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

时间:2022-06-06 19:31:3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参观小学的经验为佳。

  课件准备:“小学”组图;“上小学”组图。

  材料准备: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与幼儿谈论关于小学的话题,激发活动兴趣。

  ——你们去参观过小学吗?

  ——你觉得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组图“小学”,鼓励幼儿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得一样吗?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小学的操场是什么样子的?操场上有什么?

  ——有些小学有食堂,它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结:在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共用一张桌子,但小学是每人或每两个人用一张课桌;幼儿园的厕所在教室里面,小学的.厕所在教室外面,而且男女生是完全分开的;小学的操场没有滑滑梯等游乐设施;小学也不在教室里吃饭了,在专门的食堂里吃。

  出示组图“上小学”,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小学与幼儿园在学习上的差异。

  ——在小学,发言前一定要做什么呢?(举手)

  ——小学还可以像幼儿园一样随时上厕所吗?(只能在课间10分钟的时候去)

  ——小学要学哪些课程呢?(语文、数学、英语、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

  ——什么时候做作业?(每天晚上)

  小结:小学与幼儿园在环境和学习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最关键的是,成为一名小学生后,学习很重要,我们要比在幼儿园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知识学习上。

  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学。

  ——你心目中的小学生活是怎样的?试着把它画出来吧!

  温馨提示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先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再开展本次活动。若幼儿已有参观小学的经验,本活动第一环节可改为“回顾参观小学的经历”。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感受老人对他们的爱。

  2、激发幼儿尊敬和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与一名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并邀请其父母,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

  2、准备几张与爷爷奶奶的合影照片。

  3、排练情景表演:

  (1)爷爷接送小朋友入园,离园。

  (2)奶奶在摘菜,准备晚饭。

  (3)爷爷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

  4、准备皱纸、笔、信封等材料。

  活动过程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是一个传统节日,称重阳节。在这一天,老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谈谈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将感到非常快乐。因此,重阳节亦称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2.请一幼儿家长谈谈自己的经历,让幼儿感受祖辈的辛苦。

  (1)请爷爷奶奶谈自己年轻时辛勤工作、养育子女的艰辛。请父母谈上一辈对自己的`关心、照料。

  讨论:爷爷奶奶辛苦吗?为什么?

  小结:爷爷奶奶真辛苦。

  (2)请爷爷奶奶谈谈对小朋友的爱,平时是怎样关心小朋友的。请幼儿借助照片边看边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

  讨论:你喜欢你的爷爷奶奶吗?他们是怎样关心你的?

  小结:爷爷奶奶真爱小朋友。

  3观看情景表演,激发幼儿愿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讨论;这时你可以做什么?

  小结;我们也要关心爷爷奶奶,听他们的话,让他们开心。

  4.每位幼儿自制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你好吗、我很好、谢谢),并知道它们的含义。

  2、了解聋哑人使用手语与外界沟通,培养对聋哑人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一段哑语新闻的录像。

  2.人手一个耳塞。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哑语新闻录像,进入活动主题。

  ⑴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新闻报道的影片,这段新闻报道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太一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⑵幼儿观看新闻录像后回答。(录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划,有人在打哑语。)

  2.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并体验他们的感受,培养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⑴师:哑语新闻是播放给什么人看的呢?(聋哑人)

  ⑵师:因为聋哑人听不见,所以他们也学不会说话,只能够用手语和别人交流。

  ⑶引导幼儿体验聋哑人的感受。

  ①师:请大家带上耳塞,体验一下聋哑人无声的世界吧。

  ②幼儿带上耳塞。教师弹奏钢琴等,让幼儿听一听,说说带上耳塞之后的感受。

  ③师:请找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手语和他说一句话,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④幼儿找小伙伴进行游戏。

  ⑷教师小结:聋哑人既不能听,也不能说。在社会上,他们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加关爱、帮助和尊重他们。

  3.学习简单的.手语,知道几种简单手语的意思。

  ⑴师:请大家翻开书,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势,你们也来学一学吧!

  ⑵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并模仿各种手语的手势。

  ⑶师:大家知道刚才学的这些手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请听老师讲,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竖起大拇指-------好,等等。

  ⑷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一边了解这些手势的意思。最后教师将所有动作连起来做一遍,边做边指导幼儿进行连贯的说和做。

  ⑸请幼儿找一个小伙伴练习刚才所学习的手语。可以多次交换小伙伴进行练习。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

  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

  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

  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

  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游戏:我给垃圾分分类

  1.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2.幼儿自主操作ipad进行闯关游戏。

  四、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1.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教师小结:因为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许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五、了解垃圾循环再造的知识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可回收垃圾经过工厂加工能再次变成有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六、活动延伸:变废为宝。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利用FLASH课件教学,化静为动,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浓厚,体验了分类方法,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整个环节都是围绕课件进行,从地球妈妈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到神奇龟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后能怎么再利用,到最后的巩固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幼儿一直在欢快的动画片中进行着活动,整节课下来,老师讲的轻松,幼儿愉快的掌握新知,这些都有赖于课件对幼儿的吸引力。当然,在巩固环节,幼儿对某些垃圾属于哪一类不能肯定时,如果能够利用交互的功能调出课件中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时的图像,那更有利于孩子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并通过此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配合了解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名称,有目的地观察或了解记者的工作。

  2.收集本园部分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对他们发出邀请,自制的简易话筒、照相机、字卡、音乐、小卡片、笔等,“会议”场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记者吗?”(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经验)“你们知道记者有什么本领吗?他们去采访的时候,通常要带上什么用具?”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记者”。“你们想当小记者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观看。

  3.提问: “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谁呀?在干什么?谁先来说说?”

  4.“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园长、老师、阿姨请来了,你们都想当小记者,那么想问些什么问题呢?”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5.“哦!小记者,你们想采访的事可真多呀,这样吧,等一下,你们商量决定,愿意采访谁,就和他说说,问问你们想知道的事。不过,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呢?”请幼儿学习记者使用礼貌用语:我可以问你问题吗?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谢谢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记者,你喜欢在什么电台、电视台或报社工作呢?等一会儿,有礼貌地告诉你要采访的人。”

  7.“采访完后,我们开个‘新闻发布会’把采访到的事告诉大家。小记者们记住啦:主办单位是 ,地点是 ,时间是 ,请准时参加。”

  8.“为了工作和联系方便,麻烦各位记者先登记一下单位,再带上采访用具去采访。”请幼儿自报自己的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即时登记,****。老师和幼儿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谈话。

  9.师生共同采访时,“工作人员”布置会议场地,音乐响后,集中幼儿开“新闻发布会”。

  (1)开场白:老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2)请幼儿自由发言,把采访的事告诉大家。

  (3)老师小结。

  10.请幼儿代表“主办单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送上一份简单的

  礼物,谢谢他们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让小记者们与各位“大合照”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

  语言:开展多种语言游戏,游戏中重点加强礼貌用语的训练并提高小朋友大胆说话的能力。

  健康:通过让幼儿玩一些体育游戏,向幼儿渗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们的工作人员、社会上真正的记者为了工作都在辛勤劳动。

  科学:认识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话筒等的特点、用途。

  美术:学习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尝试自己制作话筒,照相机等。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听一些新闻广播,给幼儿读报,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主动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接触。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一些记者采访过程的照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剪报等。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读报,并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和身边人交往。

  中班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10、120)感兴趣,在活动中感知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海报背景图三幅,正面分别写着110、119、120,背面贴有双面胶的卡片若干,活动记录表张。

  2、自制课件,不同的电话机、手机。

  活动过程:

  一、感知辨别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师:最近,我们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电话机和手机。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时发现,家里的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字。黄老师还知道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字,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使用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号码吗?(110、119、120)

  小结:我们班有小朋友知道这三个电话号码。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

  2、配对游戏

  课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场景图与三个电话号码,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师:发生这样的危险和紧急情况该拨打什么电话?房子着火了该打哪个电话?

  幼119。(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将号码119与着火的房子相配。)

  师.原来,发生了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那有人生病了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120。(根据幼儿回答操作课件,110与病人的图片配对失败,120配对成功!课件中响起欢呼声、)

  师.这次对了。原来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那马路上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配对成功。)

  师:对l如果有人打架,周围的人可以打报警电话110。

  拉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拉拉j.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电话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幼.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三个数字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时用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师:哦,我也有一个理由,这三个电话号码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时我们不能随意拨打这三个电话。拉拉,我们说得对吗?

  拉拉小朋友和黄老师都说对了,告诉你们,之所以说这三个电话特殊,还因为它们都是免费的。好了,现在我们起跟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做个“谁不见了”的游戏吧(教师播放课件,先同时呈现三个号码.点击让其中一个突然消失,请幼儿说出消失的是哪个号码,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并记住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拉拉、黄老师,你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们会用这三个电话号码吗?

  二、模拟实践

  1、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师:拉拉问我们会用这三个号码吗?你们会吗?让我们试试吧

  师:(播放课件,幼儿园大门口的真实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门房间着火了。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愿意来打电话?

  师:记得要像上次火灾逃生演习一样快,要不小火很快就会变成大火。(播放课件,出现电话的图像,请一个幼儿用真实的电话机边说边拔119。幼儿拨完后,课件里的电话铃响起,消防员出现在画面中。)

  中班社会教案:拾到东西要归还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 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表演

  过程:

  开始部分

  (一) 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 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说了什么?)

  集体练习: 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 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 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 丢过什么? 心里怎样?

  (2) 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 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 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 (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 提问: 小动物们这么难过? 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 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 那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 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 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 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 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 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 幼儿找东西

  (4) 师: 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 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 (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

  (5) 提问: 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 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 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 (表扬自己)

  讨论: 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 结束:

  中班社会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故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作者以他独特的思维和想像力,让两只兔子相互表达着自己的爱,不管小兔子是怎样灵感叠出地表达,而大兔子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过它,因为,它对小兔子的爱超过一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是由小兔子开始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象小兔子这样,那有多好!

  本次活动,我们试图沿着营造——体味——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父母之间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让每一个孩子既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让孩子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中小兔子与大兔子之间爱的情感及爱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

  3、鼓励幼儿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周围人的爱。(包括父母、老师、伙伴)

  活动准备:

  1、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PPT。

  2、幼儿自带一个小礼物。

  3、彩色爱心卡片,黑色记号笔。

  4、大海、树、山、月亮、星星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表达爱的欲望

  小朋友,能说说你们爱谁吗?有多爱?谁爱谁多一点呢?

  (引导幼儿用很、非常、最等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爱的程度)

  师小结,导入故事:说了这么多,我们都想把有多爱说清楚,能不能说的更清楚呢?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大兔子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一起来欣赏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二、欣赏作品,感受爱的氛围

  ⒈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⒉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1)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它紧紧抓住大兔子的耳朵,问了什么?(要大兔子猜什么)

  (2)小兔子和大兔子是怎样互相表达爱的?

  谁来说说小兔子有多爱大兔子?大兔子呢?幼儿可边做动作边回答。

  教师总结:小兔子希望自己比大兔手臂长,比大兔子跳得高,跳得远。它们都在竭尽全力地爱着对方。

  三、拓展思维,迁移作品

  1、师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大兔子一样爱你们的人呀?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2、说一说,我对爸爸妈妈的爱。

  当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大声说出来,还可以用拥抱、亲吻、赠送礼物、送鲜花……

  3、说一说对老师、同伴的爱。

  教师出示大海、大山、大树、星星、月亮等图片,先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台前来选择其中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对老师的爱。再请部分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同伴到台前来互相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对对方的爱。

  4、同伴之间相互赠送自己的小礼物。

  5、操作活动:爱心卡

  小朋友们将父母的爱和孩子的爱分别画在两种颜色的爱心卡片上进行展示,体现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的爱。

  附故事:

  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大兔子说:“喔,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我爱你有这么多”他说嗯,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 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他说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小兔子笑着跳上跳下“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他跳得这么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了这真是跳得太棒了,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得这么高就好了 “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小兔子喊起来“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大兔子说这可真远,小兔子想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了他望着灌木丛那边的夜空,没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更远了“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小兔子闭上了眼睛“哦,这真是很远”大兔子说,“非常非常的远”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他低下头来,亲了亲小兔子,对他说晚安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透过阅读有关爱心卡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体验和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产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3、制作“爱心花园”,体验爱的完美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爸爸去哪儿》《爱的奉献》《爱心花园》,信封,爱心卡,“爱心花园”展板。

  2、双面胶、剪刀、画板各五份。

  3、PPT“爱在哪里”。

  4、幼儿看过《爸爸去哪儿》的节目。

  活动流程

  一、播放《爸爸去哪儿》的音乐,引出主题

  师(播放《爸爸去哪儿》的音乐):孩子们,这是什么歌?

  幼:《爸爸去哪儿》。

  师:你们都看过《爸爸去哪儿》的节目,里面有一个村长,他是干什么的?

  师:对,他专门安排大家去某个地方完成任务。这天我是你们的村长。猜一猜,村长会带大家去哪儿呢?这天有什么任务要交给大家去完成呢?(幼儿猜测。)

  师:这天到底需要我们完成什么任务呢?我们打开信封,答案自然揭晓。

  (析:以《爸爸去哪儿》创设活动情景。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村长布置的任务既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又勾起了他们挑战自我的愿望。)

  二、阅读爱心卡

  1、自由阅读爱心卡。

  师:我们打开信封来看看,村长给大家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呢?(出示红红的爱心卡正面。)

  师:这是什么卡?请你想一想,这个“?”是什么意思?

  幼:也许是想让我们说一说,爱是什么?

  幼:也许是想让我们找一找,爱在哪里?

  师(出示爱心卡反面):让我们看看反面。你看到了什么?

  师:原先是爸爸在陪宝宝练习走路。你们觉得这个爸爸爱宝宝吗?宝宝幸福吗?

  师:你们桌上的筐里也有一些爱心卡。下面请你们每人拿一张卡片,仔细看一看,找一找,爱在哪里?爱是什么?然后把这两个秘密告诉大家。(幼儿自由阅读2—3分钟。幼儿的爱心卡分别包含了爱的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爱在妈妈的怀里——爱是幸福;爱在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中——爱是关心:爱在教师对孩子的亲热中——爱是喜欢;爱在大家一齐分享蛋糕中——爱是分享;爱在帮忙盲人过马路中——爱是帮忙。)

  (析:在阅读前给予提示,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爱心卡,寻找“爱在哪?爱是什么”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潜力。)

  2、分享、交流、提炼卡片资料,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爱在哪里?爱是什么?(按照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卡片。)

  卡片一:妈妈和孩子的爱心故事

  师: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妈妈抱着孩子,孩子躺在妈妈的怀抱里。

  师: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是什么感觉?

  幼: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是幸福的感觉。

  师:我们一齐来说说:“爱在妈妈的怀抱里,爱是幸福。”

  (当幼儿说出“幸福”这个词时,教师出示有“幸福”两字的花蕊,让幼儿感知这两个字。)

  师:幸福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让我看看你们幸福的样貌,大家相互欣赏一下幸福的样貌。

  卡片二:教师和孩子的爱心故事

  师:老师在干什么?

  幼:老师在给小朋友擦嘴巴。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幼儿园。爱是关心,爱是照顾。

  (当幼儿说出“关心”这个词时,教师出示有“关心”两字的花蕊,让幼儿感知这两个字。)

  师:还有什么动作能够表示关心和照顾?

  (引导幼儿说出诸如教师帮忙幼儿盖被子、添饭、穿衣服等事情。)

  卡片三:教师和孩子的爱心故事

  师:老师在干什么?

  幼:老师在亲亲小朋友。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幼儿园。爱是喜欢。

  (当幼儿说出“喜欢”这个词时,教师出示有“喜欢”两字的花蕊,让幼儿感知这两个字。)

  师:还有什么动作能够表示喜欢?

  (幼儿在模仿抱一抱、拍一拍、亲一亲等动作的过程中感受爱。)

  卡片四:孩子们之间的爱心故事

  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幼:小朋友们在一齐吃蛋糕。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身边。爱是分享。

  (当幼儿说出“分享”这个词时,教师出示有“分享”两字的花蕊,让幼儿感知这两个字。)

  师:你有好东西时,会和别人一齐分享吗?

  卡片五:警察和残疾人之间的爱心故事

  师:他们在干什么?

  幼:一个警察在帮忙盲人过马路。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马路上。爱是帮忙。

  (当幼儿说出“帮忙”这个词时,教师出示有“帮忙”两字的花蕊,让幼儿感知这两个字。)

  师(小结):原先,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爱。家里有爱,幼儿园里有爱,马路上有爱,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爱。你还明白我们身边有哪些爱呢?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幼儿自由分享。)

  (析:透过几个画面,帮忙幼儿理解、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透过回忆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挖掘自己身边的爱的故事,加深体验。同时,调动幼儿的前阅读经验,有目的地出示“幸福”“关心”“付出”“分享”“帮忙”五个词语,让幼儿初步建立图片、语言和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

  二、制作爱心花

  1、制作爱心花。

  师:你们顺利完成了第一项任务,真不错!接下来听好第二项任务:你们的爱心卡都有一个自己的家,它们分别是“幸福”“关心”“喜欢”“分享”“帮忙”(教师指着文字带领幼儿一齐朗读。)此刻请你们替自己的爱心卡找到属于它的家,然后剪下一段双面胶,把它贴在花蕊上,五人一组,共同做一朵爱心花。你们只能用一只手来撕和贴,这有点难度,但必须要想办法去完成你们的'爱心花。有信心吗?

  (幼儿操作,播放PPT画面及音乐《爱的奉献》。)

  2、交流体验。

  师:刚才你们在做花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之后是怎样解决的?

  师:我们发现,如果只用一只手去完成任务是比较困难的,但两个人合作就容易多了。

  师:如果我们遇到需要帮忙的人,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

  师:我们的第二项任务也顺利完成了。下面,我们将揭晓,这天到底要去哪儿呢?

  (幼儿观看PPT。)

  师:看一看,我们到哪儿了?对呀,我们来到了儿童福利院。福利院中住着什么样的孩子?

  师:那里有许多残疾孩子,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人们的帮忙。请你们来说说看,他们有哪些困难,我们能够怎样帮忙他们?

  师:你们说得真好!以后如果碰到需要帮忙的人,请你们帮忙他们,给他们爱。此刻,让我们把这些爱心花组成一个“爱心花园”,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把我们的爱传递给他们。

  (析:让幼儿感知残疾人的困难,激发幼儿产生愿意帮忙残疾人的情感。)

  三、即兴朗诵,传递爱的情感

  师:请把你们做的爱心花一齐放到这个爱的花园里来吧。

  (幼儿装饰“爱心花园”。播放音乐《爱心花园》。)

  师:爱就在我们身边,你的爱心,我的爱心,大家的爱心,加起来就是一朵大大的爱心花。许许多多的爱心在一齐,会让世界变得更完美!

  (师幼看着五朵不同类型的爱心花即兴朗诵儿歌。)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妈妈怀里,爱是幸福。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幼儿园,爱是关心。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老师对孩子的亲热中,爱是喜欢。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大家一齐分享蛋糕中,爱是分享。

  师:爱在哪里?爱是什么?

  幼:爱在帮忙盲人过马路中,爱是帮忙。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爱心花园!

  师:做了这么漂亮的“爱心花园”后。你的情绪怎样样?

  幼:很快乐!很高兴!

  师:是呀!如果我们帮忙了别人,奉献了爱心,心里肯定会更幸福、快乐,这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事呀!

  (析:以即兴编儿歌的方式总结本次活动,很好地归纳了爱的主题。师幼在一问一答中重温了爱的旋律,感受到爱的温馨。)

【幼儿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社会教案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1-17

幼儿园社会综合教案03-15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12-02

幼儿园社会教案06-11

幼儿园社会情感教案03-03

幼儿园社会礼仪教案03-16

幼儿园中班社会的教案02-06

《社会安全》幼儿园教案11-02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0-10

幼儿园的社会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