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2-10-25 13:55:0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合集七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

  1、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 ,吃了谁的 ?(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 ,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 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 吃了谁的 谁是多少(已知)谁的 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 ,甲是乙的 。

  (2)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 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

  (3)一条路,已修了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5)甲数比乙数少 。

  2、口头列式:

  (1)32的 是多少? (2)120页的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 )=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课后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1.出示3/4×6

  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借助图形语言,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出示例题3/4×6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

  (三)教案。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PPT出示。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⑴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师:“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生:“ ”师: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这时“ ”表示什么意思呢?剩下的占这张纸的“ ”用算式表示:1*1/2师: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 ”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1/2。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师再问:“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 ,“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2、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PPT出示)折一折,涂一涂。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幅图的意思吗?3/4×1/4=3/16,就是求3/4的1/4是多少?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列式汇报

  3、做一做:根据图示,想一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2×1/4=1/2×3/4=

  二、讨论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

  2、P8试一试: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提高练习: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三)1 *1/2=1/21的1/2是多少?

  3/4*1/4=3*1/4*4=3/161/2*1/2=1/41/2的1/2是多少?

  1/4*3/4=……… =3/161/4*1/2=1/81/2*1/4=………=1/8………1/2*3/4=………=3/83*3/4=3/1*3/4=9/4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学第84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比较复习题与例3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说说24的含义,独立解答。

  (5)(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1+),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6、7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

  2、把O.2+0.2+O.2+O.2改成乘法算式。

  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

  12×5=

  (2)12个1.5是多少?

  1.5×12=

  (3)3个是多少?

  5、提出问题。

  教师:求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题目。

  1个占1张彩纸的,3个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探索交流。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

  ②用加法计算。

  ③用乘法计算。

  (3)引导发现。

  教师: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呈现题目。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教师:在中,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联系。

  (3)总结计算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试一试。

  3、约分。

  教师:再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算式比较。最后,使全班学生明白:

  (1)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3页“练一练”。

  1、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分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的教案11-03

分数的乘法教案01-20

分数乘法教案11-16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5篇)07-26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4篇12-29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22篇)09-13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三篇08-08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三篇06-14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11-25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