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17 09:58:4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十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l~5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自愿结合,每组5人,要高矮不同。

  2.周围环境中有适于幼儿按大小排序的物体。每人一套l~5的数字卡片。

  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学习正逆排序并说出序号,体会量与序数的关系。

  活动过程

  活动(一)小朋友排队编号

  1.排队编号。请幼儿从矮到高排队编号。教师交代:每组幼儿从矮到高排队后,报数编号,每人按编号领取相应的数字卡片。幼儿分组排队编号并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这队小朋友是怎么排的队?自己排在第几?其他人排在第几?”

  2.从高到矮排队编号,方法同上。

  3.幼儿讨论。教师提问:“两次排队有什么不同?你都排在第几个?为什么?如:从矮到高排,明明排第1,从高到矮排,明明排第5。明明两次排队位置不同,这是为什么?”

  活动(二)给物品编号

  1.幼儿操作

  教师请每个幼儿自由选5件同一种大小不同的物品。根据教师的要求,给自己所选物品按大小进行正逆排队编号。每次排队后,按编号给每个物品对应一张数字卡片。

  2.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

  你找的是什么物品?它的.编号是几?排在第几个?

  你是怎么给它们排队编号的?

  经过正逆两次排队,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几?为什么?

  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让幼儿按量的不同属性给物品排队编号。如找长短不同的物品,也可以找高矮、宽窄、厚薄、粗细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编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含PPT课件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和统计。

  2.学习用二维统计表格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未涂色的游戏圈、水球图卡若干。

  2.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蜡笔若干。

  3.统计表1一张,统计表2每两位幼儿一张。

  4.装有3~6个红色圆形、红色三角形、绿色圆形、绿色三角形雪花片的小筐若干。

  【活动过程】

  1.涂画活动,制作学具,调动兴趣。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泳圈图卡和水球图卡,并将图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张。

  (2)师:请你们每人从四种颜色的'蜡笔中选择一支,给图卡上面的游泳圈和小球涂色。每个游泳圈和水球只能涂一种颜色。

  (3)幼儿涂色。

  2.分类活动练习。

  (1)师:老师想把这些图卡分类放好,我想把他们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幼儿回答,并完成分类。

  (2)师:老师想把这些图卡分成四类。可以怎么分?幼儿回答,并完成分类。

  (3)师:老师想把这些图卡分成八类。可以怎么分?幼儿回答,并完成分类。然后数一数每一类各有几张,用数字卡片表示。

  3.认识二维统计表格。

  (1)教师出示二维统计表格1,请幼儿说一说表格上有什么。

  (2)教师示范一张数字卡片。如,黄色的游泳圈有5个,我们就把数字5拿起来在表格上先找到游泳圈所在的那一行,现找黄色所在的那一列,把数字5放在空格中。

  (3)请几个幼儿分别把其它的数字放在表格中正确的位置。

  4.两人一组进行设计和操作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3、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价,纠错。

  四、拓展

  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根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的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与反思》摘要: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提高对比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理解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正确感知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量7的守恒。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海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你们看谁来了?小海豚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了,但是参加舞会有两个要求,第一小动物们要组队参加,第二每队必须是7个。你们听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吗?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二、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

  1.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

  大鲨鱼和小乌龟来参加舞会了,小乌龟说:大鲨鱼个数太多了,不能参加。大鲨鱼说:我们不多,是你们太少了。你们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个?大鲨鱼有几个?它们能不能参加呢?

  小结:鲨鱼很大,乌龟很小,但是他们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2. 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

  下一个入场的是谁呢?有多少水母?能参加吗?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水母它们一样吗?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紫色的有几只?蓝色的有几只?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虽然水母颜色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3.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

  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有什么样的小鱼?它们能参加舞会吗?圆圆的小鱼有几条?能参加吗?长长的小鱼有几条?(六条)能参加吗?原来还有一条小鱼掉队了,现在是几条了?他们一样多吗? 。

  小结:虽然小鱼长得不一样,但每队都是7个,也能参加舞会。

  4.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

  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的是小章鱼,有几只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一会变成人字形,现在变成了几只?一会变成十字形,现在又变成了几只? 小结:虽然小章鱼变换不同的队形,但它们的个数没有变化,还是7只。

  三、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的守恒。

  1.小章鱼的`舞蹈太美了,其它小动物也想要表演,你们想帮它们排什么样的队形?

  2.现在请你打开信封,看看里面是谁?先把小动物摆成一排数数有几个?

  3.展示幼儿给动物排好的队形。它们排的什么队形? 每一种小动物有几个?

  小结:虽然每种动物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的队形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7个。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给小动物排的队形可真好看,小动物很高兴。小海豚说音乐舞会非常成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环节做得较好。通过设置“海底世界音乐舞会”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点,幼儿很自然的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后,幼儿能主动跟随问题情境的发展,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掌握了守恒的意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足之处:

  1.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需要准确、精炼。如:开始环节提要求时,我说的是排好队,改成组队参加更精确。

  2.在点数时,一定要正确示范点数方法。在点数之后,要强调一下总数,这些动物一共是7个。

  3.本次活动最大的问题是操作环节没处理好,时间太长。以后在教具准备上,还要精心一点,应提供易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4.由于幼儿操作时间长,我过于着急,此环节没能很好的小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ABC、ABB、BCA、CAB等的规律进行排序,并在操作中说出排列的规律。

  2.尝试根据已有的规律补充缺少的图案。

  3.在操作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每个幼儿一张自己的照片、有重复图案的'粘纸若干、贴照片的底版纸一张。

  2. 米奇头像图片(边框是按规律排列的图形,但是有空格)每人一张。

  3. 铅笔、胶水等;示范用照片、图片(小猫、小猪、青蛙等数量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示范给照片做相框。

  1.小动物来排队:出示青蛙、小猪、小猫图片,掩饰给小动物排队(按照ABCABCABCD的规律来排队)。然后让小朋友说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把小动物放到照片周围,就变成了做相框了。

  3.想一想小动物还可以怎么排队,用另外一组图片掩饰ABBABBABB的规律进行排序装饰。

  二、给幼儿提出做相框的任务,引导他们用粘纸给自己的照片做相框。

  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引导他们根据示范好的排列规律进行黏贴。

  每个幼儿照片相框花边的排序规律是不同的,图案也是不同的。

  黏贴完成之后在中间贴上自己的照片。

  操作完毕幼儿将自己做的相框拿上来展示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贴的。

  三、给米奇的头像照片花边补空缺。

  米奇小姐也拍了一张照片,她也做了相框,但是时间长了,有些图案已经不见了,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补充完整。

  教师示范后,幼儿每人一张,给缺少的地方画上图形。

  操作结束后,请幼儿用读一读的方法检查自己补得对不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送信的游戏活动,乐意帮助他人。

  2、掌握6以内的序数,能按顺序给信箱正确编号。

  3、有初步的排序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动物的新房子6栋、6栋房子相对应的信箱、每人有住址标志的信(其中小兔子的信里面有兔奶奶生病吊点滴、小鸟的信里面画一个生日蛋糕)。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6以内的序数,知道小动物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层,会辨别上下方位。

  活动过程:

  一、出示"楼房",用游戏口吻导入送信话题。

  1、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上次我们帮小动物们搬的新家,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它住在哪里?

  (2)请大家猜猜住在"第几栋第几层的小动物是谁?"

  重点:帮助幼儿复习用第几栋第几层表述小动物的新家。

  2、提出任务:出示一封信,请问该往哪里送?

  教师交代送信要求。

  (1)请大家仔细看看上面的地址:2、5,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这表示第2栋第五层,并到信箱中找到对应的信箱。

  (2)提问:怎样更方便邮递员送信?按住址,用数字在信箱上做标志。

  二、指导幼儿给小动物新家的信箱编号,掌握6以内的序数。

  1、练习6以内的序数。

  (1)数楼层:练习从下往上排序的方法,学说"第几层"。教师用数字卡贴上表示。

  (2)数门栋:练习从左往右的方法,学说"第几栋"。

  2、出示信封,理解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栋,"-"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层,如"4-3"(第四栋第三层)。

  3、教师请幼儿分组合作,为每栋信箱编号。

  三、游戏"送信":幼儿按信封上的地址,将信送到小动物的信箱里。

  每人一封信,请小朋友按住址编号送到信箱里。

  四、游戏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图书的活动,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学会按数匹配实。

  2、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认识图书,知道什么是封面,封底,什么叫每一页。

  2、各种事物形象的贴纸若干,封面印有数字和标有页码的`图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兔开了一家图书店,生意特别好,这几天书店里的图书全卖完了,可还有许多小动物想来买书,小兔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每人帮他设计制作一本图书,你们愿意吗?

  二、认识图书

  1、出示封面印有数字的书。

  师:我们知道每一本书都有封面、封底和每一页组成。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大家猜猜看这个数字3是什么意思呢?这本书和什么有关系呢?(一本有关数字3的图书,每一页都有3个小动物?)

  2、出示标有页码的图书。

  师:这儿还有一本书,和刚才那本有点不一样,你们看封面上有没有数字?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内容。(一本有关兔子的书)每一页上的兔子一样多吗?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每页上都贴有兔子,但每页上的兔子数量都不一样多,排列有序。)

  三、亲手制作,巩固知识。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来帮小兔制作图书了,你可以选择做一本数字图书,记住每一页上的小动物和封面上的数字是一样多的,你也可以做一本小动物图书,做法和小兔书一样,排列一定要有序。

  四、活动评价。

  (1)展示一本数字书,一本实物书,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2)请个别幼儿讲述作业,集体检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感知它们的特点。

  2.联系圆形,椭圆形的相似物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椭圆形

  2.圆形、椭圆形若干,图形印章。

  涂色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描边。

  1.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看看圆形和椭圆形,教说椭圆形名称。

  然后用色笔描两个图形的边,提示幼儿一边描一边比较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2.操作后说一说: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操作体验,进行感知经验的比较。

  二、椭圆形像什么?

  1.课件:椭圆形

  让幼儿说说圆形添画成了什么?说说还有什么像圆形,像椭圆形?

  空白的圆形,椭圆形能添画成什么?

  三、分组活动。

  1.给图形涂色。

  让幼儿描一描,涂一涂。

  指导幼儿数数圆形有多少?椭圆形有多少?把圆形凃一样的颜色,把椭圆形凃一样的颜色。

  2.摸图形。

  幼儿从摸箱中摸图形块,按标记分放。

  一边放一边说是什么图形?

  3.图形添画。

  让幼儿给图形添画,把空白的`圆形、椭圆形添画成物品,鼓励画的不一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对称数学教案05-13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最新11-05

幼儿园中班《做饼干》数学教案08-1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梯形》04-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4-0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2-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