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3 10:37:1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孩子们很熟悉它。让蛋娃娃有趣地滚起来是孩子们在吃蛋时常做的一件事。让蛋壳变成一张张有趣的脸,这样也会激发孩子们做蛋画的乐趣,中班的孩子在蛋壳上添画短线、圆点、弧线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蛋在孩子们眼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可见孩子们对蛋娃娃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于是,我就生成设计了《有趣的蛋》这一活动。此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了孩子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不同卵生动物的蛋。

  2、认识蛋的结构。

  3、在了解蛋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品尝蛋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各种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

  2、幼儿人手一个熟的蛋、水彩笔

  3、课件

  教学过程:

  1、《dj小鸡》音乐入场 2、幼儿手指游戏

  3、幼儿玩摸蛋游戏,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常鸡蛋的外形。

  蛋是什么形状的?(长圆形的)它们都有一层什么?(外壳)摸一摸感觉怎样?(坚硬、比较滑)

  4、出示课件:鸡蛋 鸡蛋里面有什么?(蛋黄和蛋清),蛋的营养价值

  5、幼儿继续玩摸蛋游戏(鸡蛋、鸭蛋、鸽子蛋、鹌鹑蛋),幼儿认识

  有的外壳上有什么?(斑点)大小一样吗?什么蛋的外壳上有斑点?

  6、认识世界上最大的蛋和世界上最小的蛋(鸵鸟蛋和蜂鸟蛋)

  7、蛋的各种吃法

  8、蛋的其他用途

  9、美工活动:打扮蛋宝宝

  教学反思:

  幼儿能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蛋的特征,让幼儿在无形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架起学习的桥梁,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上课时教师的语气语调还没有做到很抑扬顿挫,有的环节就没出现很惊讶的效果。所以以后要注意上课时的语气、表情,把课上的更生动有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挂图:《昆虫大集合》。

  独角仙相关资料。

  观察记录表。

  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多重分类。

  2、能够区分家禽和家畜。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察农场场景。

  1、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里看看吧!你看到了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说说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比较

  (几条腿,有无长翅膀等)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

  (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鹅、鸡)小鸡和白鹅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2只脚,翅膀)

  3、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农场里,为什么呢?

  小结:以前这些动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里、河边、水里。

  由于这些动物能帮人们做很多事情,人类把它们圈养了起来,所以它们现在都一起生活在农场里。

  二、饲养员请客,按动物特征进行分类。

  1、新年到了,饲养员叔叔要请动物们吃大餐,他请来了鸡、鸭子、鸽子、鹅、猪、羊、马和牛。

  饲养员叔叔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看看这些小动物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把他们放在一组,一共有几组?

  (强调:怎么样的动物放在一组)

  动动小脑筋,看仔细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

  2、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1)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结:家禽是两条腿,有羽毛和翅膀。会生蛋的鸟类;而家畜是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类。

  (3)巩固认识家禽和家畜。

  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禽?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畜?

  三、动物就餐

  1、现在,饲养员要请小动物们吃饭啦,其中家禽们坐在一桌,家畜们坐在一桌,

  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分一分吧?(教师手拿一张操作纸,请幼儿讨论)

  2、分发给幼儿操作纸及工具人手一份,请幼儿分别剪下小动物,粘贴在位子上,

  提醒将家禽和家畜分类。

  3、说说家禽、家畜各喜欢吃什么食物?并在每个动物前面的盘子里为它们画上各自喜爱的食物。

  四、动物去散步

  1、播放课件【动物散步】的画面,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2、小动物们吃饱了,饲养员要请他们去外面散步,你们猜,它们都喜欢去哪里?

  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按动物们喜欢去的地方进行分组,可以分几组、每组有几种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棉花、香烟、瓶子。

  2、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

  3、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1、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请小朋友认真看录像,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幼儿观看。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镜头二: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镜头三:工厂烟囱飘出的黑烟;镜头四: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镜头五: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2、感知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1)现在我们来做实验,方法是现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播放课件《人图上半身内部器官图》,重点突出呼吸道,显示空气在体内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人吸进了含有尼古丁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

  (4)向幼儿展示实验结果——瓶子及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显示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情况。显示方法是设置一道黑色气流进入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3、鼓励幼儿学做“环保小卫士”。

  (1)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2)幼儿操作鼠标,在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上找出污染空气的行为。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污染空气的事,并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轻和响;

  2、初步体验在不同的场景中发出轻和响不同的声音;

  3、学会自我控制,兼顾他人。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制作的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如:午餐、点心、搬椅子、穿衣服、睡觉、问好、唱歌、上课回答问题等)的图片;

  2、玩具动物一只、轻和响的分类标志各一;

  3、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轻和响(声音越讲越轻,直至听不到)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为什么?

  原来,为了能让别人听清楚,我们必须用响亮的声音说话。

  2、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

  3、听噪音录音,感受响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用响亮的声音呢?

  (听噪音的录音)你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

  有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大声说话,就太吵了。

  4、回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区分轻和响

  1)、在幼儿园你都会做些什么?(随着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

  2)、什么时候需要轻轻的,什么时候需要响一点呢?(出示轻和响的分类标志)

  3)、将一日生活各环节图片按照轻和响的要求分类。

  5、实践轻和响

  1)、大声的向老师问好、大声的唱歌

  2)、小动物想睡觉了,轻轻的哄小动物睡觉;小动物睡着了,轻轻的搬椅子、轻轻的走路。

  教学反思:

  该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幼儿感受、区分和实践不同场景下的轻和响,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观念。

  整个活动一气呵成,首先是感受轻和响,借助讲故事和听录音这两种形式,潜移默化中让幼儿知道,轻和响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其次,区分轻和响,则运用幼儿自己制作的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图片作为教学具,在按标志分类中体会不同场景下轻响有度的做法及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几个易于操作的行为让幼儿实践轻和响,首尾连贯自然。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号码110、119、120等,感知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特殊号码,知道不随意拨打特殊电话号码。

  重难点

  会正确使用110、120、119。

  活动准备

  火灾课件、大数字若干、110、119、120游戏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魔力数字”游戏导入活动。

  先认识0---9,再用数字变一变,出示许多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和数字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魔力数字便变变变。(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你用魔力数字变出了什么?

  二、师幼共同讨论生活中的特殊号码:110、119、120等,感知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⑴引出号码110

  提问:老师变出了什么?110

  什么时候才可以拨打110?

  :110是报警电话,当你遇到坏人、遇到危险有困难的时候,都可以拨打110,警察叔叔回你的。 ⑵引出号码119、120

  老师用魔力数字变出来了110,像110一样的紧急特殊电话号码你还知道有哪个?请幼儿上来变

  提问:

  (分别提问)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拨打119、120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拨打119火警电话,消防员叔叔就会我们的`。

  :当有人受伤、生重病需要送医院急救的时候,我们可以拨打120医院的急救电话,医生会我们的 ⑶再次110、119、120的用途,教育幼儿不随便拨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110、119、120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都有不同的用途,(110是…,119是…,120是…)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的地方,你知道吗?

  :这三个号码都是三个数字的,这样记起来很容易,拨打起来也快,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在我们国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是当人们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的时候用的,平时是不可以随便拨打。

  2、联想生活中的其他特殊电话号码

  提问:除了110、119、120这样的紧急特殊电话号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同用途的特殊电话号码,你知道还有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114、122

  3、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

  出示火灾课件,提问:看,怎么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小朋友这样打电话,消防员叔叔能很快地找到救他吗?

  :当遇到危险、紧急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打电话要说清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游戏:“执行任务”,巩固并结束活动。

  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号码,听口令执行任务。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探索感知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的滚动速度。

  2、尝试用记录表的方式表现实验的结果,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1)实物:能滚动的物体,高矮不一的斜坡两个。(2)记录活动表格

  (一)幼儿资源包:(1)实物(各种能滚动的物体,高矮不一的斜坡两个。)(2)记录活动表格

  (二)亲子活动包:(1)提供三种不同的斜坡:(高的斜坡、矮的斜坡、带绒布的斜坡)(3)记录活动表格

  (三)自行准备:(1)课桌。(2)示频仪、电源插座。(3)黑板。

  2、经验准备教师:需要了解斜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能滚动的物体,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各样的能滚动的物体和高矮不同的斜坡。

  科学词汇斜坡:

  就是一个斜的面。

  方法词汇观察:

  观察滚动的物体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快慢。

  操作:在活动中让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在不同坡度的坡面上滚动。

  记录:记录不同高度的坡度物体滚的快慢。

  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实物导入:让幼儿观察斜坡,说说斜坡像什么?

  2、问题引导让幼儿说说小球等一些可以滚动的东西放在斜坡上,轻轻地把手松开,它们会怎么样;再出示另一个斜坡,请幼儿观察比较两个斜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两个一样的玩具分别放在高矮不同的斜坡上同时滑下来,谁会跑的快一些。

  3、幼儿作业先猜想,并将猜想的结果用"√"表示在"我猜想"这一栏里。

  我猜想哪个滚的快先让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物体从哪个斜坡上滚下来快,然后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然后把自己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最后利用滚的快现象,进行滑坡比赛。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比赛时,教师要关注幼儿是否选择两个一样的物体;操作时是否同时放手;提醒幼儿滑坡比赛时是否用相同的斜坡。

  5、教师小结。

  这次游戏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斜坡,知道了不同的斜坡,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斜坡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的帮助。如搬运工人从上面往下面搬东西时就可以用这个斜披帮忙,可以减少很多的力气。

  6、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提供多种滚动的物体:感知不同的物体在相同高度的滑坡上滚动的快慢,并记录于下表。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不同的斜坡(坡度高、坡度矮、坡度上有绒布)。与父母一起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三种不同坡度的斜坡上滚动的快慢。并作记录。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2、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3、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活动准备:

  1、幻灯机、玩具娃娃。

  2、手电筒、小人偶。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1)教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对,是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

  2、进行实验,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提问: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2)教师用玩具娃娃挡住光线。

  提问:现在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现在会有影子了呢?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关掉幻灯机。提问: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有光,并且有物体挡住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影子。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3、进行实验,引导幼儿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

  (1)教师固定手电筒在上方,打开手电筒照射人偶,请幼儿观察影子在哪个方位,并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依次将人偶变化位置,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户外活动时,玩手影游戏。

  2、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多种多样的服装。

  1、了解不同面料的服装。

  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带来的衣服,说出服装的名称。

  2、请幼儿仔细摸摸自己和别的'小朋友带来的衣服,有什么感觉?想一想,你在什么季节穿这个衣服,你穿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3、先让幼儿向同伴介绍,然后在集体面前向大家介绍。

  4、教师小结:我们在一年四季中,都需要穿服装。在冬天穿的衣服叫冬装,冬装的衣料以毛和棉为主,有毛衣、皮衣、棉袄等,具有保暖作用;夏天穿的服装叫夏装,夏装的衣料比较薄,透气性较好,穿在身上比较凉爽,有裙子、短袖、短裤等;在春天或秋天穿的衣服叫春装或秋装,也叫春秋装。

  二、观看ppt,了解各种各样的服装。

  1、师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带来的都是我们平常会穿到的衣服,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常我们不大会穿到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集体观看ppt,了解唐装、表演服、舞蹈服等特殊的服装。

  3、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衣服有什么不一样?漂亮在哪里?

  4、引导幼儿就服装的颜色和花纹来进行介绍。

  5、原来服装有很多,服装是各种各样的,有唐装、中山装、舞蹈服装等等,都很漂亮。

  三、集体游戏:服装归类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启发幼儿分别将夏装、冬装、春秋装放进行分类,看谁放得对。

  3、幼儿集体进行操作。

  4、讲解幼儿操作情况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通济桥是金华一座历史悠久的拱桥,为金华这座城市江南和江北交通路线提供了方便。也是金华人走的最多的一座桥对于孩子来讲当然不陌生,但是虽然孩子们经常会从上面经过,对于它的历史却并不知道,家长们平时也不会对孩子有金华本土文化的教育,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金华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家乡,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美丽的通济桥》。在活动开始之前,我让孩子自己先去了解通济桥,通过走走看看摸摸先积累一些经验,这样有利于开展活动,幼儿的学习也能更加的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桥梁的一些主要特征,知道通济桥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2.体验活动参与的快乐,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几座著名桥梁的图片(最后是通济桥)

  通济桥的图片及资料,课前幼儿参加过通济桥。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桥梁图片,找找美丽的通济桥。

  1、今天老师带了很多桥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桥梁,看看能不能找出自己认识的桥。

  2.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这是什么桥?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通济桥

  1、你怎么知道这是通济桥?它和前面那些桥哪里不一样?

  2、通济桥坐落在哪个城市?架在什么江上?

  3、欣赏通济桥的图片并讲述它美丽的传说

  4、美丽的通济桥对咱们金华人有什么么作用好处呢?

  5、欣赏通济桥各个年代的图片,介绍通济桥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大家一起讨论通济桥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三、说说家乡的桥

  1、金华的婺江上有很多桥,除了通济桥你还知道有哪些桥?

  2.欣赏家乡更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

  四、肢体模仿:家乡的桥。

  1、请幼儿在音乐声中,用各种肢体胆子模仿桥的造型,鼓励组合造型。

  2、部分幼儿做小船,部分幼儿模仿桥,进行钻洞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1、平时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的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家乡——金华。

  2、家园共育:参观家乡的桥,搜集各座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

  3.领域渗透:艺术领域让幼儿画画通济桥,科学领域让幼儿搜索桥为什么不会塌。

  4、环境创设:布置“家乡的桥”主题墙,搜集照片或图片张贴并介绍。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1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