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2 10:42:2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感旧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旧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旧阅读答案

感旧阅读答案1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天竺①中秋

  汤显祖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②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注】①天竺:指天竺山,在今杭州西湖西。②琅玕:原为神话中的宝树,后常以琅玕比喻秀竹。

  1.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诗第二句写景,描绘了一个月色、水光交相辉映的迷人月夜,进一步渲染了“思渺然”清幽恬静的环境气氛。

  B.汤诗首句写秋夜的静谧,下句写佳节的欢乐。一静一动,既矛盾又统一,营造了中秋之夜宁静祥和的节日氛围。

  C.诗人登楼赏月,都由眼前之景,触发无限思绪。赵诗思及去年同赏此景的友人,汤诗由景生疑,思及花落何处。

  D.同为赏月绝句,二诗均用洗练淡雅的语言,描写登楼赏月时的独特感受,情味隽永,具有空灵神远的艺术美。

  2.赵诗与汤诗均为登楼赏月之作,请分析诗中赏月人形象的异同。

  答

  1、C.“由景生疑”错。“一夜桂花何处落”用“桂子月中落”之典,是无疑之问。故选C。

  2、①同:诗中赏月人都是孤独的。赵诗:由“独上高楼”可知,诗人是独自一人登楼赏月。去年与其一起赏月的友人,并未同行,更显孤独。汤诗:隔着竹林传来的`,他人的欢声笑语,衬托出诗人的孤独,空闻月中卷帘之声,却不能得见卷帘之人,更显孤独。

  ②异:赵诗的孤独,是无人相伴的孤独,诗人心中饱含对友人的思恋,以及对友人相伴的渴盼;汤诗的孤独,是遗世独立的孤独。诗人与世俗的欢声笑语隔着竹林,由眼前之景所想的也是月宫,月中之人,诗人始终与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给人清高、冷傲之感。

感旧阅读答案2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⑶。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

  (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

  2、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3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1分)

  3、试用简洁忧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3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3分)

  参考答案:

  3.(共3分)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想像合理即 可)

  4.(共3分)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的孤独、怅惘之情。(答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可给分)

感旧阅读答案3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⑶。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6分)

  答

  1.B、E (满分5分,答对一个得3分,只能选两个,多选得0分)

  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2分)

  内容:①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②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2分,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写法:①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②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2分,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鉴赏

  《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感旧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汤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1、这首小令的曲牌是 。(1分)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小令以设问起笔,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感喟,引发读者对昔日杭州的追忆。

  B.“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一句是对统治者纵情声色、贪图享乐的揭露和讽刺。

  C.这首小令语言朴实,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杭州在连年战乱中的沧桑变迁。

  D.全曲的`感情基调低沉婉转,如一曲挽歌,表达了作者生逢乱世的悲哀与无奈。

  3、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天香引。

  2、B。

  这首元曲将昔日西湖繁华安逸的生活场景和今日破败荒凉的景象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连年战乱带来的剧变和危害,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的心境。

感旧阅读答案5

  陆游

  当年书剑①揖三公②,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③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式,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该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满头白发,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前两点可以合二为一)

  【分析】

  8、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限定角度为表现手法。诗句的意思是: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由“梦回”“身老桑村麦野中”可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白发丛生。由“华发”可知,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诗人梦回杀敌战场,表明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奇士”指好友独孤策。诗人想起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还有谁能和自己一同前往?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感旧阅读答案6

  白门感旧

  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一

  (1)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2)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第三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2分)夜雨凄凄,扁舟寂寥,笛声如泣如诉,令人断肠;江湖客老,在萧萧西风中看黄叶飘零,叹息声里孤独掩门。诗歌融情于景,突出了诗人的伤感孤寂。(2分)

  (2)杜诗主题(感情)更深广。汪诗主要抒发的是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感伤,是个人无可奈何的情绪抒发;(2分)而杜诗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写得浩茫深沉,而且这种感伤是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个人情操基础之上,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

  

  1.诗中一、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参考答案:

  1、衬托(1分),第一联以“伤春”(半有泪痕)衬托悲秋之情(无处不)(1分),第二联用美景反衬“伤心”之感。(1分)

  2、“景”的角度:选取的“夜雨、笛声、落叶、西风”等景物具有凄清、悲凉的特点,构成了哀怨、萧条的'意境,与作者心情的凄苦想契合。

  “情”的角度:作者内心的悲苦巧妙地融合在景物的描写中,“独掩门”的动作突出孤寂落寞之感。两句诗情景交融,其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有着鲜明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感旧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满庭芳武林感旧

  汤式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1、这首元曲描写屡遭兵难创伤的杭州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的'感叹。(2分)

  2、请赏析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特色。(5分)

  参考答案

  1、(2分)萧条冷落 昔盛今衰(一点1分)

  2、(5分)①对比(1分):“钱塘”三句起笔就进行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接着“其间……荒祠”数句,运用了三个具体的对比,波澜迭出,有力地突出了昔盛今衰之叹。(1分,举出一处对比并分析作用,即可得1分)②化用前人诗句(或“用典”)(1分):前三句暗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突出今日之衰。接着依次化用。用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句,表达而今江山残破之意;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句,叹如今到处皆无美景可写;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表达而今游人稀少、祠堂荒烟衰草无人凭吊的荒凉。(2分,举出两处诗句并分析作用,即可得2分)

感旧阅读答案8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4.AC(A项,“儒雅谦恭”有误;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A项3分,C项2分)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点2分)

感旧阅读答案9

  江楼感旧(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②豚[tún]栅:猪栏。③柘[zhè] :落叶乔木,叶子可以喂蚕。

  15.有人说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最妙,你认为它妙在什么地方?

  1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案

  l (2分)运用比喻手法营造了月光、水和天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意境。

  l (2分)表达了作者物是人非、孤独寂寞的.情怀。

感旧阅读答案10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①揖三公②,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③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武,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2分)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2021年湖北荆门中考题)

  答

  8.该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满头白发,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前两点可以合二为一)

感旧阅读答案11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 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D. 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人物形象。

  16.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15. A .“儒雅谦恭”错。从诗歌首联“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来看,这是写自己年轻时仗剑远游,积极主动干谒三公,平交王侯,极具口辩之才,当时的自己年轻气盛,很有游士的风貌,“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诗人年轻时积极主动拜谒三公的形象。写的是年轻时的豪迈洒脱。

  故选A。

  16. ①壮志难酬的郁愤。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驰骋边塞,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

  ②迟暮之悲。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苦无知音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写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然后回想了战场上的情形,但现实却是“身老桑村麦野中”,生活在乡野村中与田地山野为伴,此处体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郁愤。

  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诗人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其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表达了作者的迟暮之悲。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写到自己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体现了诗人苦无知音的孤独寂寞之情。

【感旧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答案10-12

沈从文《新与旧》阅读练习及答案06-17

赵嘏《江楼感旧》汤显祖《天竺中秋》阅读答案11-04

感事阅读答案06-20

白居易《感鹤》阅读答案06-21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阅读答案及赏析06-19

谢旧我《神奇的“生物钢”》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06-15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答案11-08

柴禾阅读答案06-15

《黄昏》阅读答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