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美食攻略

时间:2022-03-27 16:12:24 美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疆乌鲁木齐美食攻略

  新疆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它的美食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疆乌鲁木齐美食攻略,欢迎阅读!

  新疆乌鲁木齐美食攻略

  1、新疆手抓饭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钟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饮”。现在有些家庭执行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葛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

  现在维吾尔群众中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饭。当然用骨髓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了。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羊肉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食品不过,现在维吾尔族人最讲究的要算“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抓饭和薄皮包子都是维吾尔族的上等饭,把这两者合在一起,真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只有来了贵宾和亲朋好友,主人才会做这种饭来招待客人。

  2、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鲜美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因为“用手抓”,而是因为新疆当地的羊、当地的水还有当地的烹饪方法。整只羊去皮去内脏,放大锅中,以天山雪水煮之。待要起锅时抓大把盐撒入锅中,或者直接以出锅羊肉蘸盐。

  3、拉条子

  拉条子是新疆各民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特别是维吾尔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条子别有一番风味。

  拉条子,是因把和好的面,拉成细长条而得名。拉条子的关键是把面和好,再则是要拉好。有经验的人在做拉条子时,大都选择上等白面。和面时,水中略放一些精盐,尝起来微咸即可。面和得不宜过硬,稍软为宜,但须揉透饧好,一般以饧上半小时为宜。冬季则要饧得时间长些。家庭做拉条子时,要把和好的面做成剂子,上面涂上一些油并盘成圆形,放在案板上蒙上湿布待用。在拉时,只要轻轻地捏住两头,往长里抻,再折回抻,一根30厘米长的剂子要拉到2米多长,细似挂面,放到开水锅里,水一开即可捞出。在饭馆和宾馆做拉条子,则不用这种方法,而是一下把和好的十几公斤面拎起来在空中旋转数十次,一般人看来如耍杂技或变魔术。等面饧好后,抓住面的两头,来回折十几次,在折回时,不断抻长,瞬间,一把子面变成近百根宛若银丝的拉条子,等出锅后,足有十多公斤,够二十几人食用。

  吃拉条子需用美味的配菜,新疆人多喜欢用过油肉、红辣子炒羊肉、西红柿炒鸡蛋、白菜丝炒肉片或是辣子、茄子、西红柿、洋葱和羊肉的烩菜,还有酸辣土豆丝、酸菜炒肉、芹菜炒肉、豇豆炒肉等。根据季节的不同,菜的花样也不相同。拉条子消暑耐饥而实惠,吃上一顿拉条子一天也不会饿。拉条子已成为新疆人的家常饭,一个星期不吃,就十分想念,所以有的新疆人一周要吃好几次拉条子。一些出差到内地的新疆人,尽管在内地可吃到许多新鲜的海鲜和新疆没有的饭菜,但他们仍惦记着新疆的拉条子。回到新疆,一下火车或是飞机,连家也不回,直奔饭馆去吃拉条子,好像这样才算真正地回到了新疆。新疆人待客也常常做拉条子,或是去正宗的饭馆里,吃上一顿拉条子。客人吃过都说:“新疆的拉条子真好吃。”在喀什、托克逊、乌鲁木齐等地都有维吾尔族和回族人开的拉条子饭馆,由于味道正宗常常是客人满意。

  4、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5、曲曲

  曲曲是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跟汉族人民所说的馄饨相仿,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它的独特之处。

  先用上白面粉和面,擀成薄片,切成四平方厘米的方片。再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洋葱末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肉汤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哨子)。用面皮逐个包馅,先成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肉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倒入煮开,放香菜即可舀出盛碗。

  曲曲皮薄馅嫩,配用羊肉原汁原汤,且汤清味鲜,风味别具,在新疆城乡到处可以吃到。

  6、粉汤

  新疆人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制作粉汤来招待客人,粉汤在饭店里不多见,但是味道极其好,冬季制作粉汤很受大家喜欢,回民制作的粉汤更是酸辣美味。

  淀粉制成粉块,待凉切小。另取羊肉加调料、肉汤炖烂,放入粉块、鲜菜、调料、木耳烧成。酸辣味浓。

  7、库车汤面

  羊肉煮熟切薄片。另以羊尾油丁加调料成汤,反复浇黄面烫热,放肉片、蛋皮丝、蒜油、酸辣味料,撒胡椒粉而成,酸辣味浓。

  8、柯尔克孜族烤全羊

  制法:

  1、选1只肥嫩的羊,剃去羊毛,灌入泻药以清除内脏杂物。

  2、再将其赶入被炉火烤得很热的屋子里。待其干渴难忍时,端来掺有各种作料的冷水,羊饱饮后再赶入热屋。如此反复数次,羊身上的作料味就愈加浓烈了。

  3、将羊宰杀,去除内脏、头、蹄,悬在自制的炉灶里翻滚烘烤,直至出油,变色即熟。

  特点:味道鲜、火候好的烤全羊,吃起来外脆内嫩,余香满口。柯尔克孜人称其为“卡瓦布”,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美食。

  9、熏马肠

  熏马肠是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肠子,洗净,再把马的肋条肉切成条状,放好咸盐调料,塞进长约1米的马肠内,两头用畜筋扎好,挂在屋里风干,两个月左右即成。由于制作特殊、选料精细,风味独特,不仅是哈萨克民族名贵食品,也在为其他民族喜爱食用的肉食。以前它只能在哈萨克草原上品尝到,而如今它已进入市场,随处可见。

  10、马肉

  伊犁马闻名天下,伊犁马肉不由分说胜过天下马肉。以调料熟煮马肉之后,大刀片之,码于盘中,立时可食,其肉质贵在香而不腻,经久耐嚼。然马肉毕竟还属于“昂贵”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马肉也只能是偶一为之的“大餐”。

  11、酸奶*

  是一种发酵的乳制品,极受维吾尔人喜爱。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对酸奶*一往情深,视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酸奶*如此备受青睐,自有它的魅力。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

  酸奶*的加工制作,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代代相传兴盛不衰。制作十分简单。它是以新鲜全脂牛(羊)奶为原料,经消毒后,加入乳酸菌(或已发酵的酸奶*发酵而成。乳酸菌大量生长繁殖,将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乳酸又把奶中酸蛋白钙化物的钙离子夺走。酸蛋白开始沉淀。牛(羊)奶不变成酸奶*。这叫前发酸。再把酸奶*放入10─15度C左右的房间,让其继续发酵,一两天后,产生芳香时,这就形成了味美质佳的酸奶*了。

  维吾尔人家家都会做酸奶*,常常是自做自饮,也有清晨去巴扎买现成的。每日,数百名城效农村妇女,从四面八方将加工好的酸奶*运往城里销售,其收入也很可观。

  维吾尔人饮食酸奶*,不加糖,就喝那个酸劲,内地人刚开始服用时,抵不住那个酸劲,可放适量白砂糖,搅匀后饮用,酸中透甜,加以奶香,也别具其味。喝酸奶*会上瘾,一旦上了瘾,也许会因此“终身受益”。

  12、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产的一种香料,带有特殊的辣味,为制作羊肉尖菜肴时的调味佳品)、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13、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料羊肉作馅制成,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

  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制作时,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筷子头大的肉丁,再把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适量)拌均成馅。在面粉中加凉水和成硬面,切成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包馅成鸡冠形(少带花褶),入笼屉用旺火蒸二十分钟即成

  维吾尔吃法,一般和馕或者和抓饭一块吃。和馕一块吃,先把薄馕放进笼屉蒸馏少许,然后把包子放置薄馕之上;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于抓饭碗上。不论哪种吃法,吃时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这样可以提味,增加人们的食欲。

  14、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15、串烤肉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16、馕坑烤肉

  馕坑烤肉又名吐努尔卡瓦普、皇宫烤肉。馕坑烤肉大约起源于叶尔羌汗王国时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时间。将新鲜肥嫩的羊肉切成约拳头大小的块待用,用鸡蛋、姜黄、胡椒粉、孜然、盐、上等面粉混合拌成糊状,并均匀地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涂抹好的肉块串起来,贴在炽热的馕坑壁边,焖烤半小时左右即熟。馕坑烤肉油亮生辉、外脆里嫩、香气四溢、味美可口。

  17、烤羊肉串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知识拓展:新疆简介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新疆主要居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新疆古称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目前市面上能吃到的大盘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地道的新疆大盘鸡,特点是辣,红辣椒多,油多,汤稀;另一种则是甘肃宁夏地区经过改造传播到全国各地拉面馆的大盘鸡,特点是香,青辣椒多,八角、药料等辅助材料多,汤稠。面的放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先把面放盘子里,然后把大盘鸡浇在面上;另一种是待顾客吃的只剩汤了,再把面加进去。

  那么如果一开始就泡在汤里呢?细面更不行!第一,容易黏在一起,拉都拉不开;第二,太细,容易泡烂。具体到面,则是宽面居多细面居少,但即便是细面,也是细面里面相对较粗的,基本都在二柱以上。所以宽面就这么配上大盘鸡了,新疆同胞还给它起了个贴切的名字:皮带面。 新疆大盘鸡据说有也是有典故的。

  典故一

  传说,清朝左宗棠在新疆打了胜仗,用当地土鸡和辣椒做成美食犒劳三军,这便是大盘鸡的前身。

  典故二

  据说,大盘鸡是长途司机吃出来的开胃美食。旧时从乌鲁木齐到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必须要经过沙湾,而因路况不好,从乌鲁木齐到沙湾开车需要半天时间,司机们大多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沙湾县城内路两边就有了不少专为过往司机开的小饭馆,其中一位四川师傅用能刺激开胃的干辣椒和青辣椒与鸡肉同炒,再配上土豆、宽面等,深受大家欢迎,后来这道菜慢慢演变成了大盘鸡。

  典故三

  传说,在解放前期,一位四川籍烹饪高手张氏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新疆沙湾县生活,经营着面食的小饭馆,后来一位客人在点菜的时候随口说的几句话提醒了张师傅,“炒面太干,来盘儿辣子鸡,放些汤和面拌在一起。”后来这道菜成了远近闻名、大江南北的名菜。

  现在的大盘鸡已经火到大江南北,在各个地方都会有大盘鸡这道菜,并且味道很错,就如小编说的,去新疆旅游品尝正宗还是要去新疆吃大盘鸡,感受当地美食和当地文化。

【新疆乌鲁木齐美食攻略】相关文章:

无锡美食攻略08-19

赤坎美食攻略10-23

芮城美食攻略05-05

长沙的美食攻略08-11

临高美食攻略01-11

吴川美食攻略09-23

义乌的美食攻略07-20

南戴河美食攻略08-04

东直门美食攻略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