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教案

时间:2022-12-15 17:39:46 兴亮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蜜蜂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蜜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蜜蜂教案(通用21篇)

  小蜜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

  (二)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

  (2)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

  2、了解表现乐曲

  (1)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小朋友,看这是谁啊?

  (2)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小蜜蜂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变化,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2、初步体验10以内数量的守恒。

  3、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每个小朋友花10朵、10桶蜂蜜(大小一样的小瓶)和1个小包装箱(包装盒),(包装盒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ppt文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10个手指的手指操。当做到10个手指变戏法时,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将10个手指头摆出各种造型。

  师:两只小手还可以怎么样摆?数一数有几根手指?小朋友的手指做成了各种造型,还是10个手指。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10个手指不论怎么摆,其数量不变。)

  2、逛花园。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美丽极了,我们去逛花园好不好?(播放ppt文件出示美丽的鲜花。)

  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朵花呢?

  幼儿点数:1朵,2朵,3朵……

  (1)10朵鲜花排列成一横排,让幼儿点数一数有几朵。

  (2)10朵鲜花排列成一竖排,再让幼儿数一数有几朵。

  10朵美丽的花怎么排队更漂亮呢?

  幼儿操作,将10朵花摆出不同的排列方式,并点数其数量是多少。引导幼儿观察10朵花摆出不同的图案,它们的数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结:不管10朵花摆成什么图案,它的数量还是10朵。

  师:这么多美丽的花,引来了一群小蜜蜂。(播放ppt文件)瞧,小蜜蜂飞来了。数一数,这群小蜜蜂有几只?小蜜蜂看到了这么美丽的花,高兴地跳起了圆圈舞,再数一数,小蜜蜂变成了几只?

  师:这群小蜜蜂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可高兴了。哎,他们变成了什么队形?数一数有几只小蜜蜂啊?

  (请小朋友说一说小蜜蜂都变成了什么队形,并点数小蜜蜂的数量。小蜜蜂分别排成两排、三排,8字形,幼儿能不受小蜜蜂排列形式的变化,正确判断其数量,并再次感知不同排列形式下10的守恒。)

  师:10只小蜜蜂看到这么多盛开的鲜花,高兴地跳起了圆圈舞,一会排成两排,一会排成三排,最后又排成了8字形,他们跳得多好看啊!

  3、游戏:大家一起来跳舞。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一起跳舞呢?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找10名幼儿来跳舞,引导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跳舞(也可以其他队形),将10把小椅子摆放在一边,当音乐停止,幼儿马上找到小椅子坐下来,让其他幼儿数一数,共有多少名幼儿。每跳一次就变换一下小椅子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能不因幼儿排列形式的变化,正确判断幼儿的数量,体验10的守恒。

  4、运蜂蜜。

  跳完了舞,勤劳的`小蜜蜂要去采蜜了。小蜜蜂在美丽的花丛中飞来飞去,忙个不停,采了好多好多香甜的花蜜,我们去帮他们运蜂蜜好不好?

  (发放材料:每个小朋友10桶蜂蜜,一个包装箱。)

  幼儿操作,将10桶蜂蜜装在箱子里,幼儿根据不同形状的盒子把10桶蜂蜜排成不同的队形,然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10的守恒。

  师:你是怎样将蜂蜜装进箱的?

  师:小朋友帮助小蜜蜂运送了这么多的蜂蜜,你们可真棒!现在我们把蜂蜜送进工厂去加工吧。

  每10个小朋友一组,每个组要排成不同队伍去哟。(可以排成一排,两排或者三排。)

  小蜜蜂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小朋友们对蜜蜂充满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说:蜜蜂是从哪里来?它怎么会飞?它的衣服怎么这么漂亮?等等。为帮助幼儿能更好的了解蜜蜂,结合《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我设计了这个户外活动,《可爱的小蜜蜂》。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了解蜜蜂,通过游戏得到锻炼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学习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黄、红、白各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师:小蜜蜂可爱不可爱呀?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可爱,喜欢)那有没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会飞,会采蜜等等)师: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①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离地,手臂平举形成飞的样子。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2)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老师一起来表演小蜜蜂飞。

  (3)学习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二)游戏

  1、学小蜜蜂飞,学蜜蜂采蜜。

  小朋友排好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 学蜜蜂 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边飞边唱儿歌。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2、小蜜蜂一起去采蜜。

  小朋友排着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飞到黄色的花朵边,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然后在飞回来。

  (1) 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

  (2)到红色的花朵上采蜜。

  (3)到白色的花朵采蜜。

  三、结束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小蜜蜂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2、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

  3、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们。

  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那现在是四季中的哪一个?

  指导语: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嗡嗡嗡,谁飞来了?

  2、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图片及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指导语:大家一起欣赏同时观察蜜蜂长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自己观察后看到的什么?觉得蜜蜂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语:谁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领?

  二、讲解示范。

  边示范边介绍画法及其步骤,认识蜜蜂的外形并学习其绘画技巧。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了蜜蜂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它有什么的本领,那你们想不想把蜜蜂的样子画下来?

  指导语: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指导语: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最喜欢什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指导语:老师画的怎么样,你们也能不能画一画?那想想你要画怎样的蜜蜂?谁想出来了说说看?

  指导语:请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静地画出你要画的蜜蜂,在画小蜜蜂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帮助话请举手不做声。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教师对于好的作品加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指导语:很多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这是谁画的呢?请你说说你画的蜜蜂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五、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作为活动目标,这次我在这次实习期间的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我组织的是中班美术活动"小蜜蜂"利用绘画的形式来组织的.虽然之前已经在小班给孩子们上过几次课了,但是中班,还是非常紧张,尤其是当看到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见习生的时候,越紧张,就越怕出错,越怕,就越容易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等。

  小蜜蜂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小蜜蜂勤劳的'品质。

  2、熟悉歌曲旋律,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3、尝试根据歌词内容按乐句创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小蜜蜂》音乐。

  活动过程

  一、学习新歌。

  1、感知歌曲。

  播放音乐课件,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2、理解歌词内容。

  歌曲唱的是谁?

  “做工”“匆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蜜蜂要“来匆匆、去匆匆?”“春暖花开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小蜜蜂是最勤劳的昆虫之一,如果不勤快采花蜜,到了冬天可能就没有东西吃,会饿死的。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不做懒惰虫。

  3、学唱歌曲。

  出示电子大书,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教师清楚地有感情地范唱。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唱歌。

  分组练唱歌曲:男孩、女孩分组等等。

  二、创编动作。

  教师启发幼儿按乐句创编动作。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三、音乐游戏。

  一组幼儿扮演鲜花、一组幼儿做蜜蜂,鲜花随音乐自由做动作,蜜蜂随音乐进行采花蜜。

  小蜜蜂教案 篇6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对儿童来讲,最感兴趣的事物是哪些接近于儿童自身的生活,既与儿童的思维习惯相吻合、与儿童的活动规律一致、并且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事物。比如,儿童之所以喜欢看动画片,除了其中优美的画面以外,里面的故事情节是最主要的因素,虽然动画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一些小动物、卡通人物,但由于它们之间的故事是沿着儿童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向下发展的,所以通常会受到儿童的喜爱。本单元选取的情景素材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从“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情景串来分析,俨然就是一幅儿童自身活动的画卷。用这样的素材作为学习材料,不仅能够引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够使儿童从中受到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诚实勤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能够感受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依次是:

  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与万以内数的认识。(以下画阴影部分为与本单元有紧密联系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7-20=3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0+20=70)、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如57-29中的第二步计算......57-20=37,37-9=28)。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竖式、小括号、计算法则(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其中竖式计算是学生能够进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三位数加减法学习的开始阶段;

  是数的计算领域的扩展(在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相应的万以内数的计算也从此拉开了帷幕,所以说是计算领域的扩展);

  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法(二)的重要基础(是学习两次进位、两次退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信息窗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

  信息窗3:一次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4: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本信息窗作为单元的起始内容,用“蜜蜂王国”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开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作为了解“勤劳的小蜜蜂”心理的最大需求,不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能够了解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的共同之处。自然能够称得上是“王国”与“勤劳”,那么就应该与人的王国一样,有分工,有合作,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只要打开情景图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是一样的--有侍从、卫兵、清洁工、保育员。素材正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侍从--32只;

  卫兵--45只;

  清洁工--29只;

  保育员--57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2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进位)。

  第一个绿点: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退位)。

  第二个绿点: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不退位)。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②以多样化解决问题、探求计算结果为基础,促使学生对数的计算有新的认识,并在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③以“算法多样化”为手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时,学到的方法只有一种,既用竖式计算,随着数的认识的不断扩展,对学生计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技能的提高、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其它能力的培养等等,因而只用竖式计算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及技能的培养,有必要把计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既口算),这既是学习的必要,同时也是生活的需要。

  (2)故事引入。教师要对蜜蜂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引导学生用故事来叙述情景,渗透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建议教师把故事写在备课中,并布置学生观察情景,用故事描述情景。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时间分配:教材中的问题一和三是重点要学习的,问题二和四是对以上学习的巩固。所以在时间上不能平均用力。

  (5)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的分析是探究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100以内的口算。正是因为学生具有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才为课堂实施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有效的保证。

  (6)100以内数口算加减法的算理的抽象与升华是教学目标达到的重要保障。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竖式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但是由于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进行口算,所以学生在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上有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因而必须进行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既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进行抽象、提练与升华,这是本节课上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做不好,口算教学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即使能够勉强达到了这个目标,目标的达成也是不扎实的。

  (7)“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选择问题:也既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

  课程标准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课程实施建议”中的“鼓励算法多样化”;二是课程目标中“解决问题”维度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一个方面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目标,必然会使教学偏离正确的航向。比如如果仅仅强调“鼓励算法多样化”,如果我们的学生学完了本节课或者到本单元结束后还是用“竖式式的口算”(既从后往前算),那么我们的教学的价值在哪里?算法多样化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低层次理解水平上,必然会使教学处于低水平状态。因而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互相融合,既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既“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既优化算法,也就是在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竖式式口算”的水平上,要让学生学会“从前往后”思考进行口算。当然在教学中还要照顾到一部分学生的特殊思考方法,同时实现教学个性化的需要。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7+29

  列式与计算--口算--与梳理。

  列式与计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具有的基础是竖式计算,这也是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因而可以让学生先完成竖式计算的任务,也既首先用原来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引导是指让学生把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进行表述,教师不能仅仅从计算法则的角度进行,而要从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角度进行梳理。

  口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尝试口算的方法还可以有如:29+50=79,79+7=86等。

  在口算的尝试阶段,学生极有可能不按教材所指示的方向进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用原来的老办法,既:7+9=16,写6进1,5+2+1=8,57+29得86。这里学生是按竖式想的办法来进行的,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引导:

  与梳理:用了竖式计算与口算两种方法进行了学习,接下来就要进行口算方法的提练与梳理。不论是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其实这两种方法的实质是相同的,既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进行相加,竖式计算是从低位加起,口算是从高位加起,如何把这两种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理解口算的方法是从高位加起,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首先对每一种方法的算理进行梳理(伴随着教师的引导概括,教师可以用计数器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第一种方法--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其实是把57分成了50和7,把29分成了20和9。这个过程渗透了“十进制”计数的数学。

  第二、三种方法--先加上整十数,再加上一位数。其实是把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这个过程渗透了“先算部分,再算整体”的分解与组合。

  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改变了学生原有的竖式计算的认知结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57-29

  教学程序与上面的例一相同。

  在上面的例一学习中,其中有一种口算方法是“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学生可能沿着这个思路去想,既“先把整十数相减,再把一位数相减”,此时遇到了困难,因为一位数7-9不够减。如何把这个负迁移改正过来,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般水平的学生可能还是用老办法去解决,既按竖式借1的方法去想。既:40-20=20,17-9=8,20+8=28。不是说这种方法对学生思维培养没,而是这种方法在目前阶段不适合大众的一般思维能力。聪明的学生可能就去寻找另外的方法,不少学生可能会在这个地方被拦住。此时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小组去点拔。

  有的学生可能会沿着上面的第二、三种思路去思考,很快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既:

  接下来的任务是揭示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一是计数器,让学生把每一种方法的计算在计数器上演示出来;二是方格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从57个方格中去掉29个方格。

  以上的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减法性质的应用;第二种方法其实就是渗透了“先加上整体,再去掉部分”的。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如果说前一个情景给我们的感觉是以“静”为主,这一个情景是以“动”为主,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动与静的结合处理。作为了解蜜蜂王国下一步该干什么的心理需要,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它们去干什么,教材选择“出发”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延续,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我们成人不妨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本情景图,当儿童读懂了情景图以后,马上就会有置身其中的同感,平时与小伙伴一起游戏、捉迷藏的活动体验马上就会涌止心头。

  2、情景图中的信息。

  向东飞--103只

  向南飞--286只

  向西飞--530只

  向北飞--310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红点,1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

  绿点: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计算(不进位与不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初步认识“约等号”,会用约等号来表示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

  ③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探究问题答案与计算结果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意识。

  (2)故事引入。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课时分配:建议例1、例2、例3一课时,例4一课时。

  (5)基本思路:先解决问题,再抽象概括。

  (6)例题教学的结构框架:以问题为框架开展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活动(既以三个红点例题作为结构框架)。

  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

  以问题为框架也既以题目的类型为框架:例一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加减法),例二为一般情况下的加减法,例三为三位数估算加减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过程是一个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先解决问题然后再抽象概括的探究学习的过程。

  (7)教学目标的定位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上一个信息窗借助于这个基础,学生学会了100以内的口算方法。笼统地来说,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但是其中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们是不是再提高一下要求,既例一类型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不进位)。为什么?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课标》中要求会口算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中,需要进位与退位的题目是口算的难点。530+310类型的题目,由于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思考时没有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学生可以按照从前向后的口算顺序来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其实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要比100以内需要进位与退位的口算加减法简单。

  (8)竖式计算的顺序: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由于本信息窗的内容不需要进位,所以不管从哪里算起,都对思维的过程与计算的结果不产生影响。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以个体尝试为基础、小组学习为保证的探究验证过程--试一试,530+310得多少;然后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显性的计算结果)及探究过程(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为帮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计算的算理,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汇报的过程,对全体学生进行操作探究的指导--利用计数器,把抽象的推理变成学生的活动,如“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这一思路,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都来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最后,让学生自已完成“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的探究,这其实是一个演绎探究的学习过程。

  可能有的.教师会问,题目比较简单,有必要再用计数器吗?再简单的题目总有少量的学生不理解、不会做,另外,使用计数器以后,当学生遇到如857-37、29+540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出现数位不对齐的情况。

  教师要指导细致,如可以让学生边拨珠边口述。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估算

  (1)估算的意义:所谓估算,既把不是整百、整十的三位数变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也既把题目变得简单一些便于思考。因而首先就要思考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整十数,本题是变成整百数来思考。

  (2)估算与问题的情景密不可分。到底什么时候变成整百数、什么时候变成整十的三位数,这与思考者对情景的理解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既与思考者的数感有关系。很多情况下估算的判断要与情景联系,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来思考。

  (3)估算与验证相结合。探究出286+103≈400以后还要进行验证,既求出286+103的准确数与之比较,从而判断与验证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4)“≈”的读、写要指导细致、到位。

  (5)要及时抽象与梳理估算方法。

  (三)信息窗3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正象小朋友在一起开展一个活动一样,大家说好了一起出发,奔赴各自的目的地,到目的地去干什么呢?这是了解人的活动的心理状态。教材中的情景图在设置上也注意到了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照应了以上两个情景,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后去了哪里,它们要去干什么,这是小朋友想知道的事情,因而情景设置了小蜜蜂去果园与花园采蜜的情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一队:518只;

  二队:227只;

  果园在我们家的后面,离家592米;

  从家到花园374米。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1个绿点,共3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学习一次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十位向百位借1)

  绿点:从家到果园比从家互花园远多少米?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个位向十位借1)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师要首先帮助建立情景的表象。特别是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仅仅通过字面上的叙述与讲解,学生是不清楚的。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图,以此学生理解情景。

  (2)估算意识的培养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条主线,因而本信息窗中的例一就是从估算入手开始教学活动。

  (3)教师对学生估算过程及结果要有充分估计。例一592+374的估算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百数来估算(结果为1000),既上一个信息窗学过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十数来估算(592≈590,374≈370,590+370=960);

  第三种方法:其中一个数变成整百数,另一个数变成整十数(592≈600,374≈370,600+370=970)。这是教材上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目前的基础,教学不妨从这种估算方法切入。

  第二种方法:在没有学习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学生是困难的,属于暂时要放进“问题口袋”中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估算是能利用原有知识能解决的,而590+370=960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需要进位),所以暂时放进“问题口袋”之中。

  第三种方法: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实现教学的两个功能,一是可以实现估算教学的再发展。在上一个信息窗中学习的是把三位数变成整百数来估算,接下来就需要学习把三位数变成整十数的估算方法,这是教学的再发展,教学总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二是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数本身的特点,如592从数本身来讲,更接近于600,所以选择把它变成整百数来估算。

  第二种方法教师不去强化(如果有聪明的学生能够想到这种方法,可以在例题教学之后再回头进行解释处理)。第三种方法教师可以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4)要开展有指导、有层次的探究性学习。

  估算、竖式计算、计数器操作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把这几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一个大的学习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在每一个例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分开层次,既先进行估算学习,再进行计数器操作计算的学习,最后完成竖式计算的学习。

  (5)难点的突破:利用计数器、开展买卖活动等进行有指导的探究。

  指导探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二是教师边讲解边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三是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四是与竖式的书写相一致,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开始拨珠,完成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操作活动,教师先演示,师生再一起完成这个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买卖活动来突破难点。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592+374

  列式与猜想--探究与验证--反思与升华。

  列式与猜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以后,首先进行猜想得数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先去完成个人思考基础上的小组研究,然后组织交流活动。最后对估算的算理用数字及算式进行抽象,既:

  592≈600,374≈400,600+400=1000,592+374≈1000;

  592≈600,374≈370,600+370=970,592+374≈970。

  不论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把估算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不能仅仅进行口头的表述。

  探究与验证--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结果对不对?592+374的得数到底是多少?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

  (1)指导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并指名演示。

  (2)教师演示,并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复几次。

  反思与升华

  (1)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

  (2)计算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592+374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加起的操作活动,并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算理与意义,特别是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意义及每一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

  (3)升华。结合竖式对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进行梳理概括--个位上2加4得6,在得数个位上写6;十位上9加7得16,在得数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5加3得8,再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得9;592+374等于966。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进行叙述,教师注意在学生叙述困难时给予帮助。

  (四)信息窗4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信息窗,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正像小朋友们开展活动一样,故事总得有个结尾。成群结队的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享受丰收的果实。情景图在处理上照应了第一个信息窗,从大王发号示令开始,到大王检查与验收结束。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蜜蜂生产和使用情况。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1个红点,共1个例题。

  红点问题:怎样检查呢?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情景的理解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情景中的问题为“去检查一下蜂蜜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对不对”,其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蜂蜜的生产,二是蜂蜜的使用记录。蜂蜜的生产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左边部分,蜂蜜的使用记录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右边部分,检查对不对实质上就是检查表格中的计算对不对,要帮助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2)探究过程: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充分的估计。当学生理解了情景中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怎样检查”有了初步的理解后,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573+318=891;二是318+573=891;三是891-318=573;四是891-573=318。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891-264=627;二是891-627=264;三是627+264=891;四是264+627=891。

  (3)梳理:整体思考,对比观察。教学时教师要把上面的第一种方法抽取出来使学生理解这就是小蜜蜂的计算过程,同时板书出横式,以便于下面的分析。分析时要让学生对比观察竖式的不同,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的验算方法......

  (4)关于验算教学的目标:学会验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去验算,不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学完了四则计算需要对四则计算中各部分的关系进行时再来系统学习,给出结论。此处的教学是为以后系统学习作准备的。使学生知道:怎么来验算加法呢?我们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算,看得数是否与原来计算的一样,如果一样,说明原来的计算结果是对的。当然还有其它的验算方法,不再一一说明。

  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小蜜蜂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 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录音机

  2、 蜜蜂和小熊的头饰活动过程:

  (一) 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 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 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 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 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 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 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 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 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小蜜蜂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将本课定位于“以读为本”的坐标上,要求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就让琅琅书声洋溢在我们的课堂伴随着理性的思考推动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古诗导入课文

  1、出示罗隐的《蜂》,自由读→个别读(简单交流一下感受到的东西) →齐读

  2、抓住对蜜蜂瞬间的感受→读课题《可爱的小蜜蜂》

  二、通读课文,把握对蜜蜂的总体印象

  1、要求学生真正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

  ①努力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②运用读书记号给课文作上批注。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读书中的良好习惯,加以鼓励和推广)

  2、反馈学生的朗读情况。(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并作简单点评)

  3、交流自己的所得所悟,教师作随机点拨。

  三、潜心会文本,沟通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

  (以作者的想法为依托,让学生在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中与作者的心灵引起共鸣,真正看到蜜蜂内存的精神。)

  1、拟定目标: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了第三段(出示第三段,自由朗读。)

  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作者的.心会为之一颤呢?请大家再读读1、2两段 去找找。

  ①回读1、2两段,从中找出有关的词句细细品味。

  ②自读感悟,讨论合作,努力将感受在彼此的交流中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2、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出示,落实情感朗读)

  学生可能会从这几个方面将以感悟:

  劳动的态度:(补充蜜蜂采蜜、酿蜜过程的资料)

  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

  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来飞去、沸沸扬扬(第一段)

  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第二段)

  (字里行间舞蹈着蜜蜂的内在、蜜蜂的精神)

  对人与给自己:

  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就行了。

  短暂的生命:

  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 回来了。

  (生命如此短暂,可它们依然这样繁忙而又快乐地劳作着。这样的蜜蜂,这样无私奉 献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呢?)

  在这一步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蜜蜂的精神内涵,用心读好每句话,沟通我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真正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次次的被语言文字的冲击下完成对第三段完美的感悟。

  3、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朗读这一段,将内心的感动升华。

  第二课时

  一、衔接。

  相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已被这群可爱的小东西所深深地打动了,难怪作者的心

  不由地为之一颤,(音乐响起)学生接下去朗诵这段话……

  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们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因为我们都感动于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了。但文章并未了结,让我们继续往下读。

  二、研读第四段,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1、引导学生联系第三段,理解作者想通过蜜蜂来歌颂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从而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妙处。

  2、再读第三段,“你从中看到了谁的身影?”

  (让学生的眼中不只是蜜蜂,让其真正看到蜜蜂背后的人,尝试仿照第四段写几句话)

  三、拓展阅读。

  1、作者的背景材料及.写作背景。

  2、《荔枝蜜》全文

  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蜜蜂教案 篇9

  托班音乐游戏:

  小熊和小蜜蜂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

  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小蜜蜂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2.享受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小蜜蜂》。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的模仿小蜜蜂飞行的动作和声音。

  1.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在飞行的时候是怎样拍打翅膀的?我们都来学学小蜜蜂飞。

  2.小蜜蜂在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3.为什么小蜜蜂会在花丛间穿梭?

  二、教师弹奏并演唱歌曲《小蜜蜂》,请幼儿倾听。并在演唱后和幼儿讨论歌词内容,让幼儿熟悉歌曲。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小蜜蜂们为什么“做工兴味浓”?

  3.歌曲的最后让小蜜蜂别学什么?

  三、请幼儿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边唱歌边模仿小蜜蜂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在中间两句创编相应的动作。

  四、让幼儿边唱歌边进行扮演游戏:先由一半幼儿扮演蜜蜂,另一半幼儿扮演花朵,花朵随意摆动,也可摆出吸引蜜蜂的.造型,扮演蜜蜂的幼儿边唱歌边寻找花朵的朋友,在歌曲结束时找到一朵花成为朋友。然后再交换角色继续扮演。

  小蜜蜂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2、学唱歌曲《小蜜蜂》,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以欢快的情绪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并启发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读谱视唱与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优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进度:

  第三教时。

  教具准备:

  头饰、磁带、口琴、图画、打击乐器等。

  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流程:

  情境激发 情 境 体 验 情境创造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体验歌曲 吸收表现 激发创编能力

  a、入场创设情境 欣赏、哼唱、律动、熟悉歌曲

  a、自学歌曲 创编情境性歌表演 备:

  b:模仿练习

  b、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拍手歌》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

  2、问好:一半学生吹奏口琴,一半学生唱。

  3、模仿练习与重点乐句解决:

  a、模仿练习:听、唱几组模仿进行的音。

  b、重点乐句:

  (2)板书出示

  提问:这条旋律除了模仿外还有什么手法吗?(重复)

  (3)学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师用g大调的音高唱一遍。

  提问: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吗?

  学生回答:略

  引出教师唱的是g大调。

  方式:抽一个学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学小组进行。

  (5)纠正答案,并让学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导入:

  (1)学生吹奏刚才的旋律,教师配唱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2)设问:是谁要飞到大树林中来?

  5、情境布置:

  师生在《小蜜蜂》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

  流 程 说 明

  情境导入可以景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与

  学习欲望,情境布置时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乐可使学生熟悉音乐,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

  二、情境体验:

  1、导入:同学们布置时,教师已躲到花丛后,布置完后,突然从花丛后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图画)说:“咦!是谁飞来了!”

  学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a、教师边用 lu 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乐飞舞。

  b、师生共同用 lu 哼唱。

  教师评价学生想象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d、边唱边做简单游戏。

  3、学唱歌曲

  a、导入: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就让我们在口琴的帮助下自学。

  小蜜蜂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

  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

  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

  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小蜜蜂教案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季节的变化,蝴蝶、蜜蜂都飞来了,这些也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在一次户外散步的过程中,孩子在园内的花丛中,看到了许多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就是小蜜蜂的?能靠近它们吗?它们在花丛中干吗呢?”我一些问题的抛出后,更是引起了幼儿其他的兴趣。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告诉我:小蜜蜂在采蜜,小蜜蜂会刺人……于是,设计此次整合性的活动。通过活动,多方位提升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经验。活动先从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装扮成为小蜜蜂,在故意投放错误的材料中,体现层次性,让幼儿从中巩固认知蜜蜂的明显特征。再到游戏体验小蜜蜂采蜜的辛苦,从中整合了音乐,运动活动。再自然延伸到了喝蜂蜜水的生活活动中去。在一定情景中采用了探索发现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1、从孩子们的“热点”出发,以《纲要》中“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这一精神为依据,本着“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教学”的环境教育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桔子宝宝的成长”系列活动,从而将环境资源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

  2、学习活动《勤劳的小蜜蜂》是其中的一个活动。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这一课题中小班的阶段目标,本次活动重在幼儿情感的激发与表达,让孩子在看看、听听唱唱的活动中自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模仿蜜蜂的运动方式与动作,体验乐趣。

  2、乐意参与集体游戏,在熟悉的音乐与儿歌中大胆表现。

  3、培养学生的模仿的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看看、扮扮、说说过程中,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小蜜蜂采蜜辛勤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蜜蜂触角,衣服,尾巴人手一份,其他小动物的角(如兔子耳朵,猫耳朵),衣服(斑马衣服),尾巴(其他形状:长长圆圆的等)若干。

  前期活动:

  小蜜蜂的歌曲。

  幼儿经验:

  有关春天的小动物的认知经验。

  环境创设:

  红、黄、蓝花丛布置。

  活动过程:

  兴趣导入——操作体验(扮一扮)——游戏体验——活动延伸

  1、兴趣导入:

  (1)播放声音:蜜蜂嗡嗡叫。

  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蜜蜂。

  一起来看看小蜜蜂在干什么?(播放动画、音乐)

  让幼儿一起唱动画里的歌曲。

  (3)过渡:原来勤劳的小蜜蜂去采蜜。今天,我们来学学小蜜蜂去采蜜,先要把自己打扮成小蜜蜂。

  2、操作体验:

  (1)让幼儿自主选择衣物,打扮自己,把自己装扮成小蜜蜂。(材料投放了许多不是小蜜蜂特征的东西。让幼儿在选择中,认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短触角,黄黑条身体,尖尾巴。)

  (2)师见幼儿打扮差不多后,在外打扮成蜜蜂妈妈出场:谁是我的蜜蜂宝宝呢?小蜜蜂应该和蜜蜂妈妈长的一个样,有……(蜜蜂妈妈的出场,让幼儿对照着自己或是互相检查小蜜蜂的装扮是否正确?师从中引导强调了蜜蜂的明显特征。)

  3、游戏体验:

  (1)打扮好了,小蜜蜂要跟着蜜蜂妈妈去采蜜了。(放音乐,幼儿熟悉的小蜜蜂歌曲,飞到了花丛中。)

  (2)幼儿自主采蜜,听指令采蜜。

  (3)师:累不累?蜜蜂采蜜真辛苦。你喝过蜂蜜吗?什么味道的?喝了蜂蜜有什么好处?

  4、活动延伸:

  采蜜采得真辛苦,嘴巴也干了,一起去喝蜂蜜泡的水。延伸生活活动:喝水。

  教学反思: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好奇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直接体验中学习,师在让幼儿自主探索中引导。学习的内容体现综合性,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与能力特征,创设富有一定挑战性的环节。让幼儿有效学习。在玩中学,使幼儿经验、视野得到拓展,潜能得到发挥。运动活动是幼儿前期经验的回顾与表现,在回顾与表现中,乐意模仿,锻炼身体,喜欢集体游戏。学习活动是一次综合性的活动,多方位提升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经验,并有效渗透生活,运动,游戏。通过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开拓了视野,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

  小蜜蜂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2.善于发现身边勤快人与懒惰人的事例,能用基本完整的语言介绍给同伴。

  3.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表示勤劳和懒惰的图片

  【活动建议】

  1.播放音乐,请幼儿欣赏《勤快人和懒惰人》,激发幼儿像勤快人学习的愿望。

  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一件什么事?勤快人和懒惰人分别有什么不同?你想学习勤快人还是懒惰人?

  引导幼儿了解勤快人被别人喜欢,而懒惰人被别人讨厌。感知做一个勤快人被别人喜欢的快乐心情。

  2.请幼儿围绕我想做个“勤快人”展开讨论。

  小结:勤快的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想办法帮助别人,让自己的爱心像小天使插上翅膀一样,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3.请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生活中的'勤快人和懒惰人。

  (1)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谁是勤快人,鼓励幼儿说明理由。

  (2)请个别幼儿讲述在生活中,你认识的勤快人。讲述他的勤快事情。

  4.倾听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学习小蜜蜂的勤劳。

  小结:勤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幸福。我们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样,做一个勤劳的人,回报大家对我们的爱。

  小蜜蜂教案 篇15

  目标:

  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材料:

  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小蜜蜂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变化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游戏情境。

  2、能随着音乐的变化合拍地游戏,并创造性表现“吃蜂蜜糖”、开心、逃跑等游戏情境。

  3、乐意参与“熊与蜜蜂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库乞乞》;

  2、ppt课件;

  3、小蜜蜂、快乐熊胸饰。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场,初步感知。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二、借助故事、课件,理解乐曲A部分。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熊想吃蜂蜜糖,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了蜂蜜糖,开心得大口吃起来了,喊出了一句话,听听小熊喊了一句什么话?

  三、感受理解乐曲A部分

  1、倾听乐曲,感知理解“库乞乞”乐句,并用动作表现。

  (1)倾听乐曲,借助课件,学说“库乞乞”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小熊。

  (2)倾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喊“库乞乞”时开心的`情境。

  师:你开心地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开心呢?

  (3)欣赏乐曲A部分,随乐开心地表现“库乞乞”乐句。

  师:我们跟着音乐开心地喊一喊“库乞乞”吧!

  2、倾听乐曲,感受理解“吃蜂蜜糖”乐句,并用声音、动作表现。

  (1)倾听乐曲,借助课件,感受“吃蜂蜜糖”乐句。

  师:小熊为什么会开心地喊“库乞乞”?

  (2)用声音、动作随乐表现“吃蜂蜜糖”。(拍手)

  师:这么大的“蜂蜜糖”要怎么吃呢?

  师:对了,张大嘴巴“嗷”地一口吃一个。吃几颗?(4颗)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吃魔法糖吧。

  3、借助课件,随乐完整表现乐曲A部分。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小熊,去找蜂蜜糖吃吧!

  四、借助课件,感受理解乐曲B部分。

  1、师:蜂蜜糖好吃吗?玩得开心吗?可是正当小熊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师:发生了什么事?有可能是谁来了?

  五、完整欣赏音乐A、B部分,随乐完整游戏。

  1、借助课件,完整欣赏乐曲。

  2、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抛出问题,幼儿讨论解决。

  ①蜜蜂来了怎么办?

  ②往哪里逃?

  ③如果被蜜蜂抓住了怎么办?

  3、随乐分角色完整游戏。

  ①集体游戏,配班老师扮演蜜蜂。

  ②分角色游戏。

  小蜜蜂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变化。

  积极参与跳地垫游戏。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

  录音带、录音机、5种颜色的地垫。

  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蜜蜂》,并请幼儿回答:

  小蜜蜂是怎么飞行的?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为什么小蜜蜂喜欢在花间穿梭?

  请幼儿模仿小蜜蜂的飞舞动作及鸣叫声,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学唱新歌《小蜂蜜》。

  教师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师边唱谱子边按谱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画出黑点,再将黑点连起来,画出旋律线。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小蜜蜂》,。边看图中花的.高低位置变化边唱歌。

  请幼儿边唱边照着白板上的线条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条,也可一让幼儿轮唱。

  跳地垫游戏。

  在地板上连接5个不同颜色的地垫当作Do Re Mi Fa So,再带领幼儿随着歌曲的恶意界玩跳地垫的游戏 。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蜜蜂教案 篇18

  设计意图:

  我们班虽然是小班新生班,但是因为幼儿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我们班宝宝的年龄较大,相对来说,思维会比较活跃,所以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一首儿歌为主体,让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了解各种常见昆虫的运动方式,以游戏为这次活动的主要手段,让幼儿在认知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昆虫并知道他们的运动方式。

  2、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能大胆创编儿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语言游戏中体验互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分析:

  1、活动重点:能将找到的昆虫与动词相匹配。

  2、活动难点:能根据找到的昆虫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头饰一个;板画:花丛;各种昆虫头饰若干。

  2、幼儿对部分常见昆虫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蜜蜂,引出儿歌《一只小蜜蜂》。

  (1)师:今天天气可真好,蜜蜂宝宝飞到了一片花丛中玩耍,它玩的可开心了,它东飞飞,西飞飞,突然它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位好朋友,这位好朋友会是谁呢?

  (2)师:它是谁?(小蚱蜢)小蚱蜢是怎样运动的?(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么?

  (3)师:小蚱蜢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仔细听哦!

  2、学习儿歌《一只小蜜蜂》。

  (1)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2)师:小蚱蜢的儿歌好不好听啊?那你们想不想和它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呀?

  (3)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2-3遍。

  二、出示昆虫头饰,尝试创编儿歌。

  1、出示小蜗牛,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1)师:花丛中,除了小蚱蜢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昆虫宝宝,小蜜蜂接下来又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师:蜜蜂宝宝又遇到了谁?(小蜗牛)小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呀?(爬)是爬呀爬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小蜗牛也想到那首好听的儿歌里去,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

  (4)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蜗牛,爬呀爬呀。

  2、请幼儿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宝宝,引导幼儿说一说找到的昆虫宝宝并尝试创编儿歌。

  (1)师:你们都找到哪些昆虫宝宝啊?(小蝴蝶)

  师:蝴蝶宝宝是怎么运动的呢?

  (2)师:还有谁找到了不一样的昆虫宝宝?(小蚂蚁)

  师: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3)师:还有吗?(小蟋蟀)它是怎么运动的?

  (4)师: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把你们找到的昆虫宝宝编进儿歌里好吗?

  (5)请找到小蝴蝶的小朋友上台来说一说儿歌。

  (6)请找到小蚂蚁的小朋友上台来编一编。

  (7)请找到小蟋蟀的小朋友上台来编一编儿歌。

  三、结束部分,送昆虫宝宝回家。

  (1)师:宝宝们,今天和这么多昆虫宝宝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你们开心吗?昆虫宝宝也很开心,但是呀,他们玩了这么久,很累了,他们想请宝宝们把他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吗?

  (2)出示昆虫宝宝们的“家”,请宝宝们送昆虫宝宝回家。

  师:这里是会爬得昆虫宝宝的家,这是会跳的昆虫宝宝的家,这里是会飞的昆虫宝宝的家,可千万别送错了哦。送完的宝宝也去休息一会吧!

  活动反思:

  我的这次活动是小班语言活动,总体来说我对这次的活动还是较为满意的,活动的结果也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在教态上我有我的优势,我运用了动作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于我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中间的学习儿歌和后面的游戏环节,我还是很好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将他们的兴趣一直维持到最后,整个活动的环节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清晰的,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度也是比较自然的,这是我本次活动的亮点。

  在结尾处我将我原本的设计做了一些改变,本来的设计是让孩子自己找到昆虫宝宝,然后自己创编,最后再将昆虫宝宝送回家,这样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但是,由于我们班是新生班,因为害怕到时候局面会很混乱,就做了一些改变,变成了由我来引导创编,然后就加上一个游戏《找朋友》,这样活动组织的就比较顺利,但是这样也有了一些缺点,就是我太过于关注创编的个体了,但是对于别的小朋友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没有给大部分小朋友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后面的游戏上,对教具的使用也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加磨练。

  小蜜蜂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小蜜蜂飞舞,花朵造型等动作,并学习分角色舞蹈。

  2、学习同伴间友好合作,并体验合作快乐。

  活动重点:

  创编舞蹈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

  活动难点:

  学习与同伴友好合作,分角色舞蹈。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蜜蜂》磁带

  2、歌曲《快乐小猪》音乐

  3、创设花园情景,各种花盆,小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快乐小猪》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带领幼儿复习歌曲《小蜜蜂》。

  二、学习表演《小蜜蜂》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学习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等动作。

  2、创设花园情景请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舞蹈,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3、请全体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与花朵,交换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同伴间友好合作的快乐。

  三、交流小结。

  小蜜蜂教案 篇20

  活动设计意图 :

  本次活动根据我园存在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难体育活动器材不足的情况而设计,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我园有限的资源开展好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新《纲要》中对健康领域提出:幼儿园应"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教育要求,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幼儿园体育器材有限而放弃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忽略对幼儿体质体能的锻炼。本次讨论就希望各位老师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搜罗出可以替代专业体育器材的用来锻炼"走、跑、跳、钻、爬、攀"的现有的或利废利旧的材料,以方便日后各班体育活动的开展。

  本次活动以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2. 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

  3.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

  粉笔 宽阔的场地 课桌两张 软垫 6 块 易拉罐若干 软绳 2 根 轮胎 4 个 糖果若干 音乐 筐子 4 个 小蜜蜂卡片 40 张

  活动重点 ( 难点 ) :

  训练幼儿"钻"的能力

  活动过程 :

  一、 热身运动

  1 、引入: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对小朋友说:"小蜜蜂打来电话说找到了妈妈她很高兴,邀请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到她家里去玩耍。"

  2 、听音乐热身。老师:"赶快坐上我们的大巴一起去小蜜蜂家吧!"

  二、 走迷宫

  1 、(事先在场地上用粉笔画好两条迷宫路线图)老师:"糟了,我忘了问小蜜蜂她家的地址了!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发挥想象力讲述艾玛奇妙的旅行经历。咦,这里有个路标,原来小蜜蜂家是朝这个方向走 , 但要想去小蜜蜂家必须先通过前面的迷宫。"

  2 、"我们快一点想办法走出迷宫,小蜜蜂等不到我们一定会很着急!""哦!我来看看怎么走这个迷宫。"老师讲清走迷宫规则:线条为走,圆圈为跳。带领幼儿分两组走出迷宫。

  三、 闯关拯救小蜜蜂

  1、 教师讲清闯关规则

  老师:"咦,这里还有一个路标,路标上写着:要想到达小蜜蜂家必须按如下方法通过此关卡 …… "老师讲如何通关,重点讲钻的动作要领。

  2 、请一名幼儿示范闯关方法

  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着急的说:"不好了!小蜜蜂家着火了,你们在这里等等我,我去救她们"老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拯救小蜜蜂,同时讲过关要求。

  3 、幼儿分两组闯关

  老师问刚才闯关的小朋友:"小蜜蜂都被救完了吗?""还有很多很多小蜜蜂都受伤了等着我们去救他们,我们快去帮他们吧!""但是由于去小蜜蜂家的两条路都太窄每次只能一个人通过,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拍好队听老师口令这样才能将小蜜蜂安全的`就回来!"

  幼儿分两组闯关

  四、 糖果庆祝 party

  老师:"小蜜蜂们都被成功拯救回来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开个糖果 party 庆祝一下吧!""老师数 1 、 2 、 3 你们就并脚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绳子上美味的糖果了!"请两名老师帮忙牵绳子,根据幼儿高矮调整绳子高度。

  五、 随音乐活动结束,幼儿回教室品尝糖果

  老师:"大家都有糖果了,小蜜蜂也被拯救了,真高兴,我们和小蜜蜂再见坐上大巴一起回家吧!"教师将幼儿带回教室品尝胜利果实,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意图以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小蜜蜂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2/4的节奏特点。

  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的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小蜜蜂的图片多张《小蜜蜂》歌曲磁带活动过程:

  以猜谜语、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蜜蜂的兴趣。

  (1)猜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蜜蜂"引起幼儿的兴趣(2)引导幼儿讲述小蜜蜂的样子,以及人们形容小蜜蜂的词语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小蜜蜂》,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掌握2/4拍的节奏特点。

  (2)幼儿随音乐学说歌词,并分段学唱歌曲。

  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个别演唱、分组轮唱、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创造性的演唱。

  结束要求:

  回家后,把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活动评析:

  通过上课幼儿学会了歌曲,但第一段掌握的较好,第二段歌词记得不太好,课后需要多多练习。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小蜜蜂教案】相关文章:

小蜜蜂教案08-13

《小蜜蜂》教案07-28

小班小蜜蜂教案09-01

小班教案:《小蜜蜂》01-25

中班教案:小蜜蜂01-13

小蜜蜂教案(精选16篇)03-18

小班音乐教案:《小蜜蜂》09-20

小蜜蜂教案(15篇)09-30

中班音乐教案小蜜蜂04-12

《小蜜蜂》教案15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