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时间:2024-01-10 10:45: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有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有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

  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简·奥斯丁凭借理智来领会世界,创造了一部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作品,这些喜剧犹如生活的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些人的愚蠢、盲目和自负。而对我感触颇深的是《傲慢与偏见》——题记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读完这部名著后,我便不由自主为伊丽莎白和达西结成伉俪感到衷心的祝贺,也为书中两个傻人哄堂大笑,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书中的确有两个滑稽人物。贝内特太太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因为嫁女心切,完全生活在一厢情愿的幻觉中,每遇到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都会将其视为自己某位女儿的私人财产、与贝内特太太截然不同,柯林斯牧师是个集自负和谦虚于一身的蠢汉,他一方面对贵族德布尔夫人自贱,另一方面又对他人自命不凡,经常生活在妄自尊大的幻觉之中。他到朗伯恩,准备施恩式地娶贝内特家的一个女儿为妻,借以“弥补”将来继承财产对其一家造成的损失。贝内特太太一听大喜,于是两个蠢人上演了一出喜剧。

  奥斯丁的讽刺技术真是了得!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后来恰恰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做了达西夫人。更可笑的是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丽莎白嫁给达西,先跑来威吓伊丽莎白,又去训诫达西,殊不知她这趟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消息。反而却是贝内特夫人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多么令人惊讶呀!

  《傲慢与偏见》,它通过对四件婚事的对比,明确地告诉读者“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也含蓄地通过描述几人的性情,告诉大家不能太过傲慢也不可对他人持有偏见,更怀着作者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人讽刺。

  尾声——

  总而言之,《傲慢与偏见》这样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智慧的伟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因而它对人性有最透彻的理解。它对人物形象的千姿百态描述得恰如其分,四处洋溢着机智幽默,所有这一切都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出来。

有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2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弥足的真爱…… 。

  当我读完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为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美满的结为伉俪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是的,是因为他们有傲慢,有偏见,才会有这一切的波折。伊丽莎白是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形象。

  他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或是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是的,他傲慢正因为如此,才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一样。伊丽莎白也只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使她清新了威克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

  人生之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寻梦者。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一条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虹,现到最美的时候也是它即将消逝的时候。梦是何等神奇,令人魂牵梦绕!它引无数的追梦者背负着黄河的淤泥,手捧长江的清纯,迈着日月交替的脚步,追赶着问题的音符。这其间每一段艰辛的历程,无不饱含着奋斗的辛酸,无不需要我们以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去承受,去拼搏。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相关文章:

傲慢与偏见心得02-25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8-24

《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08-02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11-0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6-19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8-28

[经典]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1-21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经典)10-24

对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01-26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