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小朋友咋就这样温顺呢

时间:2017-03-26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第一次走进香港的幼儿园,是香港浸会大学幼儿园,见到的校长(香港幼儿园的园长都称作校长)老师都礼貌热情、温文儒雅,我的第一感觉是“客气”。再参观小朋友的活动,从户外活动、集合、回教室、作业、点心等任何环节都是秩序井然,没有一点冲撞、奔跑、拥挤、大声喧哗的现象,我的感觉是“迎接客人参观”。当我开始驻校,走进自己服务的四家幼儿园,发现任何一家幼儿园的小片朋友都是如此,晚上和其他同事交流,结果相同。我不禁产生疑惑:香港的小朋友咋就这样温顺呢?

香港幼儿园的小朋友非常乖,这是我的第一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每次进入驻校学校或是到学校参观,发现香港小朋友是非常的温顺、文静、说话细声细气,没有发现争吵、争夺玩具、打闹、疯跑(当然,在幼儿园里是没有什么地方供孩子跑的),更没有发现动武的。如体能课上,孩子们两两一组投接球,一个孩子皮球没接到,滚到另一组孩子面前,另一组孩子连忙帮着捡起递过去,这组孩子很自然地说声“谢谢”。在学校里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也不会出现大哭大叫的现象。吃东西时,很文雅,吃完再需要添加时只是举起自己小拳头,或者轻轻来到教师身边,碰一下老师的身体,示意老师就可以了。即使在公园等公共游乐场所,也较少听到高声喊叫,更没有见到一个“风风火火”的“野孩子”。如果是在车站、或餐厅等候都是在自觉排队,即便是有内急也乖乖地随着人龙等候。

初始看到这些,很是羡慕和好奇,于是从点滴观察,意在寻求根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香港的人口素质普遍较高,公民行为习惯良好,如上车、交款、如厕排队、公共场所说话轻声,有时明明是我不小心撞了别人,还没来得及道歉,人家已先说“唔意思、唔意思(对不起)”。刚到香港乘坐扶梯,我们内地同事很自然地并排站在上面,经常会听到:“唔该!(谢谢你请让开)”香港人乘扶梯都是靠右边站,左边留给有急事的人。小朋友生活在这样环境中,受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

香港未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有2个甚至多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可能100%,过于溺爱的现象少,与家中姐妹兄弟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对别人的包容与合作,孩子多家长照顾不过来,让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因而就少有以自我为中心想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港法律条文很是齐全,香港人的法律意识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惹来官司,所以家长也会倍加教育看管自己的孩子,从小教育孩子规范自己的言行。

3、幼儿园的教育

香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定位是:全人发展,这与我们的“体智德美劳全面”的提法相似。就是香港的幼儿园多数是教会办学,家长及教师都是新教徒,所有的教育都是以“爱”为宗旨,“教养孩童使他走正当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句话,在一般的教育机构都能够看得到 。

香港的幼儿园多为分组教学,即10人左右为一组进行教学,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较高,孩子没机会“做小动作”;材料极大丰富,没有争抢的必要;功课太多没时间打闹,从小班(香港称之为K1或幼儿班,即Kindergarten 1)开始描红,中班(K2或低班)学写字,大班(K3或高班)更是写字、词组、英语单词,做数学等,功课是一大堆啊。加之幼儿园普遍场地小,无户外活动场地,幼儿体育活动基本在室内进行,没有做激烈运动的机会,在园时间基本上静态活动远远多于动态活动。即使应该活跃一些的课程,如音乐欣赏“金蛇狂舞”,小朋友在自由表现、尽情发挥时,教师却要求小朋友:“都要做一条斯文的龙,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再就是教师将秩序感的培养贯穿到孩子们在园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对幼儿行为的要求非常细致并且严格。

在香港工作两年,也没有看到一个小朋友大吵大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