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感

时间:2017-11-10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与东湖小学联谊活动中,我们组胡琼峰老师上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胡老师演绎了一节很真实的课堂。我结合本次我们组的研训主题:着力公式意义理解,着眼空间观念培养。谈一下自己听后的感受。

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获得公式意义理解的前提。

学生进入课堂,不是一张白纸,学生依赖于已有的经验,依赖于直觉观察,学生对于新知会有不同的认识。胡老师的课第一环节,就放手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自己测量有关数据,用已有知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结果出现了两种情况:个别学生计算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大部分学生都用平行四边形的底×邻边计算面积。但我在思考班级有没有正确的计算方法呢?胡老师这一环节,调动了不同学生的认知,并且实现不同的认知基础之间交流、互补的局面,最终形成共同发展?无疑,想办法暴露学生不同认知基础,是帮助学生获得公式意义理解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做法。面对用底×邻边能否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样一个数学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学进一步展开的需要。

不断深化的图形计算方法感知,帮助学生获得公式意义理解的关键。

本节课中胡老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拉动平行四边形,感受面积的变化。再引导学生用剪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胡老师几乎用同样比重来探究这两种方法。特别是对于剪拼的方法,只是让一位学生来台表示,仅此而已。我认为个别学生的想法,不能代替全部学生。特别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我觉得让学生动手操作还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自己剪拼,也会感受到沿着任何一条高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是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基础。胡老师课堂上动手操作这一缺失,是一种遗憾。但很欣赏胡老师,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后,还让学生画一画转化的过程,再一次感受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图形计算方法感知上多停留一些时间,从而为学生不断深化对这些图形计算方法的理解提供时间与空间。接着,让学生计算两个已知底与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再一次让学生把剪拼的过程画出来。我在思考,如果多给学生一些信息,或者给已知两个底边,不知道高的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计算,再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许会出现用两种方法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对应的底×对应的高计算面积。教师要让学生不断体会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最终让学生在基于原始概念的基础上更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方法。  

着眼空间观念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公式意义理解的提升。

在《标准》中,对空间观念进行了刻画,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胡老师有意识地加以体现。提供信息: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再让学生想象,并画出平行四边形。我觉得给学生多点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画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对于探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发展空间观念也更有帮助。其实在认识图形、测量图形、想像图形以及利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是对学生获得公式意义理解过程的提升,又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契机。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浅显的想法,如有不对请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