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

时间:2022-12-16 08:58:23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鸭头饰音乐磁带不同动物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天气真好,看看我们的动物朋友去吧。怎么去?(歌曲:骑小车)

  动物新村到了,听一听有哪些动物朋友?并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练习听音乐做动作)

  看到这么多动物朋友,真高兴,唱一首歌表示我们高兴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还有一位朋友没去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鸭子吧。

  把小鸭子找出来和他一起玩。

  反复感受音乐:前面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我们到小河里去洗个澡吧。小河里有许多小鱼小虾,快快让我们吃个饱吧(随音乐伴奏动作,伴奏音乐2--3遍)

  2、有点累了,找一张椅子坐下来。

  森林里有一只百灵鸟,唱的歌可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听百灵鸟唱歌吧(欣赏歌曲一遍)

  3、我们也来学一学百灵鸟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结束部分

  小鸭子的歌很好听,小鸭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鸭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

  今天玩得真开心,时间不早了,骑上我们的小车回家吧。

  附歌曲:小鸭嘎嘎

  2/4活泼、轻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鸭小鸭嘎嘎,肚子饿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妈,摇摇摆摆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虾呀。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2

  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艺术是“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快乐和痛苦是孩子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的情感,因此让孩子大胆表现这些情感,可以激发孩子情感上的内在体验,提高表现和表达情感能力。然而,由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在表现方式上往往非常单一(多从内容上进行表现),为此,教师适时提供支架(欣赏艺术家的同主题作品),引导幼儿拓展视野,感受艺术作品中内容.形式(主要是形.色和线条)这因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这些艺术品的凝神观照和解读,来识别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各种感受的体察,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本次活动试度选取一个新的角度,从对音乐的感受入手,切入情感的主题,再引导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最后欣赏艺术家同主题的名画帮助孩子来拓展视野,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在各种艺术感受和通道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现快乐或难受的情感,提高表现情感的能力

  2.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哈里昆狂欢节”“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初步体验作品不同表现方式。

  活动准备:

  名曲:巴哈的“舞乐组曲”及“雅克的迦可琳眼泪”

  名画:米罗的“哈里昆狂欢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色卡纸,水粉颜料等作画工具

  活动步骤:

  1.音乐导入:

  a。欣赏巴哈的“舞乐组曲”:你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怎样?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时候也觉得很快乐?你快乐的时候最想干什么?

  b。欣赏巴哈的“雅克的迦可琳眼泪”: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样?为什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时候觉得很难受?为什么觉得难受?你难受的时候最想干什么?

  (这个环节首先引导幼儿静静地倾听音乐,体验作品传递的情感,其次启发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自由交谈自己快乐或难受的事及感受,这样不仅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情感的'体验,同时为下面的自由表现作好铺垫)

  2.分组自由表现:你能把你的快乐或难受画下来告诉大家吗?

  a分成二组让幼儿自由选择画快乐还是难受(二组有适当的分隔)

  b在幼儿作画时反复播放相应的音乐

  c引导幼儿说说想怎样画快乐或难受

  (教师适当引导幼儿将要表现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设想,这样使孩子在表象与直接作画这两个在难度上有一定落差的活动之间设置一个较为和缓的过渡)

  d幼儿自由创作

  3.作品展示,交流:

  他评:你从哪儿看出他画的是快乐的或难受的

  (教师及时捕捉孩子好的经验,适时从孩子的已经经验中提升新的经验:如有孩子关注到了颜色的,或线条的等)

  4.名画欣赏:

  出示作品:想不想看看画家叔叔是怎样来画快乐或难受的(借助名画,使幼儿的新旧经验产生冲突)

  猜一猜哪幅画画家叔叔表现是快乐的,哪幅画画家叔叔是表现难受的,为什么?

  (孩子对艺术作品有一种良好的直觉,他们往往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绪情感。让孩子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对自己的直觉加以注意和反思。)

  (在孩子回答为什么时,老师首先捕捉孩子中出现的闪光点,同时通过辅助提问帮助幼儿感受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这幅画中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颜色?这种颜色你有什么感觉?这幅画和你平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这样的线条你感觉怎么样?模仿画一下这些线条?)

  5.合着巴哈的“舞乐组曲”跳起欢乐舞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用图形粘贴头饰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粘贴头饰的兴趣。

  2、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头饰一个,各种头饰范例、皮筋、装订器。

  2、幼儿操作材料:大图形纸卡若干,大小同的几何图形若干,糨糊、抹布、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戴着小白兔头饰,走进教室,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老师头上戴的是什么小动物头饰?你们仔细观察小白兔头饰是用什么图形粘成的.?它的两只耳朵是什么图形?它的两只眼睛是什么图形?”

  2、教师出示各种头饰范例,请幼儿欣赏。

  “你们看,头饰上都是谁?这些头饰都用了哪些图形?”“它们哪些部分的图形是一样的?”

  3、教师讲解示范粘贴方法。

  (1)可以任意选择一张大图形纸卡做小动物的脸。

  (2)再选出眼睛和耳朵的图形,注意两只眼睛,两只耳朵的图形要一样,大小要相同。

  (3)然后再选出嘴和鼻子的图形。在眼睛、耳朵、鼻子、嘴等图形背面分别抹上糨糊,抹的时候要少一点,并把它们粘到大图形纸卡的适当位置。

  (4)用抹布把手擦干净,需要添画的用彩笔进行添画。

  4、幼儿创作头饰。

  (1)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五官粘贴位置。

  (2)幼儿做好头饰后,教师帮助订上皮筋。

  (3)鼓励幼儿做的与教师不一样。

  5、游戏“图形乐园”。

  (1)介绍游戏名称,请小朋友把自己创作的头饰戴好,到图形乐园里玩。

  (2)讲解游戏玩法。

  a.介绍游戏场地。

  向幼儿介绍六种图形乐园:圆形乐园、正方形乐园、三角形乐园、梯形乐园、半圆形乐园、椭圆形乐园

  b.到图形乐园玩的要求是:你的脸是什么图形,就到什么图形乐园里玩。

  c.小朋友要互相看,谁找错了乐园。

  请找错的小朋友再玩一遍。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舞,并能创编部分动作。

  2﹑能听清教师指令,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重点:初步学会跳双圈集体舞。

  活动难点:能听清教师指令交换舞伴。

  活动准备:

  1、幼儿熟练掌握《拉手摇摆》舞曲的节奏特点

  2、音乐《拉手摇摆》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入教室,活动幼儿身体

  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一)教师做“拍拍,扭一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其它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启发幼儿互相学习

  启发性提问:“你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替换“拍”的动作呢?”

  重点启发幼儿用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来替换“拍”的动作。如:“刷刷,扭一扭”、“喵喵,扭一扭”等。并同时指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请全班幼儿轮流做领头人,随音乐做动作。

  三、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配合跳双圈舞

  (一)玩“照镜子”游戏,体验动作的方向

  提问:

  1、镜子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2、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玩“照镜子”游戏?

  小结:面对面的小朋友做的动作、表情和方向要一致,和照镜子一样。

  (二)初步尝试两人配合跳双圈舞

  1、教师与幼儿围成圆圈进行1-2报数,数“2”的'幼儿向右前方迈一步,变成两个圆圈。

  2、引导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两个动作,进行练习。(如:笑笑,扭一扭)

  提问:“刚才我们做过的动作中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3、指导数“2”的幼儿向后转,面对面随音乐做选择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交换舞伴进行舞蹈

  (一)讲解交换舞伴的的规则

  重点指导幼儿听清教师指令,里圈的幼儿原地不动,外圈的幼儿向右迈,走到你的下一个舞伴,然后面对面站好,进行反复交换舞伴练习。

  (二)随音乐做动作交换舞伴跳舞

  提问:

  1、跳舞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怎样把快乐的心情传给同伴呢?

  重点指导幼儿在舞蹈过程中能与同伴用目光对视﹑微笑等姿态相互交流,充分体验舞蹈的快乐。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困难)及时尝试解决,再次随音乐完整舞蹈。

  (二)邀请客人老师跳双圈集体舞,分享双人舞舞蹈的快乐

  延伸活动:

  1、表演区:将乐曲光盘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时间继续与舞伴共同创编动作,体验舞蹈的快乐。

  2、户外活动:也可在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继续跳双圈集体舞。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5

  设计意图:

  为了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好玩的吹画,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而且小朋友对于泡泡更是一种喜爱,所以设计了这一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

  2、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大胆创作

  3、体验绘画画面美和乐趣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吹的动作并且学习什么叫做吹画活动难点:幼儿自由创作吹画,并自由添加外在的东西活动准备:

  水彩纸、水粉颜料、吸管、花、纸巾活动过程:

  出示盒子问: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秘密花园里的'故事,你们认为花园会有些什么东西?(出示花朵)故事导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爷爷无意中发现了很多宝物,可是他不知道要把这些宝物藏到哪里去。有一天,老爷爷发现了一个秘密花园,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美丽极了。于是老爷爷就把宝物放到宝箱里藏到了秘密花园里去并留下了提示。小朋友们想知道秘密花园里到底藏了些什么宝物吗?好,今天老师根据老爷爷的提示把宝物给挖出来,看一下秘密花园里都藏了些什么宝物。

  (1)出示宝箱,逐一展示宝物(素描纸、水粉颜料)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

  (2)出示纸巾(3)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手去让它动起来?(引出吹动)(3)出示吸管提问:吸管除了可以吸东西,它还有什么作用?(吸管还可以用来吹动纸巾,还可以吹出我们的秘密花园)教师示范:

  用吸管吹泡泡、印花(看老师是怎么用吸管来吹出我的秘密花园的)讲清楚规则,只能用口吹,不可以用嘴巴吸请幼儿展示我把花发到第一位小朋友的手上,然后,当老师敲动手中的棍子的时候,小朋友就要不断地一个个传下去,当我停止敲动时,小朋友也要停下来,如果谁把花弄掉地了,就先不让他参加(拿到的小朋友展示)幼儿自由作画:老师巡查指导教师展示吹树杆:

  来,小朋友看老师,只要把颜料轻轻倒在画上,用嘴巴轻轻一吹,树干就出来啦!

  幼儿自由吹幼儿可自由增添外在的东西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你的秘密花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6

  目标:

  1.冶邑分辨乐段,根据乐段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2.能与同伴自由结伴,分角色进行韵律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配合、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

  选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过的、需要结伴进行的韵律活动。此处以《小熊和小鸟》为例。将该音乐作品配上提示语录制成音频资料,保存在u盘中。

  音乐开始前的提示语:小熊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请你也找一位好朋友,和他/她一起玩《小熊和小鸟》的.游戏吧!

  玩法说明:

  幼儿两两结伴,分配好角色后在提示语的引导下随乐进行律动。一遍表演结束后,可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动作说明:

  Aa段:“小熊”一拍一下地做走路动作,“小鸟”蹲下做睡觉状。

  Ab、Ac段:“小鸟”边踩着小碎步边做飞翔的动作,“小熊”保持不动。

  Ba段:“小熊”和“小鸟”结伴自由舞蹈。

  Bb段:“小熊”和“小鸟”各自回家。

  指导要点:

  1.幼儿听辨乐段做动作若有一定困难,教师不要急于介入,可引导幼儿多听几遍,在乐段变化的地方适当提示幼儿注意倾听。

  2.如果幼儿在合作表演中彼此有眼神的交流、姿态上的配合,教师可适时鼓励、肯定。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树的叶子(银杏树、棕树、杉树)2、能将树叶用直接粘贴或剪的方式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3、喜欢参加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已制作好的几幅树叶粘贴画。

  2、树叶若干,幼儿每人一支固体胶,一把剪刀,一张白纸。

  3、幼儿以往的关于粘贴,用剪刀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寻找神秘礼物,引发幼儿兴趣事先将树叶藏在某位小朋友的身上,请一位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去把它找出来

  二、认识几种常见树的叶子

  1、打开礼物(银杏叶),提问:这是什么树的叶子?这片叶子像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银杏树的叶子像把扇

  2、认识棕树的叶子。提问: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平时在哪里见到过它?这片叶子像什么?

  2、用相同的'树叶做成一幅范画,边做边讲解粘贴的注意事项

  3、提问:没有与物体相似的树叶时,应该怎么办?用剪刀剪出我们想要的形状。用这种方法再制作一幅相同的范画。

  我们既可以将树叶直接粘上去,也可以将树叶剪贴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粘贴上去。

  三、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树叶粘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经验,将好的作品粘贴到艺术角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达成度不是很好,幼儿受到了讲解范画的影响,大都做的是讲的范画,其他几幅范画对幼儿的启发不是很明显,在对其他几幅范画的讲解过程也是一带而过,没有从根本上启发幼儿的思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少使用范画,尽量让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先自己做,然后老师再引导,这样更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对幼儿的了解度不是很够,大多数幼儿都不太会用剪刀剪出想要的形状,这种方式对幼儿来说太难,如果去掉这个方式,让幼儿直接按照树叶的形状粘贴成画可能幼儿的表现要好一些。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黑色、红色颜料、PPT图片、棉签、抹布、吸管、梅花范图等三、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室。

  2、引入课题:

  3、认识梅花,观察图中梅花的基本特征。

  4、教师示范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吹画梅花所需要的工具)5、交代要求,请幼儿操作(家长参与其中),教师在旁指导。

  学生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把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学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总体评价,结束活动。

  1、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表扬。

  2、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梅花贴在外墙上组成梅花林,供大家欣赏。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轻柔与优美,体验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2、能安静倾听音乐,能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表现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情景。

  活动准备:

  布娃娃及动物玩具每人一个,宁静、轻柔的音乐;创设与音乐相符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利用娃娃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宝宝哭了,要睡觉了,怎么办?谁来帮我想想办法?(让幼儿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二、教师边表演 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1、教师边唱歌曲,边摇着娃娃,歌曲轻柔,动作缓慢,宝宝听着歌曲睡着了

  2、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是总结幼儿的发言,并丰富摇篮曲

  3、请个别幼儿来师范怎么样抱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

  再次感受音乐的安静,优美的情绪,享受音乐中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并尝试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2、幼儿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师边摇呀摇,边唱歌曲哄宝宝睡觉。

  3、教师讲评抱布娃娃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

  四、音乐游戏《散步》

  1、幼儿抱着布娃娃随音乐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玩办家家当爸爸妈妈,从中体会游戏中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情景中布置娃娃、动物睡觉的场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妈妈,随音乐表现哄宝宝睡觉。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孩子睡觉前唱给孩子听,演唱时要轻柔舒缓。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节假日,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旅行和郊游,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很多新鲜事物。每一次出游回来,孩子们都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特别兴奋。何不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开展一次关于旅行的活动呢?于是教师用一双鞋子作为引子,带领幼儿开启一次心灵的旅程!活动通过观察让孩子初步了解“手绘”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语言以及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所见所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创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面内容以及自己的已有经验猜想到图片中的地方,并能大胆地表达出来。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大胆、自由的创作。

  活动准备

  PPT、鞋子图片、水彩笔、《郊游》音乐、绘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郊游》进入活动室,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2.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在旅行中有没有拍照留念?”

  师:“有一个‘鞋子家族’,它们都特别喜欢旅行,每到一个地方它们都会把看到的风景照下来。到现在,‘鞋子家族’已经有很多很多照片了,你们想不想看看‘鞋子家族’的照片?”

  3.观察ppt画面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1)通过观察图片,感知、感受手绘鞋子的美。

  师:“这些鞋子漂亮吗?看到这些鞋子上的图案,你能猜到鞋子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了吗?”

  (2)挖掘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那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欢那里的什么?”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作画。

  师:“鞋子听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他们好羡慕!小朋友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画在鞋子身上,给鞋子留个纪念?

  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愉悦地创作,教师巡视。

  5.幼儿作品点评。

  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伴的作品,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猜想、语言表达、大胆绘画,以及评价别人的作品,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表达自己对旅行的兴趣和对手绘鞋子的艺术创作形式的理解。

  活动反思

  艺术源于生活。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双鞋子引出了手绘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地表达出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活动以《郊游》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开始,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孩子们通过观察和猜想,并且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为孩子创造了一种优美的创造环境,让更多的孩子能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分享与点评,让孩子发现同伴作品的美,提升了幼儿欣赏美的水平。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将故事情节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2、初步有选择故事情节作画的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给孩子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图画纸、订书机等。

  活动指导

  一、讲述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通过提问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认识。

  提问: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一起去西天取经,这天天气怎样?他们碰到什么困难?猪八戒去哪里?看见什么?他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

  二、示范讲解故事人物的画法。

  教师结合故事一边讲一边示范画,引导幼儿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现,

  重点抓住人物头像和动作进行表现。

  三、引导幼儿创作连环画。

  1 、鼓励幼儿选择故事的'主要情节画出连环画。

  2、巡回指导,给予适当、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帮助幼儿将画装订成一本连环画。

  四、引导幼儿展示,分享作品。

  展示作品,引导幼儿将自己创作的连环画讲给同伴听,共同分享。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2

  设计意图: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妈妈的了解却很少。让孩子初步地了解妈妈的工作,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发幼儿关心妈妈情感的基础,由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清楚地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用画面的方式表现妈妈抱着自己的温馨情景。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清楚地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帮忙发一张抱着孩子的照片的电子版给教师,幼儿用书《妈妈和我》,教学电子资源《妈妈和我》,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蜡笔。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封底的名画《母与子》和两幅幼儿作品。

  1.画里有谁?

  2.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3.画里的妈妈是怎样抱小宝宝的?

  4.小宝宝胖嘟嘟的手在做什么?

  5.小朋友的作品里妈妈坐在什么地方?她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二、教师播放电子资源中其他“母与子”的名画,请幼儿欣赏。

  三、教师播放家长抱着孩子的照片,请幼儿进行分享。

  1.这是谁和自己的妈妈呢?

  2.你的妈妈是怎么抱你的?

  3.妈妈抱着你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四、给幼儿发放图画纸和画笔,请幼儿画一画妈妈抱着自己的样子。

  五、延伸活动:语言《我的妈妈》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心爱护妈妈,不依赖妈妈,萌发独立活动的意识。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讨论妈妈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妈妈在哪里工作。还应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汉字的笔画结构的延伸,结合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想象添画。

  2、体验字画设计的美妙和乐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创意美术的兴趣。

  活动重点

  对自己的名字进行想象添画,体验字画设计的乐趣。

  活动难点

  从自己的名字笔画结构出发,对自己的名字进行笔画延伸和装饰。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电子白板、电脑一台

  2、幼儿作画用的有空白字画框的T恤衫人手一件

  3、记号笔、小号排刷、小毛巾、各种颜色的.丙烯颜料,水彩笔。

  4、教师有自己字画图案的T恤衫一件

  5、作画时用的钢琴曲一段

  6、视频《中国汉字》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中国汉字的演变》

  2、幼儿说说自己的名字

  教师小结:中国的文化不断进步,汉字也不断进步,有了汉字,我们每个人才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

  3、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图画进行示范讲解:

  步骤:先在黑框里写上大大的名字,然后顺着字的笔划向外延伸,延到黑线上面,把他的字开始在变形了,在变化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形状出来了,说出像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进行添画。添画完成以后就可以涂色了。

  3、材料介绍

  教师:记号笔、小号排刷、小毛巾、各种颜色的丙烯颜料,水彩笔。幼儿作画用T恤衫人手一件

  4、结束部分

  请幼儿穿上画有自己名字图案的衣服互相欣赏,表演。

  5、活动延伸:在“星宝贝小舞台”中幼儿可以穿上画有自己设计的字画图案的衣服进行歌舞表演,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名字变变变》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装饰幼儿的名字为活动的内容,以微课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学习的内容。微课短小精悍又图文并茂,伴着优美的音乐,炫彩的特效,让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它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升了老师的效率,帮助幼儿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选材贴近幼儿的经验,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富有趣味性。

  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我发现用语言表述的作画过程较为繁琐,幼儿不易于理解,因此微课中我可以将作画的步骤用微课中电教白板图画板一步一步清晰的展示,幼儿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个作画步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们对第二步名字的延长不太理解,微课中画图板可以帮助我更加清楚的在屏幕上展示名字笔画延长的这个步骤,简单轻松,孩子们就能很快理解怎么笔画延长,延长到哪里,哪里能延长哪里不能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模仿能力极强,微课中老师耐心的讲解和一笔一划的演示,孩子们看着微课就能理解名字如何变变变的过程,并且能够轻而易举的一步一步按照微课中教师白板展示的步骤画,甚至能够做到创新,完整的完成此次创意美术活动。传统的幼儿课堂教育能够切身帮助幼儿直接感官活动,但是微课能够帮助教师突破自我,不断创新,为活力课堂再添新的动力。

  微课制作也是一项学问,在微课中,老师不仅要像平时上课一样注意,甚至比平时更加注意,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微课所选的题材,好的微课要有一个好的微课题材,微课中的课件要做到精美,也要一个评价修改。不能跳过教学步骤。要突出提示性和知识点,让孩子清楚的明白这节课讲述了什么。微课中没有过多,过啰嗦的话,老师的话要简单明要,里面的提问要恰如其次,最后总结时也要简明扼要,更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微课的发展是更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新颖,更加吸引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名字变变变》更是结合微课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名字变变变的活动,孩子们很是喜欢,兴趣很浓。我也很高兴,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幼儿对新颖的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孩子童画的世界,有声与色!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工艺扇子的美,感受扇子形状和扇面图案的多样性。

  2、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发展想象力,进行添画。

  二、活动准备

  1、不同的扇子图片或是不同的扇子。

  2、示范画一张(白纸中间画了一把大大的扇子,并给扇子绘画上美丽的图案)。

  3、人手准备一盒蜡笔或是彩色笔、每人一支铅笔和一张画图纸。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让孩子猜一猜,猜猜老师的动作代表什么意思,激发孩子的兴趣。

  2、创设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场景。

  有一天中午,外面的太阳很辣很辣,小动物们在大树下玩耍,才一小会儿,就热得流了满身的汗水,实在是热得受不了了。小兔子就赶紧跑回家,准备和妈妈睡午觉。

  哇!家里的电风扇正在努力的转着,吹出了凉爽的风,吹在小兔子身上好舒服、好凉快呀!小兔子正享受得入神的时候,突然风停了,咦,谁把风扇关上了,回头看了看妈妈,妈妈睡得正香呢!小兔子上前去按了按开关还是不动,难道是风扇坏了吗?小兔子去开灯一看,原来是没电了。这么热的天,没电了怎么办呢?(在这里让幼儿设置悬念,让幼儿自己懂脑筋想想解决的办法)

  1)、出示扇子图片或是扇子,问:看看这些扇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比较喜欢哪把扇子。

  (小兔子想到了他们家有扇子,所以找出好几把扇子,看到扇子上漂亮图案,小兔子找笔来认真的画出了它心中漂亮的扇子),小兔子画出什么样的扇子?出示示范画。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画的?

  2)、绘画示范:教师边说边画:扇叶是个半圆,扇柄像个小长方形;接着用彩色笔帮扇子画上你喜欢的漂亮的图案。

  3)、添设情景:提问:除了以上这些扇子的形状外,你还想到或是看到过什么样形状的?或是你心中喜欢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请画出你喜欢的扇子。)

  4)、幼儿绘画:在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再让他们来绘画扇子的样子。

  5)、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画画时我从旁巡回指导,先个别指导,当看到孩子们绘画的精彩之处时,就集体评点一下。并让让孩子大胆的介绍自己画的扇子,并说为什么喜欢它的形状和图案?(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6)、分享交流:让孩子介绍自己画的扇子,并说出自己画的扇子美在哪里。看看还有谁画的扇子也很美?

  7)、展示作品:将孩子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大家共同欣赏。

  看到自己美丽的作品和听到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后,孩子们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往后更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鱼的外形和颜色的差异,体验画家活泼有趣的作画风格,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

  2.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重点难点:

  1.观察画面中鱼的外形和颜色的差异,体验画家活泼有趣的作画风格,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

  2.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鱼儿水中游》。

  2.一次性纸盘、各种彩色笔。

  3.名画《游》作品介绍

  4.学习单:《好吃的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名画《游》。

  1.你看到了什么?画上有什么?(鱼、水草、泡泡)

  2.这些鱼儿在做什么?(吐泡泡)

  3.这些鱼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身体外形不一样。)

  4.数一数画面上有几条鱼?

  5.画面上最大的鱼在哪里?它的身体上有哪些颜色?你看到这条最大的鱼有什么感觉?

  6.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7.画面上蓝色的部分是什么?你觉得这幅画像什么?(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看出蓝色部分是盘子的边缘)

  二、向幼儿简单介绍这幅名画以及幼儿用书封底的'幼儿作品。

  这幅画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盘子,盘子里有很多条鱼,有大的、有小的,最大的一条鱼身上有红色、粉色和黄色,特别漂亮,鱼儿们在水里快活地游,所以这个盘子的名字就叫“游”。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5

  活动

  幼儿在入园有一段时间后,彼此已经熟悉了,因此老师和小朋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间,都经常会出现身体上的,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触性的亲热动作,说明孩子有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本次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小猪音乐为背景,用即将到来的猪年为切入点,以幼儿熟悉的小猪为游戏角色,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情节性、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2、学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内容。

  3、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猪妈妈头饰一个,小猪头饰若干。

  2、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分别先戴好猪妈妈和小猪的头饰,准备幼儿较熟悉的小猪乐曲,用ABA的表现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游戏。

  活动过程:

  1、“新年要到了,我们的新年是猪年。今天我们就是小猪宝宝,我是谁呀?(猪妈妈)今天阳光特别好,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锻炼一下身体,好不好?”

  2、放小猪游戏乐曲:A段,幼儿自由在活动室中间走动;B段,幼儿边听音乐边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动作;A段,幼儿身体暖和了,特别舒服,高兴地玩耍着,曲终幼儿回到座位处。

  3、摸摸你们的小手,暖和了没有?(暖和了)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碰一碰”。

  4、欣赏一遍歌曲,幼儿熟悉内容。

  5“先看妈妈做一遍,请你们给妈妈打节奏,妈妈找到谁,谁就站起来和妈妈一起做,好不好?”(教师边清唱边找一幼儿做碰手,幼儿小声跟唱。)

  5、“妈妈和××宝宝一起再来找朋友,碰一碰,你们继续给我们拍手,跟妈妈唱这首歌。”

  6、“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猪宝宝真能干。我想问问你们,除了碰手,还可以碰哪里呀?”(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如头、鼻子、脸蛋、膝盖、小屁股等。)

  8、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

  9、“我的宝宝可真棒,想出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动作,现在我们把大家想出来的动作,做一遍好吗?”(全体幼儿站入场地,把刚才创编的动作做一遍。由幼儿问“碰哪里”,教师回答,如:膝盖碰膝盖,集体做相应的动作。)最后,猪妈妈说:“屁股碰屁股”,小猪宝宝们立刻四散站开。

  10、幼儿在《小司机》音乐声中,模仿小司机愉快地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延伸:

  1、可根据年份的不同或幼儿的需要及时变化动物“妈妈”与“宝宝”的名称,如鼠妈妈与鼠宝宝、鸭妈妈与鸭宝宝等。

  2、游戏范围可进一步拓展,如:请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与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游戏;同年龄班小朋友之间、与哥哥和姐姐们一起等共同活动,使游戏增加了挑战性,同时也使幼儿在游戏中增强了的交往能力。

  建议:

  1、本班幼儿人数如果偏多,可请幼儿自愿分成两组,先后进行。

  2、、此音乐游戏也可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运动量不大的过渡环节使用,如餐前、户外活动前入厕饮水等。

  3、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如不善于或不敢主动和他人交往的幼儿,教师就要积极地先去找他们“碰一碰”。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1-25

幼儿园艺术的活动教案12-14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热】12-19

【精】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2-19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09-26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精】12-27

【推荐】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2-24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推荐】12-23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教案11-29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