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时间:2022-10-31 18:08:53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保护环境的演讲稿3篇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的演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保护环境的演讲稿3篇

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节约资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我们曾经这样自豪地歌颂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大家知道,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森林是非常富饶的,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但是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位于世界120位之后,而现在更是以每年1800万公顷以上的速度急剧减少。森林的`减少,使得气候变坏,水土流失严重。原先被誉为中华母亲河的黄河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暴脾气”。

  老师们,同学们,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美丽的地球家园,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记得随手关好水龙头,不要以为水笼头滴几滴水算不了什么,一个水笼头每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是白白流掉36方水。我们要积极寻找生活中节水的“金点子”:比如把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涮拖把、冲厕所等等,加以循环利用。

  我们要节约每一度电。随手关灯,合理使用空调,寻找节电小常识,并尝试着去实践。积极使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我们要节约每一张纸。要做到作业纸双面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纸巾。假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全国一年可以节约4745亿张纸,一年可以少砍伐158.1666万棵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节约用纸,也就是制造森林。

  我们要倡导绿色出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少开一天汽车,多骑一天自行车,既能使空气更清新,又能使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我们要推广使用环保袋。因为塑料袋的焚烧会产生很多的毒气,污染大气,而且不容易降解,会破坏我们的土地,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白色污染”。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名节约资源,珍爱地球的环保小卫士!

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篇2

同学们: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与垃圾共存亡。》垃圾一词,同学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垃圾的故事,垃圾的历史。

  说起垃圾,随处可见,也源远流长。人类的历史多长,垃圾的历史就有多长,对于垃圾的嫌弃恐惧也就有多长,关于处理垃圾的智慧也就有多长。尽管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技术日新月异,可是几千年来处理垃圾的方式了基本也就是四种:倾倒垃圾、焚化垃圾、回收和减少垃圾的数量。

  从历史上来看,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多半将垃圾集中到露天垃圾场,这些垃圾场大到因为甲烷气体的堆积而发生爆炸;古希腊的特洛伊人将垃圾随手扔到地上,并不清扫出去,而是隔一段时间找来干净粘土,和垃圾一起铺满平整,然后再铺上新地板,眼不见为净。如此(ci) 几次(ci ) ,许多家庭的地板越来越高,而不得不加高屋顶,重新开一个门;古代的耶路撒冷人利用盖西那河谷的天然气口冒出的火焰焚烧垃圾,后来盖西那(gehenna)这个词(ci ) 就变成了“地狱”的同义词。

  古人产生垃圾,倾倒垃圾,然后将其余的事儿交给大自然处理,掩埋、分解、堆积肥料,大自然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但这种自然生态的循环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打断了,城市没有能力消化和利用垃圾,于是垃圾变成了恐惧(ju)的困扰。

  过去千年里(li),城市的肮脏令人难以形容”。比如,巴黎的美丽不是从来就有,几百年前巴黎的.街道没有铺路石,狭窄、坑洼不平,空气难以流通,而且常年不见阳光,满地都是人便、腐(fu)水、垃圾、马粪、猪鸡鸭鹅屎(shi)以及尘土混合成的烂泥浆。大多数街区没有厕所,行人随意方便。一下雨,即使最繁华的街道都变成了水坑。

  那时的城市是垃圾“从敞开的窗户慷慨大方地扔出来,一大堆垃圾粪土。”人们习惯随手随地扔垃圾,“小心水”、“下边的人注意啦”是城里人的口头禅。就连法国国王国王路易十一有一次夜间散步,被临街窗户便盆里泼下的污水淋了个落汤鸡。国王犹如此,其他人何足论。

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篇3

  当写下这一题目,使我想起一件很有感触的事:在日本,小学的第一节地理课上,老师给孩子们的就是一种无情的警告:"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岛国,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并且要创造超人一筹的高技术,赢得超人一筹的高效益,这样,日本民族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而在我们中国,也许到了大学毕业,也许没有哪个师长向他们交待中国真实的家底。曾经多少年以前,我们对小学的国情教育一直是高枕的:"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占世界第三位,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其实是否真的"美丽富饶"今天看来确实让人感慨万端......

  自"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就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源于土,人离不开土。

  据《名山县志》记载:"土地,社神也。村巷处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也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其主曰某土地。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日贵土。"正是在叙述着人们对土地的一份庄重的情感,因为,人们深深知道:养育他们骨肉之躯的土地既能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腹滋生的生活条件也能提供他们山水林木、野草花卉、稼黍篱笆栖息环境。所以,土地被人类奉为上天赐予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圣宝藏。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利益的过于追求,大到国家之间的土地掠夺,种族之间的相互杀戮,小到"超工业化企业"的'应运而生,"超大规模城市"如雨后春笋,城市垃圾堆积如山,工厂污水恶意排放,楼堂馆所重复建设......从而对土地盲目性的侵占、开垦、滥伐和污染,便很快导致土地锐减甚至日益沙漠化,良田荒芜甚至五谷绝收,这使得本来山青水秀,地美土沃的菁菁家园变得满目疮痍,不堪载重,生态严重失衡!据联合国环境署的调查研究表明,仅人类大规模的破坏森林这一项行为,便使全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就我国的生态环境也确实令人担心,南方发大水、北方沙尘暴,西部泥石流、东海泛赤潮。尤其因环境破坏而导致水土的流失更是给人留下惨痛教训: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科学研究表明,要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则需要4XX年的时间!再谈我们的赖以生存的母亲河——黄河,每年流失的泥沙量竟成了世界之冠:达16亿吨!科学测算,如果把黄河带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能绕地球23圈,大量的宝贵土壤资源,就这样白白流走了!难怪美国《XX年的地球》主编巴尼博士,发出这样由衷的感叹:"黄河流走的不是水,而是中华民族的血啊!"

  再看我们对土地人为的侵占与破坏情形更是令人发指了:国家土地局通过调查,就广东省一年这内干部曾违法占地建私房达3万多名,平均每个干部占地110平方米,竟是乡镇非农业户口每户建房用地标准的两倍。20xx年度中学生环保演讲稿20xx年度中学生环保演讲稿。江西省违法超占土地的干部,占党政干部建私房总数的94%。湖南省108个县、市、区,竟有102个查出有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的问题等等。但一个不争的事实

  就是,当今中国人均仅的耕地只占世界的7%,而这7%的耕地不仅一再减少却还硬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

  为了让每一个中国公民珍惜人均仅有的1.3亩耕地,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决定,把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每一年的"土地日"都有一个很简洁而富有时代内涵的主题,从1991年的土地与国情到1992年的土地与改革从再相继的土地与经济、市尝法制、发展、国家、未来等等一直到今年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人们应该显然地看到,国家对土地的保护与管理已经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要求。因为"红线"就是一种不可逾越的界线!因为眼前的惨痛教训已经让我们深深感悟到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和谐是何等重要!莎士比亚说得好:"错的不是我们的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