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教案

时间:2022-11-19 18:58:3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水的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水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水的教案合集15篇

关于水的教案1

  一、说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 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 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于水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和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关于水的教案3

  目标:

  1.欣赏散文诗,唤起已有经验,萌生创作的愿望。

  2.通过拟人化的表现,再现雨水落在各种物体上往下流的`情景。

  准备:

  1.幼儿观察雨水落在各种物体上.往下流的情景。

  2.水彩笔,蜡琶,画纸,范画。

  过程:

  一、回顾已有经验

  1.前几天我们在雨中散步时,看见雨水都落在什么地方了?它们落在这些东西上以后又怎么样了?(树叶上、屋顶上、雨伞上等。)

  2.是呀,小雨点多可爱呀。它们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

  玩耍。你们喜欢小雨点吗?

  二、欣赏作品

  1.滴答,滴答……小雨点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玩耍。小雨点跳到屋顶上,跳到树叶上,跳到我的伞上。哎呀,小雨点把屋顶当成了滑梯,把树叶当成了滑梯,把我的雨伞也当成了滑梯,一个个争着往下滑。滴答,滴答……滑吧,滑吧,快乐的小雨点。

  2.小雨点把什么当成了滑梯?它们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3.小雨点还会把什么也当成滑梯(车窗、雨衣、花瓣等),请模仿诗歌里面的话来说一说。

  三、想像绘画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看看小雨点把什么当成了滑梯,讨论应该先画背景还是先画小雨点。

  2.鼓励幼儿根据想像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诗歌中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关于水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学习运用相同句式结构创编诗歌。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小字卡、水声音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倾听录有大海的波涛声、流水声、瀑布声等各种水声的音效,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2、幼儿自由发言,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水?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意见。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水无处不在。你们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样的水吗?还有什么水是脏脏的'水?什么水是甜甜的水?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吧。

  二、整体欣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

  2、幼儿看画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了哪些水?也可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理解阅读

  1.看图理解诗歌内容。依次说出图上有什么水,它是什么样子的

  2.问答游戏,加深幼儿印象

  3、整体阅读

  四、认读重点字词

  1.整体阅读诗歌,出示大字卡

  2.游戏:大风吹老师拿起一张字卡,幼儿指认。

  3.游戏:照相机

  4.送字宝宝回家

  五、学习仿编诗歌鼓励幼儿做小小诗人,动脑筋编诗歌。你能把你知道的水也编成好听的诗歌吗?

  1、课件提示,调动生活经验,拓展想象空间。

  2、小组交流,大组展示。(可引导幼儿先画后说)

  3、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朗诵创编的诗歌。

关于水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侧、卷、欣、赏、龟等12个生字。会写眼、睛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人物心灵的美好。

  3、引导学生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和句子。能随文理解两侧、卷起、欣赏等词的意思。能用,欣赏,??像??练习说句子。

  4、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会写眼睛两字,陪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识记生字理解新词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导入;同学们,你看见了什么?(湖水)(出示课件)说这是一弯怎样的湖水?师板书课题,仔细观察老师写,说发现了什么?指导读准澈的音,引导归类记三点水的字。

  2、师: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带着喜爱之情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不仅可以让我们尽情的游览湖水的清澈,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美的享受。想读吗?引入初读全文。

  1、师引导读书自学方法,生自学

  要想把这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美,我们首先就要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给难读的生字做上记号,划出词语,多读几遍。

  生自读自学。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2、同桌互教互学,把难读的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纠正字音。

  3、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美的`享受。

  (三)交流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初读情况:1、说你从文中享受到哪些美?

  (山石美、湖水美、鱼儿美、人物的行为美)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A、课件出示生字:澈、侧、卷、纹、欣、赏、龟、镜、映、幻、峦、攥、哟、

  演、蕉、扔、企、跨

  把难读的字指出来,提醒同学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带着大家读。(强调重点字音。如:“侧”是平舌音,“卷”要读圆唇,“演”要读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读到位等。)

  B、指名读生字,注意把字音读准,及时评价。开火车认读生字

  C、出示词语:两侧、卷起、波纹、欣赏、乌龟,指名读

  3、表扬学习成果:自学能力多强啊!读对了这么多生字词。

  这些词语都藏在课文的句子里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把带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来。

  (四)细读1、2自然段,随文学习生字

  A、课件出示句子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1、师:同学们,船头两侧卷进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想不想感受一下这样美丽的场面呀?

  2、课件出示卷起的浪花和拖着的波纹的动画。在这个句子中,有几个新词

  要学习,两侧,卷起

  3、(出示“侧、卷生字卡)交流识记侧、卷的方法。

  加一加:则——侧、测文——纹

  减一减:倦——卷试卷(多音字)

  4、理解两侧、卷起:请学生指出游船两侧的位置,同学们看到了吗?

  那请同学们换一个词,(船的两边、两旁,当有同学说四周时,一定要纠正,四周不准确。)刚才孩子们用换词的办法记住了两侧,现在看下面一个词。

  卷起,请一名学生做卷起纸的动作

  5、指导读句子。那就请你美美地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吧!指导读出卷的动作和波纹的长。

  6、齐读第一自然段。

  B、课件出示句子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1、:记欣赏两个生字。

  欣:合一合:左边是“斤”,右边是“欠”。

  换一换:新、饮、欢等换,

  赏:比一比:赏——裳

  2、课件出示风景画帮助理解,用:“我欣赏了??”说句子。

  师评价:用喜爱的心情去看、去赞美就是欣赏,凡是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欣赏。今天同学们的表现也值得老师欣赏。

  3、小洁是怎样欣赏的?指名读句子,

  4、仿句: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5、理解内容: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她看见了什么?

  6、指导朗读。

  C、出示句子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1、指名读句子,比一比谁读的好,鼓励学生乐读美读。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师板书山石奇特。

  3、在图上找一找,认一认这些石头,用动作表演“展翅欲飞”。

  4、在图上指出哪是石兔、石龟的形状,识记龟(形象识记角字头像乌龟的头,中间的日像乌龟的身体,竖弯钩像乌龟的尾巴)

  5、边感情朗读边做动作读。再指名读,读出有趣

  师评:当我们荡舟湖上,你的心情如何?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读出景色的美和人物愉快的心情)齐读。

  6、生想象还可能欣赏到哪些山石。用“、、、、像、、、、、、、”说话,

  如:这边的山石像一个小孩在踢球,那边的山石像一只威武的狮子,还有的

  山石像一只小羊在山上吃草。归纳表示形状的词语

  7、课件出示词语奇峰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美不胜收

  读一读,积累词语

  (五)指导写“眼睛”

  1、欣赏美景要用眼睛,出示生字认读,

  2、归类目字旁的字:瞧、看、瞪、盯、瞟等

  3、生观察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课件范写,

  5、描红,练写

  (六)板书设计

  27清澈的湖水山石美湖水美鱼儿美小洁的行为美

关于水的教案6

  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二、水能溶解什么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

  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于水的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

  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教学过程】

  一、冰的观察

  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3、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三、拓展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水(液态)冰(固态)

  2、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关于水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关于水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没有它。(打一自然物 水)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关于水的教案10

  活动意图: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逐渐转热,蚊子也越来越多,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会被蚊子盯,一直会跟老师说,“老师这里痒”。小朋友也开始关注如何消灭蚊子,如何不让蚊子叮咬自己?是小朋友开始关注的焦点。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花露水”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提供给幼儿的,他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看看说说中,认识了解花露水;

  第二环在游戏的环境中学念儿歌花露水;

  第三环节则是隐含着花露水的安全使用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花露水的'用处,知道什么时候要用花露水

  2、学念儿歌:花露水,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花露水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香香的花露水

  1、教师出示一瓶花露水

  2、认识这是什么吗?

  3、我们什么时候要用花露水?(有蚊子块了,被虫咬了,洗澡的时候,痒的时候)

  4、为什么要用花露水呢?

  预设1:因为涂了就不痒。老师:花露水涂在痒的地方可以止痒,真聪明。

  预设2:因为香。老师:蚊子喜欢臭烘烘的东西,如果我们香喷喷了,它就不来咬我们了!

  5、教师洒花露水,请幼儿讲讲闻到了什么气味?(香香的)

  6、教师小结:夏天洗完澡或者被蚊子咬、生痱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涂花露水,花露水可以帮助我们止痒、去痱,还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花露水涂在身上香香的。

  二、学一学:儿歌花露水

  1、教师提出儿歌名称

  2、教师示范念儿歌

  3、你听到儿歌念了什么?

  (1)花露水,怎么样?

  (2)妈妈给我撒在哪里?

  (3)我变成了一只什么鸟?

  (4)飞到哪里哪里就变得怎么样?

  4、幼儿学念儿歌

  5、教师小结:宝宝都变成了香香鸟,大家都喜欢。

  附:儿歌香香鸟

  花露水,喷喷香,

  妈妈给我洒身上,

  我是一只香香鸟,

  飞到哪儿哪儿香。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水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欣赏表现傣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要节日,同时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学唱儿童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时的喜悦情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一提起傣族,人民马上就会想起花筒裙、孔雀舞、泼水节等傣族人民特有的民族传统生活内容。本课也将着重从这些民族特色出发,展开对傣族的介绍。从欣赏课本图《人们欢度泼水节》的艺术作品,到了解“泼水节”这一重要节日的由来和如何庆祝,初步体会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从“傣家竹楼”中传来了“咚咚”的象脚鼓声,让我们随着这级富节奏的鼓声,跳起欢快的“象脚鼓舞”。葫芦丝是傣族独有的乐器,让我们伴随这迷人的乐曲,唱起“金孔雀”的歌,当然也少不了模仿、学习“孔雀舞”的基本舞步和姿态,使学生在唱、跳、表演及绘画制作中,感受傣族人民节日中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

  活动一:

  1、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换请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3、欣赏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录像等形式欣赏其他舞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从而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4、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或即兴舞蹈起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活动二:

  1、欣赏“象脚鼓”独具特点的“咚咚声”,请同学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模仿听到的象脚鼓声,感受节奏的强弱,再用动作来表现这种强弱的节奏,以这些实践活动体会傣族“象脚鼓”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简单认识“象脚鼓”这种傣族常见的民族乐器。

  2、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傣族另一种民族乐器——葫芦丝。请同学在对比感受中说一说葫芦丝乐曲和象脚鼓乐曲的区别,他们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主图,了解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欢乐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民俗知识。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在刚刚欣赏过的乐曲中选择,哪首更适合在泼水节上演奏呢?”从而引出“象脚鼓”的节奏更符合泼水节这一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三: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随机评价。

  2、将学生创作的孔雀毛线描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金孔雀》,观赏傣族民间活动图片、录像、制作羽毛装饰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等

  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课: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三、新授:

  看一看:

  放录像。学生观赏傣族人民欢庆节日时以及舞蹈时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其特点。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

  (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重点讨论傣族民间节日时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

  学一学:

  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做一做: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

  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

  (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作品大展示:

  将学生作品分别予以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傣族风俗知识的材料,我们将继续交流,看谁知道的更多。

  2、将自己的收获与家长们共同分享。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傣族民间风俗知识以及歌曲《金孔雀》、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会运用基本动作舞蹈起来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已经制作好的孔雀羽毛作品

  课型:舞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复习:

  演唱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三、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欣赏后,我想请大家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还知道些什么?

  四、新授:

  看一看: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

  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

  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换请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欣赏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录像等形式欣赏其他舞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从而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或即兴舞蹈起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舞一舞: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

  跟着录像资料上的舞蹈动作舞动起来。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基本动作进行自己创编的活动。

  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课堂拓展:

  将自己在本课中对白族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了解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札记:

  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让老师感到自己的知识有些匮乏。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电教仪器的使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增强了教学中活跃性,效果不错。

关于水的教案12

  托班的幼儿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所以,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1、知道在一起喝水时不拥挤。

  2、了解正确的喝水方法。

  3、知道口渴要用自己的水杯喝水,懂得喝完水要把水杯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学习儿歌《喝水》。

  2、物质准备:图片三张(1、小朋友拿着杯子排队喝水;2、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一手端杯一手扶杯喝水;3、小朋友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每位幼儿一个小水杯。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喝水》,引出主题。

  (评析:此环节,通过老师与幼儿的朗诵诗歌,使幼儿知道“喝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出示图片,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

  1、出示图片一,进行提问:

  “小朋友拿着杯子在做什么?”

  2、出示图片二,“小朋友是怎样端着杯子喝水的?”

  3、出示图片三,“小朋友喝完水是怎样做的?”

  (评析:通过看图片能使幼儿清楚的了解了喝水的.各个步骤,为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打下基础。)

  三、引导幼儿喝水。

  1、要求幼儿排队喝水,不拥挤。

  2、请幼儿比一比,谁把杯子里的水喝干净了?谁没有洒水?

  3、喝完水后,请幼儿把水杯放回原处。

  (评析:通过比赛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喝水兴趣,并知道了平时要节约用水,养成不浪费水的好习惯。

  四、活动延伸:把图片贴到饮水区域,让幼儿在生活活动时照着图片上去做。

  附:儿歌《喝水》

  花杯子,,手中拿,

  水儿清清倒满啦。

  多喝水,不生病,

  双手端平水不洒。

关于水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

  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关于水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243 = 72(元)722 = 144(元)

  (2)2432

  =(?)2

  =(?)(元)

  三、拓展应用

  1、1547 12586 1024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012346789()

  4、 1568 36912

  32 + 173(15 + 35)6

  5187 10525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关于水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重点:

  幼儿感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实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而不是教师直接口述给幼儿这个概念。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

  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

  (2)讨论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

  3、观察和实验

  实验一:

  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

  (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

  (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

  实验二:

  在热水杯上放块凉玻璃片,幼儿再观察,并出示图表二。

  提问:

  (1)小朋友,老师在热水杯上放了一块凉玻璃片,你们仔细地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

  实验三:

  幼儿分组实验,自己操作教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块冰,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观察,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出示图表三。

  4、听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

  (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雨,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

  5、看水的三态循环图加深幼儿对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的了解。

  活动延伸:

  游戏:集体游戏《我是一滴快乐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戏的的形式巩固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水的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水的净化教案02-26

水的溶解教案06-28

有趣的水教案07-12

水的游戏教案08-25

水好玩的教案01-21

《水的组成》教案01-15

《水的变化》教案01-18

水的教育教案11-29

水教案范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