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26 17:18:2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

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1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作此诗。有美堂在西湖东南面的吴山上,堂名“有美”,取自宋仁宗赐梅挚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突兀展现暴风雨的声势,“顽云”表现了厚重浓密的云层,其景其情,历历在目。

  B.“飞”“过”“来”,动态展示出大雨自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奇景和过程。

  C.诗人用纯粹客观式画面,表现暴风雨的壮丽雄奇,大胆背离中国古代“诗言志”的传统。

  D.本诗用词瑰丽,想象奇特,气势奔腾不羁,韵律琅琅悦耳,显示出苏轼个人的特色。

  16.《有美堂暴雨》是写景名篇,评价甚高。请简要赏析“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二句。(6分)

  参考答案

  15.C【C选项“大胆背离中国古代“诗以言志”的传统”错误。诗人通过纯粹客观式的画面,使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雄奇的'景色,但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诗人创作时起伏激荡的情绪,所以没有超离中国古代“诗以言志”的传统。】

  16.①“潋滟”是水满溢动的样子,诗人在俯瞰之中,偌大的雨中西湖仿佛只是天地间一只酒满将溢的酒杯,用夸张手法写出西湖雄奇景象。(2分)②“羯鼓”是一种西域乐器,以羯鼓的急促表现雨点的骤密,以羯鼓的铿锵澎湃之声,写出暴风雨的声音的迅烈。(2分)③五六两句,或状形,或绘声,表现诗人站在吴山高处对暴风雨的起伏激荡的感受。(2分)亦可认为这两句都是在写“雨势”,而非写“西湖”。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洒出了杯面,二写雨声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

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2

  有美堂暴雨①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颃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②。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 ②鲛室:传说中人鱼的宫室。琼瑰:本指玉,在这里形容海水。

  1.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这是为了____。(2分)

  2.颔联中吹海立是从杜甫诗句四海之水皆立演化而来,这种手法叫_____。其中立字用得好,好在________(3分)

  3.本诗颈联和尾联对暴雨的描写很传神,请任选一联加以赏析。(3分)

  4.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

  参考答案:

  1.表现雷声离人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2分,写到1点即可)

  2.化用(或用典)(1分) 立有直立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暴雨引起的水急浪高,波涛汹涌。(2分)

  3.(3分)答案要点: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雨势的大、密(视觉)和雨声的急、响(听觉),由此突出了题目中的暴字。尾联: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典),把因暴雨造成的波涛翻滚、浪花飞溅的雄奇壮丽景象描写得传神动人。

  4.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比喻修辞,联想想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表达了雨之暴这一主题。前三句为侧面烘托,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绘了暴雨欲来的景象。第四句真写雨大,飞过大江,极状其声势之大。五、六句运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满美酒的杯,将要溢也,又把雨后比喻成敲鼓之声,极状其暴。后二句发挥充分的联想想象,以天庭里李白泉洒面以致人间有如此大雨,丰富奇特。

【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杜甫《堂成》阅读答案10-29

镇堂之宝阅读答案01-09

论美阅读答案范文11-16

淡之美阅读答案01-04

和舍弟题书堂阅读答案11-21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阅读答案11-11

《有月亮的晚上》阅读答案06-20

《留白之美 李娟》阅读答案06-14

说明文《天坛之美》阅读答案12-28

管宁割席阅读答案有哪些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