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

时间:2024-03-01 08:25:4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孙子兵法》读后感6篇[推荐]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子兵法》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子兵法》读后感6篇[推荐]

《孙子兵法》读后感1

  《孙子兵法》在全世界有数十种翻译本,流传至世界各地。国外人士亦是视之为奇书。

  如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孙子兵法》极度膜拜:“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如美国共和党主席阿特伍德,自称“《孙子兵法》是我一生中仅见最博大精深的战略文件”,并且,阿特伍德“每两天就会读一次”,每读一次便会“肃然起敬”,“而益发觉察自我的.藐小”。

  篇章仅有十三篇,字数仅有五千言,而如此简约瘦削的著作,却在两千五百年间深得众人欣赏与热爱,这十三篇五千言中必有魅力。

  岂是颜如玉可媲美?

《孙子兵法》读后感2

  道是首,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成败的关键。一场战争的将领尚且如此,更何况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呢?

  民为水,君为舟,民以载舟,民以覆舟,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战争中的民即为创业世界里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战争中的`君、将即为创业世界里的决策者。

  之前看过论语上说得一句话“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就是说,管理1000辆战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百姓,奴役百姓要不误农时。可能就是这样吧。

《孙子兵法》读后感3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中的各种战术、策略不仅在军事有着重要贡献,而且深入到政治、外交、企业经营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孙子兵法》,甚至把它视为兵法谋略经典。

  作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在此作一个简要介绍: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读后感4

  狄仁杰者,“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即殁,女皇曰:“朝堂空也!”

  择友如择贤,择贤唯才,择友唯德,宁君子惟小人。

  君子者,罪而不纠,容雅非常。

  小人者,罪而留心,得志比报。

  友者,心腹之人,推长论短,其不在如之过,况乎责难!如斯方为挚友。

  友者,虽偶心腹之人,有求于如,过之窃喜,不及难言!如斯方为朋友。

  小人者,口蜜腹剑,口是心非,求者恭如宾,难者无颜面。

  是故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薄如冰,小人之交周不朋也!

《孙子兵法》读后感5

  乱世出才俊,治世出贤才。

  乱世之才,本能活命,初现其才,君主窥现。道德明君唯才不息干戈,何也?古语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将之如军,驭将者,驭天下是也!所以道德明君不息干戈者,求驭将之才是也!

  孙膑者,孙子是也!为此一人,楚魏累兵数万于楚魏偏谷。如此可彰……可彰其才。

  治世之才,不驭将,乃驭民也!上协天,下协臣,而中通于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初唐魏征、武周狄仁杰之所谓是也!魏征者,“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孙子兵法》读后感6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读后感】相关文章:

孙子兵法阅读心得04-19

孙子兵法读后感03-20

《孙子兵法》读后感06-03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05-05

《孙子兵法》读后感01-15

孙子兵法读后感09-23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08-19

孙子兵法读后感10-16

《孙子兵法》读后感01-28

孙子兵法读后感优秀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