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作文

时间:2023-09-03 09:06:06 职场 我要投稿

礼仪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礼仪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礼仪的作文

礼仪的作文 篇1

  我从前有个同学叫刘逸文,他高高的个儿,暗黑色的皮肤,嘴角边总是挂着些残余的食品。他的朋友极少,几乎没有朋友。他这人学习什么的都挺好,惟一不足的就是不爱干净,不讲文明。

  有一次,他吃完中饭,抹了抹嘴就来上学,同学们看见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疏远他,因为他的嘴边有着许多菜油,十分不干净。看见同学们离自己远远地,他也不以为然,因为平常都是这样。那天刚刚好是评三好学生的日子,他也想得个奖状给爸爸妈妈瞧瞧,让爸爸妈妈看看自己有多棒,但是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同学们的推荐中,他没有被同学们提到名,因此他很气愤,便站起来大骂我们这些同学:“你们怎么搞的,净瞎扯,我学习这么好,你们不投我的票,却偏偏去投那些差生(他指的差生,其实不比他差)票,你们瞎了眼呀!”这些话被班主任王老师听到了,便当着同学们的.面严厉地批评他:“刘逸文,你太没教养了,竟然这么大胆地在课堂上扰乱纪律。”他听到了班主任的斥责,便迅速坐下。谁知班主任并没有这么轻易饶过他,对着我们的面教育他:“刘逸文,你的学习是很好,但是我们觉得你的不足太严重了,不适合当三好学生。我们班的个人卫生检查你是最差的,总是在卫生方面给我们班扣分,丢脸,没有一次能为班级做贡献,只会拉我们班后腿。说话不文明,见到老师也不问好,连小学生要做到的行为规范你都做不到,你还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是差生,有什么资格评三好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后,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也当着全班人的面,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对不起,我错了。”老师见他如此诚恳,微笑地点了点头,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为了表彰刘逸文同学勇于承认错误,能够改正自己不讲文明,没有礼貌的坏习惯,我们也给他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奖。”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只见他的脸上也慢慢露出了微笑。从此以后他下决心改正这个不足,他嘴边的残余食物也消失了。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讲文明,讲礼仪非常重要,所有的荣誉都要和文明礼仪有关系,想要做个好学生就要讲文明礼仪,希望同学们做个文明礼仪小标兵。

礼仪的作文 篇2

  在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到我国的首都北京去旅游。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可就在这时,天公似乎有些不作美,天上阴云密布,渐渐地还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打断了我们的兴致。我们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先回到酒店。我们来到了地铁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终于挤上了地铁。

  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十分的不好受,脸色十分的苍白,头上、脸上还有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时不时的还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

  可在座位上的.年轻人一个个都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手机的屏幕。只有屈指可数的人在看着孕妇,但都视若无睹,好像只是凑个热闹。我不禁叹道:还真没有人让个座啊,他们就是他们所谓的“文明”么?

  突然,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站了起来,微笑着对孕妇说:“来,姑娘,坐这里吧!”那位老奶奶满头银发,精神却很好,她的脸上有许多时间与岁月留下的痕迹,其间仿佛刻满着智慧。

  孕妇坐下后,脸色明显好了很多,她感激的对老人点了点头,老人只是淡淡的一笑。

  文明就在身边,他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都可以折射出文明。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文明的世界!

礼仪的作文 篇3

  我们家楼下有一块草坪,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很可爱很迷人。可好景不长,有很多人为了自己少走一点路,所以他们就直接从草坪上过。小草慢慢地缩了回去,草坪上也渐渐地变得光秃秃的了。

  可是有一天,我看见了一件感人的`事。那天下着大雨,我独自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草坪时,我看见一位叔叔打着雨伞站在那,对每一位路人都说了一句话:“请不要踩小草,谢谢!”。就这样,每一位行人听了叔叔的话便走上了人行道。

  我想这位叔叔一定是一位爱护花草的人。我想对叔叔说:“叔叔你可真伟大,我相信您一定会让那些乱踩草坪的人记住,好好爱护小草,保护环境”。我也一定要向您学习。

  从此以后,这位叔叔不用站在这,而过路的人也不会乱踩草坪,因为大家已经记住了这一位叔叔的高尚品德。

  渐渐地,草坪的“路”不见了,草儿青青地,一阵风吹来草儿们欢快地舞蹈着,好像在向所有路过的人们表示感谢。

【礼仪的作文】相关文章:

礼仪的作文06-10

礼仪作文06-10

讲礼仪作文06-12

舌尖礼仪作文06-11

谈礼仪作文06-11

中国礼仪作文06-11

礼仪之星作文06-11

写礼仪的作文06-11

话说礼仪作文06-10

有关礼仪的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