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11-27 10:57:19 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1

  最近有一个事情让长沙市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领导们质疑,质疑的原因不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也不是长沙市经济环境出现变化,而是,长沙市地方税务局与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了一个长残联发[20xx]7号文件。这个文件的全名是《关于办理20xx、20xx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手续和地税部门代征20xx、20xx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长沙市各用人单位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办理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手续,以及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个保障金的计算的公式为:(单位年度在职职工平均人数X1.5%-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X长沙市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按这个公式计算下来,一个1000人就业的中小企业要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30万元。

  大多数企业都愿意支持残疾人事业,也通过各种捐赠和帮扶活动来帮助和扶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但大多数企业对这种在税款之外强行征收各种名目费用的做法是意见和看法的,对于长沙市残联与市地税局联署的这份文件也是准备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的。

  企业家们注意并质疑以下的情况:

  一、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性质。

  这个机构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很多企业家都很有疑问,它是一个民间社团还是一个政府机关,从上述不伦不类的文件来看,它像一个行政机关,否则,它怎么有权力又是谁给它权力和一个政府部门去联署文件,而且,这个文件还是它主发。地方税务局凭什么可以与一个民间社团联署文件?关于残疾人联合会的性质问题,其实可以在一些文件中找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1个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3l号)精神,中国残联是经国务院批准和国家法律确认的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社会福利团体和事业管理机构融为一体的残疾人事业团体。在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六日邓朴方先生的讲话中,邓也提到,残联“就是一个半官半民的事业团体”。因此可以得知,这个机构就是一个官府不是官府,百姓不是百姓的组织。作为一个事业团体,它的经费自然有国家财政支持,显然是没有向社会征收费用的权力的。

  二、长沙市地方税务局代征费用的法律依据何在?《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是否有权设定费用的征收?

  税务机关是国家机器,它的职能应该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来设定。《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省政府第206号令)作为一个地方性的规章,在法律层级上的效能是相当低的,它是否有权来设定税务机关的职能?这也是众多企业家所质疑的。作为向公众广泛征收一种费用,在制定征收政策是,应该对征收范围,征收比例,管理部门,资金用途等广泛征求意见,不能坐在办公室几个人就定下来,这显然不符合法治国家的政府透明的原则。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用在哪里?

  长沙市有28万残疾人,需要帮扶和救助的规模庞大。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属于专项资金,按规定只能用于: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扶持残疾人就业;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残疾人就业其他工作;笔者的一位朋友曾为残疾人可否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问题咨询残联,得到的答复是需要到财政、编委、人事局、劳动局等部门审批,手续非常繁杂。还有很多的残疾人生活还相当困难,从残联热衷于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现状来看,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值得怀疑。再用,究竟是哪个部门监督这个资金的使用,这个监督是否有效?怎样才能保证众多的残疾人不骑着摩的营生,怎样才能保证这些资金真正用在残疾人的救助事业而不是修建机关大楼和购买汽车公费旅游、公费吃喝上?

  残疾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愿意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扶持。但如果是借用政府的名义,借用帮扶残疾人的名义进行摊派,企业家们也会依法进行抵制和反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是某些职能部门的聚宝盆和小金库,在这些机制没有公开透明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举措可能招致众多企业的反对。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2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2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2〕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12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12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2012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12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五、具体案例

  2012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充满更多爱和关怀。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3

  一、概述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算算,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下来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

  这次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山东聊城的白广春家,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白广春的爸爸患有精神障碍,妈妈则是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特制的车子上,无法下地行走。于是整个家庭的重担就交给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每天除了上学以外,白广春还要照顾家里,照顾爸爸妈妈,承担家里的家务。当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时,白广春可能还在家中做着家务。

  白广春一家住在一个非常旧的房子里,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砖,而每当下雨的时候有间屋子里还会漏雨。白广春住的屋子里非常简陋,还有爸爸用砖头给他搭的“桌子”。白广春妈妈住的屋子里也比较潮湿,这不利于妈妈的身体健康。我们还看到由于行动不便,他的妈妈吃住都是在一间屋子。屋子里还有一台旧的电视机和旧的写字台,这些都是他的亲戚送给他们的,即使这样,屋子看起来还是比较空旷。

  白广春还有一个奶奶,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是也是没有人照顾。所以总体来说,这个残疾家庭需要照顾的人多,而有完全照顾人能力的只有小广春一个人,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组成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白广春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被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感动后更多的是来关注这个残疾的特殊家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们。

  对于拥有这么多残疾人家庭的中国来说,保障好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我们多一份细心来关注周围的残疾人,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生命的美好。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生活是否缺乏的问题,这是有关整个家庭健康和睦的推动力。

  关键词:残疾家庭 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于白广春家庭的关注,深刻体会和理解残疾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困难,以引起社会对于包括白广春家庭在内的残疾家庭的关注,使得社会和残疾人组织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向残疾人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不仅要关注残疾人家庭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精神上出发,观察由于残疾给家庭成员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使得精神娱乐活动严重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让残疾人家庭真正融入整个社会的精神娱乐氛围之中。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上网查询。走访残疾人家庭,深入进行了解。

  2、调查主题:“给残疾人家庭真正温暖的春天”

  3、调查对象:聊城市候营镇白广春家庭

  4、调查结果:走进白广春家中,了解目前他家中的生活状况,撰写相关文章进行发表并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注。

  四、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白广春的家中,进行调查的对象为家庭里的成员,包括有小儿麻痹症的妈妈和智障的爸爸。来到他家后,大家首先把带来的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送给他们,包括书桌,衣服,学习用品,菜等,并在中午为这个家庭做了一桌可口的端午节饭菜,让家庭感受节日的气息和温暖。

  以下是主题班会上我们对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之后得出的结论:

  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报障就目前来说还不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家庭相对来说就更差一些了。从白广春家庭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房子依然存在着漏雨等严重问题,而且比较破旧,对于生活其中的家庭成员不免造成一些威胁,且家中地面潮湿不利于白妈妈的病的康复。第二,由于白妈妈的身体不便,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比较急需解决的,而光春正值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营养不良会对其身体生长造成障碍。第三,白妈妈和白爸爸都是残疾人,两人都需要一定的治疗和照顾,但家中的经济条件根本不能实现进行医治。第四,家庭背景的特殊也不利于家中孩子的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最后,整体家庭缺乏正常的精神娱乐活动,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白广春家庭只是中国众多残疾人家庭中的一个缩影,其他家庭还会存在更多的一些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活物质保障,仅通过社会支援是不可行的,更加需要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精神生活而言,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相对于普通的大众读物和传播方式,特殊读物和特殊的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对于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通过一些报道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残疾人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因为残疾人就业难,家庭的经济收入较少而开支却较多,所以比一般的健全家庭的经济情况有明显的困难。农村残疾家庭因难于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也会缺乏保障。

  第二,残疾人家庭在成员患病时,大都面临着比健全人家更大的困难。不仅残疾人求医有特殊困难,而且作为配偶或父母的残疾人,当其他家庭成员因病求医或住院治疗时,自己缺乏帮助的能力。农村缺医少药,给残疾人家庭求医治病造成了比城市更多的困难。

  第三,周围人对于残疾家庭的歧视问题。歧视的目光和某些做法往往像无形的利剑一次又一次地伤害残疾人的心。这有待于政府加强对公民和单位包括政府部门本身的宣教,也有待于行政部门消除某些人为的障碍。

  第四,残疾人心理素质较脆弱,学历普遍不高

  (三)解决方法

  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在法律强制单位聘用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同时(未聘用者要上交一定数额的助残金),政府本身也应该加大投入,建立适合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国营或集体企业,使残疾人能够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通过自力更生来改善生活。政府对这类企业不但应足额补贴和免税免费,还要优先采购其产品和服务,促进其发展。农村地区加强低保,实行帮扶政策,以解决家庭困难。

  第二,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尽量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医疗和康复支持。可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为范围,政府出钱出地,并聘用专业和专职人员,设立残疾人康复中心、自闭症和智障儿童训练看护中心,在聋哑学校里增设自闭症和智障患者学习班,使残疾人的康复有足够的保障。对于需要专人看护的残疾人,政府应该像支付工资那样给看护人、抚养人支付补贴。在残疾人看病问题上医院实施帮助政策,减免政策,使得残疾人有足够的看病能力。

  第三,加快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修改,政府应该经常向全民宣传,唤起公务员和民众共同保护残疾人的意识。

  第四,对残疾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定期进行心理访谈,配合进行医疗的方法。引导残疾人家庭正确认识自身,消除一些存在的自卑,焦虑,孤独等问题,营造残疾人家庭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同时呼吁社会正常看待残疾人家庭,从侧面减少或消除残疾人家庭的心理困扰。

  五、结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分析,我们发现残疾人家庭问题是影响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社会应该以一种客观、平等的视角来认识残疾人家庭,消除歧视,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残疾人家庭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和生活态度。

  六、参考网站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部分

  1.第六章 社会保障

  第四十六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七条 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第四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

  国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供养、托养机构。

  残疾人供养、托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侮辱、虐待、遗弃残疾人。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

  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国家鼓励和支持提供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残疾人的其他照顾和扶助。

  第五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残疾人组织应当建立和完善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捐助和服务的渠道,鼓励和支持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开展志愿者助残等公益活动。

【残疾人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残疾人工作报告10-17

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04-20

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范文04-28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11-21

社会实践的报告07-25

社会实践报告06-24

社会实践报告06-25

[精选]社会实践报告07-07

社会实践报告【精选】07-04

社会实践报告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