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中幼儿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克服

时间:2017-08-22 经验论文 我要投稿
一、背景 习得性无能这一词最初由塞利格曼(Seligman,1967)研究动物行为时提出的。他发现当动物无法避免有害或不快的情境而获得失败经验时,会对日后应付特定事物的能力起破坏性效应。经深入地研究发现,人类也同样有这种行为。如拿两组幼儿作被试,一组顺利地完成终止噪音的任务,而让另一组无法终止噪音,结果使后一组在最初的任务中产生习得性无能。接着,让两组幼儿猜谜语,结果表明有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被试者,猜谜成绩不如前者。可见,所谓习得性无能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新的困难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德威克(Dweek,1980)等人曾对儿童习得性无能现象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发现同等能力的儿童在挫折或挑战性任务面前有两种不同的反应倾向。一种是习得性无能倾向,另一种是自主性倾向。 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儿童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对任务产生反感、厌倦,并有退避倾向。在情感上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心理上产生害怕和焦虑,在行为上导致违纪和逃避现象。而那些具有自主性的儿童则表现得更加自信,相信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解决难题,克服挫折。

事实上幼儿习得性无能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它是幼儿在困难和挫折后产生的一种消极行为。由于他们不善于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往往对挫折或是失面子的小事,带有很大的情绪性,结果影响了对日后困难和问题的处理,产生习得性无能行为的消极效应。也就是说习得性无能是由个人的情感体验与信念、自尊等心理交互影响而构成的动机过程的内循环状态,从而大大降低一个人的挫折耐受阀。这对心灵还很脆弱的儿童就更为明显。幼儿产生习得性无能的原因是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又将在面临问题时导致习得性无能,从而导致幼儿的学习、交往等失败。当然习得性无能和各种失败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幼儿在经常性失败的情景中习得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

二、在家庭中克服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人在幼儿时期,虽然经历尚浅,但也会遇到各种失败和挫折。如想要的玩具没有得到、和小朋友打架吃亏、走路摔交、学习上遇到困难等等。这时父母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怎样,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所经历的挫折事件的认知与适应,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陈鹤琴曾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语言、习惯、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容易建造了。”“小孩子年龄幼稚,意志薄弱,很容易受教育的影响。施以良好的教育,则将来成为良好的国民,倘施以恶劣的教育,那么将来就成为恶劣的青年了。”因此,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当幼儿出现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时,家长必须尽早进行教育,以免对日后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家庭中怎样克服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

既然幼儿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获得是由于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因此要克服这一障碍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 使一些挫折不成为挫折,而且在挫折面前他们能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怕困难。同时家长还要积极培养孩子增强自主性,克服习得性无能的障碍。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幼儿的挫折耐受能力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有力地表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溺爱的教养方式以及挫折教育意识的缺乏,已经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儿童缺乏独立生活努力,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适应新环境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不良品质突出,缺乏意志力、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专家们指出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幼儿期遭受挫折有利于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素质以及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为日后 的人生道路抵御风雨。在家庭家长可以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教育:

1、 情境磨练法

坚强的意志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因此,在孩子的习惯、性格形成之初,即幼儿时期,就应该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所谓情境磨练法,

@_@我是分割线@_@

对于幼儿不一定要创设更多的或高难度的挫折情境,主要是指在父母带领孩子做游戏时,就可有意识地给孩子出些难题;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遇到较困难的情景,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进行尝试、锻炼,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毅力,克服孩子的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

2、 鼓励保护法

它是指用鼓励的方法达到保护的目的。孩子跌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孩子做纸工遇到困难,家长在一旁适当引导,积极鼓励,而不是包办代替;孩子怕打针,家长从鼓励的角度讲类似英雄的故事……实践证明,给孩子不断地进行鼓励,有利于孩子改变受挫意识,消除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

3、 晓之以理法

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对孩子进行挫折意识的灌输,让其逐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但是说理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我觉得无论什么应守的德行,应戒的过失,他们无不可以用理说服;不过所说的理应与他们的年岁相适合,应为他们所了解。”

4、 耳濡目染法

即通过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以及良好的品德、个性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熏陶和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斯特娜夫人说:“孩子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样的力量。”不要以为只有同孩子谈话或教育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父母怎样穿衣,怎样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意义。孩子的模仿性强,他们对于自己出现的过失和所遇到的挫折的认知往往是从父母的态度和反应中学来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表现得勇敢、坚强,并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有利于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从而消除习得性无能行为。相反,如果家长见孩子稍遇坎坷便大惊小怪、软弱、沮丧,势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使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挫折耐受力降低,在以后的困难面前出现习得性无能的心理障碍。

5、 图文熏陶法

即利用图画故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的熏陶,达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但是图文的内容要有所选择,既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又注意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切忌用幽灵、鬼怪之类的故事教育孩子。英雄故事《董存瑞》、《雷锋》、《邱少云》、日本连环画《圣斗士》中《伤痕/男子汉的勋章》等都可以推荐给孩子倾听和阅读。

另外家长还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和过失。因为他们知识经验少,许多是非分不清,出现过失和失败是难免的,孩子是在过失和失败中不断学习增长见识的。所以,家长在孩子失败时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尤其要讲道理,不要让孩子感到受委屈,从而产生挫折感。粗暴打骂,只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对孩子有时也需要批评,但目的是要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鼓励孩子心情舒畅地改正错误。

(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克服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

德威克的研究表明:习得性无能的孩子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的孩子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相信通过能力,能解决困难。因此我们要对孩子进行自主性的培养,以克服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形成。

@_@我是分割线@_@

1、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孩子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是一张白纸。相反,家长的教育观是灌输式的,我是教育者,你得听我的。但事实上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学习者、。孩子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和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能利用的养分。因此,在教育中,不但家长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反应也在影响家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不断了解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更为主动。

2、家长不要阻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欲望、要求都很鲜明,而且愿望与行为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当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受到成人的阻碍而不能实现时,这种心理受阻就会转移到情绪上,焦躁不安,易发脾气,甚至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安。他们自己认为很正常的行为受到成人的抑制后,便会出现行动上抗争,或情绪上的抵触。久之,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对立,对什么事情都采取“我偏不干”的态度。于是成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增加,甚至有时会激化。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孩子自主性 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或者养成与成人对着干的态度,再或者放弃自主,滋长依赖性,或者削弱了排除束缚和干涉的能力等等。

3、因势利导地促进孩子自主性 发展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自主性不断发展,这是儿童成长的趋势。家长的责任是因势利导地促进其发展。家长要经常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孩子,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孩子,解读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行为。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自主性发挥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鼓励,使孩子感受成功,充满信心,是孩子自主性得到充分培养的动力。让我们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多一份自主性倾向,少一份习得性无能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