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翁校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感

时间:2017-11-16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听翁校的课,我还是第一次。她的课堂,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语言,是那样简约。但犹如春风拂面,使我茅塞顿开。整个人还好像沉浸在“欣赏”中,让我感受到了翁老师那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内无不显示着老师的智慧,以及数学的课堂艺术。在课堂里一切看似平平谈谈,很简约;但细细品味着,却是别样的精彩。

精彩一:“巧妙”的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翁老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开火车用分数来表示涂色的部分。之后,如果让你把两个图形合并起来。你怎样合并呢?并追问:图形1和图形2为什么不能合并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单位“1”相同的物体可以合并起来,单位“1”不同的不能合并,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看似简单的复习导入,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学习新课铺垫,更揭示了分数加法的意义。

精彩二:“扎实”的例题教学

例题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尝试。让学生自己把不同的计算方法演示在黑板上。给了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1/4+1/2=1/6学生只把分母相加减。

其二,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其三,化成小数的方法。1/4=0.25,1/2=0.5,0.25+0.5=0.75,因为都是简单的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翁老师利用得更是精彩。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翁老师巧妙地借用小数加法的竖式,小数加法的计算算理,相同数位对齐。追问:小数加法计算为什么要数位对齐?

生1: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意义不同。

生2:同是5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那计算分数时和计算小数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机沟通分数通分与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相同,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凸显计算算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统一单位。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让学生利用尝试中的经验自主练习1/2+1/3,在交流中发现学生都选用了通分的方法。这时追问:“有没有同学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来做的?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不是每题异分母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来计算的,但都可以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一次尝试练习、一次自主探究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真是无痕引导,扎实有效。但我想:那计算分数时和计算小数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没有回答到点上,是否在问时更加明确些呢?

精彩三:“普通”练习中的“精彩”

课堂40分钟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相对紧凑,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练习巩固,教师必须精心的设计练习。欣赏了翁老师的课,看似很普通的练习,让学生把书上的4题异分母加减法做在书上,之后集体校对答案,统计正确率25人,追问着,正确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呢?25/51,那错误的多还是正确的多呢?你怎么知道呢?

生1:26/51。1-25/51=26/51

师:那1怎么来的呢?

生2:1就是51/51。

有机的引入了整数与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因为新课程的作业就有这一要求。只是,我想如果板书一下,对后进的学生会更有帮助。

翁校课上很多生成,更是精彩。今后我将慢慢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指导自己的教学。