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

时间:2023-11-16 16:12:0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1

  《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流传下来的,是曾国藩对历史的提取、凝练。这本书深深包含着曾国藩对家人、对亲友那份真挚的情感。

  本书的书名是来自于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赠与曾国藩的一幅对联,也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极为推崇这幅对联,并将它挂在居室,用于自勉。

  书中所说的五名父亲,他们生活的`时代、职业各不相同,有启蒙运动时期英国的切斯特菲尔德伯爵;有清朝末期的二品大员曾国藩;有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也有中国现代杰出翻译家傅雷。他们的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

  但无论是什么时代的父亲,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不骄不躁,不气不馁,真正做到“立德,立功和立言”

  曾国藩认为,人应该做到以“勤”修身,以“恒”立德。他曾经说过“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也。”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是真正的不朽。

  资质贫庸的曾国藩正是不断以“勤”“恒”二字自勉,勤于修身修业,恒于立志进德,才成就了自己的非凡人生。

  那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后,拜访了当时的理学大师倭仁,并向他请教修身之法,倭仁告诉曾国藩,他每天都记日记,记录自己一些心灵的黑暗面,然后再加以反复分析,并毫不避讳的把日记本拿给曾国藩看,这一举动令曾国藩由衷的佩服。自此以后,曾国藩便决心成为圣人。

  人的一生最困难的就是直面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但曾国藩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个圣人他当之无愧!

  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家书千千万万,但只有少数的家书被称之为精品,曾国藩的家书便是其中的一本,至于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能被称之为精品呢?那是因为曾国藩家书不仅写作时间久、字数多、还感情真挚,体现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虽资质贫庸,却依靠着“勤”“恒”等成就了他的人生,成就了他自己。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曾国藩的家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本书深刻地体现了曾国藩的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勤俭节约和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读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做人上,曾国藩教育弟弟拜师交友要专一,清白做人,不占别人小便宜,做有益的事情。生活中的我就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在值日扫地时,突然发现一支金色的像枪一样造型的笔安静地躺在教室的角落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笔啊!可是爸爸妈妈一直不同意给我买。我捡起笔,思考着到底要不要上交给老师,可是最终我还是把这支笔占为己有了。现在想来我为自己的贪图小便宜而感到非常羞愧。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言行光明磊落的人。

  在做事上,曾国藩教育弟弟要严谨做事,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生活中,我做事经常粗心大意,有时候还虎头蛇尾。记得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有一道题是把983601000换算成以亿为单位的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我在括号里只写了9。84,漏写了“亿”字。回来后妈妈看了我的试卷,说你怎么这么粗心,我还狡辩说不就是漏了一个字嘛,又不是不会做。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意识到粗心大意的严重性和严谨做事的重要性,以后我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戒骄戒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

  在做学问上,曾国藩教育弟弟要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因为曾国藩他自己没有出类拔萃的天资,反应也比较迟钝,但是他凭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方面我深感欠缺太多,学习的主动性也相差甚远,更谈不上恒心和毅力了。我要以曾国藩为榜样,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让我真正懂得只有辛勤地耕耘,才能会得到想要的收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相关文章:

《问小草,问小花》教案09-03

《学与问》教案04-02

《学与问》教案03-31

学与问教案01-06

《问银河》教案03-06

《莫众而迷》“晏子聘鲁,哀公问曰”阅读答案及翻译06-19

HR必问的经典问题05-04

学与问教学反思04-19

《学与问》教学反思04-21

问菊阅读答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