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生活》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08:19:23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此生活》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此生活》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此生活》读后感

  什么是生活?有人说,生活是一段旅程,遇见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这些经历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生活是一次冒险,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喜悦和意外,生活就是在种种不确定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有人说,生活就是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找到了立身之本,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虽然人们对于生活的定义各式各样,现代生活方式也千姿百态,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却都是相通的。而要实现美好生活,仅靠物质方面的发展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我们打造更加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此生活》一书,就着重回答了个体共创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这一问题,讲述了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多重意义和实践要求,并从修好立身、齐家、仁爱、共生、敬事“五道”出发,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指明了方向。

  在过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讲清楚“如何生活”这一命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面对热情高涨的听众,如果目视手册、照本宣科,则难有很好的宣传效果,如要让宣讲内容引经据典、寓教于乐,又对宣讲员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宣讲效率与质量的统一,真正让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入脑入心,成为了宣讲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此生活》一书引经据典、案例详实、以文论道的编写方法与内容构成,则为我们优化宣讲模式提供了借鉴。

  做好基层宣讲工作,务在创“新”。宣讲现场同读书一样,关键要让听众“耳目一新”,不断因地制宜创新宣传模式,通过线下积极互动、线上触手可及的全方位宣讲模式,让内容走进千家万户。做深基层宣讲工作,重在走“心”。形式新是手段,内容入心才是根本,要把好宣讲内容关,让宣讲内容接地气、鼓士气、有人气,激发听众的“心灵共鸣”,使宣讲内容入脑更入心。做实基层宣讲工作,核在立“信”。宣讲活动不在一朝一夕,而应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有设身处地从听众的角度着想,把政策讲明白、把利弊讲透彻、把道理讲清楚,才能让听众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明白如此方为健康生活,文明生活应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