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6 11:32:2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5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牛奶和水果有丰富的营养,并学会科学合理地食用牛奶和水果。

  2.知道多吃牛奶和水果有利于身体生长,愿意每天吃牛奶和水果。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头饰三个,幼儿五角星人手一个。

  3.水果奶茶铺道具一个。

  4.榨汁机若干、小的一次性纸杯大量。

  5.切好的水果四种,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动画片段一,并提问。

  故事里有谁呀?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故事里有一头牛,它是一头什么样的牛?它和一般的牛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对了,原来他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

  那主人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感冒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感冒,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

  后来主人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喝了牛挤出来的奶所以好了)

  看来,牛奶和水果的本领还真不小呢?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究竟牛奶和水果里究竟有那些营养成分?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请教一下牛博士吧!

  二、操作课件,引导幼儿知道牛奶和水果里的营养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1.课件讲解牛奶和水果的营养成份。

  2.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听清楚了吗?牛博士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呀?牛奶和水果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小结:对了,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宝宝和钙宝宝(和钙宝宝打招呼),多喝牛奶可以让我们身体长得高高的,壮壮的,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宝宝,可以使我们的皮肤长得白白的,更漂亮!还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让我们少生病。

  三、集体讨论,引导幼儿掌握科学食用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教师谈话引出活动。

  在知道了牛奶和水果有这么多的营养以后,森林中的小动物也明白了要多吃牛奶和水果了!看,他们来了!和小动物打招呼(小猫、小猴和小牛)但是吃牛奶和水果也是有一定讲究的,现在,我们让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吃法对不对?这里呀有三个小动物,只有一个小动物的做法是对的,其它两个小动物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现在要请你动动脑筋,看你能不能分出谁对谁错。

  2.幼儿集体观看课件,看完后完成操作材料(谁对就把五角星贴在谁的身上)。

  3.集体讲解,了解科学吃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把五角星送给谁了呀?为什么?

  (2)集体念儿歌,学习小羊的做法。

  红红苹果有营养,拧开龙头洗一洗,啊呜啊呜真好吃,干干净净吃下肚。

  (3)那小牛和小狗的做法哪里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课件出示牛博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牛博士是怎么说的?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吃牛奶和水果的正确方法,那我们就可以更科学的增加营养了。

  那头爱吃水果的牛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播放动画片段二,创设情景,玩水果牛奶营养吧的游戏。

  原来爱吃水果的牛呀开了一个水果牛奶吧,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水果牛奶,我在想水果牛奶一定十分地美味,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尝一尝水果牛奶呀!

  看,今天老师把水果牛奶吧也请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你们高兴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一尝,好吗?

  五、幼儿品尝水果牛奶,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春笋”是春天特有的,体现了春天的特色。饭桌上,可以品尝到春笋,菜场里、超市里也可以看到春笋。纲要指出:选择孩子身边的事物,是孩子所熟悉的。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材,引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春笋,春笋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出示挂图)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像什么?什么季节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再将“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破。

  3、教师把春笋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形象什么?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它的妈妈是竹子,他长大以后也会变成竹子。笋肉可以吃,味道很鲜美。

  二、玩笋壳。

  1、给幼儿每人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展示幼儿的笋壳作品。

  【课后反思】

  可以挖掘教材中更多的教育价值,可以有很多延伸活动:带孩子到竹园去进行教学活动,观察农民挖笋,这样教学会更直观。在认识春笋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比较笋的长、短、粗、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喜爱大自然,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各种种子,实地观察体验,事先收集

  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 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苍耳,蒲公英,莲蓬,水盆,放大镜

  3、课件准备

  【活动过程】 1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开始,以《蒲公英》这首儿歌导入,歌词和优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声像结合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活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请你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仔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吧。

  2。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①外形:观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风力与远近:做实验,请一部分小朋友静静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当风的角色,分两次吹动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时候,用力小一点,第二次吹的时候,用力使劲大一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两次飘落的位置,在远近上的差别。教师在充分引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风越小,种子飞的越近。风越大,种子飞的越远。幼儿在实验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并且传播的远近与风力有关。

  ③种子特点:取一粒种子观察,根据幼儿对种子已有的认识合作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他可以随风飘扬?比较交流,最后教师启迪,帮助幼儿联想种子靠风传播需要的条件。

  3。苍耳的传播方式

  ①苍耳的形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分发一些苍耳种子实物,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苍耳,教师提问,当你摸苍耳时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大胆发言,对触觉有一定感知。

  ②苍耳的`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苍耳。放大镜里苍耳的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主动交流,对苍耳的形态能做总结性的描述。请小朋友利用刚才幼儿观察苍耳的相关经验,讨论为什么苍耳能紧紧抓住动物的毛:苍耳的刺像弯弯的小钩子一样紧紧抓在动物的毛上。以此为基础,思维拓展,种子依靠动物传播需要的条件。

  4。莲子的传播方式

  ①漂浮的莲蓬:教师设疑:你见过莲蓬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小朋友动手,将莲蓬放到水盆里,进行观察和操作,教师设置障碍:你能让莲蓬沉到水底吗?在试验中得出结论:莲蓬是漂浮在水中的。

  ②莲子的传播:教师与幼儿一同想象莲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里就在那里安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后启发幼儿思索:还有哪些生长在水中或水边,植物的种子靠水传播。可以出示课件,也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提取知识。

  5。经验升华

  《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途径的知识,而且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米的生长、加工过程。

  2、知道粮食来的不容易,懂得珍惜粮食。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米的成长过程,知道珍惜粮食。

  难点:对大米成长顺序的排序。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不透明塑料瓶、PPT、植收水稻视频、水稻、图片、歌曲《小小一粒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不透明的塑料瓶,并摇晃。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老师手里的瓶子有没有发出声音?那你们能不能猜一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二、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大米是东北的特产之一,营养丰富,我们东北人都为大米感到骄傲。

  3、教师出示东北大米生长、生产加工成米粒的PPT,并向幼儿讲解,当看到秋天成熟的`水稻时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水稻给幼儿展示。播放植收水稻视频。

  提问:我们能吃到大米是谁的功劳?

  4、游戏:排排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有六张图片,它们是大米的成长顺序图,可是老师不小心把它们弄乱了,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它正确的顺序排出来。(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幼儿进行鼓励)

  三、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教师:大米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饭粒掉到了地上,要爱惜粮食。

  2、律动《小小一粒米》

  3、结束活动,带幼儿离场。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目标: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活动:

  地球仪,纯净水、豆浆、醋、盐水、脏水各一杯。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老师先不把这个东西所有的谜面讲出来,我们小朋友最能干了,看看能不能很快猜出来。这个东西很能干,我们拿把刀去切他,可是切不断!是什么?(幼儿猜不出来的.话,再提供其他提示)这个东西还有一个本领,你要他变成什么形状,他就能变成什么形状!他干净的时候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他,用到他等等。

  2、出示地球仪问幼儿,地球上什么颜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代表什么?告诉幼儿,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陆地,剩下的白色代表我们直接能用的淡水资源。问幼儿淡水资源多吗?怎么看出来的?地球上最多的是什么?告诉幼儿虽然海洋很多。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利用海水。

  3、出示纯净水、脏水各一杯,问问幼儿两杯水的区别。请每个幼儿都要看一看,说一说。

  4、提问:水有什么用?(向幼儿介绍水的用途,如: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能洗衣,做饭,饮用,水还能发电,使幼儿能看电视,使用电冰箱,空调等等。)

  5、提问:水是怎么变脏的?脏水能用吗?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自由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5、小结:小朋友知道水有很多用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果水资源被污染了,我们没有水用会很惨,那么请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好办法告诉爸爸妈妈,大家一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四、延伸活动:

  以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记录下,在幼儿园一天用了几次水,感知水对我们的重要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7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