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24时计时法》“画”就精彩一课

时间:2017-11-17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日前,要上一节研讨课,内容定的是三年级的《24时计时法》。三年级的老师们抱怨这节课最大的困难是课件制作,虽说网上有很多现成的课件,但具体到自己的课堂上,都需要有修改,而FLASH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搞定的。

难道一节好课非得受课件的制约?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钟面不陌生,对时间表达不陌生,为什么就不能利用这些“不陌生”,上一节由学生提供素材的数学课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找了三年级一个班的孩子做了课前交流。

师: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

生(七嘴八舌):知道,知道。现在是3点半。

不对,是下午的3点半。

也不对,要说成15点半。

……

师:怎么有好几种说法啊?明天我们就要讨论这个问题。今天回家,请大家多动脑,设计一些“证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天上课前,我把学生的“证据”都看了一遍,真的大大超出预料。结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从中选了3张图,让学生在课上交流。

【精彩片段】

生1:















我画的是两个“8时”。左边的8时是我们在早读,右边的8时是晚上,我在睡觉。一天有两个8时,所以单说“8时”是分不清楚的,所以,左边图中我要说成“早上8时”,右边要说成“晚上8时”。两个8时,时间不同,所以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其他学生的质疑:

生a.晚上8时你已经睡觉了啊?我一般9时才睡。

生b.9时?9时是在上课呢,你要说成是晚上9时。

生c.另一个9时,也要说清楚,要说成是“上午9时”

师:每个时间真的都有2个?

生(齐答):是!

师:因为都有2个,所以要加以区别,每次说的时候都要在“几时”的前面加上?

生:“早上”、“上午”、“下午”、“晚上”这样的词语。

师:真不错。现在我们就能看懂图中“上午8时在早读,晚上8时在睡觉。”请同桌两人合作,也分别说两句话。注意听听对方说的是否合理。

生:(略)

指出: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为“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在说的时候有窍门,谁能说一说?

生:数字从1-12,前面要加时间词。

师:都能说?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呢?

生d:有3个12时呢!

师:你们刚才不是说每个时间都有2个的?怎么现在冒出3个12时了呢?谁能表达清楚?

生d:我要拨钟。

在钟面上,一天有3个12时。第一个12时是半夜,是一天的开始;第二个12时是中午;第三个12时又是半夜。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把钟面上的一圈、又一圈,拉直了,画下来,可以看得更清楚。出示下图。



师:现在是标准的普通计时法吗?

生e:要加时间词。说成“晚上12时”、“中午12时”、“晚上12时”。

生f:我觉得第一个12时应该说成“晚上1时”。

生g :不对,应该说成“晚上0时”。“0”表示开始,“1”表示已经过去了1小时。

师(故作惊讶):钟面上哪有“0”啊?

生(七嘴八舌):最上面的“12”就是“0”。

师:那是不是可以说成“晚上0时”、“中午0时”、“晚上0时”?

生(七嘴八舌):只要一个“0”时;“0”表示开始;第2个还是要说成“中午12时”、第三个还是要说成“晚上12时”。

生h:不对,第三个也能说成是“晚上0时”,表示的是第二天的开始。

生2:我觉得你们说得真麻烦!我设计了一个超牛的钟面。请看:





















设计的时候我有3个想法。第一个想法: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我把钟面就设计成24格,数字从1-24。最上面、中间的“24”就相当于你们刚才说的“12”,它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这样在说的时候,就不要什么时间词了,直接说数字就好啦!

第二个想法:18时到6时,是晚上,所以我钟面上半部分画成深蓝色;6时到18时,是白天,所以钟面的下半部分画成淡绿色。这是为了区别白天和黑夜。

第三个想法:我喜欢讲故事。我知道猫头鹰会在深夜行动、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小鸟在傍晚会飞回家、晚上月亮爬上山。你们看,我的图案是不是很漂亮?

生(齐):鼓掌!

师:你们看明白她的钟的设计理由吗?像这样的描述,一天的时间只要用数字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很方便。真简单。

师:再次鼓掌谢谢她精彩的介绍。

生3:刚才同学介绍的钟是好看,可是不实用。我给大家带来我的创意钟。

一天有24小时,我就画成2圈。第一圈看里圈,第二圈看外圈。这时用的是24时计时法,直接报数字,不会重复。你们有没有发现?同一个点上的时间,里面的小,外面大,相差了12。也就是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就在于第二圈。要么把内圈的数字上加12,要么把外圈的数字减12。

生:我给他补充。加12,减12,是不错。不过别忘了时间词也是有区别的。普通计时法要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不加时间词。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大家明白两种计时方法了吗?

……

《24时计时法》我已经上过多个版本了,但没有用任何课课件的上法还是第一次。在这次的课堂中,学生“有备而来”,带来了自己创作的“画”。这三张画真实展现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它们才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在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动足了脑筋,对两种计时法做了自己独到的诠释,非常贴切、到位。这样的一种准备,才使课堂的对话,生动、真实,非常美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如何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这才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的。这节课是一次有益的探索,“画”就了精彩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