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

时间:2022-06-09 16:59:1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玩手电筒,喜欢操作、摆弄,能想办法让手电筒亮起来。

  2、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了解电池正负相连可以亮起来的道理。

  3、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准备各式各样的老式手电筒和电池(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

  2、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

  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

  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

  二、出示手电筒和电池,让幼儿进行组装。

  1、出示各式各样的手电筒和电池,请幼儿观察,了解手电筒和电池的多样性。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小结:电池不管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它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

  3、请幼儿把手电筒与各种电池相匹配,探索如何组装能使手电筒亮起来。

  4、能安装成功的幼儿操作演示,知道正负极相连可以使手电筒亮起来。

  三、请幼儿用组装好的手电筒进行探究小游戏。

  1、请幼儿把手电筒放在水彩笔一侧约10厘米的地方,逐渐改变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观察影子长短的变化。了解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请幼儿将自己探究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3、关掉活动室的照明灯,拉上窗帘,请幼儿用手电筒自由照射,感受光的直线传播和光于影子的关系。

  四、手影游戏

  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池。

  2、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用电池,电池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尝试拆装。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了以幼儿的自由探索为主的科学活动方式,始终围绕:为什么手电筒亮起来了?这条主线展开,幼儿对活动内容掌握还是不错的,能正确区分出电池的正负极,并能正确安装手电筒,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

  但在实验的环节,也存在着不足:如实验次数过多,为保证每名幼儿都能掌握活动内容,实验时间有点长,幼儿交流的时间缩短。在科学活动中,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易碎的小灯泡,电线里面的金属丝等,应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2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活动中引导幼儿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活动难点: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粉、白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图片、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连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3)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咦?小兔家刚安装好的电灯怎么又不亮了?

  师: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粉一白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材料的一头与电线接在一起,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实验结束后,将材料收拾好放回原位,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夹在铁架子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连接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等金属材料能导电,塑料绳、布条、毛线等非金属材料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哪些材料可以导电。

  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到科学区里试一试。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幼儿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个活动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语言简练,操作前提出明确要求,幼儿在实验过程目标明确,能通过合作探索并使用符号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并能通过活动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由于乡镇幼儿记录经验不足,在鼓励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时,孩子们能说出多种符号,实际记录中却偏向单一的记录方式如:打勾与打叉。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3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4

  活动目的:

  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

  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初步了解其特性。

  物质准备:

  1.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

  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

  经验准备: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

  (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

  (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

  (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

  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

  (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

  (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

  (4)师:请告诉我们,你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用这个图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来(图三)。

  (5)师:你们用电线的一头与灯泡接上,另一头与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灯泡触到和电池的另一头,灯泡就亮了。

  (6)师:是不是这样?这样连接真的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让我也来试一试?

  (7)教师有意选择金属丝不露的电线操作。咦!怎么不亮?

  3.发现:创设情景,操作中发现金属的导电性。

  (1)师:你们的灯泡都亮了,我的为什么不亮呢?

  (2)师:“小朋友,你们都认为是电线的问题,同样是电线,为什么这根电线可以,而这根电线不可以呢?”

  (3)比较二根电线的不同处。

  (4)幼儿比较操作,描述操作结果,大胆表述材料与灯泡是否亮的因果关系。

  (5)教师对幼儿的结论进行描述:“小朋友,你们都认为,电线露出金属丝接在电池上灯泡就能发亮,有塑料包着的电线头接在电池上不能使灯泡发亮。是不是这样?(6)教师再次设疑,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金属的`导电性。

  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属)如果把它接在电池上,灯泡会不会亮?

  (7)幼儿操作,发现金属的任何部位都能导电。(图四)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猜想验证:再次探索

  ①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检牌、积木、纸片、钥匙,先等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电路后灯泡着?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

  ②幼儿操作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图一)。

  ③师**流猜想结果。

  教师对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问,进行统计:(图五)

  提问语1:“晨检牌接在电路上有几个孩子认为亮的,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说明一共有几个孩子在活动?(16个)

  提问语2:“纸片接在电路上有8个孩子认为亮的,有几个孩子认为不亮?”

  提问语3:“钥匙接在电路上有1个孩子认为不亮,有几个孩子认为亮?

  ④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交流发现结果。(图六)

  4.拓展:提供电工用具,观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导电与安全的关系。

  明确操作要求。

  师提供电工用的钢丝钳、尖嘴钳、起子、活动扳手、.电工刀、电工小锤、电钻、电烙铁等:“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属材料?“

  5.活动延伸:

  师:那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做这个实验,找找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

  小百科: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5

  相关知识:

  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通过电能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相关文章:

小灯泡亮了大班教案11-13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11-08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10篇11-08

小灯泡亮了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6篇)08-29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灯泡亮了(精选7篇)03-30

大班灯泡教案03-16

让灯泡亮起科学教案05-23

大班科学《小导游》教案12-07

《灯泡》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