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时间:2023-10-24 13:48:14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1、内镜诊疗区域应当布局合理,设登记室、候诊室、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内镜诊疗室及内镜储存(室)柜。

  2、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洁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收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实施标准预防。

  3、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必须独立设置,并保证通风良好。

  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下消化镜不能分室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

  5、灭菌内镜诊疗应当在达到Ⅱ类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区域的要求管理。

  6、进行内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HBsAg、抗-HCV、抗-HIV筛查,并有记录。凡检测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7、内镜及附件数量应当和接诊病人数量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8、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当分开,不得混用。

  9、内镜凡能拆卸,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具体方法见流程图)。采用机器清洗消毒的内镜,机洗前须先手工清洗。

  10、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11、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12、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附件及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等必须灭菌。

  13、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须进行高水平消毒。

  14、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专用清洁柜内。储存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灭菌后的内镜及其附件等必须置于无菌物品柜内存放。

  15、弯盘、敷料缸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16、每日监测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并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定期做好内镜及附件、器械、消毒剂的生物学监测。

  1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刷洗干净后备用。

  18、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对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的室内空气、地面、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1、执行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废理制度》等。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相关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配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工作,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应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分析,研究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趋势,如有异常及时医院感染管理科。

  3、工作人员应掌握内镜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

  4、建筑原则、布局、设备、器械等应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区域设置合理,分区明确,流程符合功能需要。

  5、分设独立的内镜清洗消毒室与内镜诊疗检查室;不同部位内镜诊疗操作应分室进行或分时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分开。

  6、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病人、其他传染病人安排在每日诊疗的最后进行内镜诊疗,或使用“阳性”标识内镜进行。

  7、灭菌内镜诊疗应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执行手术区域管理要求。

  8、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4)内镜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

  5)禁止使用非流动水清洗内镜。

  9、内镜清洗与消毒、灭菌应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初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冲洗”的。

  1)酶清洁剂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书(不少于5分钟),酶清洁剂应一镜一更换。

  2)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可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

  3)2%碱性戊二醛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喉镜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不少于45分钟;需要灭菌的内镜必须浸泡10小时以上。

  4)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消毒不少于30分钟,用75%的酒精对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储镜柜中。

  5)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

  6)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

  7)采用其他消毒剂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10、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且必须一用一灭菌;灭菌后的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11、弯盘、敷料缸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用含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流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12、工作人员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1)进行内镜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当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2)清洗消毒内镜时,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

  13、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14、每日使用前应监测消毒剂的浓度并做好记录,浓度不足时立即更换,保证消毒效果;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消毒槽。

  15、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细菌总数<20cfu(菌落数)/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无菌检测合格;均做好监测记录。

  内镜检查室、储镜柜、消毒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不少于30分钟;储镜柜内表面、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记录。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内镜室护士工作总结05-15

内镜室护士年终总结02-18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7-17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6-20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8-2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集锦05-11

内镜室护士年终总结10篇02-18

内镜室护士年终总结(10篇)02-18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1-1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