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时间:2023-12-26 09:24:0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1

  数年前就已拥有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米白色的封面上黑色的书名、作者和出版社,还有一张于老师声情并茂讲课的黑白照片,唯一的亮色是于老师的红色印章,整本书看起来极为普通。然而,这不起眼的外表丝毫不能掩盖书中内容的生动和深情。还记得刚拥有这本书时,我简直如获至宝,翻开来,只觉得目光所及处处皆宝藏。

  转眼数年过去,翻开微微泛黄的书页,仍觉是与高尚的人谈话。于老师不愧是小语界的领军人物,在教坛已度过五十多个春秋的他,文字中处处透出深情和敬业。尤为可敬的是,他用教育情怀把提高自身修养和提升教学水平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在教学中悦人悦己,不亦乐乎,实属难得,此境界着实令人钦佩之向往之。

  一、教师要有童心,有真性情

  于老师说自己是童心不泯,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他始终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去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感受美的价值。他富有“孩子气”,与学生融为一体,感受简单轻松有效而幸福的教育。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确实是这样,小学教师不但要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还要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用童心润童心。

  二、教育要以情动情,以情育人

  育人重在育心,育人最难在育心,唯有以情动之,用真情换真情。

  于老师处理学生的迟到、学生间的摩擦,从不批评,而是推己及人给予极大的包容和理解,用平和的心态去化解问题。受于老师启发,我处理学生迟到打架等问题,也不再板着脸批评学生,而是有意调侃,力求轻松自然地化解,自己不动气教育效果也好得多。用于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做性情温和、懂得包容和调和的“甘草”。

  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动情,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如教学二年级的古诗《草》,于老师画出四季中草的'不同样子,让学生标出“枯”“荣”,在看似轻松的聊天中解读了“一岁一枯荣”;又分别扮演了妈妈、哥哥和奶奶,激励孩子们背诗。不仅活动的设计、课堂语言,就连评价语都极富情趣,特别能引起儿童共情,这都是基于对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体谅。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难点,于老师都能蹲下身子在引导上下足功夫,以儿童视角轻松自然地解决。这些看似自然的背后,是需要教师心怀以情育人的热情,主动经历一个不断修炼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的蜕变过程的。

  三、教育要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情怀

  于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对教学的深情付出,都源于他有教育的大情怀。他认为不能只盯着“教书”两个字,教育不是圈养,而是放牧。他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规范地书写、兴味盎然地朗读、洋洋洒洒地练笔;他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需要中发挥语文的功用;他用自身书法、绘画、演奏、演唱等艺术修养培育审美情趣,以“文”“化”人,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有人文素养的人”。

  作为一线教师,于老师坦诚地谈到也会因后进生问题而头疼。他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付出关心和鼓励,用更多的关注去缩小差异,静待根本性转变。他不冷落、不漠视,尊重个性,关注生命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用教育情怀化解眼前的困境。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于永正的这本《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一本能医愚的书,它改变了我们对教育、对语文教育、对学生的看法,它能帮我们医治教学中的种种疑难杂症,抚慰一线教师纠结矛盾的内心。

  让我们谨记于老师的教导“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尊重,拥有教育情怀,育精神健壮的花朵,努力达到悦人悦己两相宜的平衡状态,以更加饱满昂扬的状态奔赴教育美好的未来!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2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读后掩卷沉思,颇受启发,让我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更深的认识。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于永正老师几十年教育生涯的智慧结晶。他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向我们娓娓道来,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老师、如何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如何成为学生心中的“大姐大”以及如何成为“孩子王”等内容。在于老师整个身上,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诠释着如何才是为师之道。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他强调了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在书中,于永正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介绍了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风格、教育理念等方面来影响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引领者。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教育不是制约,而是鼓励;教育不是惩罚,而是宽容;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以终为始。教育是一件需要智慧和艺术的事。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导航员,而学生是水手,水手需要的是动力,需要的是老师用智慧的头脑和充满爱的心在每个细节中引导他、鼓励他、宽容他。爱学生不是只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要从心开始。孩子间存在差异,那么就让我们用心浇灌:是花就让他尽情的绽放,是树就让它茁壮的成长,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让他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学习于永正老师的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了解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门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只要我捧着爱心、用心呵护、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宽容他们、鞭策他们……相信我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看到这样的诗句,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教师。自古以来,教师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各行各业人士都喜欢用圣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认为高尚是教师的座右铭,假如哪个教师表现出不如意之处,立马会受到大众的强烈谴责,好像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大事一样。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一件事,一次,一位一年级老师去上厕所,与其一所教学生相遇,该生瞪大眼睛,一脸好奇。离开厕所后,该生嘀咕了一句:“原来老师也会上厕所。”殊不知,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

  以上只是一件琐事,许是因为学生家长在家里过分美化教师的结果,做为老师,一笑置之即可,等学生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适应老师的种种平凡之处。然而,教师的平凡又不能和社会上的庸俗一概而论。教师毕竟负有教育的责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所以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高尚的情操的。

  这不是和前文自相矛盾了吗?一会儿说教师是普通人,一会儿又说要有高尚的情操,怎么可能做得到?

  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更不会互相矛盾。小学生是一群纯洁的天使,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浸染,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高尚也不用太高,比如不说不文明用语,不穿奇装异服等,尤其不在学生面前做一些要求学生做,自己却从不做的事情。比如要求学生不玩手机,自己一有空就刷抖音,玩手游;比如要求学生看书,自己从不看书等。也许你会问,我一天上班这么累,难道稍微放松一下也不行吗?不是的,这些事情都可以做,但有个前提条件,不在在校时间,尤其不在有学生在场的时候做。因为我们毕竟是教师,我们得对得起我们这个职业,我们培养的是“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别担心,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明白人无完人,我们只希望他们的童年更加阳光。

  我们可以怎么“装”呢?我们要在人前“装”,对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生活聊聊学习;对行为不良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学习,通过学习谈谈行为;对邋遢的学生,我们可以替他们整理一下服装;一无是处的孩子呢?我们至少可以对他们笑笑吧。我们还要在背后“装”,我们可以假装我们特别遵守纪律,开会认真听讲;可以假装我们很爱看书,随时拿一本书翻翻;可以假装我们很友好,办公室里的老师都亲如兄弟姐妹……

  “假装”的时间久了,也许就变成“真装”了,如果我们能“假装”一辈子,那我们就真的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了。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相关文章: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10-01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04-28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优秀读后感09-09

如何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03-17

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老师教育随笔05-06

如何做一个孩子喜欢家长爱戴的老师05-26

读《伤仲永》有感08-04

读《做一个幸福教师》有感02-28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