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时间:2023-02-16 14:09:27 网站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0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不怕凉的意志,感受在秋风中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幼儿听口令跑的能力,让幼儿懂得遵守体育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风

  2、树叶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风妈妈,幼儿扮演叶宝宝,一起欣赏儿歌《秋风吹》。

  风妈妈请叶宝宝在指定的范围内(圆圈里)学小蝴蝶的样子飞一飞。

  二、展开

  1、教师引出新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今天风妈妈带着叶宝宝们一起来做游戏,名字就叫《风妈妈和叶宝宝》。

  (1)教师教授儿歌:“叶宝宝,快站好,叫到谁,谁就跑。”

  (2)讲述游戏规则:

  风妈妈和叶宝宝一起念儿歌,念完后,风妈妈随意点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到谁,谁就听口令按指定的'地方跑。如:叫到童童和妞妞,风妈妈说:“童童、妞妞,摸摸大树快回来。”两个小朋友听到后,跑向大树摸一摸,再跑回原来的位置。

  2、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1)提出要求,要遵守游戏规则:叫到谁,谁才按照风妈妈说的地方跑;没叫到的,要站在原地不能动,否则就是违反游戏的规则。

  (2)教师发令:摸摸大树、摸摸小房子、摸摸滑梯、摸摸栅栏等。

  3、加大游戏难度,要求幼儿站在圆圈上按同一个方向听口令跑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站在圆圈上,风妈妈叫到叶宝宝时,叶宝宝就围着圆圈按同一个方向跑。如果他们跑的方向不一样,就会相撞。这两个叶宝宝要按照同一个方向,围着我们站的圆圈跑一圈,然后跑回自己原来的位置,找到你原来的小伙伴。

  (2)实际游戏示范:请幼儿站到圆圈上,一臂距离散开,以顺时针的方向,找两名幼儿做示范,熟悉游戏的新规则。

  4、反复进行游戏5~6遍,在幼儿熟练的基础上,可增加幼儿跑的数量。

  三、结束

  秋天可真美,叶宝宝想不想跟着风妈妈去秋游?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蝴蝶的样子轻轻的飞,慢慢的跑回教室。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图案,初步感知点和面的关系。

  2、能分辨大鱼、小鱼,并能听口令进行游戏。

  二、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一次性筷子两根。

  2、将颜料调好放入浅盘,透明胶、抹布若干。

  三、过程:

  1、用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教师出示鱼妈妈和鱼宝宝。鱼妈妈要带鱼宝宝去旅行,他们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出去。

  (2)教师用手指蘸一蘸颜料,一点一点地给鱼妈妈和鱼宝宝画上漂亮衣服。

  (3)利用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鱼妈妈和鱼宝宝身上点画“鳞片”。

  (4)可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5)提供已剪成段得透明胶,请幼儿把竹筷粘在鱼背后作为操作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如何粘接鱼和竹筷。

  2、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幼儿手举“鱼妈妈”和“鱼宝宝”,按教师的语言提示进行操作。教师说:“鱼妈妈去旅行喽!”幼儿便高举“鱼妈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跑动。教师说:“鱼宝宝开始游。”幼儿便举起“鱼宝宝”做游动状。教师说:“鱼宝宝去追鱼妈妈。”幼儿便同时举起“鱼妈妈”和“鱼宝宝”,一前一后跑动。此外,教师还可即兴发出各种提示,如“鱼妈妈和鱼宝宝亲一亲”等。

  (2)给予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启发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想像、游戏。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袋鼠妈妈和宝宝,感受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情

  初步感知理解数的概念

  材料准备

  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图片

  图片的大小形态不一

  各种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都有谁?妈妈和宝宝在干什么,是妈妈多还是宝宝多?(请幼儿讨论回答)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袋鼠妈妈共有几个宝宝?他们家一共有几个袋鼠(幼儿自由讨论)

  3、配对游戏

  给每个小朋友一套动物卡片,请他们帮宝宝找妈妈,找到后将宝宝送到妈妈身边

  4、模仿游戏

  小朋友戴不同动物宝宝的头饰,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并学着鸡妈妈的样子说:“小鸡小鸡叽叽叽,和妈妈一起来吃米。”头戴小鸡头饰的小朋友就学着妈妈的.样子说:“小鸡小鸡叽叽叽,和妈妈一起来吃米。”然后跑到妈妈身边。老师换另一动物头饰再进行这样的游戏。

  活动延伸

  妈妈和孩子在家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体验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⒉通过倾听和参与表演,感知、理解和记忆儿歌的内容。

  ⒊能相互合作,积极、有序地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毛豆荚、毛豆粒、熏豆、黄豆、红豆、蚕豆等实物

  2、不透明的小塑料袋

  3、 网上拉取的各种豆豆的图片

  活动组织:

  一、导入活动。

  ⒈师:小朋友,你见过哪些豆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⒉教师出示各种豆豆,主要引导认识蚕豆、青豆和黄豆,还有黑豆和红豆。

  二、引导幼儿观察“豆妈妈”,感知儿歌中的角色。

  ⒈教师手拿装有各种豆子的不透明塑料袋,装扮成秋妈妈,坐在幼儿的面前。

  ⒉请幼儿猜一猜袋子里装着的是什么东西?

  ⒊教师边做形体动作边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在表演时要突出儿歌的`朗诵)

  三、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⒈发准“生”

  ⒉发准“装”

  ⒊教师:请你们和秋妈妈一起来念儿歌。

  四、教师指导幼儿边玩游戏边朗诵儿歌。

  ⒈教师以点兵点将的方式帮助幼儿分配好“豆娃娃”和“盘子”的角色。

  ⒉扮演“豆娃娃”的幼儿分别戴上头饰藏在教师的大披风里,扮演“盘子”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表示盘子。

  ⒊游戏几次,边游戏边朗诵儿歌。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讲述、操作等活动,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收集许多胎生、卵生动物的资料、书籍。

  2、物质准备:录像两段(青蛙产卵和胎儿出生)、音乐磁带、动物卡片大一套,小若干套,分类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猜谜:青蛙,引出活动主题。

  二、看录像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提问:刚才录像里讲得是青蛙妈妈产下了什么?卵是什么样子的?卵经过不断变化、长大,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这时的小青蛙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小结:象青蛙先产下卵,卵再不断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个模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扩散性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

  三、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幼儿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2、出示动物图片:袋鼠妈妈生下的是谁?它长得怎么样?猪妈妈一生下来的就是谁?小猪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猪、小袋鼠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

  3、小结胎生动物的常识:这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一样,就叫胎生动物。

  4、发散性思考:那大象妈妈是胎生还是卵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

  四、分类操作,巩固知识。

  1、请幼儿将提供的动物卡片按胎生和卵生进行分类。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分类作品,请幼儿作评价、

  3、分对的幼儿各自取下分类板后的'小红花贴上,表扬自己。

  五、看录像,了解人也是胎生。

  1、提问:动物有卵生和胎生,那我们人呢?小朋友你知道你从哪里耿的吗?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2、看录像,教师作讲解。

  3、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六、爱妈妈的情感教育。

  1、提问:妈妈生下小宝宝后要做些什么事呢?

  2、请幼儿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七、结束活动。

  幼儿听《摇篮曲》学妈妈平时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轻轻出活动室。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四、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五、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本文扩展阅读: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

  难点:会说“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好吗?边走边唱歌曲《母鸡下蛋》

  师问:鸡宝宝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中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蛋还给鸡妈妈。看看鸡窝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在地上玩)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里。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给鸡妈妈一个蛋,现在又篮里有几个蛋?(许多个)

  3、引导幼儿说出“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四、画蛋:

  1、师:咯咯哒咯咯哒,谁在生蛋呢?

  师:出示母鸡下蛋图,原来是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蛋画下来吧。(提示幼儿画1个和许多个)

  2、教师和幼儿一起吧画贴到墙壁上。请小朋友下次再来给鸡妈妈画蛋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

  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美术活动《大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设计灵感来源于小朋友的一次散步活动。秋天到了,幼儿园的草地上多了好多的落叶,小朋友很喜欢捡起小树叶,更有人会把捡起的树叶带回教室。树叶宝宝离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怎么样?有小朋友说,大树妈妈会很伤心的,于是有几个小朋友又把树叶送回草地上。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常常把动物植物当成人,常常会跟娃娃说你好,跟小椅子说再见。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他们也时常惦记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亲爱的妈妈。他们的注意力、自控能力比较弱。选择情境性、游戏性强的手指点画,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教师积极的评语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本次活动的目标为初步学习手指点画的技能,并从中体验快乐情绪。体验妈妈和孩子间的温情。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求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给孩子一个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

  设计思路:

  活动的开始部分以情景导入,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他们的注意力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的形象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大树妈妈难过的表情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围绕着大树妈妈为什么伤心展开讨论?原来树叶宝宝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很伤心。小朋友都来帮助树叶宝宝回到大树妈妈身边吧!讨论着自己的办法。以想办法为主线,教师示范点画。把点画的技能用儿歌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幼儿观察、记忆,更能有效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看到老师成功的把树叶宝宝送到了大树妈妈身边,小朋友也蠢蠢欲动了,都想来帮助树叶宝宝回到大树妈妈身边。在幼儿点画环节,重点指导个别特殊的孩子。在完成作品后统一展示,进一步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环节,老师做大树妈妈,小朋友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亲一亲、抱一抱,更加升华了亲情。延伸活动让小朋友回家跟妈妈用手语说一句“妈妈我爱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点画的技能,丛中体验快乐情绪。

  2、体验妈妈和孩子间温暖的情意。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一个没有树叶的大树,正面是哭脸、背面的笑脸的表情脸。背景音乐。

  表情脸的转变更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学具准备:每小组2份颜料(橙色一份、深绿色一份),每人一块抹布。

  小班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材料提供上,最好是人手一份,但颜料若每人一份的话,桌子上放满了东西,不便于幼儿的操作活动。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让小朋友一起享用一盘饼干,共用一盒蜡笔,大部分幼儿能做到不去争抢,但仍有个别做不到,需要老师的提醒。在活动中,我会关注、帮助个别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背景音乐,小朋友看大树妈妈怎么了?她为什么伤心呢?秋天来了,树叶宝宝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很想念树叶宝宝,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树叶宝宝回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呢?看到大树妈妈伤心、难过的.表情,一下子激起了小朋友们的同情心。有人说我把他送给大树妈妈,有人说用胶水粘上去,孩子的的想法很多。虽然他们的表达还不是那样的清晰、完整。但都是不错的主意,及时肯定孩子。

  二、出示颜料,示范画法

  (一)看老师边念儿歌边点画

  1、认识颜料,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颜料,你们想知道老师想的办法吗?请你们看一看。认识颜料一带而过不做过多的讲解。

  2、教师边示范点画边念儿歌:小树叶飞呀飘呀飞到大树妈妈的肩膀上,小树叶飞呀飘呀飞到大树妈妈的手臂上,小树叶飞呀飘呀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现在看大树妈妈怎么样勒?将哭脸换成笑脸,看到大树妈妈开心的笑了,小朋友拍手庆祝。

  (二)重点交代卫生要求

  1、我们小手上沾了颜料,没有关系,用湿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了。教师简单的一个擦手动作示范,就讲清楚了卫生要求。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别,特别爱模仿,教师的动作示范更能为幼儿所接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一)你们也来帮助树叶宝宝回到大树妈妈身边吧!看到老师的操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

  1、请小朋友轻轻的搬椅子找到自己的座位,因为刚入园,常规要求具体的语言指导还是有必要的。

  2、教师用体态动作提醒小朋友保持安静,不妨碍他人。因为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时刻提醒,但这时的语言介入会干扰其他小朋友,故用一个小手势来提醒个别幼儿。

  (二)帮助个别能力弱及特殊的孩子

  1、教师鼓励孩子大胆的点画,有一个宝宝不愿动手,担心把手弄脏了,没关系的手脏了可以用抹布擦擦。

  2、有个别幼儿提出要去洗手,告诉她等我们把树叶宝宝送给大树妈妈后再去洗手。因为小班孩子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其他正在点画的小朋友看到了可能要想去洗手。提醒小朋友用湿抹布擦即可。

  四、作品展示,把作品放到黑板上,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朋友都帮树叶宝宝回到了大树妈妈身边,大树妈妈真是太高兴了,谢谢小朋友。

  五、情感渗透,体验母子之情。

  老师做大树妈妈,你们是树叶宝宝,我们来亲一亲、抱一抱。在温馨、欢乐的音乐中感受妈妈和孩子间温暖的情意。

  活动延伸:

  我们宝宝爱妈妈,妈妈更爱宝宝,回家跟妈妈说一句“妈妈我爱您”,教师跟小朋友做一个爱的手语。把爱说出来。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要准备的活动

  ◎小动物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寻找妈妈操作单(见儿童操作包)

  活动和指导

  说话

  1.展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看一看。照片上有谁?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妈妈。

  老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它很匆忙。你能帮助它吗?

  还有一些着急的小动物。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母亲。

  识别

  1.儿童观察和区分童年和成年的区别。

  老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区别?

  小袋鼠和母袋鼠长得一样吗?

  和鸡妈妈母鸡长得一样吗?母鸡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青蛙和蝌蚪的区别。

  老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藏在我们教室里。让我们找到它。

  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老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他们看起来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吗?

  ☆操作让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列表中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这个活动是基于孩子对动物的认知体验。通过识别一些小动物和它们的母亲,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小动物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图片和故事来丰富孩子的经历,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如头部大小、尾巴长度、皮毛颜色等,来区分成年动物和幼年动物的区别。,并给孩子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青蛙与蝌蚪》中,可以借助故事线引导孩子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照片。让小动物被饲养,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另外,这个活动的操作也可以按区域活动时间来完成。还可以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的操作单,指导孩子绘画、装饰,完成作品。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鸡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鸡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鸡蛋还给鸡妈妈。看看鸡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

  (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鸡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鸡妈妈要带小鸡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鸡妈妈,几只小鸡?引出一只鸡妈妈,许多只小鸡。

  2.教师带小鸡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许多个绿色杯?

  二、创设情境“小鸡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鸡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鸡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鸡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鸡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鸡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鸡。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鸡,每只小鸡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鸡,每只小鸡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鸡妈妈要带小鸡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

  2.鼓励幼儿改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出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提高幼儿想象力。

  3.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从受精到逐渐长)的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在妈妈肚子里老师:"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有很多关于"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的。现在,张老师在墙壁上贴了很多图片,有的是小宝刚刚到妈妈肚子里时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逐渐长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刚刚出生时图片,你们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说说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的。

  1.幼儿自由结伴去找图讲述,并相互交流。

  2.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也可以和好朋友说说。

  (二)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1.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胆的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幼儿质疑(老师根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3.教师结合图片进行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后,觉得很孤单,他们想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那该多好啊!于是爸爸把许多叫"精子"的小种子放在妈妈的里,精子在去妈妈肚子的途中遇到许多"卵子",如果他们成为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就会变成小宝宝。妈妈肚子里一个器官叫子宫,小宝宝就住在里面。子宫壁上有一层膜,那就是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连着小宝宝的肚脐,助小吸收营养和排出身体里的废料。就这样小宝宝一天天长了,当他得在子宫里呆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三)创编歌曲:在妈妈肚子里1."你们知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多长时间吗?这么长的时间,小宝宝在妈妈肚里干什么,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来告诉家。"(复习歌表演:在妈妈肚子里)2."小宝宝除了会在妈妈肚子里洗澡,睡觉外,还会干些什么?"(老师就幼儿回答的内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3.幼儿分小组创编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表演他们编得歌曲。

  5.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十个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妈妈累不累呀?妈妈这么辛苦才生下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对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情感)附:歌曲《在妈妈肚子里》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黄、绿两种颜色,并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认识、区别大小。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一份。

  2、纸箱一个(内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玩具推车一辆、布一块

  3、大小、颜色(黄、绿)不同树叶若干

  4、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通过魔术表演的形式,出示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的纸箱。

  - 小朋友,老师呀,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仔细看哦!

  (推车出现,揭开布,变出箱子)-想不想知道箱子里有什么呀?(想)

  2、请个别幼儿上前到纸箱里摸树叶,并各自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颜色),并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摸树叶的时候,请在座的幼儿用双手蒙住眼睛,待树叶出示后再睁开)-这是什么呀?(树叶)-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那我们就叫它绿(黄)宝宝。

  -都是绿(黄)色的树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大小相同吗?哪个大?哪个小?

  -那我们也可以叫他们什么呀?(大宝宝、小宝宝)-他们都是树叶妈妈的孩子,树叶妈妈有黄宝宝、绿宝宝、大宝宝、小宝宝,真开心呀!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瞧,谁来了呀?(树叶妈妈)"秋天到了,天气真好呀,树叶妈妈带着她的树叶宝宝们,到外面来玩了!"(教师扮演树叶妈妈出来走场一次)-"秋天到了,起风了。"树叶妈妈伤心的说:"我是树叶妈妈,风好大,我的树叶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边说边将树叶洒落下来)

  2、引发幼儿讨论-树叶妈妈那么伤心,好可怜,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帮助树叶妈妈找回树叶宝宝?

  -小朋友想了那么多办法,都很聪明!那我们试着帮树叶妈妈把树叶宝宝捡起来,呆会儿,等树叶妈妈来得时候,还给她吧!

  3、幼儿动手捡树叶。

  (三).幼儿将捡到的树叶到操作台上进行计算排列。

  1、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的数量或是颜色、大小。

  3、树叶妈妈出现"我的宝宝在哪里?"

  4、幼儿将树叶宝宝还给树叶妈妈。并请幼儿区分颜色还到树叶妈妈的口袋里。并用礼貌用语与树叶妈妈招呼。

  设计思路:

  在情景化的教学中,能很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计算活动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选材上选择了比较情景化的内容。再结合本月的'主题"落叶飘飘",让孩子通过树叶这个载体来比较感性的认知颜色,同时也知道秋天树叶由绿变黄的自然特征。在计算活动中还穿插了幼儿讨论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语言的表述来体验亲情。我还将整个计算活动延伸到紧接的体锻活动中,预设了一个"大风与树叶"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与区别。这次计算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与体育,体现了"二期"课改对整合性课程的要求。

  教学反思:

  好的方面:1.条理清晰,选材较好。2.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3.教具准备充分。

  不足之处:上课过程中,幼儿兴趣太高,纪律有点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爱抚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馨。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1、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2、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爱我们)

  3、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妈妈为宝宝做过什么事?(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3、师:你们的妈妈真爱你们,因为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8

  教学主题:上周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养鸡场,之后,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鸡妈妈、鸡蛋宝宝,比如:吃饭的时候,吃到了鹌鹑蛋,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小鸡蛋宝宝;喝鸡蛋汤时,他们说:这是用鸡蛋宝宝做的……小朋友们无论看到什么蛋都说成鸡蛋,于是我们开展了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辨别不同的.蛋。

  教学目的:

  1、幼儿能够区分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

  2、喜欢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鸡、鸭、鹅、鹌鹑的图片。

  2、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我见到了一个蛋。这是什么蛋呢?这是谁的蛋宝宝呀?我们一起帮助它找妈妈吧?

  (二)帮助蛋宝宝找妈妈

  (1)鼓励幼儿大胆问可容纳老师:这是您丢的蛋吗?

  (2)询问鸡妈妈、鹅妈妈、鹌鹑妈妈和鸭妈妈这是不是你们的蛋呀?请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说一说这是谁的蛋宝宝。

  (三)帮助更多的蛋宝宝找妈妈

  (1)幼儿选择实物蛋或图片,把这些蛋宝宝送到它妈妈那儿。

  (2)幼儿尝试动手剥蛋,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3)贴蛋壳:给出壳的鸡宝宝、鸭宝宝、鹅宝宝、鹌鹑宝宝贴蛋壳。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并尝试着按颜色进行分类。

  2、通过操作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3、学会大胆地与同伴、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太阳妈妈图片,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标记、花瓣若干,五只小篮子、背景图一张。

  2、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以太阳妈妈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妈妈打招呼。“今天我带着我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你们欢迎我们吗?”

  二、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

  1、分别出示太阳妈妈的五个宝宝(五种颜色标记)。

  “这是红宝宝,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宝宝打招呼:“红宝宝你好!依次介绍、认识其他四种颜色。

  2、感知5以内的数量:“一共有几个宝宝呀?”师生一起数一数。

  3、小结:“太阳妈妈一共有五个宝宝,它们是红宝宝、蓝宝宝……”

  三、尝试按颜色进行分类。

  1、幼儿找花瓣。“刚才,太阳宝宝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捡到了许多花瓣,它们悄悄地藏了起来,在哪里呢?(贴在幼儿的小椅子背面)”“你找到了几片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幼儿送花瓣。让幼儿将找到的花瓣按颜色送还给太阳宝宝,边送边说:“红花瓣,我送给红宝宝……”

  四、粘贴太阳花,巩固对五种颜色的认识及5以内的数量。

  1、“这些花瓣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看,变成了什么?”出示粘贴好的太阳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朵太阳花有几片花瓣?”“花芯里有几个圆点?”“花瓣是什么颜色?”“圆点是什么颜色?”

  2、幼儿粘贴,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来做一朵太阳花吗?”“做的时候要看清花芯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圆点,就找几片什么颜色的花瓣做朋友。”

  3、幼儿操作完后,拿着太阳花和客人老师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五、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粘贴好的太阳花布置在花园里。

  【活动延伸】

  学习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瓣进行间隔排序来粘贴成一朵太阳花。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用普通话正确讲述画面上的动物名称以及其数量,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特性。

  2、通过留空等待以及给动物妈妈记录宝宝数量的方式,感知动物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学习用“xx有xx”的句型讲述。

  3、迁移数学经验,愿意参与讲述和记录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图片:象妈妈、够妈妈、鼹鼠妈妈、猪妈妈。

  3、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4、幼儿学过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客人,你知道她们是谁吗?

  2、教师以动物妈妈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分别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例如:我是象妈妈,小x班的小朋友,你们好!

  3、教师:小朋友,你是谁?你是谁的宝宝?请你猜一猜我有几个宝宝呢?(分别请一个幼儿猜)现在,我还是不告诉你们,但是,你们的图画书会告诉你们。

  二、幼儿自己观察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四个画面。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谁?他们有几个小宝宝?

  三、引导幼儿讲述画面。

  1、逐一观察画面,教师采用边提问边等待幼儿回答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象妈妈有?请小朋友一起说有几个小象宝宝?

  (2)教师:狗妈妈有?教师放慢速度等待幼儿一起讲述,接着再讲述第三幅图画。

  (3)教师:猪妈妈要生宝宝了,请你猜一猜:猪妈妈会生几个小猪宝宝呢?

  (4)让幼儿猜测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数一数,猪妈妈生了几个小猪宝宝。

  2、教师完整地讲述画面,在每一句“有——”的后面放慢速度,等待幼儿跟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教师重点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带领全体幼儿讲述画面。

  四、探索生宝宝的数量,尝试用“xx妈妈有xx宝宝”的句型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想一想:象妈妈有几个小象宝宝,我们用圆点来记录它的数量好吗?

  2、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大象妈妈的图片下方边画一个“○”,边说“大象妈妈有一个小象宝宝。”

  3、采用同样的方式,请个别幼儿上来边讲述边添画“○”。

  4、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动物妈妈的`宝宝“一、二、三、五,咦!你发现了什么?画面上少了几个宝宝?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妈妈会生四个小宝宝呢?”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xx妈妈有x个小x宝宝”的句型续编讲述故事,完善故事结构。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幼儿讲述的动物(如:猫妈妈),然后,请幼儿上来边说边在下方添画○。

  6、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片讲述故事。

  五、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你们都知道我们有几个小宝宝了吧,我们可爱的小宝宝,你们爱我们吗?

  2、教师:下面我们用歌声来告诉动物妈妈,我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3、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09-12

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小班02-15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精选20篇)12-21

小班教案《鱼妈妈和鱼宝宝》03-19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1篇)10-17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合集15篇09-12

《动物宝宝和妈妈》教案09-14

小班数学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03-10

幼儿园小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