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号,构建了知识的桥梁

时间:2017-11-11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这一部分因为概念集中,名词术语多,抽象数字多,所以学生理解的时候比较困难。而且又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学生有遗忘现象,复习课本来就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复习时强制让学生死记硬背,就有可能逐步扼杀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这么一大堆枯燥、抽象的名词,说实在的,也真让我头疼。上次听翁校借用学生的学号学习因数与倍数,效果不错。因此,在六年级的总复习复习这一内容时,我也想巧用学生熟悉的学号进行整理这部分的知识。

在复习因数、倍数时,让学生写下自己学号的因数与倍数,并让学生交流。再让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在复习是2、3、5的倍数的特征时:让符合条件的学生起立报自己的学号,大家鉴定“真伪”。并总结出2、3、5的倍数的特征。接着让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学号的学生起立报自己的学号。追问这些学号有什么规律?(6号,12号……48号,它们都是2×3=6的倍数)既是2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学号有哪些?这些学号有什么规律?(10号,20号,30号,40号,它们都是2×5=10的倍数,个位数字都是0)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学号有哪些?这些学号有什么规律?(15号,30号,45号,它们都是3×5=15的倍数,个位上数字是0或5)想一想哪位同学的学号是2、3、5的倍数呢?学生也很激动都说是30号。根据前面的规律,再说出几个符和条件的数字来?(60,90,120……它们都是2×3×5=30的倍数,个位上数字是都0)

在复习质数、合数时,让每个学生自己找出学号的所有因数,然后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汇报,再让他们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也把50以内的质数就都找出来了。

在复习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时,让学生找出同桌两个人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让公因数只有一个的同桌起立,这样的两个数是什么数?(互质数)并追问我们班哪个学号肯定和任何学号是互质的?我们的学号还与什么也是互质的?哪些同学的学号也一定互质的?学生梳理出了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下列几种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再找找同桌两人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介绍你是怎么找的?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学生也采用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大数翻倍法来找。

一节课学生站起坐下,积极主动,气氛也不错。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借用了学生熟悉的“学号”,促进了“互动”,这种复习旧知的方法,构思新颖巧妙有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课中充分发挥学号的作用,用学号激发思维,构建学号与知识的桥梁。我也不再为教这部分知识而头疼了,并且也从中感受到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所在,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