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12-25 15:33:2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用优美、抒情的语调朗诵诗歌。

  2 、体会诗歌中温馨的情感,体验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活动准备:

  挂图(中班上册 27 号挂图)

  活动过程:

  一、 观看图片,理解内容。

  1 、出示图一。提问:

  ( 1 )图上有什么?

  ( 2 )摇篮里睡着谁?

  2 、出示图二。提问:

  ( 1 )小露珠怎么会醒的?

  ( 2 )它为什么这么开心?

  3 、出示图三。提问:

  ( 1 )小宝宝怎么会醒的?

  ( 2 )小宝宝为什么这么开心?

  二、欣赏诗歌。

  1 、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一遍,感受诗句的简洁与优美。

  2 、欣赏诗朗诵,体会诗歌中温馨的情感。

  三、学习朗诵诗歌。

  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三段的前面两句要用安静舒缓的.语调朗诵,第二段、第三段的后面可用欢快的语调朗诵,突出表现小露珠和小宝宝的愉快情绪。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儿仍有着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数教育活动中,比较适宜采用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反复操作,从而建构数概念。

  选择既简便又符合幼儿兴趣的操作材料是本次设计的一大宗旨。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很喜欢玩夹夹子的操作游戏,于是我们通过一次“把木夹变小鱼”的美术活动,和孩子一起完成了本次操作活动的主要学具——小鱼,然后选用了随手可得的筷子,设计了晒小鱼、变小鱼、包装小鱼等一连串的游戏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游戏促使幼儿主动练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数量,学习6以内数量多少的比较,让幼儿在游戏中既自然地形成数概念,同时满足夹夹子的游戏愿望,锻炼了手部的小肌肉力量,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归纳几种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会辨认1-6的数字;会正确区分红色和蓝色;幼儿会使用木夹子;幼儿会念“晒鱼”的'儿歌。

  2、物质准备:

  教具:1——6的数字卡;5条红鱼和3条蓝鱼的示意图三张;红、蓝水彩笔各一支;进场音乐和游戏进行时的音乐各一段。

  学具: 红、黄、蓝、紫色小鱼若干(木夹子染上颜色、画上眼睛当小鱼);筷子人手两根; 包装错误的小鱼若干份(卡纸中间写有1——6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卡纸边上夹上与中间数字不一样多的小鱼);大箩筐一个;小箩筐3个;小水桶24个。

  活动流程:

  一、师生拎小鱼桶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拎着装有红色、兰色小鱼的小鱼桶室外排队)。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愉快入场。

  二、游戏一:晒小鱼(红色),会准确地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数量尽量控制在6以内)

  1、老师讲解“晒鱼”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一起在音乐声中“晒小鱼”,老师提醒幼儿边晒小鱼边点数。音乐停的时候,大家都停止“晒小鱼”。

  2、幼儿数数自己晒了几条红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晒的小鱼数量。

  4、老师举1——6的数卡,每举一个数卡,请晒了相应数量小鱼的幼儿站起来展示一下。

  三、游戏二:变小鱼,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幼儿尝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1)老师出示自己晒的一串红色小鱼(数量为5),请幼儿一起数一数,老师晒了几条红鱼?

  (2)请幼儿比一比自己晒的小鱼数量和老师晒的小鱼数量,谁多?谁少?

  (3)启发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的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4)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5)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添上”)

  2、师生晒蓝色小鱼

  (1)师生在音乐声中比赛“晒鱼”,(游戏规则同上面晒红鱼的规则)。

  (3)音乐停的时候,停止“晒鱼”,请幼儿轻声、快速地数数自己晒了几条蓝色小鱼?

  3、幼儿尝试把自己的蓝色小鱼变成和老师的一样多

  (1)数数老师晒了几条蓝色小鱼?(老师出示自己晒的蓝色小鱼,数量为3。)

  (2)引导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晒的蓝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蓝鱼变得跟老师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去掉”)

  4、幼儿练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和蓝色小鱼变得一样多

  (1)请幼儿比一比自己的红鱼和蓝鱼,谁多?谁少?

  (2)引导幼儿想一想能用几种方法把红鱼和蓝鱼变得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出示相应的“添上”或“去掉”的示意图。

  5、请幼儿把自己的红鱼和蓝鱼放在小鱼桶里,师生一起送到指定的地方。

  四、游戏三:包装小鱼,练习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食品加工厂有一批小鱼不符合包装要求,每一份小鱼数量与包装纸上的数字不一样多,有的小鱼多了,有的小鱼少了,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合适的方法又快又准确地把它们变得一样多。包装对了就放到盒子里。”

  2.幼儿按“包装纸”上的数字进行纠错操作,老师提醒幼儿互相检测。

  五、结束整理,分享游戏的快乐

  师生一起整理学具,退场。

  活动延伸:

  把“小鱼”等学具带回活动室,可在自选活动中继续进行数物匹配的操作。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无声之间又一个冬天来了, 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忽略这些细小的变化,“我说话怎么在冒烟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麽样的产生了好奇,而关于冬天的话题引来了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于是,我们就本次活动,试图让幼儿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对冬天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亲子完成“冬天的变化”调查表

  2、教学教具准备:《智趣园》学习光盘

  三、活动过程

  (一)说说冬天是什么

  1、师:现在进入什么季节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变化哪?

  2、幼儿按照“冬天的变化”调查表进行讨论交流 重点:关注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 3、小结:冬天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戏:找冬天

  1、师:冬天还是怎样的哪?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幼儿操作《智趣园》学习光盘中“寒冷的冬天”里“动动小脑筋”模块中的“冬天里”游戏。

  重点:在众多图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

  3、以散文《冬天是什么》进行小结。 (

  (三)阅读《冬天是什么》

  1、请幼儿打开自制图书《冬天是什么》,边看图书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2、师:冬天是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回答。

  3、师:冬天还是什么哪?我们到处去找一找看一看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2、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知道乱扔垃圾的危害。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小议水的用途

  1、听音乐提问,引起课题(流水声)提问: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水吗?水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讨论后发言)

  2、教师小结:对了,我们人需要水,植物也需要水。如果水脏了,会怎样呢?

  二、通过看PPT,让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1、看PPT,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教师:其实,动物也需要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问:小鱼原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现在它们生活的怎么样?小鱼在喊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喊救命?它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我们怎样帮助小鱼呢?

  2、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污染问题。 提问: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教师小结:在河里的垃圾会有河道清洁工用工具去捞河面上的垃圾,马路上垃圾会有环卫工人去打扫。小朋友平时要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不能乱扔垃圾。

  三、引导幼儿知道怎样处理垃圾。

  1、教师:其实有些垃圾我们不要扔掉,可以把它回收,加工就可以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看视频)小结:原来有些还可以加工变成新的东西,我们小朋友从小到大要养成好的习惯,垃圾不随便扔,要把有用的垃圾收集起来。

  2、认识标志,知道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3、教师:如果人们都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美丽。

  四、教育幼儿保护环境。教师: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中班教案 篇5

  主题由来:

  一天,孩子们在欣赏老师的朗诵,当时我朗诵的题目是“秋天的叶子”,孩子们认真的听着,小宁却说:“老师,叶子是绿色的,你看呀!”说着,就指着外面的树木,我很吃惊!是呀,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但是秋天的叶子就是黄色/红色的。“为什么呀!老师!”“冬天还没有叶子呢”贾静宜说道,“你说说为什么?”“不知道”孩子们纷纷议论上了,因为……是呀,孩子们的想法很好呀,叶子的变化,叶子的形状千姿百变,秘密实在太多了,我们一起来研究叶子不是很好的主题吗?好,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商量,孩子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就这样我们班的主题就确定下来了。

  活动目标

  1、介绍叶子的生长环境、内部结构。

  2、知道叶子与植物、人、大自然的关系

  3、介绍四季叶子的不同特点。

  4、介绍叶子的特殊的特点。

  5、知道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不一样。

  6、知道叶子的.作用。

  7、知道叶子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

  幼儿的问题:

  1、叶子为什么不一样?

  2、叶子为什么都是在变化的。

  3、叶子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提示孩子的问题:

  1、叶子有什么作用?

  2、叶子生长的环境为什么不一样?

  3、叶子在生长的过程是什么?

  

  1、叶子的你不结构、名称、作用通过文字、图片来进一步的表现。

  2、四季不用的季节叶子的变化。

  3、叶子的变化

  4、你觉得将来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主题我们设置了相关的叶子材料,例如,美工区用多种方法进行折、画、剪、粘叶子的活动,用废旧的材料制作叶子。

  计算区:在认识不同叶子的同时操作叶子说出名称并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多,什么是少,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一个。

  能很好的进行排序。

  科学区:

  采集不用的叶子进行比较.

  音乐区:投放叶子的音乐,头饰,幼儿自己创编舞蹈。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带有叶子风的图书,卡片..

  2、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叶子的知识,下载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

  3、引导幼儿如何观察叶子的变化.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情景中学画小猪。

  2、体验洗澡的快乐,乐意做一个清洁的孩子。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范例、幼儿操作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画个圈

  师:猜一猜,这会是哪只小动物?

  教师边画边强调小猪的特征

  师: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粗粗的手臂和腿,三角形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鼻子,还有一双尖尖的蹄子

  二、欣赏视频歌曲《猪小弟》

  师:1、小羊、小兔为什么不喜欢和猪小弟玩?

  2、有什么办法能帮助猪小弟变干净?

  3、你是怎么洗澡的?

  三、示范讲解、学画小猪

  1、感知场景

  师:在浴室里,莲蓬头下面站着一只脏脏的小猪。。。。(边讲解边画)

  2、示范小猪洗澡

  师:你觉得小猪会先洗哪里呢?我们给洗干净的小猪涂上粉粉的颜色吧!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尝试画小猪洗澡时不同的动作

  2、教师巡回知道

  五、为自己的作品创编故事

  师:

  1、你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2、说一说你是怎么帮助小猪变干净的?你的小猪哪里洗干净了,哪里还没洗干净?你是怎么来表示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10-11

中班的教案04-06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游戏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_中班教案06-23

中班美食教案08-14

问路中班教案08-25

中班中秋教案09-19

中班开学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