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

时间:2023-11-27 10:53:5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1

  读史不是单纯地看过去的故事,更不是机械地知道公元某年,在何处诞生了什么王朝、发生了什么事件和战争、出现过什么横空出世的人物和创举……这两种最常见、浅薄的读史方式,在大众中普遍存在。纠其缘由,实在是和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育密不可分:其一,中国的历史老师们自身真会读史的人并不多,历史教学和研究成为许多大中小学老师自娱或是谋生的工具。其二,本质是跑偏了的中国教育体制带来的苦果――应试为旨,拒绝思考。

  今年看到了最新一版的《世界文明史》(第四版精装本),共有五位作者,第一作者为丹尼斯·舍曼(Dennis Sherman),五人皆为美国知名高校的历史学教授。这本排版、印制、配图精美的世界文明史,最精妙的是它别具一格的读史方式,让它足以笑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鹤立鸡群于各种“文明史”书之中。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怎样读史。

  毋庸置疑,读史使人明智,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物留下过“以史为鉴”的忠告和劝诫。然而,真正会读史(知道怎么读历史、读得懂历史)的人,其实很少。读史不是单纯地看过去的故事,更不是机械地知道公元某年,在何处诞生了什么王朝、发生了什么事件和战争、出现过什么横空出世的人物和创举……这两种最常见、浅薄的读史方式,在大众中普遍存在。纠其缘由,实是和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育密不可分:其一,中国的历史老师们自身真会读史的人并不多,历史教学和研究成为许多大中小学老师自娱或是谋生的工具。其二,本质是跑偏了的中国教育体制带来的苦果――应试为旨,拒绝思考。历史课,是最趣味盎然、最容易让学生长智的一门课程,变得已和序列化的乘法口诀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无异。不会思考(或不愿再思考)的`老师、总是按照上下五千年一路写来的引人瞌睡的历史课本、永不褪色的“背景—原因—意义—影响”套路学习法……失败的历史教育,导致长大后的学生们不再多读史,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学会怎么读历史,历史没给他们带来智慧。与其如此,何必浪费时间看这些没用的过去的故事?看小说,岂不更乐哉?

  历史究竟该怎么读?估计不同的历史研究者和学术大家,都可以给出一大篇洋洋洒洒的读史心得。丹尼斯?舍曼版的《世界文明史》并没有明确写出一个读史模式,它的独特,在于它不按惯有的方式去把历史事实串起来,以告诉大家历史是这样或那样。它没有作者的个人评说、臆想和推断,而是将历史资料精心的编排起来,再加上行文中用心设置的思考问题,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由读者自己思考出来的“世界文明史”。

  书中一共有26章和一个主题分类目录,每一章都由三部分(第一手资料,视觉资料,第二手资料)组成,所以,真正读懂了一章,剩下的就都知道该如何去读了。第一手资料(是历史学家们常用的历史文献资料),视觉资料(和主题密切相关的绘画、雕塑、文学等各类艺术材料及历史地图,很像一个微型博物馆),第二手资料(各历史学者对该主题进行研究后发表的重要文章,像专家的研究作品集),这些都不是作者观点的文字,行文间处处渗透的是“思考”二字。历史资料、历史记载、历史事实,就是那些东西,从一大堆表象背后能否看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读史和看史的区别了。《世界文明史》就似一位绝佳的领路人,领你踏上读史的正确之路,当然,此后的造化还得靠个人的努力和悟性。

  因为作者选取的很多资料,都是人尽皆知而又特别具有可读性的,对世界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读起来会很轻松。而个人特别希望中国的历史学教育者,能看到这本《世界文明史》,以引领更多的孩子真正走进历史的天空。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本书也不是完美无缺,此书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料的选择上。虽然作者没有对任何主题发表个人看法,但在资料选择的时候,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带上个人的主观喜好,比如对公元500年以前中国历史资料的选择,就不够具有代表性、不够全面。这种写史方式,对写作者的学识素养和功底的要求非常之高,我们对作者不应过于严苛,但这样的一种读史方式,却非常值得中国的历史学者和教师们学习,也值得每一位读史的人学习。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2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马克垚编著的《世界文明史》,读来确实令人受益匪浅。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阅读本书的时间有限,在诸位专家学者面前不敢发表“谬论”,仅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本书所述之内容上溯人类的史前文化,下迄现当代文明,将漫长时代里纷繁复杂的文明内容浓缩在一个有机框架中,表现了历史的纵深感及其丰富的内涵。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们知道真正的世界文明史既不是各个文明的历史的总和,也不是包罗万象的人类史。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该书没有拘泥于用某一种文明的探讨分析来世界文明,而是完全打破国家地区的界限,以真正世界史视角审视世界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马克垚先生主持编纂的《世界文明史》力图避免两种极端趋势影响,从新视角、新框架、新方法出发,对世界文明进行一种历史构建。

  首先是新视角。该书从文明的演进和交融这样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考察世界文明的新趋势。该书把中华文明作为一种主要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史的范围。比如在第二编中分析了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在第三编中专门分析了中华文明的嬗变。

  其次是新框架。写一部世界史不是把世界各国的历史按年代堆积而成,必须要有一个理论框架。该书的框架体系为从文明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来考察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再次是新方法。无论是全球的宏观视野,还是对每一种文明的具体研究,书中尽量运用社会科学和人类科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讲述。因此,《世界文明史》的编写体现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和“融通”。

  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3

  我们都知道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个故事源于《圣经》,但是,你是否知道,这更源于公元前20xx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伟大史诗《吉尔伽美什》。那么,你是否知道神灵的本质以及神灵与人的关系?

  这是一本《世界文明史》,与许多专业的学术著作不同,里面几乎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几乎没有作者的臆想和推断,而是许多第一手的.历史资料,涉及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时,使用的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这只是一本“非专业著作”,不过,其值得让人一读的也正是因为其“非专业”,没有武断的评介,只是引领读者进行一次次穿越,把对世界文明史的探索乐趣交给了读者,让大家能够用所看到的一鳞半爪,恢复一条龙出来。

  说来,这挺符合太史公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积累丰富的资料),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这应该也是是著史者最应该下的功夫了,只是现在不少史学家往往只是凭借一点点史实自己臆想编造,而且随意下结论,引读者入迷途,害人非浅。

  从书中,你可以读到古罗马一位官员关于日常生活的记述,你可以读到一战幸存都关于残酷战争的描述,你可以看到宗教演进的一幕幕真实的记载。作者还算理性,没有过多地进行美化。

  读到公元前18世纪时的《汉谟拉比法典》,看到诸如“如果一位自由民抢动别人而被人抓住,那么他将被处死”;“如果一个儿子殴打他的父亲,他的手将被砍掉”这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法律,让人不得不深思。

【世界文明史概述课程心得】相关文章:

山东旅游信息概述04-30

营销课程心得04-21

心理课程心得02-19

新课程培训心得05-04

课程顾问培训心得05-07

课程设计心得04-25

管理课程心得02-10

工程实践课程心得10-16

小学课程教学心得08-02

走进新课程心得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