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1 14:09:36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中班科学教案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自己有特殊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例如:壁虎断尾保护自己,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出示家长幼儿收集的图书、碟片等资料,让幼儿观察。

  放碟片,自我保护的动物,让幼儿观赏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4、连线涂色游戏<找尾巴>,每人一张没尾巴的动物图片,每人一盒彩笔。

  5、分组欣赏,共同评价。

  【延伸活动】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虫动物有自己的自卫能力。

  2、到图书区让幼儿观看关于动物的图书。

  【活动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表述、连线游戏、观看图书等方式,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兔子的基本特征,学习用彩纸、纸杯拼贴可爱兔子。

  2.激发幼儿保护小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兔子

  1.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

  2.出示“兔子”,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兔子。

  3.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兔子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教师示范制作

  1.师:原来小小的一次性杯子和彩纸就能变成一只漂亮的兔子!到底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示范制作的过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怎样制作兔子,介绍要使用的工具。

  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根据观察,讲述教师制作的过程。

  3.操作:首先要准备一个一次性杯子,然后在准备一些彩纸,用剪刀把彩纸剪成兔子耳朵、眼睛以及嘴巴的形状,最后将其贴在纸杯上。

  三、幼儿分发工具材料,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操作,制作可爱的'兔子。

  2.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帮助。

  四、评价活动

  1.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介绍,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兔子。

  2.相互欣赏作品,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意图:

  春天天气干燥,许多幼儿由于不爱吃蔬菜,经常会流鼻血、便秘,同时在幼儿午餐时,我们也观察到幼儿不太爱吃芹菜。为了让幼儿对芹菜的外形特征及功用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了培养幼儿养成爱吃芹菜的好习惯,我们选择了《好吃的芹菜》这个活动。

  二、教案: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体验操作的乐趣。

  2、 初步了解芹菜对人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 人手一棵芹菜,三盘洗烫切好的芹菜。

  2、 酱油、醋、糖等调味料若干,小碗、小勺人手一个

  3、 录像片:幼儿大便很痛苦的样子

  活动过程:

  1、 出示芹菜,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芹菜的兴趣。

  提问:

  (1)芹菜象什么?

  (2)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帮助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2、 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 看录像,提问:录像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幼儿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2) 请幼儿在芹菜的茎中寻找能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

  小结:芹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蔬菜,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使我们大便通畅,芹菜还有

  药用价值,可以治很多种病,芹菜全身都是宝。

  3、 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自己动手凉拌芹菜。

  三、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们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光透过其他物体时的折射现象。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两颗、铅笔人手一支、水。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讲述生活趣事“小猫抓鱼”,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猫想抓鱼缸里的小金鱼,它的小猫爪每次都是对准小金鱼的,可是怎么也抓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并回答

  3、教师小结幼儿的答案。

  二、教师介绍今天的实验材料,并操作示范,引发幼儿思考。

  1、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猫抓鱼”的有趣现象,小朋友们肯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要做的小实验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清水和透明杯,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将手指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3、幼儿猜测将会出现的现象。

  4、教师小结:手指放入水中,会发现手指折弯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这是因为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做铅笔插入水中的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约2/3的清水,放入铅笔。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从杯子的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会发现什么现象?

  3、教师小结:可以发现水面外地部分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一样,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四、引导幼儿观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师介绍试验方法:将一个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将另一颗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边,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接着再从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观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儿自由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积极讨论探索。

  3、教师小结:从侧面观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时会显得较大,而水杯旁边的玻璃球为正常的大小。当从上或从下观察水中的玻璃球,将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案设计: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

  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 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人手一张纸巾,幼儿自由折叠,叠好以后沾树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绢。

  3、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和树叶一起做实验,小树叶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纸手绢,我们一起去外边再捡些树叶,看还可以和树叶怎么玩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

  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

  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2、讨论:为什么水的形状会改变?;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3、再现试验证实“水没有形状”。

  4、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运用自己带的容器装水互相观察水的形状。

  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当容器变化了,水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三、帮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2、老师实验?同种大小容器?不同种容器装水。

  小结:原来比较多少时,要将水装入同种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没有形状外,它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水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采集活动,使幼儿发现周围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树叶,激发幼儿观赏大自然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分类的技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采集到的树叶拼成图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采集盒(放树叶用)。

  活动过程:

  1、通过采集树叶的活动,激发幼儿观赏各种树叶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周围,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树,有的是常绿树,有的是落叶树,树上长着不同的美丽的叶子,落叶树的叶子有的已经掉下来了。今天我们每人那一个采集盒到活动场地四周去采集一些树叶,寻找你喜欢的、不同的、漂亮的树叶。小朋友可以到树下去拾落叶,如果有的地上没有,你可以轻轻的采摘几片。”

  2、幼儿讨论交流采集的树叶,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发言。

  师:“请把小朋友自己采集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你们看看、摸摸,还可以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采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3、学习分类。

  师:“你们采集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树叶,现在把你们的树叶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类、三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把树叶分成了几类?你是怎样分的?”“刚才你们有的是把树叶按形状分的,有的按大小分的,有的按颜色分的,这样我们看到了树叶是各种各样的,它们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非常美丽。”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进行树叶粘拼图案的游戏,巩固地各种树叶的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吸盘能吸住物体的原因。

  2、感受吸盘在我们生活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吸盘、纸杯、泡沫板、木板、塑料盒、木盒

  2、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物体,这是什么?

  2、吸盘钩吸在哪里?

  3、教师出示材料提问:吸盘能吸住这些物体?(泥工板、木盒)

  二、操作活动

  1、教师分发材料。幼儿第一次实验,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

  2、师幼交流。

  3、操作验证,能吸住哪些材料?

  4、教师总结。吸盘吸得住与吸不住的原因。

  5、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盒、木盒、书本)让幼儿进行操作。

  6、师幼总结,为什么光滑的物体能吸住,凹凸不平的`物体不能吸住。

  三、找原因

  1、教师分发一次性杯子。

  2、幼儿交流用最吸住的原因。

  3、观察图片,观看钩子在生活中的不同用处。

  四、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找一找钩子。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1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