的想到。

  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译文: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年、月、日》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计算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900、1988-20xx年历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思

  1、运用课件,出示孙悟空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看孙悟空赠送的礼物-年历片,激疑引思."这上面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秘密,你们快把答案找出来吧!"

  3、灯片出示思考题,同时师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大、小月:

  同桌同学交流观察结果,老师请学生回答发现:

  (1)1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时28天,有时是29天。

  总结:习惯上将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

  哪两个连续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叫它"平月"。

  2、如何记忆大、小月呢?

  先组织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说后,出示课件"拳记法"及歌诀帮助记忆。

  3、计算全年天数:

  问: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吗?

  学生回答,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哪种算法最简便,再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问:为什么一年会有两种天数?主要原因在哪?

  归纳: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们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们叫它"闰年"。

  问: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之分呢?

  课件出示历法小知识。

  问:闰年比平年多几天?多的这一天放在哪个月?

  区分平年、闰年主要看什么?

  4、判断平、闰年:

  课件示年历表,引导观察,找规律:闰年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

  持有1900年年历的同学有争议,老师及时发现,并说明:遇到整百年份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练习:说一说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课外知识拓展: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除了刚才所学的,你还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

  三、理解运用

  1、课件出示思考题:

  小明满12岁时,只过了三个生日,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动手操作:

  放申奥实况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国思想。

  将不完整的20xx年年历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两人交流讨论,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历卡。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你想知道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秘密吗?那就课后查资料研究吧!

《年、月、日》教案14

  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较短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但是,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还不够了解,对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也比较陌生。因此,本节课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发现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记住各月的天数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探索记录卡。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

  老师的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叫小明。他今天过生日。同学们看(课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场面),小明吃得多开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个问题。(课件配画外音:妈妈,别的小朋友8岁能过8个生日,可是,我为什么只过了两个生日呢?)

  是呀,小明已经长到了8岁,可为什么却只过了两个生日呢?同学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就能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年、月、日)

  [说明: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小明过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悬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

  1、从生活经验引入

  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谁来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汇报。)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的放矢。]

  2、验证一年有12个月

  刚才有同学说一年有12个月,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请同学们任选一张年历,快速地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

  3、探究每个月有多少天

  ⑴看来,一年确实有十二个月,那每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同学们一边观察年历,一边在探索记录卡上把每个月的天数写下来。完成后,把你们小组的探索记录卡合在一起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填卡、交流、汇报发现。)

  ⑵(课件出示1997年--20xx年每个月天数的汇总表)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个月都有31天。(课件闪烁31)。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1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个月都有30天。(课件闪烁30)。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0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为它非常特殊,有时是28天(课件闪烁28),有时是29天,(课件闪烁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叫它特殊月。

  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就能记下来?

  ①拳头记忆法。②顺口溜记忆法: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八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③歌谣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⑷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月份,是大月,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请女生站起来。

  (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

  [说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先分工,后合作。让学生先分工把不同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记在探索记录卡上,再合作把四个人的探索记录卡制成汇总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汇总表,比较,交流、发现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关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探究平年和闰年

  ⑴刚才老师出示2月份时,为什么你们男生女生都不站起来呀?根据2月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请看汇总表,根据2月份的天数,快速地说出1997年-20xx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答案。)仔细观察平年、闰年的排列顺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⑵刚才,我们是根据2月份的天数,来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年2月份的天数,老师也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你考考老师。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吗?

  ⑶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快速判断卡片中的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卡片出示:1949年、20xx年、1997年、20xx年、1900年)

  在判断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学生会出现争议。这时出示1900年的年历,让学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时间小精灵给大家作以介绍。

  (课件演示: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有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应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四年就比准确时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就在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日,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因为在设置平年时,是把5小时48分46秒当作6小时来计算的,这样长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历法又规定,凡遇到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说明: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学生已经知道2月份是个特殊月的基础上,先揭示2月份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关系,再借助汇总表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教师创设的小悬念,使学生理解判断平年、闰年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年份除以4。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5、探究一年有多少天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那谁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闰年一年有多少日?

  三、应用拓展

  1、解疑: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明长到了8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了吧?谁来说为什么?那谁来告诉小明,他下一次过生日要等到几岁?小明还想知道,当他长到29岁时,一共能过多少个生日?

  [说明:在帮小明解决了为什么长到8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的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时间小精灵也要考考同学们。

  ⑴时间第一关:辨一辨。。

《年、月、日》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4. 感受诗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分别时心情怎样?

  2、是啊,分别是伤感的,可是伟大诗人王维为了去京城学习,考取功名,17岁就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他在京城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3、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

  (1)理解“九月九日”

  (2)理解“忆”

  (3)理解“山东”

  2、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过渡:是啊,作者在重阳节这天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那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感受王维的思念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

  2、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名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学习全诗。听清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能给生字找个朋友。

  (2)想一想,从哪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

  3、交流(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齐读)

  (2)指名给生字找朋友。齐读

  (3)生字躲在了诗句中,你们还会读吗?齐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你觉得哪句诗可以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多名学生读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大家都说这句可以看出王维的思乡之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说。

  (3)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那么,同学们,除了重阳节可以称为佳节,还有哪些节日可以称为佳节呢?那不是佳节的时候,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倍”是什么意思?

  (4)是啊,每当遇到美好节日的时候,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可见诗人平时也――――,

  (5)谁能把这种浓厚的思念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6)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句意让学生说。)

  (7)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怎么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呢?(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2、教学三、四行

  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同桌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2)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年、月、日》教案】相关文章:

《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教案03-09

《年、月、日》教案15篇03-12

《认识年、月、日》数学教案12-15

《年、月、日》优秀教案(通用6篇)05-12

中班识字教案日、月、水、火06-08

2021年6月节日大全05-25

4月7日世界卫生日教案04-09

关于3月8日妇女节的教案(通用12篇)01-3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