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时间:2023-12-19 07:45:08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光伏电站设备管理,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用好、修好、管好设备,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光伏电站主要职责

  光伏电站负责组织对场内主要设备的评级工作。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总则

  3.1.1设备评级过程自始至终应贯彻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防止走过场,以运行状况好坏作为评价设备的主要依据,准确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考虑主机和附属设备的技术状况(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光伏发电系统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3.1.2设备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二类统称完好设备。完好设备数量(即一、二类设备数量之和)与参与评级的设备数量(即一、二、三类设备数量之和)之比称“设备完好率”。

  3.2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光伏发电系统。

  2变电站设备(电容器、电抗器、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隔离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

  3箱式变压器。

  3.3主要设备评级时间

  3.3.1新设备正式移交生产前,由光伏电站与工程部共同进行评级。

  3.3.2设备大小修后或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变化时,由光伏电站进行评级。

  3.3.3光伏电站每年年底对所有主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级。

  3.4主要设备评级标准

  3.4.1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满发的设备,主要条件如下:

  3.4.1.1能持续达到额定出力。

  3.4.1.2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或者有关规程的规定。

  3.4.1.3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腐蚀、磨损轻微。

  3.4.1.4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设备出力、效率和安全运行。

  3.4.1.5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测量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3.4.1.6主要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3.4.1.7主要的标志、编号能满足生产要求。

  3.4.1.8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渗漏。

  3.4.2达不到一类设备标准,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经常满发的设备为二类设备。

  3.4.3三类设备是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效率差或渗漏严重。

  注:仅有个别仪表或非主要自动装置准确程度或可靠程度较差,且对安全、经济运行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不评为三类设备。

  3.4.4光伏发电系统评级标准

  3.4.4.1一类设备

  a在标准额定条件下,能达到额定出力的95%以上。

  b光伏发电系统在各种光照强度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线对应值的95%。

  c光伏发电系统各种指标、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及《运行规程》中对设备的基本要求。

  d光伏发电系统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零部件完整齐全。

  e保护装置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f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利用系数不小于90%。

  h没有较严重渗漏现象,设备清洁卫生。

  3.4.4.2二类设备

  a在标准额定条件下,能达到额定出力的90%。

  b光伏发电系统在各种光照强度情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线对应值的90%。

  c光伏发电系统各种指标、参数不能满足一类设备的要求,但可以安全运行。

  d存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

  e保护装置完整良好、指示基本正确。

  f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可利用系数小于90%,大于80%。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水电站管理制度03-13

电站运行管理制度02-21

电站生产管理制度02-16

高校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04-28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04-25

设备操作管理制度04-22

设备隐患管理制度10-31

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11-17

设备日管理制度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