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1 11:24:1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游戏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

  2、树立游戏规则意识,遵守游戏规则,养成三轻的游戏常规。

  3、按角色职责游戏,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友好相处。

  二、游戏准备: 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的玩具

  三、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讨论,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师: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要做哪些事?

  你开的.理发店来了顾客,你要怎样为客人服务?

  你是医院的医师,有人找你看病,你要怎要为病人看病?

  2、幼儿自由交流。

  在娃娃家你想当谁?在理发店你想当什么?在医院你想当什么角色?

  3、提出要求:

  (1)做到"三轻",爱惜玩具及材料。

  (2)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角色:你想玩什么游戏?喜欢扮演什么角色?怎么玩?应注意什么?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利用游戏材料进行交往的情况,以角色身份指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或句子进行交流,并学习礼貌待人。

  5、评价:

  1)今天你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和谁做了哪些事?

  2)表扬在游戏中能坚守岗位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

  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

  4、食物“豆浆”一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环节

  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

  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

  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师: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

  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

  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

  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

  6、师: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

  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

  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

  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

  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5、师: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五、幼儿操作,尝试寻找种子的新秘密

  1、幼儿分小组活动(教师提要求)

  2、A磨豆浆

  B在果实里寻找“种子”

  C瓜子榨油

  D为豆子磨粉

  3、教师

  延伸活动:

  请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加工豆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影片《刘三姐》的VCD

2、对歌的挂图

3、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进行大胆的描述;

  2、通过歌曲、故事表演、游戏等形式,感受故事的诙谐和有趣,享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故事中动物的图片、嗯嗯的图片、嗯嗯的头饰两个

  3、故事中动物的家(在小椅子贴上动物的图片和汉字)

  4、伴奏音乐(选自《欢乐颂》)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快乐嗯嗯》

  1、教师与幼儿边唱歌边跳舞进入活动;

  2、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二、欣赏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一)、播放幻灯片,认识故事的题目,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师:是谁这么不讲文明,把嗯嗯嗯在了我的头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有趣故事吧!

  (二)、分段欣赏故事:

  1、播放幻灯片1、2,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

  *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 小鼹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学小鼹鼠生气的样子和话语)* 幼儿猜测:请你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嗯嗯?

  2、播放幻灯片3–8,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 小鼹鼠分别找到了谁?它们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

  * 幼儿描述嗯嗯的样子,并学学小鼹鼠与他们的对话。

  3、播放幻灯片9、10,提问:

  * 为什么苍蝇能帮助小鼹鼠呢?

  * 苍蝇是怎么样做的?原来这是谁的'嗯嗯?

  4、播放幻灯片11–14,提问:

  * 如果你是小鼹鼠,这时你会怎么做?

  * 结果发生了什么事?小鼹鼠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

  * 你们觉得小鼹鼠这样做对吗?(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交流)* 教师小结:动物和人不一样,它们会随地拉嗯嗯,但是这很不礼貌,不仅污染了环境,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5、完整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

  (三)、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励幼儿大胆合作表演故事内容。

  三、游戏:嗯嗯配对(播放《快乐嗯嗯》的背景音乐)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找到相对应的动物和嗯嗯图片,然后讲给喜欢的客人老师听:我们是***(动物的名称),我们的嗯嗯是***(描述嗯嗯的特点)。

  2、把今天学到的本领讲给弟弟妹妹听(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语言区:将故事中的图片摆放在语言区,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故事内容;益智区:嗯嗯配对(巩固对嗯嗯的认识)

  活动实施教学反思: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个幽默、诙谐的儿童绘本故事。为了使故事更适合中班幼儿的阅读及年龄、思维特点,教师对原著的故事内容进行了压缩和修改,比如由故事中的六种动物减至五种;故事结尾进行了修改,保持了小鼹鼠善良、可爱的形象。活动中通过PPT的呈现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大多数幼儿都能把不同动物“嗯嗯”的形状大胆的表述出来,比如:鸽子的“嗯嗯”是白白的,像牛奶一样;马的“嗯嗯”大大的、圆圆的,像土豆一样……原本难以启齿的话题,孩子们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而且兴趣浓厚。之后教师通过配对连线环节的设计帮助幼儿再次巩固了活动的重点——了解鸽子、老马、野兔等动物“嗯嗯”的知识。在最后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来支持、鼓励幼儿与同伴自主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幼儿的知识经验逐步丰富:知道人和动物不同的“嗯嗯”习性,知道养成良好的“嗯嗯”习惯对健康很重要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难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猜测故事情节。

  2.能模仿句式“藏在……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藏的位置。

  3.体验藏猫猫游戏的快乐,萌发认真倾听、细致观察的阅读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藏猫猫的游戏。

  物质准备:《藏猫猫》绘本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宝宝们,你们玩过藏猫猫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二)分段欣赏,交流内容。

  1.观察小老鼠、狐狸藏猫猫的画面。

  师:瞧,小动物们也在藏猫猫呢,谁和谁在玩藏猫猫?

  师:小老鼠想藏在什么后面?

  2.观察河马、大象、怪兽藏猫猫的画面。

  师:河马躲在什么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

  3.感受找到动物后的'喜悦。

  小结:小动物们的藏猫猫游戏真有趣,五个动物一个比一个大,所以藏在它们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

  (三)自主阅读,完整欣赏。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还藏在一本书里,就叫《藏猫猫藏猫猫》。

  (四)扮演角色,体验快乐。

  师:哇,藏猫猫真有趣呀!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木偶剧场利用手偶表演《藏猫猫藏猫猫》的故事。

  2.户外活动:继续组织幼儿玩一玩藏猫猫的游戏。

  附故事《藏猫猫 藏猫猫》

  石头剪刀布!小老鼠开始藏猫猫了。“藏好了吗?”“还没有!”“藏好了吗……?”,行了,藏在这个草堆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就在这时,草堆说话了:“嘘——安静!”你也在藏猫猫吗?我也在藏猫猫呢。躲在这棵大树的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就在这时,大树说话了:“嘘——别出声!”你们也在藏猫猫吗?我也在藏猫猫呢。躲在这块大石头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就在这时,石头说话了:“别吵!”大家都在藏猫猫吗?我也在藏猫猫呢。躲在这座大山后面,肯定不会被发现。哎?躲到哪儿去了呢……,就在这时,一阵风“呼”地吹了过来。“找到了”“找到了”。因为风把云吹走了,因为大山走了,因为石头走了,因为大树走了,接下来,因为草堆走了,小老鼠也“找到了!“找到了!”那接下来,该我找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